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处在“生态失衡”的现在,黄宾虹的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画求道的路上生成的——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则是指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2014年适逢近现代绘画巨匠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携手,于5月8日至5月14日联合举办了“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虹叟书画展”。
黄宾虹是一个很有革新精神的山水画家,同时他又是一个很传统的山水画家,他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对传统下了很大功夫。黄宾虹认为,临摹是长期的过程,不能“出脱太早”。所谓“出脱太早”指的是绘画者的根基和修养等不足便急于自立门户。从黄宾虹的经历看来,他学习和创作山水画的过程,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承传、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黄宾虹先生60岁以前的作品,基本上都停留在研习古人画迹的范畴里。他从6岁就开始对家藏的书画作品进行“仿效涂抹”,其中仅沈周的画册就学之数年不间断。13岁以后,见得董其昌和查士标的作品“又习之数年”,后师沈周、董其昌等大家。
因此,黄宾虹早期绘画作品的章法结构多从古人中来,皴法多为披麻及牛毛皴,并有短笔点苔,用笔“笔笔分明”,从中可见明人“枯硬”之痕迹。查士标疏散润秀、纵横淋漓,沈周苍劲逸秀、柔中带刚,董其昌古雅秀润的画风对黄宾虹早年都颇有影响。通过长期的学习,他逐渐形成了早期轻逸疏朗的基本面貌,这一风格学术界给他定义为“白宾虹”。
《登高望远图》即是黄宾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里,可以看到黄宾虹学习了明人沈周、文微明的视点和方式,在体式上偏向荆浩、关仝的“北方画派”以至北宋末年李唐的绘画风貌,雄姿伟岸,但在用笔用墨及设色上,仍摆脱不掉明人的笼照,较之北宋绘画要柔淡、明丽、清新一些。
游历写生对画家而言是吸收养料、丰富题材、转变手法、形成观念的重要阶段。1923年黄宾虹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鸟渡湖、秋甫、齐山。一路风景甚佳,促动他第二年再游贵池,从自然风光中去寻找作画的突破口。1928年黄宾虹65岁以后,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西湖、富春、维扬诸胜景。他更是饱游细看,此时他画画不惟写实、录景,而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古画中没有的元素,活灵活现的画作临本就在眼前。他一方面悉心揣摩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着意在如何使得“造化人画”,汲取天地造化之精华;另一方面,他“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日后能证悟、创造“画夺造化”之佳作,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绘画素材。
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和观察,黄宾虹的绘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逐渐舍弃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选择了元人吴镇的画风,学习其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朝着以黑白虚实相间、浓淡干湿相生的轨迹递进。由“白宾虹”逐步过渡至“黑宾虹”,其绘画风格也变得苍浑、清润、华滋。
《渭南词意图》正是黄宾虹蜀游归来后绘制的佳作。浅青绿画法,溪山杂树,小桥茅舍,人在茅舍小语,设色雅逸,温润蕴籍,令人娱目养眼。特别是山脚、块石和山峰的绘画采用连点笔墨,初露晚年“黑宾虹”气韵。身为歙人,对山水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但他不是为游而游,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式黄宾虹的“游”,不仅用眼游,更用心“游”,心乃天目,也是眼睛。眼中的山水,心里的快乐,此刻已经幻化纸上,那种对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籍助丹青水墨的表现更令人心向往之。
《乌渡湖上》也是黄宾转型时期的典型作品,整个画面黑密厚重透露出微妙的疏淡清逸,构图仍保留着“白宾虹”时期的“麓台体”布局,树木屋舍皆以淡墨勾勒、浅色点染;而万壑千峰则是笔酣墨饱、由疏而密、层层叠染。其中,无论是简笔刻画或墨渍层叠,皆笔笔分明、言之有物,黑里透白、实中寓虚。
在这“师造化”的过程中,黄宾虹终于在古人的藩篱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国画精神面貌一“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向“黑宾虹”时期的艺术转变。
从1948年黄宾虹北平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至1955年谢世,这7年是他的晚期创作阶段。此时他的绘画创作达到了艺术之巅峰,其笔下的绘画作品愈臻化境,无一笔是笔,无一笔是墨,而又无一笔非笔,无一笔非墨,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也更精进圆熟。
