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当代正在火热实施的“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新《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能力培养要求。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它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学习情绪和兴趣,能力培养便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好学。”(托尔斯泰语)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能力培养,使之成为“开发型”“创造型”人才,为培养有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作贡献。笔者认为在高年级组织历史讨论会(课),在低年级组织故事会(课)是其中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讨论会是由数人或群体组成的通过与别人交谈讨论,就某一重要历史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把问题越辩越明确,最后归纳成统一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时间可长可短,论题可大可小,可灵活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去。教学中正确运用“讨论”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过程充满诱惑、新颖与回味。例如,为帮助学生深刻認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我就蒋介石被捕后的杀或不杀的问题,组织了课堂讨论会。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的说应杀,因为蒋介石杀害了无数革命志士和无辜的人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有的说不该杀,因为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居领袖地位,应利用这一时机,促蒋抗日;有的说蒋介石本人是该杀的,但在中日民族成为当时最主要矛盾的紧急关头,暂时可以不杀,逼蒋抗日;有的争辩说蒋介石不可能抗日,“九·一八”以来,他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所以还是该杀;有的则说当时国际上英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扩大了,蒋是英、美帝国主义的走狗,会有抵抗的可能,还是督促他共同抗日为上策;有的说杀了蒋介石,南京政府中亲日派便可借此扩大内战,反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争论结果,主张不杀的已成主流,最后我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派周恩来等同志去执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史实,总结学生的讨论:从感情上说,蒋介石血债累累,完全该杀,但从民族抗日的最高利益出发,只要蒋介石愿意抗日,就可以不杀。这是由于国际、国内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所决定,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便初步形成了。所以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抗战史上的重大关节点。
这种课堂讨论会,学生都是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独立思考,初步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发言积极,印象深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课堂讨论会较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信息来源多,知识面广,发言有一定深度,这是他们提高才能的机会。“脑是越用越灵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在学习知识,联系实际,加强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探讨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变成为亲自参与“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活动,同时,还应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加以鼓励和培养。这样,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能随时得到锻炼和提高,并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讨论会就组织形成可划分为班级讨论会和分组讨论会。在班级讨论会中,教师是领导者和组织者,通过教师的指导使讨论顺利地按预期目的进展,其优点是便于集思广益,兼收并蓄,便于教师进行总体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个性的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插不上话,所以教师指定发言人时,要照顾各类学生的情绪,尽量扩大发言的覆盖面。分组讨论会要指定每个小组的主持人和记录人。教师应分别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引导,保证讨论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最后,每个小组的记录人要把本小组的各种论点加以概括,并向全班汇报。由于历史课内容多,时间紧,各种讨论均应精心设计,掌握好时间,做到适可而止。为此,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如在讨论“曹操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不少学生片面地下结论,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罗贯中的说法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治国之能臣”是符合史实的,曹操屯田垦荒,“唯才是举”,统一北方,到死还是汉朝的魏王、丞相;而“乱世之奸雄”则是不对的,他在政治上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顺应当时人们的正统观念,是统一的需要。从秦汉以来统一国家局面到三国鼎立,这似乎是历史的倒退,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形成三国,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的创造条件,又是历史的进步。这时还要向学生指出“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是短暂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见《历史课程标准》)这一规律。这样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能让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青少年学生都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而历史学科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我组织了历史故事会。这是以学生自己登台担任主角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当好导演,合理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布置了“故事会”的任务,要求每个同学在历史课本中选择一个故事或课外相关历史故事,题目自报和教师统一平衡结合,内容可自编,尽量避免各人所讲的故事内容重复。同时公布评分要求:1. 内容积极向上,故事情节完整;2. 仪态端庄,富有感情;3. 讲述口语化,条理清楚;4. 讲演时要脱稿,每人限定四分钟;5. 师生共同评分,各占50%。如果课时允许的话,故事会不一定占用课余时间,可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一学期开展几次,尽量争取人人上台讲演,使全体学生的能力普遍都能得到锻炼。要讲,就要搜集资料,选择题目,记忆内容,领会感情,因此在准备阶段,学生的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形象思维,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便得到培养和提高。到了正式的“故事会”,同学们盼望已久的登台“亮相”的机会来了,参与意识都很强。台上的同学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得到承认而高兴,台下的同学则感到让学生评分是老师的信任,“恩重如山”。因此同学们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尊重他人劳动的重要性,平时的教与学双边活动也更好配合了。学生所讲的故事有:《投笔从戎》《淝水之战》《岳飞抗金》《虎门销烟》《火烧赵家楼》《南京大屠杀》等。讲者的水平有高有低但课堂秩序井然,气氛轻松、活跃。同时可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不少“差生”不差,老师不妨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扬长避短,即使今后考不上高一级学校,也能发挥能说会道的优势,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材。讲完之后是公布成绩,总结性评讲。值得欣慰的是学生所打的分数与老师很接近,证明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得到提高。评讲时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切忌损害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进行正面指导:讲故事时要绘声绘色,让观众有亲临其境之感。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关键词句要铿锵有力,动作不能滥用,在激昂或悲愤时偶尔用上,对表达感情效果更佳。通过故事会,发现和培养了不少人才。
