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公德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途径。社会公德是规范、约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是一种无形自律。社会公德出现滑坡、冷漠,甚至是缺失,已挎问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夸炼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中学生社会公德出现滑坡,考量着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社会公德的滑坡与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已成为一场博弈。本文作者担任农村中学近10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多年进行反复探究,揭开社会公德滑坡表现与成因的冰山一角,理性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自己一些建议,期望能给社会、家庭、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警惕;公德;滑坡;冷漠;缺失;弘扬;正能量
社会公德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途径。社会公德是规范、约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是一种无形自律的准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公德是法律强制性行为所无法达到的。当前部分国人特别是中学生社会公德出现滑坡、冷漠,甚至是缺失,已挎问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夸炼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在近几年来,我们已遭遇着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的困扰,引发了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新思考:
1.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中学生德育思想表现错位。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缺失,已波及到校园内的学生。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具体有: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乃是人之常情;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的现象司空见惯。他们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土豪”心态,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所谓江湖朋友兄弟的“义气”和“霸气”。极力抵触正面事物,筑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他们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而对消极的、歪风邪气却津津乐道,甚至崇拜模仿。
(2)断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行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着同学的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与“土豪”;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有的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承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
(3)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破坏社会、学校公共公物,个人和公共卫生十分糟糕。
(4)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新一轮“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上肆意哄闹、玩手机听音乐、不专心听讲;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违纪违规不断,成了学校的问题生。
2.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的成因
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是它的成因大致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也有来自学生本身,还有一些是一时难以避免的、无法估计预料的。
(1)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转型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这些东西毒害着中学生族,腐蚀他们的灵魂,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2)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3)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的办学思想,使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德育难以量化。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学校一部分老师主观上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自己工资收入微薄,加上社会不少数人对教师的工作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最终使教师丧失工作信心,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这样的工作态度与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必然苍白无力。
(4)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而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年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随着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他们部分生理和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而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必然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从而自觉或自觉地接受了这些消极,腐朽的东西。 (5)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的形势下,忽视道德建设,造成许多的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被突破、被扭曲等现象发生。社会公众缺乏公德意识,导致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部分人认为遵守社会公共规则,会给自己的行为带来一定的不便与约束。“中国式”过马路诠释了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可能成为只约束自觉遵守公德的人的规则。当道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成为某个事件当事人及其目击者普遍心态的时候,我们个人即使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会不自觉地随波逐流。否则,主持正义者就可能要承担全部的风险和道德成本。这就是近几年来好心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却被讹诈甚至惹上官司。引发了人们对“该救与不该救”的热议,实质上是社会正能量与社会公德滑坡的一场博弈与较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社会转型期下原有的社会公德中一些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完全形成,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公德规范的部分“真空”…所有这些都是一时难以避免的、无法估计预料的。
3.理性分析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
(1)正义是社会的主流。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就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能量,维护正义的现象仍然是社会的主旋律。
(2)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是社会支流。无须讳言,我们的社会的确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4.弘扬社会正能量,消除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缺失
(1)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智育的关系,特别是德育与智育的准确定位。“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德育与智育定位的标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广义上的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狭义的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教育学生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利用正确的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做好“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中,使学生远离污染源,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而作为学校要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重视创造德育社会环境,抓好校园文化氛围,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不能将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家庭环境,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应该改变关心分数胜过孩子的人品的做法,深刻意识到家教方法失当,对孩子娇惯、袒护有加,包办代替,或简单、粗暴、施以拳头或棍棒,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自我生活能力、劳动的观念和技能技巧严重欠缺。总之,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而不是给学校教育设置障碍。
(3)克服社会公德滑坡,个人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人类一种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彰显善良的无声语言。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理论教育、法律强制性制裁,虽然有助于消除学生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与缺失,但有的时候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要学会宽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负起的责任
1)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我们知道,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滑坡、冷漠、缺失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可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尤其是国家与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让学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见义智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2)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到:“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我们之所以去爱人们,是因为在人的爱之中自己也有欢乐,也有自己的幸福”。爱浇灌一切,爱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倡导每个民公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心:从“小爱”即爱自己做起(因为: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到要爱自己的家庭;从身边的爱做起,再到爱我们周围的一切,最后升腾、孕育着“大爱”
