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发展找一个支点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_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交给您这样一群学生:
  父母既对他们的未来没有太高期望,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教育他们,甚至在家校配合方面也无能为力;
  他们的成长环境比较闭塞,家庭没有学习氛围,父母都忙碌于眼前的生活,对未来没有规划;
  没有学习热情,每天得过且过,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青春朝气;
  ……
  对蔡丹老师来说,这并不是某一届学生的特殊情况,而是年年如此。要带好这些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较差甚至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应该怎么做?
  彼时,学校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学生仍然普遍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竞争和互助的意识不够强等问题。
  “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偷懒照搬行不通。”蔡丹认为,要改变班上学生的整体状态,挖掘学生的潜能,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获得一个自我发展的支点。
  她从网络小游戏“开心农场”中得到了启发:小组评价是否也能像“开心农场”一样,集趣味性、连续性和激励性于一体,给学生发展增添动力呢?于是,蔡丹开始把“开心农场”游戏搬进教室,尝试这种不一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让发展更有動力
  在精心分组的基础上,蔡丹参照“开心农场”的游戏规则,将初中三年划分为“征地”“种植”“收获”三个阶段,和学生一起群策群力,设计了一套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规则和评价细则,以创设一种有序、竞争、合作的班级氛围。
  根据评价细则,每天由值日班长以及分管班干部对各小组的课堂表现、卫生、纪律、作业、集体活动等进行打分,一日一小结、一周一汇总。“征地”阶段,小组征得一块地需要三级跳:一级积够十分可以获得一根栅栏,二级积够十个栅栏可以获得锄头、扁担等劳动工具中的一件,三级积齐所有劳动工具可以获得一块土地。土地的获得不设上限。“种植”阶段,小组计满100分可以获得一棵树,得到树后才能换取树叶,计满10分可以得到一片树叶,计满十片树叶后可以得到一朵花。“收获”阶段,个人计满100分可获得一枚自己喜欢的果实,小组计满十个果实可以获得一枚荣誉勋章。个人或者小组获得十枚勋章后,可以要求班级同学帮忙实现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望。
  学生4人一个小组,集体评价,如果每个组员都努力做好,就有可能锁定胜局,相反,如果有一个成员不愿意拼搏,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后,大家都乐于用这种评价方式去重新定位自己。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就在蔡丹准备把这套评价体系带入班级时,科任教师泼了她一头冷水。
  科任教师普遍不理解蔡丹的做法:本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不高,家长也不能严格监督孩子,学生只有在学校上课期间能真真正正学点东西,花精力去搞这种花里胡哨的小组评价,纯粹是浪费时间。有这工夫,还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多背几个英语单词,说不定还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作为语文老师,蔡丹特别理解科任教师们的想法;但是作为班主任,她更加明白,学生的精神状态、班风学风不改变,发展就非常有限。“换个评价方式究竟有没有用,要靠学生自己来证明。”蔡丹说,“所以,我一开始只在日常行为规范评价和语文课堂评价上应用新的评价方法。”
  东鸽是一个心灵手巧、心思细腻、办事用心的孩子,画画、手工制作都特别好。于是,蔡丹把开办“农场”的第一个任务——墙面布置,交给东鸽。东鸽非常重视老师交办的任务,一有时间就拿出纸笔和材料来绘画、剪裁,甚至连课间都不休息。看到她这么用心,蔡丹多次在班上表扬她。
  然而,“麻烦”很快就找上了这对合作愉快的师生。
  原来,东鸽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很不错,数学成绩却较差,偏科严重。数学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心想着要帮她把数学成绩提上去,每次课间都要喊她去补习。可是现在,东鸽的课间时间都花在了墙面布置上,这样就和数学老师的要求有了冲突。为此,数学老师几次找到蔡丹,向她抱怨班级任务耽误了东鸽做数学题。
  数学老师的焦虑并没有改变蔡丹推进“开心农场”班级评价的决心。在一番解释和保证之后,东鸽的设计任务还是继续,同时,蔡丹也将提高她的数学成绩放在了心上。
  在分小组时,蔡丹把东鸽和班上数学成绩较好的慧妍分到了一个小组。在一个小组中,某个学科成绩较好的成员就是本组中该学科的带头人。小组之间的竞争让东鸽明白,如果自己的数学成绩太差,会严重影响小组的排名,影响后续的晋级。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一方面,她自己开始在课后努力补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慧妍主动和她结成了数学帮扶对子,帮助她提升数学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东鸽的数学学习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极大增强了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习动力更足了。
