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简约数学是当前众多数学教育名家追求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体系.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简约数学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发展能力,在答案呈现中解读思路,在理答过程中发展思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简约;数学;教学;追求
目前,简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喜爱,因为它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而且在课堂上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多了一些思维梳理;少了一些知识传授,多了一些思想渗透,成为了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提升的重要平台.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加简约化.
一、在知识传授中发展能力
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学四维目标中基础的教学目标. 但是许多教师在解读教学内容时,往往只是从知识层面来解读,总是去分析这一节课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知识,很少有教师从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来解读教学内容的. 也许有的教师认为,知识与能力是一个共同体,只要学生的知识掌握了,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也就可以自然形成数学能力了.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一种呆板的教学,学生只能够解答学习过的数学问题,而对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习过而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答了. 而这时就显得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了. 学生只有具备可以自由驾驭知识的能力,他们才能学会触类旁通地运用知识解决许多陌生问题. 所以,简约的数学课堂应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如果单单从知识的角度来解读教学内容而展开教学的情况下,那么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约数与倍数的意义是什么,能够正确求一个数的约数与倍数就可以了. 这些内容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学生通过学习也可以快速地掌握求一个数的约数与倍数. 但是数学教学仅仅就是这些内容了吗?不是的,学习约数与倍数的目的就是为后面其他数学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的. 所以,我们要透过知识的表象来挖掘其背后的数学能力因子,让约数与倍数更有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约数与倍数主要研究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一个数的约数还是一个数的倍数都不能孤立存在的. 比如2与4两个数,不能因为4除以2没有余数,那么就说2是约数,4是倍数,而应该说2是4的约数,4是2的倍数. 关于这方面两个量相互之间存在着关系的内容还很多,比如平行线、垂直线、倒数等等,它们之间都要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主动渗透这种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相互的联系,体会量与量之间的一种特有的关系,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二、在答案呈现中解读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学习结果的呈现,只要学生能够把数学问题可以正确地解决,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至于学生是如何解决的却没有过多的引导. 这样的教学就是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有序性的发展. 因为学生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思考、归纳、比较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呈现答案的过程中让他们解读一下自己的解决思路,才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备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除法算式的观察与分析、比较与归纳的过程中形成了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在这里,教材与教师所举的例子都是限于整数范围内的. 那么,学生是否会意识到这一重点呢?是否约数与倍数只局限于整数呢?于是,笔者就出了几道算式题让学生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约数与倍数的关系. 在这些数中,也有小数相除而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也有整数相除商是整数的. 结果,有的学生就把两个小数之间也说成是约数与倍数关系. 出现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约数与倍数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词语,那就是“在整数除法中”,这一个定语就直接把约数与倍数圈定在整数除法中. 所以,在学生呈现结果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述说就可以迅速发现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这时候,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完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在理答过程中发展思想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这也是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学生只有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理答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那么在以后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更加灵活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201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教材内容是先安排学生通过计算20 × 3来让学生试着计算200 × 3的. 学生由于在前面20 × 3计算过程中已经明白了2个10乘以3就是6个10,20 × 3 = 60. 所以在计算200 × 3就可以一下子得出答案是600. 那么,如何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呢?在学生呈现答案的过程中, 笔者一连发了两个追问,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证明答案600是正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先算2乘以3. 这时候,有的学生通过说算理来证明600是对的,有的学生是选择用计数器来演示的,并且边演示边说明算理,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这时候,再让学生计算2000 × 3,学生也可以顺利地完成计算. 这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又让学生体会到数位是无限的数学思想.
总之,简单数学就是要摒弃一些表面上的花样,让教学内容更加简单,让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2]李亚男.小学数学教学攻略大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3]傅海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08.
【关键词】 简约;数学;教学;追求
目前,简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喜爱,因为它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而且在课堂上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多了一些思维梳理;少了一些知识传授,多了一些思想渗透,成为了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提升的重要平台.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加简约化.
一、在知识传授中发展能力
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学四维目标中基础的教学目标. 但是许多教师在解读教学内容时,往往只是从知识层面来解读,总是去分析这一节课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知识,很少有教师从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来解读教学内容的. 也许有的教师认为,知识与能力是一个共同体,只要学生的知识掌握了,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也就可以自然形成数学能力了.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一种呆板的教学,学生只能够解答学习过的数学问题,而对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习过而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答了. 而这时就显得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了. 学生只有具备可以自由驾驭知识的能力,他们才能学会触类旁通地运用知识解决许多陌生问题. 所以,简约的数学课堂应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如果单单从知识的角度来解读教学内容而展开教学的情况下,那么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约数与倍数的意义是什么,能够正确求一个数的约数与倍数就可以了. 这些内容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学生通过学习也可以快速地掌握求一个数的约数与倍数. 但是数学教学仅仅就是这些内容了吗?不是的,学习约数与倍数的目的就是为后面其他数学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的. 所以,我们要透过知识的表象来挖掘其背后的数学能力因子,让约数与倍数更有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约数与倍数主要研究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一个数的约数还是一个数的倍数都不能孤立存在的. 比如2与4两个数,不能因为4除以2没有余数,那么就说2是约数,4是倍数,而应该说2是4的约数,4是2的倍数. 关于这方面两个量相互之间存在着关系的内容还很多,比如平行线、垂直线、倒数等等,它们之间都要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主动渗透这种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相互的联系,体会量与量之间的一种特有的关系,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二、在答案呈现中解读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学习结果的呈现,只要学生能够把数学问题可以正确地解决,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至于学生是如何解决的却没有过多的引导. 这样的教学就是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有序性的发展. 因为学生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思考、归纳、比较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呈现答案的过程中让他们解读一下自己的解决思路,才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备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除法算式的观察与分析、比较与归纳的过程中形成了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在这里,教材与教师所举的例子都是限于整数范围内的. 那么,学生是否会意识到这一重点呢?是否约数与倍数只局限于整数呢?于是,笔者就出了几道算式题让学生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约数与倍数的关系. 在这些数中,也有小数相除而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也有整数相除商是整数的. 结果,有的学生就把两个小数之间也说成是约数与倍数关系. 出现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约数与倍数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词语,那就是“在整数除法中”,这一个定语就直接把约数与倍数圈定在整数除法中. 所以,在学生呈现结果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述说就可以迅速发现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这时候,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完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在理答过程中发展思想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这也是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学生只有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理答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那么在以后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更加灵活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201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教材内容是先安排学生通过计算20 × 3来让学生试着计算200 × 3的. 学生由于在前面20 × 3计算过程中已经明白了2个10乘以3就是6个10,20 × 3 = 60. 所以在计算200 × 3就可以一下子得出答案是600. 那么,如何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呢?在学生呈现答案的过程中, 笔者一连发了两个追问,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证明答案600是正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先算2乘以3. 这时候,有的学生通过说算理来证明600是对的,有的学生是选择用计数器来演示的,并且边演示边说明算理,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这时候,再让学生计算2000 × 3,学生也可以顺利地完成计算. 这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又让学生体会到数位是无限的数学思想.
总之,简单数学就是要摒弃一些表面上的花样,让教学内容更加简单,让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2]李亚男.小学数学教学攻略大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3]傅海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