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省各开发园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功能逐步完善,对于地方的综合实力、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发挥着巨大带动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实现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关键词:产业发展;产业链;转型升级;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38-02
收稿日期:2013-09-19
作者简介:张玉枚(1971-),女,江苏建湖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1992年以来,江苏开发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江苏全省拥有13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各开发区作为本地区国内外经济的交汇点,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过多年的运行,开发区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瓶颈。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开发区如何破解问题和瓶颈,实现转型升级,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所有开发区人面前的迫切课题。因此研究开发区如何抓住契机,以二次创业的雄心壮志来迎接转型与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一、镇江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镇江经济开发区是由1992年设立的镇江经济开发区和1993年设立的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6月合并组建,2011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3个镇、两个街道,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万人。
镇江经济开发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功能逐步完善,对于全市的综合实力、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发挥着巨大带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要素资源制约,“二次创业”受阻。开发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制约。它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为有形资源制约,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交通、厂房等物质要素。目前开发区的单位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不高,集约发展水平不够。“二次创业”开发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制约大,对于某些低端产业,土地没到期,厂房也不卖,要“腾笼换鸟”难度较大。一种为无形资源制约,包括文化、技术、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智力要素[1]。
2.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镇江经济开发区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造纸、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三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列统企业经济总量的82%,其中化工和造纸占68%。经济发展的依赖度和风险较大,“一业特强、多业并举”的多元化战略效应和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服务业发展不快,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与工业企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等高端领域尚未涉足。
3.产业层次偏低,创新驱动不足。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整体产业层次偏低,多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这些企业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处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低端环节。不少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创新人才缺乏。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发展不快。规模企业中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4.产业链不完整,功能配套不完善。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未能有效释放,产业关联度和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规划、布局前瞻性不够,产业配套和集聚效应不强,特色园区、科技创业园区、出口加工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载体建设不快,功能叠加不强;产业调整振兴、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不配套衔接,服务引导不到位。
二、开发区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经济危机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大发展,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多元化趋势,国际投资向中国倾斜的态势明显,新兴产业、先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研发中心将是下一轮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这有利于开发区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集聚外部要素,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但同时应看到,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加剧,将对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消极影响。
2.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宏观政策主要导向,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加快之势。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心。但同时应看到,周边强邻环伺、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产业同质化的竞争愈演愈烈。
3.从区域环境来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位列长三角区域规划“一核九带”中的沪宁沿线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和沿运河发展带上,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面对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开发区与苏南先进开发区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实现“拼抢新苏南、争先长三角”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应看到,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大项目、大产业向江苏沿海地区转移的态势明显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同城化效应的同时也加剧了要素资源向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的集聚,开发区面临更大的要素集聚挑战。
三、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路径
从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来看,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南先进发达地区更接近,借鉴“昆山的‘两端突破’”、“钢都”张家港的传统产业升级、无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会给镇江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更多的启示。
1.规划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开发区的规划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成败。规划是方向、是旗帜[2]。按照“以规划引领布局,以布局指导建设,以建设完善功能”的思路,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功能开发,加强载体建设。根据国家、省、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船舶、机电、汽配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并细化到分行业和重点企业(项目),制订高新、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录,明确重点发展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创新驱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1)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对创新型项目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扶力度,突出抓好一批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做强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研究实验室等[3]。(2)集聚吸纳创新人才。依托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创新园等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载体品牌,抢抓海外人才积极寻求回国创业、苏南创新带形成过程中高端人才加速聚拢等机遇,推进“项目+人才”的招才引智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拔尖、领军人才。(3)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围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处于研发与中试阶段的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等,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形成创新型经济新增长点。
3.产业升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1)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是开发区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按照龙头核心企业—产业链—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实施相关多元化,拉长增粗产业链,提高本土配套率,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优势[4]。(2)提升产业层次。一要实施产业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二要承接高端产业;三要使传统产业高新化和传统产品高端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微笑曲线”两端延伸。(3)调轻调优结构。培育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沿江大物流,发展与企业主业相关联的总承包、总集成业务,培育技术研发、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加快实施主辅分离和工贸分离,逐步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
4.配套服務——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1)完善载体平台。扎实推进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提高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建立健全支撑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培训平台。在加强技术、信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健全完善以行政服务、行业协会、社会中介、金融保险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2)提升服务质量。以产业招商为龙头,从一切有利于项目引进出发,继续完善项目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主动热情服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强产业招商与项目服务的沟通协调,促进无缝对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构筑人才发展优越环境,落实人才政策,用好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引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生态环境。(3)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和资本运作,加快组建风险投资公司与担保公司,设立创业创新风险基金,建立信贷、上市、发行债券、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5.统筹发展——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最终方向。(1)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完善涉农投入机制,加快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创业投资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农村保险,强化三农发展金融支持。(2)加快推进区镇一体步伐。进一步完善区镇一体的规划体系,以产业新城为中心,以专业园区和丁岗、大路、姚桥新市镇为骨干,构建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合理、产业联动发展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人口集中居住、基础设施配套、生活环境良好、功能分区科学、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吕政.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着手四件事[N].第一财经日报,2010-01-12.
[3] 王锋.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N].济阳日报,2010-01-08.