这时黄宾虹把历年游历写生画稿近万件带在身边,全力以赴进行创作,有的在原写生稿上进行美化,亦有的按记忆与写生稿结合重新进行创作,经过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家风格“黑宾虹”,其特点是黑、密、厚、重层层加染。
黄宾虹的《西泠晓望》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画中山峦重叠,林木扶疏,流水漫漫。前景的桥上有个行走的人,似乎要到坡上的小亭休息。古松苍郁,左侧湖面有两只帆船顺风急驶于雨山之间,远岫隐约可见。在构图上,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笔墨多为湿笔,有实有虚,繁而不杂;用笔变化多端,线条平、圆、重。画面虚实相间,且密处层层深入,空处不着一点,主体突出,脉络清楚。总体看来,这幅黄宾虹代表作山水画在枯淡浓湿的渗化中看到晶莹色泽,表现出了深远的空间感和气韵,画面黑、密、厚、重。
在此期间,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黄宾虹还进行了“水墨丹青合体”,即在水墨画中用点染法,将石青、石绿、朱砂作皴。这是黄宾虹的又一奇想,欲将中国山水画的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这在黄宾虹最晚年的精品之一的《万松烟霭》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体现。
《万松烟霭》中的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山石的具体形态完全融入画家所追求的浑厚的墨色之中,笔法的多变、墨色的亮度形成了画面的独特风格。细赏此画,山径曲折,云气清逸,远峰幽淡,密黑中颇多透气之处,正是黄宾虹追求的“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的境界。
黄宾虹历经“白宾虹”到“黑宾虹”的两大艺术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尽显自然的本态,高玄而不可言语,使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的新面貌,独立于古人,特立于世。他经历的是一条“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中国画艺术创造之路。中国画处在“生态失衡”的现在,黄宾虹的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画求道的路上生成的——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则是指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2014年适逢近现代绘画巨匠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保利艺术博物馆与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携手,于5月8日至5月14日联合举办了“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虹叟书画展”。
黄宾虹是一个很有革新精神的山水画家,同时他又是一个很传统的山水画家,他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对传统下了很大功夫。黄宾虹认为,临摹是长期的过程,不能“出脱太早”。所谓“出脱太早”指的是绘画者的根基和修养等不足便急于自立门户。从黄宾虹的经历看来,他学习和创作山水画的过程,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承传、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黄宾虹先生60岁以前的作品,基本上都停留在研习古人画迹的范畴里。他从6岁就开始对家藏的书画作品进行“仿效涂抹”,其中仅沈周的画册就学之数年不间断。13岁以后,见得董其昌和查士标的作品“又习之数年”,后师沈周、董其昌等大家。
因此,黄宾虹早期绘画作品的章法结构多从古人中来,皴法多为披麻及牛毛皴,并有短笔点苔,用笔“笔笔分明”,从中可见明人“枯硬”之痕迹。查士标疏散润秀、纵横淋漓,沈周苍劲逸秀、柔中带刚,董其昌古雅秀润的画风对黄宾虹早年都颇有影响。通过长期的学习,他逐渐形成了早期轻逸疏朗的基本面貌,这一风格学术界给他定义为“白宾虹”。
《登高望远图》即是黄宾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里,可以看到黄宾虹学习了明人沈周、文微明的视点和方式,在体式上偏向荆浩、关仝的“北方画派”以至北宋末年李唐的绘画风貌,雄姿伟岸,但在用笔用墨及设色上,仍摆脱不掉明人的笼照,较之北宋绘画要柔淡、明丽、清新一些。
游历写生对画家而言是吸收养料、丰富题材、转变手法、形成观念的重要阶段。1923年黄宾虹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鸟渡湖、秋甫、齐山。一路风景甚佳,促动他第二年再游贵池,从自然风光中去寻找作画的突破口。1928年黄宾虹65岁以后,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西湖、富春、维扬诸胜景。他更是饱游细看,此时他画画不惟写实、录景,而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古画中没有的元素,活灵活现的画作临本就在眼前。他一方面悉心揣摩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着意在如何使得“造化人画”,汲取天地造化之精华;另一方面,他“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日后能证悟、创造“画夺造化”之佳作,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绘画素材。
