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针对性作用,将这个原理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中,其寓意同样令人深思。《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那么,如何给品德课堂添点“土肥料”,让我们的品德教学真实而又富有实效,让每一朵小花、每一株小草都能快乐而又茁壮地成长呢?我认为可充分挖掘本土化资源进行多维探索,丰富品德课程内容,增加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感受的活性因子,灵动地实现课时目标,从而提升品德课堂教学品质,绽放品德课堂的实践魅力,最终形成品德课堂育人无痕的内在张力。
一、“锄地施肥”,构建葱郁繁茂的良田课堂
现今实行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是紧扣课程标准编制的,采用每册四个教学单元的教材体系来编排,教材内容大多选的是已经设定的事例来呈现,有些材料跟学生的生活情境相似,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但也有些材料与学生的体验感受架空,德育内化很难收到实效。《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品德教材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特别要用活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基于此,教师要机智地处理教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灵动地教活教材。
每次教学前,我总是反复地钻研教材,在现行课例的基础上,充实安排一些本土化的教学实例,特别是选用一些真实而又鲜明的事例、图片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教育价值的周边现象中学习并深入思考,逐步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对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在现今极富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整合并穿插了一些本土化的教学素材,充实并丰满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学得真实,学得有趣。
1.乡土风情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身边的生活情景,在渴望认识外面的新鲜事物和了解日新月异的精彩世界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有着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切感和独特的乡土情结。每逢这类题材,我总是事先进行精心准备,调查安排,结合一些本土的事例和活动情景展开导行教学,给学生以最直面的感知,让他们从中享受到快乐和自豪感,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2.校园文化类
母校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一生难忘的情结。在这儿,孩子们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无知走向了渊博。那些酸甜苦辣的学习生活的回忆,都将成为孩子们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因此,品德教学要结合学校本土办学特色,引导学生从参与、观察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为成就有理想、有知识的下一代而努力不竭。
二、“添枝加叶”,构建活力无穷的灵动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回归生活和社会的教育学科,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科建议中指出:“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课堂教学只重思想灌输,就根本无法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自然也就不能使学生的心灵生成感动。而感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光有了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拓展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只是产出“土肥料”的物质基础,我们所追求的真谛蕴涵在村民质朴的言语中——“制作的‘土肥料’不烧作物的根苗,而且还会增强土壤的肥力,让作物生长得更好。”思品课堂中的那种不伤害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知行合一,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共鸣的“肥力”来自于哪里?如何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一种活力无穷的灵动课堂,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正是老师们着力追求的教学境界吗?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品德教学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巧用智慧式的教学策略,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教学生成等途径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说真心话,做真心事,是学习共同体的双边互动,是真实情感与理想教育的有机融合,最终发挥出品德教学最有效的育人价值。
1.活动体验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孩子们生性好动,喜欢观察,他们的生活世界是丰富而又精彩的,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有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活动体验,学生的感受就会觉得真切自然。此时,教师就可调动和利用学生这些体验,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暴露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情感告白类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明确行为方向,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从而利于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现在的孩子都是有个性的思想独立者,作为品德课程的主体,我们不能让他们只是作为旁听者、评价者、模仿者,而应换位思考,积极利用现实中各种有利资源,从学生的真实心境出发,停下来听听孩子的真实心声,才能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去感动,去内化。
三、“锦上添花”,构建真情派送的无墙课堂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它如教学的灵魂,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现实情境中,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品德观念有时并不让人乐观。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后却一反常态,照样随地乱丢垃圾吵架斗殴、行为自由散漫、不尊重长辈、自私、懒惰、不负责任……课堂上好不容易引起的道德责任共识感竟被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不良旧习所挫败的种种窘况,这是作为育人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教育现实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这段文字,为我们指明了对学生导行的方向和保障。“土肥料”不仅要有贯通心路,滋养心脉的“肥力”,更要有能够持续的内驱力,这也许是一般意义上的化肥所不能及的。实际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品德作业的拓展与实践,尤其是道德行为的跟进评价教育,努力实现知行统一的品德教育境界。
1.道德实践类
社会是人生成长的大炼炉。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社会,就是实践。品德教育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品德课堂教学还必须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组织并展开一些课外品德实践活动作业,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社会认可之中得到道德认识的深化。
2.家校互动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真实行为表现和内心思想。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有家长来告状,说他的孩子在家里怎么不听话,可他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这中间究竟是什么在起质变的破坏性作用?面对学生在校和在家的两面性的迥异表现,家校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品德教育维度。
“土肥料”是原有教材内容中的基于学情的添加剂,是引导孩子用“爱”用“真”去关注身边事物的催化剂,是围绕教学目标,带领孩子活动的兴奋剂,更是使思品课堂走向生活实践的黏合剂。“土肥料”是本土化、草根式的材料、活动和评价,它虽然很小、很细,甚至很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极富实效。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本土化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于品德教学,必将使有形的品德教育达成无痕的育人目的。让浓浓的本土味带给品德教学真实的情韵,让多维的教育力带给小花小草们丰厚的道德底蕴,让美丽可爱的生命体彰显生命的价值,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那么,如何给品德课堂添点“土肥料”,让我们的品德教学真实而又富有实效,让每一朵小花、每一株小草都能快乐而又茁壮地成长呢?我认为可充分挖掘本土化资源进行多维探索,丰富品德课程内容,增加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感受的活性因子,灵动地实现课时目标,从而提升品德课堂教学品质,绽放品德课堂的实践魅力,最终形成品德课堂育人无痕的内在张力。
