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需求是有效政治思想教育课切入点之一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思想知识是财富,关系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掌握政治思想知识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能力的底线,能够保证他们绝对的安全需求。
  关键词:需求 财富 幸福 底线
  把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落实在具体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开展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突破长期以来学生能自觉刻苦学习数理化等学科,却明显存在不重视、不主动、不探索政治思想知识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有中国讲政治思想教育,西方发达国家不讲政治思想教育;在青年学生中普遍认为政治思想与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需求和成才需求无关,更多的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获得成绩等。作为“人”这一系列思想行为不一定都指向利益,而利益诉求却一定要通过人的思想与行为表现出来。利益导致需求,人类社会不存在没有需求的人,每个人都有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所以,有必要从学生家庭赋予的原始形态的“生活式德育”开始,从需求的角度分析现在青年学生面对的困难、困惑,理解青年学生渴望独立和敢于担当的朝气等,让学生认识到政治思想知识是可以解决青年学生面对的困难、困惑和各种问题,认识到政治思想知识是财富,关系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认识掌握政治思想知识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能力的底线,能够保证他们对的安全需求,是学生最重要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政治思想教育课的课效,所以,满足需求是有效政治思想教育课的切入点之一。
  1 政治思想是科学知识和财富
  人猿进化为人,人类的生存方式由动物群居形态,进化为社会形态,所以人要真正成为“人”就必然存在于一个社会形态中,也就是必然存在于一个共同体——国家之中,否则他就是一个动物。而参与到国家这个命运共同体中、成为命运共同体成员的活动就是政治活动。所以,政治是人类社会一个至关重要的实践领域,是人类无法逃避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之本性,政治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在社会实践中离不开政治知识。在人类历史中,政治知识始终在总结、研究、创新中为新时代服务。政治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有它的范畴和体系,政治是科学知识,对人类来说是需要有政治知识指导人类的实践,提高作为“人”的价值。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构建西方哲学,被马克思称之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探究的是一种关于共同体最高善的知识,因此政治学是一切学问中的最高学问。现代政治已经形成科学的体系。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对政治这门科学研究的更透,并且能够从人性的本质出发,在日常生活、工作、法律、道德评价等等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和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一门技艺或艺术。所以,政治思想对所有国家和每个国民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2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学生对幸福的需求
  2.1 政治思想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一词源于西方,古希腊哲学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是与人性和人内在的本质需求紧密相关的。幸福属于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随时随刻受到心理参照系、成就动机、本体安全感的影响,是心理的,精神层面的,是意识对参照系、成就动机、本体安全感的反应,政治思想会对人的意识,对人的精神层面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必然会延伸到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意识)对自我进行觉知时的满意状态。不同历史,不同国家,但人类对由于追求幸福产生的动力同样都是难以想象的,以此产生的行为、行动往往可以超越肉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不再畏惧肉体的痛苦和生命的存在。相信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在历史上如此,今天如此,今后必然还如此。今天,同一个班级的青年学生,在走向社会若干年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就,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上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五花八门。之所以这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个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不同,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5 天的学校教育加上 2 天不良的社会和家庭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效果归了零,从而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成就了今天的结果。所以政治思想事关青年学生的幸福,政治思想一个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政治思想可对自身的预期、抱负、目标有信心,产生巨大的驱动力,并在预期、抱负、目标与现实出现差异时仍然能感受到幸福,而不是沮丧、无奈、焦虑和背叛,并重新在失败和逐步实现中产生强烈的幸福感,能够抵御困难和挫折的打击。所以政治思想教育是每个青年学生抵御焦虑、痛苦,并且幸福感的基础。英国著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认为幸福来自政治、经济和法律的终极目的,政治思想和幸福是因果关系,有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感。
  2.2 政治思想必须满足青年学生对新时代幸福的需求
  作为动物无私是一种精神,自私是动物的本性,作为“人”幸福离不开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思想导致“人”对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不同。中华民族幸福观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幸福观是不同的,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幸福主要是智慧、美德,贡献、快乐、平安、事业等,对幸福有完整、科学、全面的总结,新时代政治思想教育的志向教育,是新时代青年人幸福的动力源泉,决定青年学生进入社会能够利益多少人,否则会陷入到“内卷”“平躺”“两面人”中,庸庸碌碌中不能自拔,甚至步入歧途危害社会。所以,政治思想教育要与时代的物质基础、志向结合起来,满足青年学生在这个时代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当前,在政治思想教育实践中重视解读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榜样没有错,但真正的目的,是要用通过历史性地观察、理解这些行动或事件背后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是什么?对幸福的需求是什么?不是让青年学生去领略一下过去的黑暗和痛苦就可以了,今天的政治思想教育要显示的是,过去那些与我们一样的人,在面临与我们一样的痛苦、困惑、迷茫等现实问题时,是如何做的,从中辨識出深刻的政治思想,来解决今天青年学生遇到的痛苦、困惑、迷茫等现实问题。