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狭义的范畴内,语文教材指的就是语文教科书、语文课本。从语文教材构成的具体形式来看,它以“文选”的方式呈现,典范性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此同时,尽管语文教材编排的形式可以精彩纷呈,但依然缺乏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在语文教材中,“选文”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而以文本承载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思维,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这可能是语文教材的又一个重要的特点。
既然如此,那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之管见,以为在选文典范的基础之上,“读得进”并“读得出”便应该是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应该适当照顾学生的口味,要能够让学生“读得进”并能“读得出”。
“读得进”就是要能够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内部,所谓“入乎其中”。如今的语文教材呈现出的是一种统编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共存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距离学生现有的认知还是学生现有的思维,也无论是距离学生的阅历还是学生的兴趣,其中有一些选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实在遥远得很。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由一些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团队,经过多方反复协商来确定选文内容的,可以说是以学者的眼光来选编和审订的,站得很高、看得很远,这是当然的,也是必需的,我绝无也不敢有任何否定之意。但是,我总觉得其中有些选文在入编时有点“一厢情愿”,忽视了一线教学的实际,对一线教学的关照不够,没有或者很少从教师教的角度和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遴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些选文对教师的教学需要关注不多,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不够。
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大概不外乎从选文中习得知识、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得到熏陶、提高素养等几个方面。但是试想一下,如果语文课本中的有些选文不能做到让学生较为顺利地“读进去”,有的甚至连进入文本都显得非常困难,那么即使这样的选文再典范、再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又有多大实用的意义和价值呢?有可能只是“花瓶”和“摆设”。因为“披文”尚且困难,又何谈“入境”呢?面对这样的一些选文,学生大概也只能“望文兴叹”而“莫名其妙”。因此,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选文要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一、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一是要“贴着地面飞行”
这里所说的“地面”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学习实际状况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跳一跳,够得着”依然是我们要坚守的原则。所以,语文教材的选文要有一个恰当的“度”,因为凡事过犹不及。
即如《逍遥游》,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我们也不可否认,文章的想像奇特怪诞,洋溢着浓郁的浪漫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风格独特。但是,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其“追求绝对自由”“顺乎自然,超脱现实,否定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作用”的思想局限,以及其中蕴藏的深奥难懂的哲理,仅从其行文表象的角度来看,本篇的语句未免过于艰涩,行文也未免过于飘忽了,即便是其中所用的一些字,也有很多是“非常用字”。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那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从实际情况来看,《逍遥游》显然不能算是“浅易文言文”,而是“晦涩的文言文”!这样的文章,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即使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他们又真正能理解多少?扪心自问,如果不借助于一些专家的分析研究成果,我是读不懂几分的。那么,编者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为了照顾“诸子百家”而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
类似的现象同样存在于现代文中。我个人觉得,一味地“取法乎上”,语文教材这样的选文标准并不可取。距离是必需的,但要适度,要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
二、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二是要“兼顾学生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教材中的有些选文,不要说学生提不起兴趣,有的甚至连教师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有多大的成效?相反,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能够像国外有些教材那样鲜活、多样、丰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又怎么会不事半功倍?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要么主题沉重、令人压抑,要么玄而又玄、飘忽不定,“面目”实在不够亲切。
什么年龄段适合读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尽管我们坚决反对一味“投其所好”,尽管这个标准也不能作为选文的唯一甚至重要依据,但我想,这至少可以成为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参照。
就拿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与赞美诗》来说。事实证明,小说诙谐幽默、令人捧腹的语言,滑稽可笑、又让人同情的人物,离奇曲折、超乎想象的情节,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在这样的兴趣作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对于巧合、对比、悬念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领悟,也就会显得更加顺畅自然。这样的效果,远非那些内容艰深晦涩,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的文章可比。我倒觉得,这样的文章,就是能让学生“读进去”的文章。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现在已经被踢出了有些高中语文教材。我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也不敢妄加揣测。
