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上出现早恋现象,对班主任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对待才是。其实,“早恋”是个较模糊的概念,指的是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还未成熟的时候,就开始恋爱。因此,中学生恋爱可认为是“早恋”。早恋的学生一般有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时常走神,情绪起伏波动大,过分讲究穿着打扮,经常单独外出,与原来的伙伴疏远,对班级工作不热心,电话和信件增多等征兆。
  早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一、尝试心理
  
  中学生早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现实生活中成人恋爱的开放化,成人刊物、言情小说的泛滥,影视节目中的爱情甚至网络上黄色图片的渲染,都会使这些感情冲动、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学生想入非非,进而产生尝试一下的心理。
  
  二、愉悦心理
  
  异性之间的交往接触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自然现象。“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但这种心理却也成为中学生早恋的一种诱因。
  
  三、逆反心理
  
  我们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接触与交往,但旧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观念在部分师生、家长中仍有市场。这部分人常常将异性学生的接触与交往视作“谈朋友了”。有几名学生讲,我本来没有“谈”的意思,但同学们说起来了,老师也认为我谈了,而且家长也指责我,一气之下我们真的谈起恋爱来了。
  
  四、从众心理
  
  调查发现,部分早恋学生纯属这种心理:“别人都谈了,我为什么不能谈。”这种模仿、赶“时髦”的心理,暴露出了虚荣、攀比之风在部分学生中颇有市场。
  
  五、早恋的几种模式
  
  早恋一是同班同学,二是同校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三是学生和社会青年,近年还流行“网恋”,学生很可能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爱得死去活来。
  从以上调查不难看出,早恋是由不良主客观因素结合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恋爱时所注意的只是表面的东西,他们大部分是被对方的长相、言谈和举止所吸引,并产生好感,因而是很肤浅,缺乏理性思考的。恋爱中的中学生不可能去深入考察一個人的人品、兴趣、个性等自己是否真心喜欢,因而是极不稳定、极易变化的。其次,初恋付出的是纯洁、美好的感情,但初恋的幼稚和冲动则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同时,如果因恋爱不成,无限美好的幻想破灭,对学生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和制约,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今后的前途。早恋是幼稚、盲目的行为,一个中学生在对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还缺乏锻炼的情况下,轻易地坠入情网,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学生早恋的防范和教育呢?
  
  1、对待“恋爱”话题不炒不凉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正视,不要把它视若洪水猛兽,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要如临大敌,制造紧张气氛;也不要恨铁不成钢,撒手不管;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勿张扬。早恋学生心理脆弱,如果处理过激,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保持平常心,对“恋爱”两字不有意回避,能淡然处之,才能使学生对“恋爱”平静以对。
  
  2、了解实情,分析原因
  学生发生早恋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为成绩太差,没心思读书;有的因为交友不慎,受到不良的影响;有的因为才貌出众,引起他人注目;也有的是胸无大志,追求虚荣,或是家庭没有温暖,故另求“阳光”和关爱,或仅仅一厢情愿,想入非非。总之,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花精力去细致地、有针对性地和学生沟通,才能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3、个别谈话,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了解实情、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分别找早恋的同学谈话,方法上重在劝导,态度上要充满爱心,表现出你对他(她)的理解、宽容、信任和对他(她)终生幸福的关怀。要让学生明白,我关心你们,就像关心自己的儿女一样,你早恋了,我要管到底。要晓以利弊,动之于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时,争取其家长的密切配合,并赢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也让家长懂得,简单的训斥惩罚是无济于事的,应与教师密切配合,使之尽快走出“感情的沼泽地”。家庭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影响最大、最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4、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现在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在情感和学习上受困扰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宽容而温暖的心灵港湾。我们的态度是对男女同学间正常的交往不捕风捉影,不神经过敏,对陷入情感漩涡的学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耐心引导,同时,也可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给学生讲授青春期生理知识,也可组织辩论会、讨论会,让学生自己去辨别、去认识什么行为对自己有害。其次,学校应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健康有益的形式进行正常接触和交往,以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求热热闹闹的场面,失去了一堂好课应有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认为新的课程标准是让学生和老师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负担重了,成绩下降了,那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堂真正的好课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每一堂课都要有两个目标,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只有有了目标,学生和老师才能根据目标一起攻坚。
  
  四、一堂好课的意义
  
  一堂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好课给学生的影响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
  好的课还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它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并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融合,而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其他文献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也就是说,人类的社会实践遵循着美的规律。人们为了继承和发展人类在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及其在自身的实践中产生的积极成果,必须采取教育的方法,于是便产生了美育。    一、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美育与社会文明同步发展,它始终被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其原因就在于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
期刊
看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比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深刻、更具体、更精炼,尤其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形势、大气候之下,更显示出其正确性和必要性。  从概念上说,习惯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各种行为举止“定型化”的体现。严格的说,这是由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笔者认为,坚持情理互济原则,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期刊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起自草莽,不事诗书,但他即位后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治之之”的道理。他在《教太子书》中曾有所反省,目的是教太子认真读书。  大体说来,太子所读之书,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叙君臣之义、上下之位、父母之道、长幼之序,如《周礼》《礼记》《论语》《孝经》。  第二类:述历代治乱兴衰;成败得失之理,如《尚书》《春秋》《汉书》《资治通鉴》。  第三类:记国君御天下之术、治国用兵之道,如《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中小学校共发生与学校、学生有关的各类事故200余起,死亡近300人。为此,2004年全国自上而下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国办发电[2004]26号)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电[2004]297号),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尽管党和各级国家机关、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
期刊
德育工作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和传统。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培育“四有”新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也应在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同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对象、特点和规律,确立新思路,努力在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期,是每个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起始阶段,也是每
期刊
什么是学习迁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帮助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已经获得的知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倡“温故而知新”。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经验、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经验、知识、技能或形成
期刊
作為一名教师,每次上课,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迥异的学生,各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处理好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充分的课前准备、及时的课上调控和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做好应变的前提    1、知识准备  充分备好课是取得和保持健康情绪的首要条件。教学
期刊
师德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牛鼻子工程”,但仍有部分地区和学校师德建设不力,少数教师身上存在的师德“滑坡”现象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少地区和学校对师德的认识存在误区,过于重才轻德,认为师德不那么重要,或不难培养。  第二,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地给教师加压智育任务,下达升学指标,只凭成绩论成败,忽视教师的师德修
期刊
一、班级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与班主任的接触也最多。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身心发展状况都非常了解。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期刊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障的作用。如何根据新形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德育工作新思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