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处在“生态失衡”的现在,黄宾虹的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画求道的路上生成的——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则是指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2014年适逢近现代绘画巨匠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携手,于5月8日至5月14日联合举办了“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虹叟书画展”。
  黄宾虹是一个很有革新精神的山水画家,同时他又是一个很传统的山水画家,他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对传统下了很大功夫。黄宾虹认为,临摹是长期的过程,不能“出脱太早”。所谓“出脱太早”指的是绘画者的根基和修养等不足便急于自立门户。从黄宾虹的经历看来,他学习和创作山水画的过程,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承传、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黄宾虹先生60岁以前的作品,基本上都停留在研习古人画迹的范畴里。他从6岁就开始对家藏的书画作品进行“仿效涂抹”,其中仅沈周的画册就学之数年不间断。13岁以后,见得董其昌和查士标的作品“又习之数年”,后师沈周、董其昌等大家。
  因此,黄宾虹早期绘画作品的章法结构多从古人中来,皴法多为披麻及牛毛皴,并有短笔点苔,用笔“笔笔分明”,从中可见明人“枯硬”之痕迹。查士标疏散润秀、纵横淋漓,沈周苍劲逸秀、柔中带刚,董其昌古雅秀润的画风对黄宾虹早年都颇有影响。通过长期的学习,他逐渐形成了早期轻逸疏朗的基本面貌,这一风格学术界给他定义为“白宾虹”。
  《登高望远图》即是黄宾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里,可以看到黄宾虹学习了明人沈周、文微明的视点和方式,在体式上偏向荆浩、关仝的“北方画派”以至北宋末年李唐的绘画风貌,雄姿伟岸,但在用笔用墨及设色上,仍摆脱不掉明人的笼照,较之北宋绘画要柔淡、明丽、清新一些。
  游历写生对画家而言是吸收养料、丰富题材、转变手法、形成观念的重要阶段。1923年黄宾虹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鸟渡湖、秋甫、齐山。一路风景甚佳,促动他第二年再游贵池,从自然风光中去寻找作画的突破口。1928年黄宾虹65岁以后,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西湖、富春、维扬诸胜景。他更是饱游细看,此时他画画不惟写实、录景,而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古画中没有的元素,活灵活现的画作临本就在眼前。他一方面悉心揣摩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着意在如何使得“造化人画”,汲取天地造化之精华;另一方面,他“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日后能证悟、创造“画夺造化”之佳作,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绘画素材。
  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和观察,黄宾虹的绘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逐渐舍弃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选择了元人吴镇的画风,学习其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朝着以黑白虚实相间、浓淡干湿相生的轨迹递进。由“白宾虹”逐步过渡至“黑宾虹”,其绘画风格也变得苍浑、清润、华滋。
  《渭南词意图》正是黄宾虹蜀游归来后绘制的佳作。浅青绿画法,溪山杂树,小桥茅舍,人在茅舍小语,设色雅逸,温润蕴籍,令人娱目养眼。特别是山脚、块石和山峰的绘画采用连点笔墨,初露晚年“黑宾虹”气韵。身为歙人,对山水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但他不是为游而游,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式黄宾虹的“游”,不仅用眼游,更用心“游”,心乃天目,也是眼睛。眼中的山水,心里的快乐,此刻已经幻化纸上,那种对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籍助丹青水墨的表现更令人心向往之。
  《乌渡湖上》也是黄宾转型时期的典型作品,整个画面黑密厚重透露出微妙的疏淡清逸,构图仍保留着“白宾虹”时期的“麓台体”布局,树木屋舍皆以淡墨勾勒、浅色点染;而万壑千峰则是笔酣墨饱、由疏而密、层层叠染。其中,无论是简笔刻画或墨渍层叠,皆笔笔分明、言之有物,黑里透白、实中寓虚。
  在这“师造化”的过程中,黄宾虹终于在古人的藩篱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国画精神面貌一“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向“黑宾虹”时期的艺术转变。
  从1948年黄宾虹北平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至1955年谢世,这7年是他的晚期创作阶段。此时他的绘画创作达到了艺术之巅峰,其笔下的绘画作品愈臻化境,无一笔是笔,无一笔是墨,而又无一笔非笔,无一笔非墨,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也更精进圆熟。
  这时黄宾虹把历年游历写生画稿近万件带在身边,全力以赴进行创作,有的在原写生稿上进行美化,亦有的按记忆与写生稿结合重新进行创作,经过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家风格“黑宾虹”,其特点是黑、密、厚、重层层加染。
  黄宾虹的《西泠晓望》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画中山峦重叠,林木扶疏,流水漫漫。前景的桥上有个行走的人,似乎要到坡上的小亭休息。古松苍郁,左侧湖面有两只帆船顺风急驶于雨山之间,远岫隐约可见。在构图上,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笔墨多为湿笔,有实有虚,繁而不杂;用笔变化多端,线条平、圆、重。画面虚实相间,且密处层层深入,空处不着一点,主体突出,脉络清楚。总体看来,这幅黄宾虹代表作山水画在枯淡浓湿的渗化中看到晶莹色泽,表现出了深远的空间感和气韵,画面黑、密、厚、重。
  在此期间,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黄宾虹还进行了“水墨丹青合体”,即在水墨画中用点染法,将石青、石绿、朱砂作皴。这是黄宾虹的又一奇想,欲将中国山水画的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这在黄宾虹最晚年的精品之一的《万松烟霭》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体现。
  《万松烟霭》中的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山石的具体形态完全融入画家所追求的浑厚的墨色之中,笔法的多变、墨色的亮度形成了画面的独特风格。细赏此画,山径曲折,云气清逸,远峰幽淡,密黑中颇多透气之处,正是黄宾虹追求的“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的境界。
