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学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
【关键词】学案导学;基本结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压制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学案导学”是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物理教学利用“学案导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学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1. 创设情景,激学引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教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学习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学生已经会连接一个灯泡的电路,但是由于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直接引入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茫然。这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实验器材,先让学生连接一个让灯泡发光的电路,学生会很快完成。再问:你能连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吗?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本能地产生一种想“试一试,做一做”的冲动,紧接着就会连接成五花八门的电路。这样教师就会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很自然引入了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并且连接出的各式电路也为后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做了有益的铺垫。
2. 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学习是物理教学中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教学大都要围绕实验展开。在这一学习环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实验前要给学生准备好充足的实验器材,这一点相当重要。比如说,学生要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准备了不同材料、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导体,但是按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极有可能提出导体的电阻可能还跟导体的湿度等其它因素有关,这个时候,探究的相关器材没有,你让学生怎么继续探究?这就要求教师编写学案时,不要受教材的禁锢,要根据教情和学情,充分地考虑到并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用到的器材。实验前还要对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学习活动沿着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向发展。实验中教师要深入各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指导,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不至于影响后续环节的学习。
3. 暴露问题,合作学习
完成“学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太远。讨论交流中学生往往各执己见,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交流学习的进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成为无头苍蝇自己做旁观者,亦不能流于形式,使师生间、生生间彼此在知识、情感等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个别同学或老师,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4. 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教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觉得通过语言还表达不清或学生仍然难以明白的,还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复杂的现象或实验直观展示出来。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能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 分层练习,共同发展
由于知识基础及智力能力的差异,学案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在这一环节,教师更不能清闲,需要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还要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 梳理反思,形成网络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由于多年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整理好以后再根据老师整理的内容去死记硬背,靠学生自己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梳理,用哪些方法编制出知识网络,怎样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等,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需要教师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学案导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学案导学”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关键词】学案导学;基本结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压制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学案导学”是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物理教学利用“学案导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学案导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1. 创设情景,激学引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教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学习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学生已经会连接一个灯泡的电路,但是由于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直接引入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茫然。这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实验器材,先让学生连接一个让灯泡发光的电路,学生会很快完成。再问:你能连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吗?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本能地产生一种想“试一试,做一做”的冲动,紧接着就会连接成五花八门的电路。这样教师就会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很自然引入了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并且连接出的各式电路也为后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做了有益的铺垫。
2. 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学习是物理教学中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教学大都要围绕实验展开。在这一学习环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实验前要给学生准备好充足的实验器材,这一点相当重要。比如说,学生要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准备了不同材料、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导体,但是按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极有可能提出导体的电阻可能还跟导体的湿度等其它因素有关,这个时候,探究的相关器材没有,你让学生怎么继续探究?这就要求教师编写学案时,不要受教材的禁锢,要根据教情和学情,充分地考虑到并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用到的器材。实验前还要对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学习活动沿着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向发展。实验中教师要深入各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指导,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不至于影响后续环节的学习。
3. 暴露问题,合作学习
完成“学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太远。讨论交流中学生往往各执己见,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交流学习的进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成为无头苍蝇自己做旁观者,亦不能流于形式,使师生间、生生间彼此在知识、情感等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个别同学或老师,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4. 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教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觉得通过语言还表达不清或学生仍然难以明白的,还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复杂的现象或实验直观展示出来。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能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 分层练习,共同发展
由于知识基础及智力能力的差异,学案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在这一环节,教师更不能清闲,需要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还要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 梳理反思,形成网络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由于多年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整理好以后再根据老师整理的内容去死记硬背,靠学生自己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梳理,用哪些方法编制出知识网络,怎样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等,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需要教师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学案导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学案导学”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