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和观察,黄宾虹的绘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逐渐舍弃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选择了元人吴镇的画风,学习其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朝着以黑白虚实相间、浓淡干湿相生的轨迹递进。由“白宾虹”逐步过渡至“黑宾虹”,其绘画风格也变得苍浑、清润、华滋。
《渭南词意图》正是黄宾虹蜀游归来后绘制的佳作。浅青绿画法,溪山杂树,小桥茅舍,人在茅舍小语,设色雅逸,温润蕴籍,令人娱目养眼。特别是山脚、块石和山峰的绘画采用连点笔墨,初露晚年“黑宾虹”气韵。身为歙人,对山水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但他不是为游而游,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式黄宾虹的“游”,不仅用眼游,更用心“游”,心乃天目,也是眼睛。眼中的山水,心里的快乐,此刻已经幻化纸上,那种对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籍助丹青水墨的表现更令人心向往之。
《乌渡湖上》也是黄宾转型时期的典型作品,整个画面黑密厚重透露出微妙的疏淡清逸,构图仍保留着“白宾虹”时期的“麓台体”布局,树木屋舍皆以淡墨勾勒、浅色点染;而万壑千峰则是笔酣墨饱、由疏而密、层层叠染。其中,无论是简笔刻画或墨渍层叠,皆笔笔分明、言之有物,黑里透白、实中寓虚。
在这“师造化”的过程中,黄宾虹终于在古人的藩篱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国画精神面貌一“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向“黑宾虹”时期的艺术转变。
从1948年黄宾虹北平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至1955年谢世,这7年是他的晚期创作阶段。此时他的绘画创作达到了艺术之巅峰,其笔下的绘画作品愈臻化境,无一笔是笔,无一笔是墨,而又无一笔非笔,无一笔非墨,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也更精进圆熟。
这时黄宾虹把历年游历写生画稿近万件带在身边,全力以赴进行创作,有的在原写生稿上进行美化,亦有的按记忆与写生稿结合重新进行创作,经过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家风格“黑宾虹”,其特点是黑、密、厚、重层层加染。
黄宾虹的《西泠晓望》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画中山峦重叠,林木扶疏,流水漫漫。前景的桥上有个行走的人,似乎要到坡上的小亭休息。古松苍郁,左侧湖面有两只帆船顺风急驶于雨山之间,远岫隐约可见。在构图上,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笔墨多为湿笔,有实有虚,繁而不杂;用笔变化多端,线条平、圆、重。画面虚实相间,且密处层层深入,空处不着一点,主体突出,脉络清楚。总体看来,这幅黄宾虹代表作山水画在枯淡浓湿的渗化中看到晶莹色泽,表现出了深远的空间感和气韵,画面黑、密、厚、重。
在此期间,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黄宾虹还进行了“水墨丹青合体”,即在水墨画中用点染法,将石青、石绿、朱砂作皴。这是黄宾虹的又一奇想,欲将中国山水画的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这在黄宾虹最晚年的精品之一的《万松烟霭》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体现。
《万松烟霭》中的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山石的具体形态完全融入画家所追求的浑厚的墨色之中,笔法的多变、墨色的亮度形成了画面的独特风格。细赏此画,山径曲折,云气清逸,远峰幽淡,密黑中颇多透气之处,正是黄宾虹追求的“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的境界。
黄宾虹历经“白宾虹”到“黑宾虹”的两大艺术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尽显自然的本态,高玄而不可言语,使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的新面貌,独立于古人,特立于世。他经历的是一条“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中国画艺术创造之路。中国画处在“生态失衡”的现在,黄宾虹的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画求道的路上生成的——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开辟出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