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外三首)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到胡须生长
  在风中,微微凌乱
  那是十六岁的少年。青涩的目光
  用手指扶住的眼镜,涂卡笔,半张未做
  完的试卷
  走起路来带着一阵愉快的风
  他的心里有无数个幻影
  没有一个是清晰的
  但是,那些人,还是在一起谈天
  能够通过耳膜的震动
  得到一些新的讯息
  脚步一下下连续踩住泥土
  留下一串串能辨识的痕迹
  在阳光的照射下
  渐渐发出沉重的光泽
  你的眼睛
  那是最黑最黑的眼睛,
  穿过黑夜附近的黎明。
  流星在白昼到来的时候,
  消失于无形。
  你的眼睛在树丛的后面,
  熠熠发光,仔细追寻人的踪迹。
  看你的眼睛,洁白的部分,如牛奶一般。
  最黑的眼睛,像是煤块,像是檀木珠。
  你的眼睛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全是最黑的眼睛,不曾改变的模样。
  我们看到最黑的眼睛升起,
  取代太阳的位置。
  最黑的眼睛,黑色蔓延开来,渗入肌肤。
  肌体也是黑的,黑色是黑色素在阳光下
  的产物。
  你看啊,那黑色如黑玫瑰一样绽放。
  我们凝视着这无限拓展的黑色,
  黑色也凝视我们。
  他者的颜色是黑色的,我们也是黑色的。
  那黑黑黑黑的黑色。
  灵魂
  当我的灵魂重新组装时
  白色的时间,正在一片片飞升
  我的脚步,和二十岁的天空一起
  寻找淡蓝色的羽翼
  凤凰的叫声。破碎的玉石,荷花上的水珠
  我的故事都消融在无尽的夏日
  钟表的游戏,能看穿魔术中的把戏
  这是我能企及的城北,花朵还未开放的
  地方
  一片荒凉和长得异常茂盛的草丛
  遮蔽了脑海深处的回忆与印象
  让我们倒退到许多年前
  留出来的空间安放对话
  现在,你不是旧日的模样
  那时,那些叙述还是你的故事
  在门口,轻轻地触动一颗青梅
  风吹过来,你转过头
  桃花映衬着你的着装
  一个春天的套装。许多盏茶,有油灯在
  荒火中明起
  我的叙事在飞天的水袖那里飘飘扬扬
  有一点半醉的清醒带动着欲求找到一些
  展望
  我握住青春的手腕,那是冰凉的触摸
  点点汗水洒落人间,我做最后的歌者
  在魔咒的诱惑下,又写出一行行诗一样
  的文字
  看到黎明的召唤,新的漩涡
  听到水一样的沉默
  思念
  秋天是一种季节
  能把思念化成水
  天上的雨點像星星一样
  络绎不绝地变成海风
  我的鞋子沾满了泥土
  我蹲下,鞋子还咯吱响
  那是秋天的声音
  很沉重地撞击黎明
  黑暗也是一种花朵
  不停地孕育清新的血液
  好让漫山遍野都开满红茱萸
  有人在遥远的地方,看到一束束灯影照
  过来
  然后结束漫长的旅程
  不带走雨水和海风
  (作者系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文秘三班学生)
  (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我望着月亮的时候  你是否也望著它  月亮看着我的时候  它是否也会这样一直看着你  离天堂最近的是月亮  离月亮最远的是我  我和你只隔着草木的人间  彼此对望,彼此想念  月亮会不会是一个谎言  却有那么多的人相信  旧的片段都被一一回放  剧情里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重阳  风那么一吹  坡上的菊花就一片片萎黄  雨这么一落  浸骨的寒令人隐隐作痛  谁能按得住秋风  让它吹得慢些,再稍
期刊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满月是多么美好,可每月竟只有一次圆满。伊人成了昔人,红颜未老,便香消玉殒。卢雨蝉的温柔,纯真,孩子气,使纳兰性德牵挂了一生。原本不满意包办婚姻的容若,在一次瓢泼大雨中,真正欣赏到了妻子卢氏与自己的相似点。在朦胧而凄美的雨中,静默地矗立在一朵荷花旁,一朵含苞待放娇艳
期刊
