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其作品能打动人心,是使读者产生真实的共鸣感,越是这样的作品越有惊心动魄的美感。历史的真实与创作的真实永远存在空间距离,这既是创作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历史性在文本记录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创作;文学;历史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73-03
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在文字下重塑历史的过程。有的是真实历史的还原,有的是虚拟架构历史的种种可能。这里的历史,指的是某一时空的存在。可以是过去社会的某一段,也可能是未来还没有的某一段。
一、历史的整体性
1.强调“整体性”的必须
文学本身具有的特征注定了“重塑”历史的艰难与困惑。
首先,历史本身的记载就是无数资料的堆积,以及不断地选择和在修改中成形。这其中没有被收进的资料、被筛选去掉的部分、在修改中改变原貌的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曲折了历史本身。
其次,文学创作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刻画,原本就“隔”了一层,而无论是作者主观创作的倾向性,还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选择性,都不可避免地使信息传递再一次产生“隔膜”。
另外,客观方面,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下,必然有信息传递的取舍,尤其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选择有利方面,并加以政治舆论指引。因此,文学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着重重障碍,与矛盾。既要无限接近,又永远无法重现。
2.小说之于历史真实的置换
最能接近历史真实的文学创作形式,莫过于小说。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明朝中后期社会意识的巨大“反抗”浪潮;在《红与黑》中的于连身上,我们能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下青年人‘要求上进”的意识,在“战斗”中的深切快感;而在《废都》中,时隔多年,我们仍旧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巨大的历史前瞻性,与对个体生存困惑无力的颓丧感。
每一个时代均有其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特殊性,当代社会的文学创作,同样不能跳出当代社会历史条件这个拘囿。这个拘囿,指的是当下的社会存在,文学创作再现社会情境,不能摆脱个人的视界限制。他所看到的、理解到的,必然成为创作意识中的指导与牵引,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的具体描写与格局走向。无论是描写当下社会的小说,还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反观并重写历史的历史小说,都免不了与作者所在社会的种种意识思想发生碰撞、交流。在这种历史碰撞中,文学创作的作品,就会无限接近、甚至给人以真实的假象——这就是生活本身。
3.文化思潮与当时的“人性”,使所述时代碰撞与交杂的结果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时空而存在,这个“具体”,即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空间,还“包括了这个时间空间”中更大的历史时空,也就是历史整体。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势。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强大的社会舆论走向,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作为主题创作的人。《废都》问世后,铺天盖地的非议批评声成了舆论的绝对倒向。这种情况并不是正常的文学争鸣现象,却显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当时‘人性”观、社会观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直接与根本来源,是当时社会本身对于“人性”的“纯”化观。社会大的意识动向发生了转变,这种同一观也就会发生变化:《废都》就被解读为各种思潮的文艺观。
一个社会的社会存在方式,会对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以生活的物质方式进入精神的意识构成。曹雪芹写《红楼梦》绝对不会嚷出西门庆那样“(金钱)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好静的,曾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这是以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下浮躁的商品社会意识。在《红楼梦》中富贵温柔乡成长起来的宝玉,任他有千万反抗意志,也只能吟唱《红豆曲》、做一番“浊物”的演讲。
创作本身就是主观思想文字化的过程,创作文本受到作者主体思想倾向的影响,不能逃出他所处的时代潮流,不能逃出他生活的真实环境。
二、构成的细节性
1.细节在整体历史中的意义
历史或隐或显性的存在于文本创作之中,具体的情节安排并不是史书一般,而是由各种人物、故事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连贯起来的整体。这是细节安排的结果。
所有文学创作都必须在一个预先制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一切相关的现象(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不能脱离设定时空的框架。在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庄园主在作者笔下“刻意”缺席,是整个故事得以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但这个缺席,同时也是当时英国社会流行的“海外殖民活动”的结果。有人作了奥斯汀作品中隐性的殖民历史研究,认为庄园主在殖民地的种种行为,可能是作者随意假定,可庄园内所有人对于殖民活动的态度,却无不暗示着当时英国主流社会的正统态度。正如人们从奥斯汀笔下看出英国那个世纪的社会动向,我们亦能够从《红楼梦》中清晰地看到摇摇欲坠的封建牢笼。曹雪芹的时代,封建社会纵使有千万弊病,也不过是僵而未死的大虫。