  黄宾虹历经“白宾虹”到“黑宾虹”的两大艺术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尽显自然的本态,高玄而不可言语,使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的新面貌,独立于古人,特立于世。他经历的是一条“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中国画艺术创造之路。中国画处在“生态失衡”的现在,黄宾虹的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画求道的路上生成的——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其他文献
每年春天,都会有一个叫“中法文化之春”的活动席卷中国,2014年适逢中法建交50 周年,关于法国的文化活动特别多,遍布中国40 多个城市。本期的特别报道中并没有列举这些活动的具体日程表,但从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从古典音乐到当代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新马戏、读书以及思想辩论,一应俱全,主办方号称将邀请1000位艺术家,超过100万人次的观众参与其中。  只是北京的夏天来得过于突兀和猛烈了,脱了秋裤
期刊
每年春天,都会有一个叫“中法文化之春”的活动席卷中国,今年适逢中法建交50周年,关于法国的文化活动特别多,遍布40多个城市。上海K11展出的莫奈艺术展,和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名馆·名家·名作”更是颇有群众基础的两个展览,法国艺术经典的魅力可见一斑。  法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和厚重历史的国家,他们的艺术曾经影响全世界。二战以后,美国艺术的崛起抢走了法国的锋芒,虽然政府依旧大力支持艺术的发展,但法国艺术
期刊
这是一帮诗意的坏蛋,dirty but clean.  创始人:恶鸟  创建时间:2011年  创始人恶鸟说“联邦走马”这个名字是随便取的,“联邦”这个词是突然想到,而“走马”是他从前苏联一个被政治压制的地下形式主义艺术团体那里借来的名字,这个组织专门研究形式承载的特殊意义,没有艺术规则。  大家似乎都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随便取的名字,于是乎有了各种传说。  而恶鸟的一段微博更让这个名字添加了些许江
期刊
每个城市,当然尤其是那些旅游业发达的城市,都有着各自在国际上独一无二的符号和标签,似乎我们总是喜欢用几个建筑物概括一个城市全部,亦或是以此掩盖掉一个城市背后光怪陆离的生活,更多的也或许是一种炫耀的资本——看,我来过了这个城市。  然而,所有的城市其实都是一个谜语,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帝国大厦,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上海的豫园……那些景点里,真的有人生活么?或许就如伍迪艾伦说的那样,生活就是由无
期刊
老汉斯在一个展览上看到我的作品后来拜访我,我把所有作品都给他看,他很快理出一条线索。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告诉过我这个经验,即艺术家创作是需要主线的,不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是来自西方的理性经验,也是一种基本的经验。  ——丁乙  将持续展出至8月10日的“戴汉志:5000个名字”是一个向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荷兰人致敬和纪念的文献展,这个备受期待的展览却因开幕当天艾未未的撤展搞得有点“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法兰西。  像法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大多数人对它是充满向往的。  没去过的人对它有美好的想象,想象着装着全世界文明的卢浮宫到底有多丰富,这个有文化的能看半辈子,没文化的看半小时的博物馆能留住自己多久;想象着雨果对巴黎圣母院充满诗意的描绘,揣摩着历史的沉重;想象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塞纳河上的西岱岛见证了怎样的王朝更迭;想象着自己都在怀旧的鹅卵石铺
期刊
有关法国的关键词——浪漫、优雅、精致、文艺,它们像一杯醇香的葡萄酒,像一首悠扬的法文歌,亦像一种令人无法忘却的香水味,长久萦绕,无处不在。法国人骨子里透出来的浪漫,在法国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而法国的文艺片通过各类故事体现了法国人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塞纳河畔的慵懒漫步,香榭丽舍绿荫下的午间小憩,不仅是埃菲尔铁塔下的驻足仰望,酒吧咖啡屋里的慢酌细语,亦是法国
期刊
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导致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无可奈何的安之若命。  红尘  道家学者/作家  采访时间:7月17日  采访地点:Costa Coffee(雍和宫)  作为道家学者,红尘把道家文化充分运用在当下的生活中,并传授给他的学生。他不为有为所累,他认为面对高密度的时间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关键不在于心态,而在于我们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人类最初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和节气而定的,现代人生活
期刊
一路走来,在法国的生活并没有破坏我最初的梦,倒是注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文化碰撞,让这个梦的层次更丰富了。法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想,除去那些人尽皆知的景点轶闻,法国会让你看到你想要的样子,同时它也会让你看到全世界。  从法国留学归来已将近一年。一年间,一直在为下一个阶段的生活奔忙,只有在整理自己的简历时,偶尔想起已经被精简的过去。虽然一直有法国同事在我左右,让我觉得自己并未脱离这个生活了5年多的异国
期刊
在这座艺术之都,艺术家们承前启后,不约而同的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之间,透过这些镜头,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见证巴黎这座城市的变迁,见证巴黎人的城市生活。  “我敢保证我收藏了整个老巴黎”,这是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对自己摄影生涯的描述。的确如他所言,他用一台笨重的18×24英寸的大片幅相机为旧巴黎留影8500张左右。  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经历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始于阿杰特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