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教”变为“不教”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表达,是他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身即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又是一种现实、一种挑战。
  【关键词】通读教材 迁移转化 合作探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教”变为“不教”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通读教材,感知知识的连贯性
  知识的螺旋上升,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读教材,统领教材知识点的连贯性。在呈现每个知识点时,不能只盯住单一的知识点。我们更应围绕这个知识点前思后想:学习这个内容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了什么可利用的经验和要避免的问题;学了这内容后,又为后面的什么知识点打下基础,需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延伸什么?只有以这样一种整体解读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课堂生成上。
  二、迁移转化,把“未学”变“已学”
  数学教学课堂相对于语文教学课堂要枯燥乏味一些,但是教师在深入通读教材后,备好教案,备足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未学”变“已学”,把“难”变“易”,给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课堂也会呈现勃勃生机。
  实际上,我们用“迁移转化”的方法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如:“小数的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积的大小的变化”得出最后的积;教学“稍复杂的方程”,把未知项看成大X留下,实际上是把“稍复杂的方程”变为“简易方程”;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的过程,就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些诸多的“迁移转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给学生,学生能学以致用,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实现“不教”的主阵地。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苏霍姻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等教学活动去发现,去大胆地“再创造”。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学生明白可以把图形转化后,组织学生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转化呢?把什么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经过学生的猜测、动手操作、说一说等环节的合作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情况,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其中一名学生说道:“我们小组是这样转化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一对角线分,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这样的转化方法与众不同,操作简单,容易领会,很有独创性,博得了其他小组赞赏的掌声。课堂上,充分肯定了学生“学”的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通过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的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为一种形式,草草收场,有形式而没有深度。学生学的时间不足,又何谈“不教”。
  四、认真倾听,“好学”促“不教”
  认真倾听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的一种素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智慧。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阐述,及时肯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生“好学”了,“勤钻”了,教师自然就“不用教了”。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案例。
  甲教师:课堂只围绕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展开,以这个结论作为教学的归宿和目的,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当学生说出(长+宽)×2时,教师仅满足于此,不再去追寻方法的多样化,不再去倾听不同的想法。
  乙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老师先让学猜生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探究,最终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宽+长+宽 ②长+长+宽+宽
  ③长×2+宽+宽 ④长+长+宽×2
  ⑤(长+宽)×2 ⑥长×2+宽×2
  上面的每一種方法都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的。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老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每一种思路。并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最终优化为书本上的方法: (长+宽)×2。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
  总之,我们教师要解读教材,活用教材,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把“教”变为“不教”。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只有当数学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时,才能体现出其活力,焕发出其生命力。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研究高中数学生活化策略既是其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服务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事例出发,为他们提供感知、体会、实践、运用的机会,使他们感
期刊
【摘 要】新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它剔除了旧教中的种种弊端,吐故纳新,把婴儿宝宝的“智力开发”纳入了新教育范畴之内,并得到了重视。新教育还把陈旧的死板的主观的所谓“教学”,改变成了“学、辩、悟、比、忆”五步骤,即自学、辩论、领悟、比较、记忆。这五步突破了“教学”框架,搭起了“学教忆”大舞台,学生分小组“比武”,实实在在的进行比、学、赶、帮、超,提升了竞争力,收效特好。  【关键
期刊
【摘 要】历史活动课的设置,是历史学科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对于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却仍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大多教师甚至对这一部分“置之不理”。那么,历史活动课与常规历史课是一种什么关系?通过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学生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历史活动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怎样才能推动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一次
期刊
【摘 要】新世纪新形势下,教育被赋予了崭新的使命。这就是要充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本文从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如何处理好新的师生角色关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  【关键词】角色转换 主观能动性 个性与特长  学校教育就是一出生动的“话剧”!  有人说:“学生在剧中应该是‘演员’,而不是‘观众’;教师在剧中应该是‘导演’而不是‘演员’”。  其实,学生应该是这一出剧的“演员
期刊
【摘 要】由于低段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他们都喜欢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文本阅读,希望能够找到“依靠”。身为老师的我们,应当如何来定位这个“依靠”呢?所谓“依靠”,就是在小学低段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找寻到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扫清障碍、积累感悟、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阅读充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段 阅读 “依靠”  现代社会时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两能”的培养目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主动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让问题成为思与学的纽带,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问 
期刊
化学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学生能否对学习化学感兴趣、能否保持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以后能否学好化学这都是化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优化组合来进行化学教学就成为促进学生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教学方法中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钥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
期刊
一、导入新课  1. 苏轼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读书不仅让我们“气自华”,名著等人文社会科学,还应该是我们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阅读名著要有哪些切入點呢?明确:①了解作家、作品。②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以及性格。③识记与作品有关的诗句、名言等,了解一些鉴赏评论。④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对一些人和事有自己的见解。  2. 我与阿廖沙比童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将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汉字本身的人文因素,一味强调汉字的工具性作用,结果是识字教学与单调、枯燥、高耗、低效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根据低年段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如何挖掘汉字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有效引进识字教学的课堂呢,本文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思考  引言  
期刊
【摘 要】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拓展文本,使凸现情感的有效途径。使引导学生感情奔放的好方法。下面笔者从“设置悬念,激趣入情;牵引埋伏线,触动学生思维灵感;拓展文本 激情飞跃”三方面阐述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拓展 文本 激情 飞跃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而文本确是情感的载体。换而言之,文本,是沟通教师、学生和作者情感的桥梁;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