2.人
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个人的存在同样具有相同的预定。
“人”的研究,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课题。“人”的意志、个人能量的发挥、人的欲望、魔性等等,牵引推动着哲学从表象进入思维和精神世界。“寻找意义”,成了文学艺术不可避免的内容与动力。《红与黑》便是典型的例子。于连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麻烦,却总能找到新的契机。在生活、爱情的战斗中,一次次与“敌人”战斗,与自己战斗,既是战斗本身的乐趣,更是个人意义寻找的途径。
人不能脱离他所在的社会而存在,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下,人物拥有其独特的行为语言方式、对于事物的看法、认同、反对。柳青的《创业史》写的是新中国农村的故事,折射的是整个中国在历史性蜕变过程中的挣扎和阵痛。主人公无疑是社会公认的三好青年。可在文学史中绽放光芒的,却是哪个常常被划归为“旧”的梁三老汉。梁三老汉的奋斗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勤劳农民的象征。传统思想和日常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具有旧式农民固有的崇尚传统、习惯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固定意识。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其实是新旧生产方式下社会意识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社会历史的不同结果,人深处其中而不能逆流。
3.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细节之重)——以个人与群,相互证明其存在
以个人为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小团体,小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社会。
“关系”,正是这个社会存在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关系,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连结在一起,成为不同事件的前因后果,以相关的次序排列成为整体的联系。比如老舍先生的《茶馆》,喝茶聊天的地方也是京城三教九流的汇集地,这个典型场所容纳了看似毫无联系的茶客们,却将那个时代的社会巨变、人心纷扰纠错缠绕在一处,密不可分。茶馆既是大的时代 背景下一个小的社会环境,也是上下种种人物联系的核心。茶馆的沉浮表明了社会的变荡,中间各色人物的命运相互勾连,互相之间的角色对抗证明着彼此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现实与历史文化的连贯
1.历史文化的传承
如上所述,文学创作既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更是在历史传承的文化沉淀中铺叙。
历史以其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全面渗入在了文化意识的形态之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的进程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必有其前因后果,有引发历史“偶然”的必然契机,更有引导历史继续前进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动力。《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促成,既是在相知共识之下逐渐产生的,宝钗之于“宝二奶奶”,更是对贾府二奶奶的志在必得。
2.真实再现
对于创作作品本身,尤其是历史小说,再现历史原貌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历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而文学创作中截取的一段,只能是这个“流”中的一个侧面。在叙述事件的同时,历史的进程不会发生改变,仍旧不停息的前进。
同样,其他尽量避免与政治碰撞的小说,也在以隐性的方式透露时代的信息。《废都》中以超前的敏感性,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社会道德沦丧的场景。庄之蝶,西京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之一。文化成了这场感官盛宴最初的旌旗,而所在的社会无论是官场、道德场、文化场,都在不同程度地醉意熏熏,丧失了盛宴原先的初衷。歧路上畅通无阻,所凭借的,正是各种“场”上光环中的豁免权。文学创作夸大了这种底线沦丧的过程,却没有夸大最终的结局。等酒席散去耗尽人力物力之后,所剩的空空皮囊下,是每个人无力救赎的灵魂。现实中莫不是如此。
3.隔膜的必然存在——历史文化的文化艺术
西方哲学中有这样一个命题,人所认识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真正原貌,而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当人们利用文字艺术等将它构划于创作中时,更是与真实世界隔了一层。待读者带着不同的思维、角度、背景去阅读,其中的隔膜又加了一层。那么,我们从文学创作作品中汲取到的认识,与真正的世界本身,究竟有多远?可是当我们真正阅读那些经久流传而生命力旺盛不息的经典作品时,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内心深处仍会产生阵阵共鸣。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文化筛选的过程中,逐渐淘汰掉各个时代不能接受的部分,最终留下的,成了这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粹、入木的部分。
简·奥斯汀笔下英国乡村社会的社会风情,浓浓地透露着英国乡绅阶层的生活与趣味,让不仅是英国读者、甚至是中国读者都深深为之倾倒。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浓浓的文化风情,正是这些煌煌经典长期在读者手中回味无穷的真正原因。
