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与数绘摄影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创作始终是个人的事儿。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信息纷纭、资讯繁复的世界上,最要面对的便是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抽出其冲突方面,视之为世界分裂的依据。然而,冲突固然不可避免,政治家也念念不忘利用它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但所谓文化,说到底也就是人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历史中的生存方式。所以,相信人类有共同属性的人们总会努力,去做世界文化在碰撞中的交流和在冲突中的融合。因为对个人而言,文化的丰富性——古今往来,东西南北——既是精神充实的基础,亦是个性独特的前提。傅文俊有志于此,善莫大焉。
  傅文俊在世界各地穿行,用镜头收集为之感动的图像,从建筑到街景,从人像到艺术品。他从不依靠瞬间抓拍来完成作品。从一开始,就通过拍摄来为后期绘制作准备。为此,他更多关注那些实体感强的对象,以弥补电脑图像的虚拟性。他把以前对东西文化对比的兴趣,转移到世界文化的古今变化上。这种调整使傅文俊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摆脱意识形态制约,重返艺术天性与文化感悟的创造性过程。近作中异乎寻常的偶发与任意,显然体现出他离距操控性力量的自信与自由。
  首先,他已不在乎摄影和绘画的区别,其画面往往通过对摄影图像的破坏而成形。这不独是因为遗存的残缺本身就承载着历史沧桑,更是因为在不同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某种文化的完整性并不存在。要求这种完整性往往是出于文化霸权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亨廷顿正是秉持西方文化中心论,才会得出文化必然冲突、世界必然分裂的结论。原文化主义和原教旨主义一样,在今天已无胜利之可能。传统文化的零散化、片段化,与当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相互嵌入的可能性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在傅文俊作品中,看到相距万里、相隔千年的不同文化如此协调地并置一处时,你可以感到,今天的人们确已生活在新的文化心理之中。
  对傅文俊而言,各种文化的交集是自然而然的,他要面对的无非是眼前这台将一切图像汇聚其中的电脑视屏。摄影素材进入其中,早已离开来源现场,成为激发灵感的资讯。他之所为乃是如何去感受历史和今天、对象和个人的关系。因为有破坏的自由与重组的可能,傅文俊既不在乎摄影的纪实性,亦不在乎绘画的风格化。随手涂鸦的线条、任意隐显的形体、突如其来的光暗以及基调单纯或冷暖复杂的色彩,再加上摄影后期处理的各种手段,使傅文俊眼前画面极具变化性:叠加与透明、高清与朦胧、实体与空灵、涂鸦线条与数位肌理、笔触横扫与颗粒变化等等。傅文俊真正进入到电脑快捷处理、临场自由发挥的创作状态。这种创作状态是发生学和过程性的,其个人特点的形成既非理思亦非规约,而是主观构想与潜能激发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我们从画面上斑驳、绚丽、丰富甚至繁复到极致的色彩效果,可以感受到傅文俊创作时的亢奋,其中充满激越的艺术天分与冲动的美学追求。
  傅文俊作品的后期制作占了很大比重,但不同于电脑绘画的是,他始终不弃摄影形象,在虚幻图绘中仍然留恋摄影与真实的联系。他的摄影是不断被绘制涂改的摄影;他的绘画是手工性无法完成的绘画。正是在真与幻、实与虚的无穷变化中,艺术创作或能捕捉历史与人、人与历史的秘密。
  有感于傅文俊作为一个摄影艺术家,与众不同的创作面貌,我称其近作为“数绘摄影”。
其他文献
忽然生起的那个念头,是在朦胧的梦中。五未看见自己的背影,朝着一个方向移动。那是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没有太阳,一片空茫茫的黄色里,他蹒跚举步。  他清醒过来,认真回顾刚才的梦境,他发现,自己要去的地方竟是一个很大的城,在一个特定的日子,是初秋。这让他有点儿惊奇,也觉得不安,都一把年纪了,又是一个人,连路都不清楚怎么走,别说还没钱。  五未起身穿衣穿鞋,然后走到外面,向东,三棵老榆树旁,他登上了堤坝。堤
期刊
我老家的布依人。一向把山外的集镇称为“大地方”。  小时候,我对外面的“大地方”就特别好奇向往。但是,在上中学以前,我能够走到的“大地方”,只有一个永宁镇:至于比永宁镇大得多的关岭县城,却一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只飘浮在老人们的言谈和传说之中,并在我眼前生成奇妙幻景,伴随着我的童年。  大人们说,从法那寨去县城,走小路50多华里,走大路过永宁镇有60多华里:其实也就是大半天的路程,而我那时还没有里程