[4] 陈景辉.中国开发区集聚研究——基于跨国公司嵌入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王玉妹]
关键词:产业发展;产业链;转型升级;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38-02
收稿日期:2013-09-19
作者简介:张玉枚(1971-),女,江苏建湖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1992年以来,江苏开发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江苏全省拥有13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各开发区作为本地区国内外经济的交汇点,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过多年的运行,开发区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瓶颈。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开发区如何破解问题和瓶颈,实现转型升级,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所有开发区人面前的迫切课题。因此研究开发区如何抓住契机,以二次创业的雄心壮志来迎接转型与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一、镇江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镇江经济开发区是由1992年设立的镇江经济开发区和1993年设立的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6月合并组建,2011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3个镇、两个街道,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万人。
镇江经济开发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功能逐步完善,对于全市的综合实力、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发挥着巨大带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要素资源制约,“二次创业”受阻。开发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制约。它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为有形资源制约,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交通、厂房等物质要素。目前开发区的单位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不高,集约发展水平不够。“二次创业”开发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制约大,对于某些低端产业,土地没到期,厂房也不卖,要“腾笼换鸟”难度较大。一种为无形资源制约,包括文化、技术、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智力要素[1]。
2.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镇江经济开发区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造纸、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三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列统企业经济总量的82%,其中化工和造纸占68%。经济发展的依赖度和风险较大,“一业特强、多业并举”的多元化战略效应和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服务业发展不快,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与工业企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等高端领域尚未涉足。
3.产业层次偏低,创新驱动不足。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整体产业层次偏低,多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这些企业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处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低端环节。不少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创新人才缺乏。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发展不快。规模企业中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4.产业链不完整,功能配套不完善。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未能有效释放,产业关联度和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规划、布局前瞻性不够,产业配套和集聚效应不强,特色园区、科技创业园区、出口加工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载体建设不快,功能叠加不强;产业调整振兴、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不配套衔接,服务引导不到位。
二、开发区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经济危机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大发展,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多元化趋势,国际投资向中国倾斜的态势明显,新兴产业、先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研发中心将是下一轮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这有利于开发区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集聚外部要素,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但同时应看到,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加剧,将对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消极影响。
2.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宏观政策主要导向,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加快之势。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心。但同时应看到,周边强邻环伺、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产业同质化的竞争愈演愈烈。
3.从区域环境来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位列长三角区域规划“一核九带”中的沪宁沿线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和沿运河发展带上,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面对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开发区与苏南先进开发区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实现“拼抢新苏南、争先长三角”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应看到,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大项目、大产业向江苏沿海地区转移的态势明显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同城化效应的同时也加剧了要素资源向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的集聚,开发区面临更大的要素集聚挑战。
三、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路径
从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来看,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南先进发达地区更接近,借鉴“昆山的‘两端突破’”、“钢都”张家港的传统产业升级、无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会给镇江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更多的启示。
1.规划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开发区的规划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成败。规划是方向、是旗帜[2]。按照“以规划引领布局,以布局指导建设,以建设完善功能”的思路,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功能开发,加强载体建设。根据国家、省、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船舶、机电、汽配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并细化到分行业和重点企业(项目),制订高新、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录,明确重点发展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创新驱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1)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对创新型项目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扶力度,突出抓好一批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做强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研究实验室等[3]。(2)集聚吸纳创新人才。依托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创新园等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载体品牌,抢抓海外人才积极寻求回国创业、苏南创新带形成过程中高端人才加速聚拢等机遇,推进“项目+人才”的招才引智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拔尖、领军人才。(3)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围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处于研发与中试阶段的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等,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形成创新型经济新增长点。
3.产业升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1)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是开发区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按照龙头核心企业—产业链—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实施相关多元化,拉长增粗产业链,提高本土配套率,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优势[4]。(2)提升产业层次。一要实施产业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二要承接高端产业;三要使传统产业高新化和传统产品高端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微笑曲线”两端延伸。(3)调轻调优结构。培育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沿江大物流,发展与企业主业相关联的总承包、总集成业务,培育技术研发、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加快实施主辅分离和工贸分离,逐步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
4.配套服務——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1)完善载体平台。扎实推进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提高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建立健全支撑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培训平台。在加强技术、信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健全完善以行政服务、行业协会、社会中介、金融保险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2)提升服务质量。以产业招商为龙头,从一切有利于项目引进出发,继续完善项目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主动热情服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强产业招商与项目服务的沟通协调,促进无缝对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构筑人才发展优越环境,落实人才政策,用好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引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生态环境。(3)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和资本运作,加快组建风险投资公司与担保公司,设立创业创新风险基金,建立信贷、上市、发行债券、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5.统筹发展——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最终方向。(1)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完善涉农投入机制,加快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创业投资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农村保险,强化三农发展金融支持。(2)加快推进区镇一体步伐。进一步完善区镇一体的规划体系,以产业新城为中心,以专业园区和丁岗、大路、姚桥新市镇为骨干,构建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合理、产业联动发展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人口集中居住、基础设施配套、生活环境良好、功能分区科学、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吕政.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着手四件事[N].第一财经日报,2010-01-12.
[3] 王锋.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N].济阳日报,2010-01-08.
[4] 陈景辉.中国开发区集聚研究——基于跨国公司嵌入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