“读得出”就是要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使学生在适当借助外力的条件下,读出文本的内涵;惟有让学生“读得进”,那么“读得出”也才有了可能,才能实现“出乎其外”的目的。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文章的选择,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学生的口味,适当关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华罗庚中学)
既然如此,那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之管见,以为在选文典范的基础之上,“读得进”并“读得出”便应该是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应该适当照顾学生的口味,要能够让学生“读得进”并能“读得出”。
“读得进”就是要能够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内部,所谓“入乎其中”。如今的语文教材呈现出的是一种统编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共存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距离学生现有的认知还是学生现有的思维,也无论是距离学生的阅历还是学生的兴趣,其中有一些选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实在遥远得很。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由一些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团队,经过多方反复协商来确定选文内容的,可以说是以学者的眼光来选编和审订的,站得很高、看得很远,这是当然的,也是必需的,我绝无也不敢有任何否定之意。但是,我总觉得其中有些选文在入编时有点“一厢情愿”,忽视了一线教学的实际,对一线教学的关照不够,没有或者很少从教师教的角度和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遴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些选文对教师的教学需要关注不多,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不够。
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大概不外乎从选文中习得知识、掌握方法、训练思维、得到熏陶、提高素养等几个方面。但是试想一下,如果语文课本中的有些选文不能做到让学生较为顺利地“读进去”,有的甚至连进入文本都显得非常困难,那么即使这样的选文再典范、再有价值,对学生来说又有多大实用的意义和价值呢?有可能只是“花瓶”和“摆设”。因为“披文”尚且困难,又何谈“入境”呢?面对这样的一些选文,学生大概也只能“望文兴叹”而“莫名其妙”。因此,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选文要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一、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一是要“贴着地面飞行”
这里所说的“地面”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学习实际状况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跳一跳,够得着”依然是我们要坚守的原则。所以,语文教材的选文要有一个恰当的“度”,因为凡事过犹不及。
即如《逍遥游》,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我们也不可否认,文章的想像奇特怪诞,洋溢着浓郁的浪漫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风格独特。但是,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其“追求绝对自由”“顺乎自然,超脱现实,否定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作用”的思想局限,以及其中蕴藏的深奥难懂的哲理,仅从其行文表象的角度来看,本篇的语句未免过于艰涩,行文也未免过于飘忽了,即便是其中所用的一些字,也有很多是“非常用字”。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那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从实际情况来看,《逍遥游》显然不能算是“浅易文言文”,而是“晦涩的文言文”!这样的文章,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即使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他们又真正能理解多少?扪心自问,如果不借助于一些专家的分析研究成果,我是读不懂几分的。那么,编者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为了照顾“诸子百家”而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
类似的现象同样存在于现代文中。我个人觉得,一味地“取法乎上”,语文教材这样的选文标准并不可取。距离是必需的,但要适度,要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
二、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二是要“兼顾学生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教材中的有些选文,不要说学生提不起兴趣,有的甚至连教师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有多大的成效?相反,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能够像国外有些教材那样鲜活、多样、丰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又怎么会不事半功倍?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要么主题沉重、令人压抑,要么玄而又玄、飘忽不定,“面目”实在不够亲切。
什么年龄段适合读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尽管我们坚决反对一味“投其所好”,尽管这个标准也不能作为选文的唯一甚至重要依据,但我想,这至少可以成为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参照。
就拿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与赞美诗》来说。事实证明,小说诙谐幽默、令人捧腹的语言,滑稽可笑、又让人同情的人物,离奇曲折、超乎想象的情节,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在这样的兴趣作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对于巧合、对比、悬念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领悟,也就会显得更加顺畅自然。这样的效果,远非那些内容艰深晦涩,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的文章可比。我倒觉得,这样的文章,就是能让学生“读进去”的文章。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现在已经被踢出了有些高中语文教材。我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也不敢妄加揣测。
“读得出”就是要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使学生在适当借助外力的条件下,读出文本的内涵;惟有让学生“读得进”,那么“读得出”也才有了可能,才能实现“出乎其外”的目的。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文章的选择,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学生的口味,适当关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