期刊
主持人语:  对于今天的文学界而言,关于青春文学和“80后”的说法,似乎已不再成其为问题。“80后”作家的文学成就日益被认可,其总体性的趋同现象也日趋分化,“青春文学”也越来越不足以涵盖其群体特征。但随着这一变化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的问题的出现。首先,是“80后”这一范畴的局限性的凸显,其内涵和外延都存在某种扩张现象。“80后”内部不仅分化出“新概念”一族和通过传统期刊成长起来的一族,还有所谓的“
期刊
主持人语: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现象。它一方面为传统的纸面出版的文学提供了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带来了种种可能,但也同时潜藏着诸种问题和不明之处。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传统文学秩序所要处理或面对的并不首先是
期刊
一  我想从《思想史的写法》——这是葛兆光先生两卷本《中国思想史》的导论——开始谈起。这样一篇关于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长文,对于我们的议题有何启迪?  葛先生的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大意是:我们以前的思想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精英思想史”,叙述、罗列的是少数思想天才的成果。比如提到宋代思想史或哲学史,就是这样一条线索:从周敦颐到邵雍、二程、朱熹,前后
期刊
贵州省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句著名的成语“夜郎自大”就是源自这里。从古至今,这个区域都是偏僻、闭塞的代名词。著名诗人李白曾流放此地,并在当地建有“太白书院”。因为交通不便,它相对于别的地方保留了很多乡村的传统手工和生活方式。一直以来,这里的木匠特别多,这和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有密切的关系,每家每户都有储藏木料的习俗,以备婚丧嫁娶之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代板式家具以及塑料制品逐渐取代传统的木作
期刊
“80后”作家有过度形容词使用嗜好。形容词有助于帮他们表达感受的丰富性,也更容易使得句子出彩,能吸引现实生活平淡的读者,更会被当作例句进行表扬和模仿。他们在作品里对形容词的偏好分为两种:一是在一个事物前,加上数个形容词来修饰,有堆砌的嫌疑。二是在每个事物前都要加上形容词,看似是对每件事物都敏感,实质则是缺乏着力点,把事物铺陈开来。  “80后”作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郭敬明曾说过:“有一段时间
期刊
青春是一种生命的冲动, 正如《青春之歌》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热血,《青春万岁》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希望,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则是需要承认的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青春情绪的曲折表征。面对青春文学,传统文学批评往往将其指认为某种伴随商业大潮而兴起的大众文化,其背后由资本逻辑左右,将年青的一代在不谙世事之时引向拜金主义和犬儒主义。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青春本身除了在年龄上构成一个界限,并不具备切实的范畴,
期刊
“多媒体融合下的青年写作”、“新媒体环境下女性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全媒体时代文学价值的发现与阐释”……近一年来参加的文学研讨活动中,类似这样的主题明显地多起来。多媒体、全媒体或新媒体,我们在文学内部如此高频率地谈论和研究这些话题,其实反证和内含着一种急切与焦虑:面对新兴的文化生产传播方式、面对《琅玡榜》《花千骨》与《芈月传》、面对网络大神与粉丝文化、面对大众文艺的狂欢和喧嚣,我们这些所谓纯文学、
期刊
冬日漫语  靠近大雪的人 或许隔寒冷最远——  而寒冷是可以画出来的 神  用风声 画着这个暮冬最新的喜悦  多少苦痛铸就卷曲的春秋与祈愿  而我是从深冬出发的人 我有皲裂的沉默  有一场大雪不懈塑造的旷远 以及坚持  我在疾风之芒上寻找梦境的暗影  在肉身沉重的波澜里 寻找船的骨骼  或者追忆——我从村庄铭刻的疼痛出发  用云烟构筑秘不示人的辽阔和坎坷  用足迹抵押苍茫 我有你听不清的泣哭  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