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表达,是他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身即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又是一种现实、一种挑战。
【关键词】通读教材 迁移转化 合作探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教”变为“不教”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通读教材,感知知识的连贯性
知识的螺旋上升,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读教材,统领教材知识点的连贯性。在呈现每个知识点时,不能只盯住单一的知识点。我们更应围绕这个知识点前思后想:学习这个内容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了什么可利用的经验和要避免的问题;学了这内容后,又为后面的什么知识点打下基础,需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延伸什么?只有以这样一种整体解读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课堂生成上。
二、迁移转化,把“未学”变“已学”
数学教学课堂相对于语文教学课堂要枯燥乏味一些,但是教师在深入通读教材后,备好教案,备足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未学”变“已学”,把“难”变“易”,给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呈现勃勃生机。
实际上,我们用“迁移转化”的方法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如:“小数的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积的大小的变化”得出最后的积;教学“稍复杂的方程”,把未知项看成大X留下,实际上是把“稍复杂的方程”变为“简易方程”;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的过程,就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些诸多的“迁移转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给学生,学生能学以致用,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实现“不教”的主阵地。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苏霍姻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等教学活动去发现,去大胆地“再创造”。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学生明白可以把图形转化后,组织学生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转化呢?把什么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经过学生的猜测、动手操作、说一说等环节的合作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情况,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其中一名学生说道:“我们小组是这样转化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一对角线分,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这样的转化方法与众不同,操作简单,容易领会,很有独创性,博得了其他小组赞赏的掌声。课堂上,充分肯定了学生“学”的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通过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的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为一种形式,草草收场,有形式而没有深度。学生学的时间不足,又何谈“不教”。
四、认真倾听,“好学”促“不教”
认真倾听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的一种素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智慧。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阐述,及时肯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好学”了,“勤钻”了,教师自然就“不用教了”。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案例。
甲教师:课堂只围绕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展开,以这个结论作为教学的归宿和目的,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当学生说出(长+宽)×2时,教师仅满足于此,不再去追寻方法的多样化,不再去倾听不同的想法。
乙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老师先让学猜生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探究,最终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宽+长+宽 ②长+长+宽+宽
③长×2+宽+宽 ④长+长+宽×2
⑤(长+宽)×2 ⑥长×2+宽×2
上面的每一種方法都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的。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老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每一种思路。并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最终优化为书本上的方法: (长+宽)×2。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
总之,我们教师要解读教材,活用教材,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把“教”变为“不教”。
【关键词】通读教材 迁移转化 合作探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教”变为“不教”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通读教材,感知知识的连贯性
知识的螺旋上升,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读教材,统领教材知识点的连贯性。在呈现每个知识点时,不能只盯住单一的知识点。我们更应围绕这个知识点前思后想:学习这个内容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了什么可利用的经验和要避免的问题;学了这内容后,又为后面的什么知识点打下基础,需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延伸什么?只有以这样一种整体解读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课堂生成上。
二、迁移转化,把“未学”变“已学”
数学教学课堂相对于语文教学课堂要枯燥乏味一些,但是教师在深入通读教材后,备好教案,备足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未学”变“已学”,把“难”变“易”,给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呈现勃勃生机。
实际上,我们用“迁移转化”的方法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如:“小数的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积的大小的变化”得出最后的积;教学“稍复杂的方程”,把未知项看成大X留下,实际上是把“稍复杂的方程”变为“简易方程”;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的过程,就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些诸多的“迁移转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给学生,学生能学以致用,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实现“不教”的主阵地。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苏霍姻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等教学活动去发现,去大胆地“再创造”。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学生明白可以把图形转化后,组织学生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转化呢?把什么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经过学生的猜测、动手操作、说一说等环节的合作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情况,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其中一名学生说道:“我们小组是这样转化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一对角线分,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这样的转化方法与众不同,操作简单,容易领会,很有独创性,博得了其他小组赞赏的掌声。课堂上,充分肯定了学生“学”的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通过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的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为一种形式,草草收场,有形式而没有深度。学生学的时间不足,又何谈“不教”。
四、认真倾听,“好学”促“不教”
认真倾听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的一种素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智慧。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阐述,及时肯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好学”了,“勤钻”了,教师自然就“不用教了”。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案例。
甲教师:课堂只围绕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展开,以这个结论作为教学的归宿和目的,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当学生说出(长+宽)×2时,教师仅满足于此,不再去追寻方法的多样化,不再去倾听不同的想法。
乙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老师先让学猜生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探究,最终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宽+长+宽 ②长+长+宽+宽
③长×2+宽+宽 ④长+长+宽×2
⑤(长+宽)×2 ⑥长×2+宽×2
上面的每一種方法都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的。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老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每一种思路。并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最终优化为书本上的方法: (长+宽)×2。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
总之,我们教师要解读教材,活用教材,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把“教”变为“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