或者文学创作的文字构建不能完美地再现社会历史的真实原貌,但文化传承、文化精神的汇通,正是读者与作品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创作;文学;历史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73-03
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在文字下重塑历史的过程。有的是真实历史的还原,有的是虚拟架构历史的种种可能。这里的历史,指的是某一时空的存在。可以是过去社会的某一段,也可能是未来还没有的某一段。
一、历史的整体性
1.强调“整体性”的必须
文学本身具有的特征注定了“重塑”历史的艰难与困惑。
首先,历史本身的记载就是无数资料的堆积,以及不断地选择和在修改中成形。这其中没有被收进的资料、被筛选去掉的部分、在修改中改变原貌的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曲折了历史本身。
其次,文学创作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刻画,原本就“隔”了一层,而无论是作者主观创作的倾向性,还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选择性,都不可避免地使信息传递再一次产生“隔膜”。
另外,客观方面,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下,必然有信息传递的取舍,尤其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选择有利方面,并加以政治舆论指引。因此,文学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着重重障碍,与矛盾。既要无限接近,又永远无法重现。
2.小说之于历史真实的置换
最能接近历史真实的文学创作形式,莫过于小说。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明朝中后期社会意识的巨大“反抗”浪潮;在《红与黑》中的于连身上,我们能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下青年人‘要求上进”的意识,在“战斗”中的深切快感;而在《废都》中,时隔多年,我们仍旧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巨大的历史前瞻性,与对个体生存困惑无力的颓丧感。
每一个时代均有其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特殊性,当代社会的文学创作,同样不能跳出当代社会历史条件这个拘囿。这个拘囿,指的是当下的社会存在,文学创作再现社会情境,不能摆脱个人的视界限制。他所看到的、理解到的,必然成为创作意识中的指导与牵引,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的具体描写与格局走向。无论是描写当下社会的小说,还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反观并重写历史的历史小说,都免不了与作者所在社会的种种意识思想发生碰撞、交流。在这种历史碰撞中,文学创作的作品,就会无限接近、甚至给人以真实的假象——这就是生活本身。
3.文化思潮与当时的“人性”,使所述时代碰撞与交杂的结果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时空而存在,这个“具体”,即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空间,还“包括了这个时间空间”中更大的历史时空,也就是历史整体。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势。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强大的社会舆论走向,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作为主题创作的人。《废都》问世后,铺天盖地的非议批评声成了舆论的绝对倒向。这种情况并不是正常的文学争鸣现象,却显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当时‘人性”观、社会观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直接与根本来源,是当时社会本身对于“人性”的“纯”化观。社会大的意识动向发生了转变,这种同一观也就会发生变化:《废都》就被解读为各种思潮的文艺观。
一个社会的社会存在方式,会对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以生活的物质方式进入精神的意识构成。曹雪芹写《红楼梦》绝对不会嚷出西门庆那样“(金钱)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好静的,曾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这是以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下浮躁的商品社会意识。在《红楼梦》中富贵温柔乡成长起来的宝玉,任他有千万反抗意志,也只能吟唱《红豆曲》、做一番“浊物”的演讲。
创作本身就是主观思想文字化的过程,创作文本受到作者主体思想倾向的影响,不能逃出他所处的时代潮流,不能逃出他生活的真实环境。
二、构成的细节性
1.细节在整体历史中的意义
历史或隐或显性的存在于文本创作之中,具体的情节安排并不是史书一般,而是由各种人物、故事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连贯起来的整体。这是细节安排的结果。
所有文学创作都必须在一个预先制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一切相关的现象(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不能脱离设定时空的框架。在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庄园主在作者笔下“刻意”缺席,是整个故事得以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但这个缺席,同时也是当时英国社会流行的“海外殖民活动”的结果。有人作了奥斯汀作品中隐性的殖民历史研究,认为庄园主在殖民地的种种行为,可能是作者随意假定,可庄园内所有人对于殖民活动的态度,却无不暗示着当时英国主流社会的正统态度。正如人们从奥斯汀笔下看出英国那个世纪的社会动向,我们亦能够从《红楼梦》中清晰地看到摇摇欲坠的封建牢笼。曹雪芹的时代,封建社会纵使有千万弊病,也不过是僵而未死的大虫。
2.人