一  按揭贷款这个词,萧文是从汪公嘴里听说的,那是2004年的秋季,孩子到皋城一中报到。萧文不知道啥意思,汪公就耐心解释,萧文听懂后笑着说,买新房居然带赊账的,新鲜!  汪公看见表姐夫两眼放光,就说,你也可以买呀,孩子在这读三年高中,租房子也挺不划算的。  萧文点点头,说,买!  妻子戴青踢了踢萧文,萧文看了戴青一眼,眼睛中流露出一丝坚定的神情,意思是你别拦我,房子我是买定了。这眼神戴青看得懂,无
期刊
作者简介:刘家朋,男,1953年7月12日出生于山东招远,农民作家。1987年至1989年参加“人民文学函授中心”的函授学习;1999年至2003年参加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的函授学习。2003年开始在《参花》等杂志发表小说五十余篇,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莲花出水向阳开》《杨立生的爱情事》《哦,鲜花献给育花人》《半夜,何二川家的灯光》《走出迷茫》《拖拉机厂来了个王医生》等。  一  宋春阳越来越着急早早
期刊
风声,铃声,脚步声,声声入耳。  ——题记  当风铃的模样在我的记忆中慢慢消去,当温馨的伦常亲情在心中慢慢累积,我终于明白,那吹过的微风,那飘动的红绳,那翻过的旧书,都已深藏箱底,而此时那风铃的清响却在脑中回荡,萦绕耳畔,久久不散,原来,这声音一直在我心田。  六年前,我家从狭窄的机关宿舍搬到了宽大的房子,采购装修材料时,妈妈多买了几串风铃,并随手把它挂到了进门的门框上。  风铃上面是一个蓝色的木
期刊
雁鸣长天声空透,碧水依滩奈何瘦。  近看方知又此季,芦花数枝摇秋旧。  候鳥  山绵水遥不问路,觅罢四季有或无。  总爱逢春洗双羽,引吭趁风有归处。  旅顺口  铁血腥风百年潮,睡虎有梦天未老。  邓公铁骑依旧在,凭问怒海敢犁涛。  野渔夜宿  风掩柴扉旧,雨绵烛火瘦。  江鲜酒半碗,邀饮三更后。  中秋寻月不见  草庐村酒盏渐温,遥听广寒起弦音。  寻月秋夜终不见,太白邀去花间饮。  (作者单位
期刊
近日看到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二○一四届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有这样一段发言:“我唯一害怕的东西,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请看护好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以上提到的种种“不相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常常有人感慨世态炎凉,有人叹谓物欲横流,更有
期刊
我们常说借光,就是自己方便了,借了别人的光,沾了他人的光;有的光是自己刻意争取的,也有的光是无意中得到的;但是无论有意无意,借光都是为了方便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占了什么便宜。不过,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借的光很温暖,有时也很阴冷。  借路光  在我居住的小区大门口,画了很多禁止停车的网格状黄线,但这并不起什么作用。大家为了方便自己,都争抢着把车停在离小区大门最近的地方。有一天下午,我路过小区门口的时候,
期刊
作者简介:刘成盼,男,1989年8月出生,祖籍山东省菏泽市,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学士、南开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目前在大学任教。本人热爱文学,发表过文学故事《班里的新同学》《共享单车》等,亦潜心于学术研究,所著论文散见于《法治与社会》《海外英语》《求知导刊》等。  萧亮不发朋友圈,也不喜欢看朋友圈。在他眼里,小小一个圈,全是自作多情的自拍、幼稚不堪的鸡汤、气势汹汹的求助投票、哗众取宠的节日祝福、故弄玄
期刊
日本似乎是一个对于美有着独特感悟的国家,有的艺术家认为美的事物往往是有消亡伴随左右的,就像樱花,最美的时刻也是快要凋零的时刻。这正是日本艺术之美的根基——物哀。荒木经惟凭借着自己对物哀之美更精妙的感受,从亚洲摄影界脱颖而出。简单地说,“物哀”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