总之,历史讨论会、故事会是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它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改思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素质的新型人才;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进行思想的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形成积极奋进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经常充满着探索进取的精神。
所谓讨论会是由数人或群体组成的通过与别人交谈讨论,就某一重要历史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把问题越辩越明确,最后归纳成统一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时间可长可短,论题可大可小,可灵活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去。教学中正确运用“讨论”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过程充满诱惑、新颖与回味。例如,为帮助学生深刻認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我就蒋介石被捕后的杀或不杀的问题,组织了课堂讨论会。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的说应杀,因为蒋介石杀害了无数革命志士和无辜的人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有的说不该杀,因为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居领袖地位,应利用这一时机,促蒋抗日;有的说蒋介石本人是该杀的,但在中日民族成为当时最主要矛盾的紧急关头,暂时可以不杀,逼蒋抗日;有的争辩说蒋介石不可能抗日,“九·一八”以来,他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所以还是该杀;有的则说当时国际上英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扩大了,蒋是英、美帝国主义的走狗,会有抵抗的可能,还是督促他共同抗日为上策;有的说杀了蒋介石,南京政府中亲日派便可借此扩大内战,反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争论结果,主张不杀的已成主流,最后我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派周恩来等同志去执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史实,总结学生的讨论:从感情上说,蒋介石血债累累,完全该杀,但从民族抗日的最高利益出发,只要蒋介石愿意抗日,就可以不杀。这是由于国际、国内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所决定,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便初步形成了。所以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抗战史上的重大关节点。
这种课堂讨论会,学生都是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独立思考,初步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发言积极,印象深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课堂讨论会较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信息来源多,知识面广,发言有一定深度,这是他们提高才能的机会。“脑是越用越灵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在学习知识,联系实际,加强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探讨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变成为亲自参与“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活动,同时,还应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加以鼓励和培养。这样,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能随时得到锻炼和提高,并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讨论会就组织形成可划分为班级讨论会和分组讨论会。在班级讨论会中,教师是领导者和组织者,通过教师的指导使讨论顺利地按预期目的进展,其优点是便于集思广益,兼收并蓄,便于教师进行总体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个性的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插不上话,所以教师指定发言人时,要照顾各类学生的情绪,尽量扩大发言的覆盖面。分组讨论会要指定每个小组的主持人和记录人。教师应分别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引导,保证讨论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最后,每个小组的记录人要把本小组的各种论点加以概括,并向全班汇报。由于历史课内容多,时间紧,各种讨论均应精心设计,掌握好时间,做到适可而止。为此,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如在讨论“曹操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不少学生片面地下结论,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罗贯中的说法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治国之能臣”是符合史实的,曹操屯田垦荒,“唯才是举”,统一北方,到死还是汉朝的魏王、丞相;而“乱世之奸雄”则是不对的,他在政治上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顺应当时人们的正统观念,是统一的需要。从秦汉以来统一国家局面到三国鼎立,这似乎是历史的倒退,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形成三国,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的创造条件,又是历史的进步。这时还要向学生指出“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是短暂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见《历史课程标准》)这一规律。这样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能让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青少年学生都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而历史学科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我组织了历史故事会。这是以学生自己登台担任主角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当好导演,合理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布置了“故事会”的任务,要求每个同学在历史课本中选择一个故事或课外相关历史故事,题目自报和教师统一平衡结合,内容可自编,尽量避免各人所讲的故事内容重复。同时公布评分要求:1. 内容积极向上,故事情节完整;2. 仪态端庄,富有感情;3. 讲述口语化,条理清楚;4. 讲演时要脱稿,每人限定四分钟;5. 师生共同评分,各占50%。如果课时允许的话,故事会不一定占用课余时间,可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一学期开展几次,尽量争取人人上台讲演,使全体学生的能力普遍都能得到锻炼。要讲,就要搜集资料,选择题目,记忆内容,领会感情,因此在准备阶段,学生的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形象思维,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便得到培养和提高。到了正式的“故事会”,同学们盼望已久的登台“亮相”的机会来了,参与意识都很强。台上的同学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得到承认而高兴,台下的同学则感到让学生评分是老师的信任,“恩重如山”。因此同学们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尊重他人劳动的重要性,平时的教与学双边活动也更好配合了。学生所讲的故事有:《投笔从戎》《淝水之战》《岳飞抗金》《虎门销烟》《火烧赵家楼》《南京大屠杀》等。讲者的水平有高有低但课堂秩序井然,气氛轻松、活跃。同时可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不少“差生”不差,老师不妨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扬长避短,即使今后考不上高一级学校,也能发挥能说会道的优势,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材。讲完之后是公布成绩,总结性评讲。值得欣慰的是学生所打的分数与老师很接近,证明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得到提高。评讲时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切忌损害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进行正面指导:讲故事时要绘声绘色,让观众有亲临其境之感。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关键词句要铿锵有力,动作不能滥用,在激昂或悲愤时偶尔用上,对表达感情效果更佳。通过故事会,发现和培养了不少人才。
总之,历史讨论会、故事会是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它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改思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素质的新型人才;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进行思想的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形成积极奋进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经常充满着探索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