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g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标理念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挥,使其在数学课堂内充分参与,成为真正探索数学、掌握数学知识的人.而在长期的教学环境影响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更为传统,模式单一,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教师要积极反思,掌握数学教学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利用科学的课堂策略,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主体作用;学生;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56-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吉军红(1982.1-),男,甘肃省武山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在数学课堂中,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主体作用,对数学教学而言十分有益.首先,它能调动课堂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它能改变传统课堂的不足,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而教师要保障课堂的效果,便要首先反思传统课堂的问题,通过新型的授课方式,让传统教学的问题得以解决,让新型课堂更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不足
  在传统课堂内,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師生互动往往由教师主导,学生一般被动回答,在回答教师的提问外,更多学生也没有积极提问的意识和习惯,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也较少.学生对数学问题,未能进行充分、细致的讨论交流,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兴趣主动性的发展.师生互动少,学生自然不能发挥其主体地位,导致课堂不能让学生全面的反馈,影响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2.学生主动性不够
  在传统课堂内,学生的主动性不够状况也十分明显.主动性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的知识、问题等的主动思考及解决中,而受传统教学的方式所影响,学生往往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以对新知识的教学为例,更多教师尝试主动灌输的手段,为学生直接细致讲解各类知识点,最终,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空间.在长期影响下,学生的主动意识、主动习惯受到了较大影响,他们几乎丧失了主动能力,对教师有着较大依赖,这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课堂内,教学方式的过于单一问题十分明显.更多教师对理论教学、灌输教学几乎情有独钟,此类教学法的运用,会让数学课堂更为枯燥乏味,抑制学生兴趣.其次,更多教师对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存在于简单展示微课、PPT课件的层次上,不能让两类教学法充分发挥优势特征,不利于课堂的优化进步.最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更为明显,认知能力偏低,他们需要游戏教学等方式,通过趣味模式参与数学学习,但教师对上述方式法的准备不足,而影响课堂的生动与趣味性,失去了活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1.组织学生小组学习
  在数学课堂内,要促使学生实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并锻炼其各项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尝试小组学习法,带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思考、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小组学习法的应用,教师需要遵循科学的应用原则.
  首先,成员分组要合理,各小组内成员间存在能力、基础的差异,并确保各小组的能力更为均衡.其次,学习目标要明确.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受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影响,更多学生会忽视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使其找到小组活动的正确方向,并做好监督引导,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教学难度要适宜.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限,组内学生的基础差异也较大,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教师应保障其探索任务的难度适宜,为学生带来探索数学的机会.
  以“认识图形”为例,在本节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正方体、球、圆柱体等图形,学会辨认并了解它们的特点,为其后续的几何学习打好基础.而上述立方体,也属于学生生活内的常见图形.因此,为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学习.在各小组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其分别携带长方体、球等形状的生活用具,可以是长方形的铅笔盒,或者球形的乒乓球等.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索,以组内探索的形式,总结各图形具备的特点.在此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正方体各面相等、共有6个面等特征,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掌握图形特点.而在小组探索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各组分享他们的探索成果,再在教师引导下,对各图形具备的特点尝试总结,让课堂效果得到巩固.
  2.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体现在他们的主动思考及提问中.而提问不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也能为教师授课带来参考,确保教学的目标明确,有效合理.数学教师要改变授课观念,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首先,在各类问题的讲解中,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与条件,使其具备质疑提问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利用引导性的启发语言,为学生找到质疑的方向.最后,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敢于提问,并鼓励肯定提问的学生,最终,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以“认识钟表”为例,在本节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钟表相关的数学知识,了解时针、分针等的运动规律.为体现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尝试为他们展示趣味造型的时钟,带领学生对钟面内各指针的特征进行辨认.为促发学生质疑,教师要积极“抛砖引玉”,以关键词、关键问题等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数清钟面上的数字,学生可以发现,钟面上一共只有12个数字,但它们却能代表不同的时间含义.此时,学生便会质疑,提出如“钟面为何只有12个数字?为什么不是24个?”等的问题,而当学生提问后,教师需要对其问题尝试有效解答.综上可知,教师要对学生质疑对答如流,便要提前做好课前的资料收集,确保掌握更多的时钟知识,将知识借助学生质疑、合理提问等途径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对时钟的理解.
  3.强化师生沟通交流
  在数学课堂中,师生交流的意义在于,活跃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爱上数学,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发挥其数学学习的主体作用.其次,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促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在课堂中,对师生交流的强化,需要教师对交流语言、交流问题合理设计,让导入语言、提问语言等,都发挥其功能作用,引导学生思维,使其变成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在本次教学时,需要学生掌握和人民币相关的知识点,确保可以正确辨认人民币,为后续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好基础.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将师生交流加强.以对百元人民币的展示为例,教师可以尝试提出“100元人民币有哪些特征呢?”等问题,引导学生从纸币数额、颜色、图案等角度,分析人民币的特征.而针对此问题,各个学生所观察到的纸币特征会存在不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更多学生的发言,认可更多学生的答案,使其感到充分的参与感及学习自信,让课堂效果得以增长,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最后,在师生交流时,教师可以刻意邀请内向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回答问题,对其答案进行肯定与鼓励,提高这些学生对数学课堂的认可,促使其以更为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数学教学强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优化,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此改善传统教学的问题,让数学教学健康发展.在数学课堂中,要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基于教学需求、学生需求,对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为学生营造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让学生的主动参与,成为优化课堂的必要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推动数学教学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生.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性的路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20(01):74.
  [2]冉海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性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9(9):40.
  [3]张爱玲.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31.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更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面临着综合復习和高考,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何获得有效的提升,成为目前教师教学的关键任务.本文从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入手,从多维度分析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影响因素;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小學数学真学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真学、深学、乐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快乐学习,努力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化小学学校“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改革与发展.渐进式唤醒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唤醒,培养其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其参与课堂实践探究活动,促使其产生真实的想法,互动交流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关注.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强化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实验教学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相关思考  中图
摘 要:2021年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进行了八省联考,笔者发现试卷17题即数列解答题纯属于课本一道习题的“子题”,为了探究此类题型的解法,笔者通过不同角度对课本“母题”进行解答,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数列;递推公式;课本习题;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2-0056-02  收稿日期:2021-05-05  作者简介:杜海洋(1
摘 要:借助信息技術解答高中立体几何习题,可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到解题思路,增强其解题的自信,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视图类、图形组合类、轨迹类以及翻折类习题是立体几何的重要题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解题难度较大.因此,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习题的解题过程,更好的提高立体几何解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立体几何;解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数学与物理是两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在解答物理问题时正确使用数学知识能及时找到解题思路,获得良好解题效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既要给予学生引导,使其回顾与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要为学生示范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拓展其视野,促进其解题能力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数学方法;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
摘 要:物理教学集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于一身,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内掌握更为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应不断尝试将新的教学方法、解题理论应用到物理解题活动当中.回顾当前的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教育与数学教育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联系,如果能够将均值不等式的探讨引入到物理问题的解答当中,必将为物理解题活动的发展打开新的大门.本文针对物理解题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应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物理难题.  关键
摘 要: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即为物理学科,此也为学生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具备重要意义,因此,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分析物理学科特点发现,实验为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需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渗透,推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