因此,我们在今后德育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提升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让社会正能量重新归位。
关键词:警惕;公德;滑坡;冷漠;缺失;弘扬;正能量
社会公德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途径。社会公德是规范、约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是一种无形自律的准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公德是法律强制性行为所无法达到的。当前部分国人特别是中学生社会公德出现滑坡、冷漠,甚至是缺失,已挎问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夸炼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在近几年来,我们已遭遇着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的困扰,引发了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新思考:
1.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中学生德育思想表现错位。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缺失,已波及到校园内的学生。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具体有: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乃是人之常情;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的现象司空见惯。他们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土豪”心态,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所谓江湖朋友兄弟的“义气”和“霸气”。极力抵触正面事物,筑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他们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而对消极的、歪风邪气却津津乐道,甚至崇拜模仿。
(2)断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行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着同学的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与“土豪”;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有的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承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
(3)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破坏社会、学校公共公物,个人和公共卫生十分糟糕。
(4)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新一轮“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上肆意哄闹、玩手机听音乐、不专心听讲;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违纪违规不断,成了学校的问题生。
2.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的成因
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是它的成因大致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也有来自学生本身,还有一些是一时难以避免的、无法估计预料的。
(1)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转型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这些东西毒害着中学生族,腐蚀他们的灵魂,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2)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3)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的办学思想,使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德育难以量化。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学校一部分老师主观上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自己工资收入微薄,加上社会不少数人对教师的工作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最终使教师丧失工作信心,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这样的工作态度与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必然苍白无力。
(4)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而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年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随着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他们部分生理和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而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必然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从而自觉或自觉地接受了这些消极,腐朽的东西。 (5)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的形势下,忽视道德建设,造成许多的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被突破、被扭曲等现象发生。社会公众缺乏公德意识,导致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部分人认为遵守社会公共规则,会给自己的行为带来一定的不便与约束。“中国式”过马路诠释了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可能成为只约束自觉遵守公德的人的规则。当道德滑坡、冷漠甚至缺失,成为某个事件当事人及其目击者普遍心态的时候,我们个人即使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会不自觉地随波逐流。否则,主持正义者就可能要承担全部的风险和道德成本。这就是近几年来好心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却被讹诈甚至惹上官司。引发了人们对“该救与不该救”的热议,实质上是社会正能量与社会公德滑坡的一场博弈与较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社会转型期下原有的社会公德中一些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完全形成,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公德规范的部分“真空”…所有这些都是一时难以避免的、无法估计预料的。
3.理性分析中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
(1)正义是社会的主流。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就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能量,维护正义的现象仍然是社会的主旋律。
(2)社会公德滑坡、冷漠、缺失是社会支流。无须讳言,我们的社会的确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4.弘扬社会正能量,消除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缺失
(1)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智育的关系,特别是德育与智育的准确定位。“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德育与智育定位的标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广义上的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狭义的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教育学生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利用正确的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做好“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中,使学生远离污染源,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而作为学校要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重视创造德育社会环境,抓好校园文化氛围,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不能将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家庭环境,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应该改变关心分数胜过孩子的人品的做法,深刻意识到家教方法失当,对孩子娇惯、袒护有加,包办代替,或简单、粗暴、施以拳头或棍棒,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自我生活能力、劳动的观念和技能技巧严重欠缺。总之,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而不是给学校教育设置障碍。
(3)克服社会公德滑坡,个人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人类一种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彰显善良的无声语言。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理论教育、法律强制性制裁,虽然有助于消除学生社会公德的滑坡、冷漠与缺失,但有的时候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要学会宽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负起的责任
1)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我们知道,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滑坡、冷漠、缺失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可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尤其是国家与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让学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见义智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2)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到:“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我们之所以去爱人们,是因为在人的爱之中自己也有欢乐,也有自己的幸福”。爱浇灌一切,爱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倡导每个民公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心:从“小爱”即爱自己做起(因为: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到要爱自己的家庭;从身边的爱做起,再到爱我们周围的一切,最后升腾、孕育着“大爱”
因此,我们在今后德育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提升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让社会正能量重新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