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难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一次,我在教学“钓”这个生字,把“钓”写成“钩”,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问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压式”的教学,几乎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1.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4.比好坏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设计拓展性练习
  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其他文献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班主任就像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时光荏苒,从我当上班主任那一刻起直到现在,已经有20个年头。在这20年里,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班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地带好每一届学生,以自己认真踏实的行动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责,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肯定
期刊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新鲜的事物,不断更新的知识,激烈的社会竞争……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孩子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  或许,有人认为:少年儿童思想单纯,天真,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没有社会责任和思想负担,因此,由于网络,媒体、电视台等一些东西的误导,加上外出务工家长很多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的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让
期刊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教学,而是一种能力教学、素养教学。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入和实施,契合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
期刊
一、了解、尊重、热爱、理解学生  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应该热爱学生。因此,与其说“尊师爱生”,不如说“爱生尊师”。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的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的爱应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播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
期刊
一、浅析琵琶入门技法之“弹挑”  在初学阶段,最先接触的技法就是右手弹挑,弹挑是琵琶演奏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指法,“琵琶”二字的命名,也源于弹挑。“推手前曰枇(即弹),引手却曰杷(即挑)。”  弹挑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固定手指弹挑,第二个阶段为手腕弹挑。  (一)固定手指弹挑  第一,在弹的时候,首先将右手握成空拳,虎口朝上,大指轻搭在食指上方,将拳放在琴弦的水平上方,然后将
期刊
一、“有效教学模式”的内在辩证关系  “有效教学模式”可以理解成“教学模式”和“有效”的结合,其实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模式是一种规范的方式或流程。“教学模式”也就是一种规范了的教学行为,或者可以说是相对固定的教学流程。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就拿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来说吧。“尝试教学法”的流程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从“尝
期刊
一、筛选当地自然资源,挖掘本土教育内容  我园地处江西西部袁水源头,特有的江南丘陵地貌和生活条件使幼儿的生活与周围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然而,如何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幼儿积极探索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呢?我们尝试着对自然资源及其教育价值进行筛选和挖掘。首先,我们教师开展上网学习和实地调查,丰富对家乡自然资源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们对本已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知道了武功山云雾茶的产量和产期不仅
期刊
一、激励幼儿,运用期待的作用  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所产生的力量取决于人们对其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同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提出在基本生理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以后,人的精神需要就更为重要。满足人的高级需要将具有更持久的动力。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每次活动前,我都要和儿童进行交谈,从不同方面表扬、激励幼儿,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就一定会做一件好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新的课程理念已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更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能否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理念也倡导了数学课堂也要活起来。因此,数学课堂也应该像语文课堂那样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在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