让诗心在诵读中萌芽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的确,儿童就是美丽的天使,拥有玲珑剔透的诗心。不经意间,开启心门,那渴望飞翔的诗心如同白鸽冲向蓝天,唱响一曲曲清亮亮的欢歌;又如澄澈流动的小溪里那光洁圆润的石子,带着孩童般的自然和天真。
  一、“同学们,我们一起诵读儿童诗吧”
  开学伊始,我新接了二(3)班的语文课,因为是新接的班级,我和学生素不相识。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自己的语文课呢?我陷入思索中。忽然想起课标中关于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就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吧!于是,我首次在课前的20分钟安排了晨诵。网上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晨诵材料,教师们的晨诵经验介绍,我都一篇篇仔细阅读完,最终选择了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儿童诗作为自己班级的晨诵素材。我把一篇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精选出来,从金子美铃的《全都喜欢上》到钱万成的《会飞的叶子》,从顾城的《大雁》到弗·格鲁宾(捷克斯洛伐克)的《野菊花》等共16首儿童诗编辑成册,人手一份,作为第一期的晨诵内容,要求在前五周诵读并背完。
  “同学们,请拿出晨诵材料,我们一起诵读儿童诗吧!”每天的晨诵时间,学生们精气神十足,双手捧着打印的儿童诗材料,一双双灵动的眼睛紧盯着充满童趣的诗行,那认真劲甭提了。此时的教室里书声琅琅,诵读声此起彼伏:“谁都怕冬天/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一点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翠湖快活地笑了/那酒窝儿/一圈,一圈/很亮,很圆”……学生们或自读,或小组读,或齐读,他们读着、乐着、议论着。“啊!叶子还会飞呀?”“这会飞的叶子是小麻雀吧?”“翠湖还有酒窝呢!” “嘻嘻……哈哈……”学生们乐得笑开了花。“我知道,我知道,这是拟人的写法。”小机灵大声地说。瞧!这“小人儿”还知道拟人的写法,真了不起!我在心里暗自赞叹着。
  二、“老师,我也想写诗”
  儿童诗具有童趣盎然、想象丰富且语言精美等特点,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看着学生们读诗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心里很高兴。可是,我也为自己的计划担心:“16首儿童诗,用5周的时间能背完吗?”晨诵到第二周,一天,我来到教室,王宏博同学高高兴兴地跑到我面前说:“周老师,我已经背会前10首诗啦!妈妈签字了,可以给我加个学习之星吗?”对啦!学生的话猛然提醒了我,我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激励措施呢?原来,这个班之前就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定期评选“学习之星”“纪律之星”“作业之星”等。我高兴地摸着学生的头说:“去,给自己加一颗学习之星吧!”望着学生欢乐的背影,我在班级里大声宣布:“每背会三首诗,加一颗学习之星!提前背完的有额外奖励!”“啊!”……学生们惊喜得眼睛亮亮的,笑脸红得像春天的太阳,背诗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今天的晨诵格外有激情!“老师,我也想写小诗。”课间,美丽的小姑娘王语阳甜甜地对我说。“可以呀。”我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写好发到老师邮箱,我替你投稿!”第二天,王语阳的小诗(在妈妈的帮助下)新鲜出炉:大青蛙/小青蛙/一起叫呱呱/叫醒了小草/叫红了野花/叫绿了荷叶/叫开了荷花/荷花里蹦出一只小青蛙/和它们一起叫呱呱/我问它们为啥叫/它们说“欢乐的夏天最热闹”。
  “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小诗人啦!”课堂上,我把王语阳的小诗《青蛙叫呱呱》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们听。“老师,我也想写诗!“老师,我也想写!”学生们小手举得高高的。“好!把你们写的小诗发到老师邮箱,我来修改后打印出来作为咱们班的《小诗集锦》,看看谁的作品最先入选?”晚上,电话响起,是洪浩峰的妈妈。“周老师,小洪说班里同学都写小诗啦,我们也写了一首,麻烦您批改。”“好的!”打开邮箱,一首小诗《四季的光彩》让我兴奋不已。“四季的光彩/非常美丽/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春天,万物复苏,拥有盛开的花朵/夏天,绿树成阴,拥有火红的太阳/秋天,山河壮美,拥有丰硕的果实/冬天,大雪纷飞,拥有结冰的池塘/我爱四季,我爱大自然。”
  学生写的小诗虽然稚嫩,却让我看到了诗心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萌芽。顾城说“春天里/花占领了天空/再不需要蝴蝶/每朵花都有轻柔的翅膀/都有她的芳馨”,学生们奔走于校园,每一个学生都有灵动的心,都有自己的智慧。他们的纯真如诗,他们的明朗如歌。我要努力给他们“施肥除草”,促使嫩芽开出明丽的花朵,就像紫藤架下,那一朵朵紫莹莹的小生命,在轻风中摇曳跳舞……
  三、 “同学们,咱们的《小诗集锦》出版啦”
  儿童诗诵读开展的短短几周,学生就萌发出写诗的愿望,并写出了几首“像模像样”的小诗,他们高兴,我也快乐!原计划第一期5周背完的16首儿童诗,95%以上的学生仅用4周就提前完成。我在计划着第二期的晨诵安排,國庆第一天,顾不上休息,我又搜集了25首小诗组成第二期6~16周的诵读佳本。这一次安排的小诗数量多,小诗的内容也加大了,因此,诵读时间的安排较长。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低估了学生,11月17号秋游,我正准备给学生讲秋游的注意事项,王宏博同学再一次拿着晨诵材料对我说:“周老师,我的第二期晨诵小诗全部背完,有妈妈的签字。”“真的?”“不会吧,才几天啊?”我有点儿不敢相信,翻开学生的材料,果然有妈妈的签字。“好吧,下周的班会课是你的啦!老师让你在课上展示,敢不敢?”“敢!”王宏博信心十足。
  展示诵读是我激励学生的方法之一,投稿也是我激励学生写作的重要方法。学校文学社的《晨星文刊》开始征稿,可以让学生一展身手。我把学生的小诗发给刊物负责人侯老师过目,请他看看学生的作品,陈姿含同学的小诗《变化》让侯老师刮目相看。诗中写道:“早上醒来/天还黑/可我穿好衣服/天就亮了/这可真神奇呀/是谁给天空穿上“神秘的外衣”/天空千变万化/它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宝宝/高兴时晴空万里/沮丧时乌云密布/妈妈说:这是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我好想去探索宇宙。”记得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首儿童诗《变化》让我看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玄妙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陈姿含的小诗《变化》被我们学校的《晨星文刊》选上啦!”“我们班也可以出版自己的诗集,你们把自己的小诗打印出来,贴上照片。”随后的日子,陆续有学生交上自己的作品。张伯涵的《我爱我家》充满了家的温情,刘星宇的《8岁的我》饱含对未来的憧憬,胡馨文的《长翅膀的女孩》更是富于幻想……我把学生的小诗精心集结成册,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学生们欣赏。每当看到学生围在一起积极传阅诗集时,我也和他们一样激动不已。一段时间的儿童诗诵读后,每一个学生都能让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说话”,让石柱、凉亭“吟诗”,让可爱的金鱼“舞蹈”,让青青的竹林“歌唱”……在班级里浓厚的阅读氛围浸润下,学生们爱上了儿童诗,爱上了阅读,他们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写儿童诗更成为我们班级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晨诵儿童诗,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照亮了学生的记忆,他们的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扑闪出生机与活力,我看到了诵读的“结晶”,尝到了收获“小诗”的快乐。