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个人的存在同样具有相同的预定。
“人”的研究,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课题。“人”的意志、个人能量的发挥、人的欲望、魔性等等,牵引推动着哲学从表象进入思维和精神世界。“寻找意义”,成了文学艺术不可避免的内容与动力。《红与黑》便是典型的例子。于连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麻烦,却总能找到新的契机。在生活、爱情的战斗中,一次次与“敌人”战斗,与自己战斗,既是战斗本身的乐趣,更是个人意义寻找的途径。
人不能脱离他所在的社会而存在,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下,人物拥有其独特的行为语言方式、对于事物的看法、认同、反对。柳青的《创业史》写的是新中国农村的故事,折射的是整个中国在历史性蜕变过程中的挣扎和阵痛。主人公无疑是社会公认的三好青年。可在文学史中绽放光芒的,却是哪个常常被划归为“旧”的梁三老汉。梁三老汉的奋斗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勤劳农民的象征。传统思想和日常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具有旧式农民固有的崇尚传统、习惯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固定意识。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其实是新旧生产方式下社会意识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社会历史的不同结果,人深处其中而不能逆流。
3.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细节之重)——以个人与群,相互证明其存在
以个人为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小团体,小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社会。
“关系”,正是这个社会存在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关系,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连结在一起,成为不同事件的前因后果,以相关的次序排列成为整体的联系。比如老舍先生的《茶馆》,喝茶聊天的地方也是京城三教九流的汇集地,这个典型场所容纳了看似毫无联系的茶客们,却将那个时代的社会巨变、人心纷扰纠错缠绕在一处,密不可分。茶馆既是大的时代 背景下一个小的社会环境,也是上下种种人物联系的核心。茶馆的沉浮表明了社会的变荡,中间各色人物的命运相互勾连,互相之间的角色对抗证明着彼此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现实与历史文化的连贯
1.历史文化的传承
如上所述,文学创作既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更是在历史传承的文化沉淀中铺叙。
历史以其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全面渗入在了文化意识的形态之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的进程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必有其前因后果,有引发历史“偶然”的必然契机,更有引导历史继续前进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动力。《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促成,既是在相知共识之下逐渐产生的,宝钗之于“宝二奶奶”,更是对贾府二奶奶的志在必得。
2.真实再现
对于创作作品本身,尤其是历史小说,再现历史原貌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历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而文学创作中截取的一段,只能是这个“流”中的一个侧面。在叙述事件的同时,历史的进程不会发生改变,仍旧不停息的前进。
同样,其他尽量避免与政治碰撞的小说,也在以隐性的方式透露时代的信息。《废都》中以超前的敏感性,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社会道德沦丧的场景。庄之蝶,西京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之一。文化成了这场感官盛宴最初的旌旗,而所在的社会无论是官场、道德场、文化场,都在不同程度地醉意熏熏,丧失了盛宴原先的初衷。歧路上畅通无阻,所凭借的,正是各种“场”上光环中的豁免权。文学创作夸大了这种底线沦丧的过程,却没有夸大最终的结局。等酒席散去耗尽人力物力之后,所剩的空空皮囊下,是每个人无力救赎的灵魂。现实中莫不是如此。
3.隔膜的必然存在——历史文化的文化艺术
西方哲学中有这样一个命题,人所认识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真正原貌,而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当人们利用文字艺术等将它构划于创作中时,更是与真实世界隔了一层。待读者带着不同的思维、角度、背景去阅读,其中的隔膜又加了一层。那么,我们从文学创作作品中汲取到的认识,与真正的世界本身,究竟有多远?可是当我们真正阅读那些经久流传而生命力旺盛不息的经典作品时,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内心深处仍会产生阵阵共鸣。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文化筛选的过程中,逐渐淘汰掉各个时代不能接受的部分,最终留下的,成了这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粹、入木的部分。
简·奥斯汀笔下英国乡村社会的社会风情,浓浓地透露着英国乡绅阶层的生活与趣味,让不仅是英国读者、甚至是中国读者都深深为之倾倒。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浓浓的文化风情,正是这些煌煌经典长期在读者手中回味无穷的真正原因。
或者文学创作的文字构建不能完美地再现社会历史的真实原貌,但文化传承、文化精神的汇通,正是读者与作品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