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开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劳动价值论中表明了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以及它能够用无差别的劳动量来衡量它的“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组成了商品的特殊属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商品交换的起源。而剩余价值论则表明了资本家的剥削性质,剩余价值代表资本家雇佣劳动力生产出的超出自身需要的那一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被称为剩余价值。这个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两大支柱,但放到今天来说,人工智能时代提出了新的经济形式——智能经济。商品所蕴含在其中的劳动力不再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剩余价值也不再局限于所雇佣的劳动力所多产生的部分溢出价值。在今天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有了新的创新理解。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创新理解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阶段,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的发明仅仅是将人们从复杂繁琐的手动计算中释放出来,那么人工智能的出现则是大大解放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劳动力被大大的提高。也正因为如此,商品中蕴藏的劳动力早就已经不是无差别的人工劳动了。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论倘若仍然使用旧时的理解去解释当下的商品经济与产业经济,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是在工业革命时提出的,解释的是工人阶级以及工业产业的价值论,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已经发生极大地改变,也就赋予了这两大理论新的历史意义以及创新理解。
二、相关概念界定
人工智能:日本人工智能专家顾泽苍界定,人工智能“简单讲就是用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功能,即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思维所产生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和工具设备控制的主体是人类本身,应用领域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相关的物质世界。根据腾讯研究院的解读,“所谓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方法、手段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主要包括商品及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價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货币产生和发展等内容。使用价值则是商品与生俱来的“本性”——即自然的属性,它代表着使用者对它的需求,马克思从两个层面上去分析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有用性的反映。价值则是社会赋予商品的属性,它代表着商品其中蕴含着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所以价值的高低也就代表了其中蕴含着的人类劳动数量。马克思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认为商品只有同时具备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两者缺一不可,才能被称为商品,才可以被交换使用。
剩余价值论:首先需要理解剩余价值是什么,在工业革命时代,资本的积累使得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阶层的划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资本家雇佣工人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根据所需要的商品价值付给工人相应的劳动报酬,但是资本家压榨工人的拉动力,使得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超过所需要的价值,溢出部分的价值就被称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对于资本家来说,倘若工人创造的价值还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他也就不会去雇佣工人生产商品了。所以,资本家雇佣工人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剥削,虽然比之封建社会,已经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剥削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为工人阶层指明了反抗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下的相关理论创新理解
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基础:人工智能虽然是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但仍然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人工智能能够深入到生活以及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可以脱离于人工劳动而存在。人工智能依赖于只能劳动者,而这本身就由人工劳动创造而来,所以,人工智能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信息化时代发展至今的产物。一开始,计算机仅仅是为了将劳动者从复杂的人工计算中解放出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解放更多的人类劳动力,将人脑智慧赋予到计算机中,就形成了我们的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劳动力。
人工智能中的智能劳动:纵观历史局面,世界的车轮经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信息产业经济,再到如今的智能经济,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代表生产力,并且掌控着当时的经济结构和走向。智能经济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它依托于智能劳动。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任何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工智能经济也不外乎如此。
智能劳动创造价值:智能劳动价值包含智能技术转化的价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工具、手段、设备更为先进,效能更高。“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更先进的机器投入生产过程,“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智能劳动产品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均包含智能科技因素。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人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结合,进而转化为产品价值,就是通过智能劳动来完成。即使无人工厂的机器人,也是由智能劳动者最终控制。智能劳动是科技含量更高的复杂劳动,其价值当然更高。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人工智能与经济学: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03期
[2]董志芯;杨俊.人工智能发展的资本逻辑及其规制——兼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J];经济学家;2018年08期
[3]王阁.剩余价值理论框架下关于人工智能普遍发展与应用的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01期
[4]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经济价值与分配体系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创新理解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阶段,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的发明仅仅是将人们从复杂繁琐的手动计算中释放出来,那么人工智能的出现则是大大解放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劳动力被大大的提高。也正因为如此,商品中蕴藏的劳动力早就已经不是无差别的人工劳动了。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论倘若仍然使用旧时的理解去解释当下的商品经济与产业经济,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是在工业革命时提出的,解释的是工人阶级以及工业产业的价值论,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已经发生极大地改变,也就赋予了这两大理论新的历史意义以及创新理解。
二、相关概念界定
人工智能:日本人工智能专家顾泽苍界定,人工智能“简单讲就是用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功能,即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思维所产生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和工具设备控制的主体是人类本身,应用领域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相关的物质世界。根据腾讯研究院的解读,“所谓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方法、手段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主要包括商品及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價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货币产生和发展等内容。使用价值则是商品与生俱来的“本性”——即自然的属性,它代表着使用者对它的需求,马克思从两个层面上去分析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有用性的反映。价值则是社会赋予商品的属性,它代表着商品其中蕴含着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所以价值的高低也就代表了其中蕴含着的人类劳动数量。马克思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认为商品只有同时具备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两者缺一不可,才能被称为商品,才可以被交换使用。
剩余价值论:首先需要理解剩余价值是什么,在工业革命时代,资本的积累使得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阶层的划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资本家雇佣工人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根据所需要的商品价值付给工人相应的劳动报酬,但是资本家压榨工人的拉动力,使得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超过所需要的价值,溢出部分的价值就被称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对于资本家来说,倘若工人创造的价值还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他也就不会去雇佣工人生产商品了。所以,资本家雇佣工人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剥削,虽然比之封建社会,已经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剥削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为工人阶层指明了反抗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下的相关理论创新理解
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基础:人工智能虽然是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但仍然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人工智能能够深入到生活以及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可以脱离于人工劳动而存在。人工智能依赖于只能劳动者,而这本身就由人工劳动创造而来,所以,人工智能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信息化时代发展至今的产物。一开始,计算机仅仅是为了将劳动者从复杂的人工计算中解放出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解放更多的人类劳动力,将人脑智慧赋予到计算机中,就形成了我们的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劳动力。
人工智能中的智能劳动:纵观历史局面,世界的车轮经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信息产业经济,再到如今的智能经济,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代表生产力,并且掌控着当时的经济结构和走向。智能经济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它依托于智能劳动。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任何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工智能经济也不外乎如此。
智能劳动创造价值:智能劳动价值包含智能技术转化的价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工具、手段、设备更为先进,效能更高。“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更先进的机器投入生产过程,“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智能劳动产品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均包含智能科技因素。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人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结合,进而转化为产品价值,就是通过智能劳动来完成。即使无人工厂的机器人,也是由智能劳动者最终控制。智能劳动是科技含量更高的复杂劳动,其价值当然更高。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人工智能与经济学: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03期
[2]董志芯;杨俊.人工智能发展的资本逻辑及其规制——兼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J];经济学家;2018年08期
[3]王阁.剩余价值理论框架下关于人工智能普遍发展与应用的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01期
[4]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经济价值与分配体系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