  小组捆绑评价机制促使东鸽不甘落后,小组学科带头人的帮助让她奋力追赶。这也是蔡丹希望看到的:学生不再靠老师推着走,而是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渐渐地,数学老师看到了小组内互帮互助的成果,也开始积极投身到班级“开心农场”的创建中,出谋划策,亲力亲为。有了科任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开心农场”评价体系渐趋成熟。
  灵活评价,找到孩子自我发展的支点
  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开心农场”在班级落地生根之后,虽然有了师生的支持,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小问题,最典型的是无处安放的特殊学生。
  小欢因为先天生理缺陷,平常反应总是显得有些迟钝,学习接受能力也要慢一些。所以,即使小欢每天都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他的成绩还是非常糟糕,几乎所有学科的考试成绩都不及格。
  一开始,蔡丹本着男女均衡、成绩互补、文理协调等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但是小组成员捆绑式评价一实行,和小欢一个小组的同学就不愿意了:其他同学有成绩不好的学科,但也有成绩好的学科为小组加分,而小欢可以说是全面拖后腿,严重影响了小组的整体评价。在“开心农场”的“征地”阶段,眼看其他小组的同学获得了一块又一块“土地”,而本小组却进展缓慢,大家怎能不心急。   如此一来,没有一个小组愿意接纳小欢。这让他非常难过,感觉自己像是被班级抛弃了。
  怎么办?强制把小欢塞进某个小组肯定不合适。思考过后,蔡丹觉得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找到班上整体实力最强的小组,跟组长说:“老师准备让小欢到你们小组来,作为你们组的预备组员。我会单独对他进行评价,得分也不计入你们的小组考核。你们觉得怎么样?”
  只要不参与小组评价,大家还是不排斥小欢的。但是,这种安排并非长久之计,容易让小欢游离于集体之外,伤害他的自尊心。
  蔡丹紧接着就召开了班委会,讨论修改评价细则,特别提出学习有进步也应该加分。
  小欢虽然学习基础不好,但他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孩子,也很听老师的话。修改了评价细则后,蔡丹特意找小欢谈心,告诉他:“你只要肯努力,能进步,‘进步分’也能拿不少。即使分数没有别的同学高,你也一样能给小组加分。你愿意试试吗?”小欢高兴地答应了。
  另一边,蔡丹又私下叮嘱其小组里的其他成员,请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小欢。这个小组的同学对小欢还是挺上心的,每当小欢有了一点点进步,大家都会夸奖他,为他加油鼓劲。
  慢慢地,小欢各科的成绩都有了一些起色,虽然进步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他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每次考试,小欢都能获得不少“进步分”,这让他非常开心,也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
  一段时间后,蔡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她又跟组长商量:“小欢在小组这么久,你看他平时老老实实的,完全不会被扣分。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他一直都在进步。他进步了之后,也可以给小组加分,这样其实就通过其他的方式为小组赢得了荣誉。我希望你们小组郑重考虑一下,把小欢转为正式组员。”
  这个时候,让小组成员接纳小欢不再是一件难事。小欢终于找到了“组织”,可以在集体的土地上种植、收获了。
  “当小组成员出现问题时,我知道重新分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唯有灵活应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一个支点。”蔡丹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始终把学生自我发展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
  多角度评价,自主发展才是好的发展
  评价是一件整体推进的事情。这要求评价不能仅着眼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要让学生展现自我价值,实现自主发展。
  “采用游戏化评价方式的初衷,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蔡丹说。“‘开心农场’小组评价到了最后,内容越来越丰富,评价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
  昱斐擅长跳舞,很有表演天赋,如何发挥她的这个特长,为小组赢得荣誉呢?
  蔡丹班上每个月都会开展一到两次主题班会,一般都让学生自己策划主题、自己组织活动。于是,她找来昱斐:“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你妈妈拍的你的跳舞视频,觉得你跳得非常不错。下次班会课,老师想让你策划一个主题,同时表演一个节目。你觉得怎么样呀?”
  她连忙摆手:“老师,我不行,我不行。”
  “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外面那么大的舞台你都上了,何况是我们班级这个小舞台。我觉得你没问题。”
  昱斐说:“可是,班会应该不适合表演舞蹈吧?”
