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BG),用餐2小时后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饮食连续护理,2型糖尿病,影响
  近几年来,糖尿病逐渐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致病机理引发的,特征为慢性高血糖,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其最大的隐患是发生各种并发症,慢性高血糖可损害心、眼底、肾、脑等血管,损伤多器官,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在病情的控制中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调节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利用饮食控制病情,我院探讨了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男57例,女25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6±4.7)岁。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在我国人群中采用WHO(1999)诊断标准。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2.7±4.6)岁,空腹血糖7.0~8.1 mmol/L者,10例轻度异常;8.1~14.1 mmol/L;15例中度异常,空腹血糖>14.1 mmol/L,16例重度异常。对照组患者41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5±5.5)岁,空腹血糖7.0~8.1 mmol/L,11例轻度异常;8.1~14.1 mmol/L;16例中度异常,空腹血糖>14.1 mmol/L,14例重度异常。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及病情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饮食连续护理干预。按照患者以往的饮食情况制度计划,饮食量较大的病人,应逐渐降低,使患者容易接受,持之以恒。在总热量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病人的饮食喜好,使其可以接近正常人的饮食食谱,提高病患对饮食治疗的持久性,鼓励家属支持,帮助病人共同执行饮食计划。按照患者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消瘦: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按劳动强度、体重计算患者每日总能量摄入量[3]。每月随访1-2次,了解患者病情,每月复诊1次,定期检查血糖、血清白蛋白、尿蛋白、肝功能及体重。
  1.3疗效指标[4]
  临床效果的评估标准。显效:护理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PBG小于7. 8mmol /L,或者比之前下降36%以上,FBG小于6. 1mmol /L;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BG小于10mmol /L,或者比之前下降15%以上,FBG小于7.8mmol /L;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未达到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FBG,PBG,HbA1C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的空腹血糖(FBG),用餐2小时后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研究组减少更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3,及表4。
  表2  两组FBG(mmol/L)的比较
  
  表3  两组PBG(mmol/L)的比较
  
   表4  两组HbA1C(%)的比较
  3 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患糖尿病的人数日趋增多,这与如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多糖、运动减少等有关[5]。糖尿病本身不足以危生命,但其病程长,多产生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病变累及皮肤,肌肉,神经等处,便会发生糖尿病足等症状,严重者需截肢处理,发生危重情况时还会导致酮症酸中毒或者脑血管意外,因其发病较急促,若未能及时得到救治便可危及生命[6]。相关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在不同食物中对胰岛素的浓度及血糖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饮食干预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连续的饮食干预,纠正糖尿病饮食就是清淡饮食的错误认识[7],实施健康的饮食模式,有效积极的保持,避免由于饮食因素引起的血糖波动,不但能够积极控制病情进展,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其他的合并疾病。在饮食方面应严格要求,要控制患者以清淡为主,忌食过咸、辛辣食物。禁止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减轻胃肠负担。禁饮咖啡、浓茶等,鼓励病患均衡膳食,确保身体营养。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BG),用餐2小时后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实施饮食连续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延缓病情进展,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黎水莲,苏飞群,周翠屏,等.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751.
  [2] 朱青. 饮食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07-109.
  [3] 吴雪莲,王芳. 持续质量改进在糖尿病人营养饮食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81-82.
  [4] 罗玲,袁丽,严艳. 简明饮食处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干预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65-2166.
  [5] 张萍,于宝柱,李欣欣,等. 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94-296.
  [6] 陶静,胡鹏,徐蓉,等. 糖尿病患者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的实施[J]. 护理学杂志,2013,28(1):79-81.
  [7] 黄雪兰. 饮食与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1,17(34):90-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问题与手术技巧的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该症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结石性胆囊炎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在32例患者中,病灶部位在胃17例,大肠2例(盲肠1例,直肠1例),小肠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肠系膜2例,盆腔腹膜后1例;其中发生在腔内部的患者11例,腔外部12例,胃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803例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者占66%,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者占71.3%,胃溃疡伴HP感染者占73.1%,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占72.7%,胃癌伴HP感染者占29.3%。结论: HP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关键词: HP 胃粘膜  胃粘膜活检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认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术期的肺功能情况和生存质量。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40例,分析其术前术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评估情况。结果:在肺功能指标上, VCM、FEV1、FVC、MVV、DLCO术后1个月后情况显著降低。动脉血气指标评估上,血酸碱值、PaO2、PaCO2、SaO2%、HCO3等指标中PaO2的降低幅度较大,而其他血气指标变化不明显。生活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正常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的产妇共124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催产素进行预防,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居家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45例,住院期间实施无菌间歇导尿(SIC),出院后实施间歇性居家导尿术(CIC)。收集两种间歇导尿方法6周内每周1次尿常规、尿培养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剔除出院2~3周时终止导尿3例,42例患者在SIC期间泌尿系感染5例(11.90%)与间歇性居家导尿技术(CIC)期间泌尿系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16例高龄(平均79.4岁)股骨粗隆部不稳定型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外,余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经术后4- 32个月随访(平均为18个月),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平均达86.3分,73.3%的患者患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能生活自理,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结论: 人工关节置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8例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38例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对各指标率的变化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CysC、GFR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奥氮平联用齐拉西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抽取了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等分组。分别是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血清瘦素以及催乳素的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清瘦素以及催乳素的水平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等渗碳酸氢钠(ISB)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上的研究进展。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中,自2004年以来关于ISB与生理盐水(NS)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作用对比的研究,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通过分析总结看出,ISB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时,不仅具有NS容量扩张、增加肾小管血流量、减少肾小管内造影剂浓度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碱化尿液,升高肾小管内pH值,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