我坚信,长期进行儿童诗诵读不仅会促使学生诗心的萌芽,更会开出明艳的花朵!放飞诗心吧!相信每一只小燕子都能衔回一个明媚的春天。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交流平台”是统编本高年级教材中设置的一个栏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开展交流活动,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作简要的回顾,对学习重点进行简短的梳理,并总结学习收获。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单元整组教学,“交流平台”作为单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的作用,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全局,加强各个方面的联系。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具体谈一谈如何用好“交流平台”这个栏目助力语文教学。  一、与单元导语相衔接  单元导语位于每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建立思维对接意识,观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的差异。只有重视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础,才能进行最为得当的文本解读引导,成功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对接学生阅读兴趣取向、对接学生认知基础、对接学生课外阅读、对接学生思维想象,都能够形成丰富互动的力量。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主体的实际需求,对文本展开对应解读,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对接学生兴趣取向解读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
表达能力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和表情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想法、意图以及思想情感,有助于读者理解的一种能力。为了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丰富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由于缺乏逻辑思维,导致无法进行有逻辑性的表达,导致表达的内容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应通过组织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来开展写话训练,进而让学生把握主题,形成具有逻辑性的表达,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提升个
小古文是一种简短易懂的文言文,语言精练,内容活泼,非常适合儿童诵读。从小学阶段开始阅读一定量的小古文,学生可以获得最纯正的文言文启蒙教育,提升语言素养,实现中小学文言文学习的无缝对接。针对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学习起步晚、篇目少的状况,我校将二年级作为学习小古文的起始年级,从《世说新语》等中国古典丛书中精选出数十篇形式多样、情节生动的小古文,借机引入课堂。  对于入学一年的学生来说,相较于白话文,小古
看到四大名著的节选编入教材,我和同事们都异常兴奋。每位爱阅读的人,心中都有一份“经典”情怀。教师要求学生读名著不再成“空口白话”,便可有凭有据。上这一单元的那段时间,同事常常分享课上的精彩片段,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和看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原著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红楼梦》有许多难懂的诗句和生僻字,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本课对学生提出的人文主题是“惜红楼梦断”,“惜”指出阅读的体验与感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解读文本、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等重要环节上,无视教材的文体意识,不分童话与寓言,也不论是叙事性课文还是说明性课文,均采用相似的教学策略,结果出现了“千课一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课文的文体缺乏关注。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本文重点谈谈童话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方法。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
统编本教材意图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课的“正规军”,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但是,整本书阅读现状堪忧,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浏览内容上,缺乏深入理解。近几年,笔者尝试运用“阅读探究单”,让整本书阅读更高效、更有趣。  阅读探究单是指教师围绕整本书阅读,设计出有目标的探究性话题,并伴随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堂,要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生动观察,以小见大,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说搭石  1.上节课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幅画面?(赶路老人整搭石、协
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很多时候都会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揣摩、体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意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了“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这种对文本语言的感知,需要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  一、关注朗读,在聆听声韵中提升语言的敏感意识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一个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潜能。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本能不是思考,而是记忆。生命个体的大脑就如同好长时间不进行锻炼的肌肉,一旦出现较大的负荷就会有劳累之感。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激活思维是最大的教育道德。”不少教师都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认知理念,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