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社会历史主体》的同课异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2日,观摩了韩志敏老师和李映霞老师关于《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两节公开课,他们既有教学的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色,如各自的知识结构、个人性格、讲述风格、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等都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教学风格上的差异。我们知道,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注定了教育不可能是无差别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我们就不能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我们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教师。个性教学,关注到教育对象的不同,关注到教育内容的不同,同时关注到教师的不同,韩志敏老师和李映霞老师的课做到了让前来听课的老师们眼前一亮。
  一、教学过程中的共同亮点
  1.遵循哲学思维的特点,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在《社会历史的主体》这节课上,韩老师和李老师都将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紧紧锁定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之上,试图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后,形成清晰的世界观意识和方法论意识,在生活中,能够避免由于部分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英雄史观客观存在的干扰;能够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健全,辩证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以致达到情感的升华,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践行懂得牢固群众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这种教学定位,有助于学生哲学思想铸造,有助于思维方式提升,它抓住了哲学教学的真谛,体现了用哲学思维教哲学的要求。
  2.从教学技能方面来看,都体现了一个“强”
  该堂课显示了韩老师和李老师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如知识点透彻,能将哲学上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政治生活国家性质和主人等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构成一条知识线,知识面广,能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驾驭课堂上表现在教师应变能力强,对学生的回答的问题,能用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导。
  3.课堂中都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进来
  二、韩志敏老师的教学特色
  第一,在教学全程中教态始终自然、亲切、大方,表现出了极高的亲和力与人格魅力,在教学中充满了教学激情,能极好的从情绪上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第二,整堂课以劳动节为主线,把整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先是以“庆祝劳动节有什么意义”引出劳动者地位作用,进而是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接着提问“你的爸爸妈妈是人民群众吗?你们爱他吗?那你们爱不爱人民群众?”层层推进的问题,把教学的境界提到了另一高度。接着问“目前作为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你们该怎么做?”整堂课利用劳动节这一刚刚过去的节日,紧紧围绕这社会历史的主体展开活动,化难为易,既有话题性,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体现出了社会历史主体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三,教学中非常注重情感教育的升华,让我深受启发。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的最高要求是情感价值观的落实,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引导和亲自体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李映霞老师的教学特色
  1.教学模式新颖,采用导学案和小组探究相结合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三个探究:谁创造了历史?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接着引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通过播放“扶贫脱贫”相关新闻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国家扶贫脱贫已成历史必然”,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其依据的兴趣。最后让学生自我小结,当堂记忆背诵。教学新课完成后,还及时进行了反馈练习。
  2.教法的运用比较“活”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李老师在本节课中,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她的一大特色。有小组探究、有新闻视频、有学生自我小结、有学生互评、有各式各样的背诵,再回答问题上,有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回答,某群体回答等方式,充分的展示了“有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3.紧扣高考主题,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
  训练题都是经过精心选取,力争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主要巩固本节课的理论基础,检测学生的识记能力,简答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周边知识的拓展,紧密联系时政热点和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教学重难点。学生点评为主,老师补充,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适应考试的要求。
  四、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一节课是否讨论次数越多越好
  首先,課堂讨论不要流于形式。其次,课堂讨论问题的针对性一定要强,能突出重点、难点。再次,确定讨论的问题应难易适中,能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确定讨论的问题应有“争议性”,能利于学生思辨。最后,课堂讨论教师要有良好的监控手段,做到“放”和“收”相结合。
  2.“满堂灌”,“满堂问”应如何看待
  “满堂”的本质是什么?是极端,是强加,是对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背离。课堂教学一旦陷入一种极端性的强加,所以,无论是“满堂灌”,还是“满堂问”,都是应该加以反对的。既然问题都出在“满堂”上,那么我们就立即去掉这两个字好了。“灌”和“问”,还是大有必要的,课堂教学怎么能够离得开老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呢!但是,除了老师的“灌”,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学”起来;师生互动,这样就不会“满堂”了。
  3.当堂记忆背诵时间是不是越短越好
  “记忆有术”,是说增强记忆,是有一定技巧的。要提高记忆能力,必须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记忆方法,是大有益处的。 但不要搞一刀切,当堂背诵的任何知识都是几十秒。我们也得分是什么课型,是什么知识点,难易度怎样,学生学情如何等等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追求为背诵而背诵。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上课,风格严谨,板书凝炼,语言规范,方法得当,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是两节较成功的同课异构政治课。可见,教师需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才能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个性,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做一个特色鲜明的教师。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汉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有广阔的学习环境,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上学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则没有这些优势,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了我们每个英语教师肩上的任务。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故本文主要谈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教师运用“TPR”教学法,让学生
期刊
一、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化于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準》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应该渗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还必须掌握“鲜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主动自觉的习字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
期刊
一、引言  中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中学阶段时期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时间,处于发育和快速增长身体形态,就必须认真正确了解中学生在该时期内的身体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的引导、促进其发展身体健康。增强同学们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不仅是国家战略目标,也是当前的现实任务,承载国家强盛兴衰和民族繁荣崛起的中国梦想。学生的体质强弱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期刊
校长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校教育管理者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
期刊
小学语文学科的的教育中,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意义和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朗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小学我校学生的朗读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影响了我校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下面我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的时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以实现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这些年看了不少的汇报课、赛教课,大都高喊“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的课例确实看到了学生的自主,有的课例牵强附会。今年我校展开了教学研修活动,我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浅谈我们是如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有
期刊
信息时代发展很快,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的教育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趣、也更开放,也让我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现今教育的创新性。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该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  一、“互联网+”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
期刊
体育课堂是落实、实施养成习惯培养的主阵地,我认为无论体育教学如何改革,如何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必要的常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该如何上,这让许多年轻老师心里没底,因为毕竟面对的是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孩子,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