通过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榜样来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思考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的政治思想,能导致什么结果,你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青年学生需要的幸福是当下的,要让青年学生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的这个社会后,感受到的是各种幸福,并在社会、工作中能不断形成更多的幸福,甚至使幸福转变为高尚的人格。比如:要从青年学生的需求角度讲清楚为什么当今社会中比职位晋升、比房子、比赚钱、不知道奉献,总算计着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等等是社会的污点,这些污垢破坏了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幸福参照体系的平衡,是难以产生长久的幸福,甚至就根本产生不了幸福,是被任何国家和民族所唾弃的。   和谐共赢社会是这个新时代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劳动光荣》、《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精神》等,是这个新时代的大课题的标题,不能对青年学生讲标题,讲大话空话,政治思想教育要把青年学生面对的现实需求与这些大课题结合起来,要启发学生去思考这些大课题与自己当下和今后对幸福的需求有什么关系,才能吸引青年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政治思想知识,继而提高政治思想教育课的有效性。
  3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青年学生树立政治底线的需求
  任何一种政治都与具体的时代、甚至事件有关,政治思想教育是一套解决社会共同体和谐的方案,满足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社会秩序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政治思想是每个公民在国家、社会、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底线。是在处理个人与各种关系的定海神针,是初心。所以,对政治思想的底线需求一定是面向青年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要满足每个青年学生在今后进入社会时,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宣传时,面对国内和身边各种政治言论时,能够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更加改革开放中摒弃抵制糟粕,吸收优秀,满足青年学生对底线知识的需求,让政治底线成为青年学生内在的、本身具体的事情,知道自己在每个历史或阶段应该做什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自己主宰自己,服从内心的道德和人生目标,不要屈服于内在、外在的欲望。例如:一个具备正确政治思想底线的人一定是爱党爱国者。又例如:要讲清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思想与中华民族上下几千来的政治思想是不同的,所以国内外民众的政治思想底线也是不相同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外宣扬和维护的“民主自由、平等仁爱”等背后是自私贪婪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以,当疫情来临时,中外广大民众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因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人性观与世界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不管基于何种理由或动机,哪怕会损害他人的利益都是正当合理的;讲清楚公开宣扬美国优先、破坏国际规则次序,利用美元地位掠夺弱小或贫穷国家的财富,不择手段手段打压中国企业,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富强,还能得到西方社会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满足学生渴望了解本质的需求,让青年学生能够用政治思想的知识自己找出根源和本质,形成青年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应该有的底线,在社会实践中理解自己的中華民族、理解中国社会,看懂中西方人权、自由、博爱的本质,作出的正确回应,并采取行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让青年学生形成政治思想底线后再步入社会,保证青年学生在今后的国内外大舞台上幸福平安,所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青年学生对底线的需求。
其他文献
在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经济转型宏观背景下,性别红利既是女性赋权和女性潜能发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人口红利,同时也被看作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文尝试从当下工作家庭复合场域中多重角色叠加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和理解性别红利所固有的理论内涵及其特殊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性别红利的多重角色主要来源于宏观社会期望、中观两性关系和微观自我认知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角色期望的刻板固化、两性角色博弈的事实冲突和自我角色协调的转换失灵,是影响当下性别红利释放的三大机制。为此,释放性别红利不仅在于从家庭关系和两
摘 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政治意义,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三全育人”,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思政资源,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具备中华优秀文化修养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口,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文化传承——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 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
摘 要:劳动教育教学,在初高中阶段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打造丰富、轻松的劳动教育氛围,对于教育课改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综合发挥着积极推动的意义。因此为了让“以劳立德”及“以劳改进”的基础思想得到落实,就更应帮助学生们正确的树立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去喜爱劳动,加强思想品质,通过劳动敞开心扉、排解压力与调整各种情绪。本文主要根据当今教育的实情展开分析,探究劳动
摘 要:随着中日两国交流逐渐深入,要想强化与日本的交流,需要侧重日语人才培养,切实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很多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能融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有鉴于此,文中分析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促进日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就业导向 日语教学 人才培养  1 引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设置日语专业,旨在培养
摘 要: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要好好把握住我国科学精神的重要传承之义。将重要的科学主义精神和价值思维模式好好地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之中来达到帮助学生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的思政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 科学家精神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高校作为学生的重点培养之地,应该要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和职责所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