  “你可以试试排练一个话剧,没问题的。”
  昱斐最终答应了。她在网上找了一个小剧本《作弊记》,找了自己的组员当演员,利用午休时间排练。后来,昱斐他们小组表演的话剧在班会上大放光彩,被评为主题班会策划第一名,不仅得到了班级活动参与分,还得到了额外的优胜分,让他们小组的总分提高了不少。
  俊豪总是因为课堂表现不好和作业拖延让小组扣分,组长颇为头疼。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俊豪的“长”便是热心。看到有同学抱着一大摞作业本时,他会主动上前分担;看见科任教师遗留在讲桌上的东西时,他会立刻送到办公室还给老师;有同学请假无人值日时,劳动委员喊一声,他会毫不犹豫地打扫……之前的评价没有将助人纳入加分,所以俊豪的这种美德就被埋没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蔡丹便立即召集班委会商讨,决定将美德(好人好事)写入评价细则中。分值不高,一次一分,但大大鼓励了同学们,俊豪这样的学生也就有了对荣誉的渴望。
  從此以后,俊豪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因为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也深受启发,一心向善,优良的班风在向善从善中生成。
  游戏化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是课堂表现和作业,还可以是为班级做了哪些好事,今天帮助了哪个同学,哪门考试进步了,等等。评价的范围更加宽广,更加具体。
  经过三年努力,蔡丹将入学时一盘散沙、死气沉沉的班级,打造成了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勇于争先的优秀班集体,“开心农场”让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室墙壁上的一棵棵果树、一个个果实,更是发展的方向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历史对你的评价;“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这是世人对你的评价。  诗圣,你是那么的遥远而又那么的逼近;你是那么的神秘而又那么的平凡。虽然悲苦结束了你的一生,但是诗歌却延续着你的生命与灵魂。  每当读到你的诗歌时,我总会沉浸在你的精神世界里,仿佛看到了你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无法释怀。你曾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但上苍对你不公。
今日教育,有些就是一种“为了拿什么奖”的教育,不管教师课堂上是否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都难以改变其之灌输的特性,结果就是不少的孩子也许在学业上升的阶梯上,一步步成功地走过来,但他们几乎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读书带来的自我生命的充实与愉悦。  好的教育一定是当下就能感觉到的教育,也就是个体能从中获得美好事物体验的教育,意味着能唤起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让当下的孩子找到自我生命的尊严与作为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前沿阵地,而班级德育活动则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承载着完成德育教育任务。不少班主任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在班级活动设计上做出了不少改进,设计出构思巧妙的班级活动方案,但往往会出现学生在活动现场热热闹闹,走出教室却依然我行我素的现象。这種“知行不一”的现象,暴露出了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如何让德育活动落到实处呢?  接地气,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  
班级内的学生群体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群体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形成的,如班委会、团支部、各类班级代表队等,而本文所探讨的小团体是指由学生自愿结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體。  班级小团体以其特殊的力量,对班集体建设及学生个体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所以,班级小团体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发挥小团体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让其与班级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呢?  本期
班干部作为教师的助手,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管理权,因此,班干部队伍中容易产生一定的社会“官本位”思想。这些不好的风气不利于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从班委的产生方式入手,促成班委角色的转型;以集中培训为依托,强化班委职责定位;以民主监督为手段,优化班委服务行为。多元产生,促成班委角色转型  产生方式的变革。在班集体中,常见的班委会选拔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任命制,即由班主任根据自己对学
自1955年教育部下發《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60多年里,国家已经颁布了九道“减负令”,并明确提出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减负”再次成为教育话题里的热门词。  “教育要不要有负担?需要什么样的负担?什么负担是过重的?我觉得这些应该作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提出来。”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落实“减负”必须做细。他认为,谈“减负”首先就要弄
“班主任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成长”“班主任專业化”等已是当下热议的话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重点研究的教育课题。  班主任专业化的历史考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专业化”这个在当时充满时代气息的概念,形成了专业化浪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历史演进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在2002年全国第11届班集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在做中学”,“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在做中学”贯穿到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这说明了教育方法应具备“体验性”,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体验到方法的教育价值,才会获得成长。  教育方法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所以选择方法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育方法。从身心特征来说,不同阶段的
在班级建设中,对班级建设影响最大的是班级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风。打造什么样的班风,决定了班级建设的效度。  班风建设的底线是规则。所以,班级建设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拥有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和规则能力。如此,班级就有了规则,班级建设就水到渠成。  规则:从混乱走向有序  为什么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为什么那么重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几条非常显眼的规则: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衰老像夜晚一样徐徐降临,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尽,死神有惊人的耐心,有时他喜欢一钱一钱地凌迟。壮年时的余晖犹在,八十岁时,姥姥的食量仍是阖家之最。她独个儿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个蜂窝煤炉子,自己买菜做饭,虽是颠着一对小脚,行如风摆杨柳,但还利索得很。她对大家都很有用,儿女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来帮忙看管。六个外孙、孙女、外孙女,都经她的手抚养。于是她是有实质的,有威信,说话一句算一句,小辈们都不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