一、“锄地施肥”,构建葱郁繁茂的良田课堂
现今实行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是紧扣课程标准编制的,采用每册四个教学单元的教材体系来编排,教材内容大多选的是已经设定的事例来呈现,有些材料跟学生的生活情境相似,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但也有些材料与学生的体验感受架空,德育内化很难收到实效。《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品德教材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特别要用活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基于此,教师要机智地处理教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灵动地教活教材。
每次教学前,我总是反复地钻研教材,在现行课例的基础上,充实安排一些本土化的教学实例,特别是选用一些真实而又鲜明的事例、图片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教育价值的周边现象中学习并深入思考,逐步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对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在现今极富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整合并穿插了一些本土化的教学素材,充实并丰满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学得真实,学得有趣。
1.乡土风情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身边的生活情景,在渴望认识外面的新鲜事物和了解日新月异的精彩世界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有着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切感和独特的乡土情结。每逢这类题材,我总是事先进行精心准备,调查安排,结合一些本土的事例和活动情景展开导行教学,给学生以最直面的感知,让他们从中享受到快乐和自豪感,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2.校园文化类
母校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一生难忘的情结。在这儿,孩子们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无知走向了渊博。那些酸甜苦辣的学习生活的回忆,都将成为孩子们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因此,品德教学要结合学校本土办学特色,引导学生从参与、观察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为成就有理想、有知识的下一代而努力不竭。
二、“添枝加叶”,构建活力无穷的灵动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回归生活和社会的教育学科,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科建议中指出:“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课堂教学只重思想灌输,就根本无法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自然也就不能使学生的心灵生成感动。而感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光有了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拓展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只是产出“土肥料”的物质基础,我们所追求的真谛蕴涵在村民质朴的言语中——“制作的‘土肥料’不烧作物的根苗,而且还会增强土壤的肥力,让作物生长得更好。”思品课堂中的那种不伤害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知行合一,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共鸣的“肥力”来自于哪里?如何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一种活力无穷的灵动课堂,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正是老师们着力追求的教学境界吗?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品德教学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巧用智慧式的教学策略,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教学生成等途径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说真心话,做真心事,是学习共同体的双边互动,是真实情感与理想教育的有机融合,最终发挥出品德教学最有效的育人价值。
1.活动体验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孩子们生性好动,喜欢观察,他们的生活世界是丰富而又精彩的,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有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活动体验,学生的感受就会觉得真切自然。此时,教师就可调动和利用学生这些体验,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暴露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情感告白类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明确行为方向,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从而利于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现在的孩子都是有个性的思想独立者,作为品德课程的主体,我们不能让他们只是作为旁听者、评价者、模仿者,而应换位思考,积极利用现实中各种有利资源,从学生的真实心境出发,停下来听听孩子的真实心声,才能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去感动,去内化。
三、“锦上添花”,构建真情派送的无墙课堂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它如教学的灵魂,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现实情境中,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品德观念有时并不让人乐观。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后却一反常态,照样随地乱丢垃圾吵架斗殴、行为自由散漫、不尊重长辈、自私、懒惰、不负责任……课堂上好不容易引起的道德责任共识感竟被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不良旧习所挫败的种种窘况,这是作为育人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教育现实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中“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这段文字,为我们指明了对学生导行的方向和保障。“土肥料”不仅要有贯通心路,滋养心脉的“肥力”,更要有能够持续的内驱力,这也许是一般意义上的化肥所不能及的。实际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品德作业的拓展与实践,尤其是道德行为的跟进评价教育,努力实现知行统一的品德教育境界。
1.道德实践类
社会是人生成长的大炼炉。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社会,就是实践。品德教育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品德课堂教学还必须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组织并展开一些课外品德实践活动作业,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社会认可之中得到道德认识的深化。
2.家校互动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真实行为表现和内心思想。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有家长来告状,说他的孩子在家里怎么不听话,可他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这中间究竟是什么在起质变的破坏性作用?面对学生在校和在家的两面性的迥异表现,家校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品德教育维度。
“土肥料”是原有教材内容中的基于学情的添加剂,是引导孩子用“爱”用“真”去关注身边事物的催化剂,是围绕教学目标,带领孩子活动的兴奋剂,更是使思品课堂走向生活实践的黏合剂。“土肥料”是本土化、草根式的材料、活动和评价,它虽然很小、很细,甚至很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极富实效。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本土化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于品德教学,必将使有形的品德教育达成无痕的育人目的。让浓浓的本土味带给品德教学真实的情韵,让多维的教育力带给小花小草们丰厚的道德底蕴,让美丽可爱的生命体彰显生命的价值,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更加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