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几年通过调查了解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要组织好体育课堂教学,顺利实施体育课程目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就必须具备以下四要素。
一、教师素质是教学组织的先决条件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众多活泼好动的孩子,既要传授运动技术,又要组织管理好他们的各种活动,实践证明光靠教师一人组织教学显然非常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要建立一支由班级体育骨干组成的队伍,充当自己的助手,在班级组织教学和分组组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组织有效地进行,顺利达成课程目标。然而,这些过程离不开教师平时投入心血,留意培养学生骨干;也离不开教师平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教态、扎实的体育基本功、组织能力以及广博的体育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体育课教学组织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是教学组织的必要保证
通常小学1—6年级可采用按行政班上课的形式,这样便于组织教学;到了初中7—9年级,改用男、女生分班上课的形式,以利于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活跃课堂气氛;进入高中学段,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可按年级分专项班进行上课,为了便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可采用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运动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进行分组)、异质分组(以运动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进行分组),也可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实际水平层次进行分组等形式,都可以酌情选用。
三、利用教材特点降低组织难度
体育课程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人数等有较高或特殊的要求,如器械体操、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还有一些内容对体育场地、器材、人数等没有太高要求,如徒手操(韵律操)、舞蹈、武术、快速跑、接力跑、各种活动性游戏等项目。教学中应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兴趣,科学合理地选择那些便于开展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那些便于集中练习、场地才能保障、学生兴趣度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合理设计各种练习方法,并有效利用场地器材,让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弱化班级生数多给教学带来的弊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五个具体目标选择符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组织的保障。实践证明,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教材和场地的改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减轻教学组织过程中因场地器材的限制和练习形式的单一带来的压力。
四、和谐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助力器”
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动力。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得到加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转变、心态的变化和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转变观念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尊重学生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柱。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思想活跃,每个学生有天赋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等各不相同,就好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立足于学生的所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把条件有序运转,巧妙组合,并施以时代特色的形式,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慢慢建立起来。当我们体育课堂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后,我们的课堂将会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乐园,同时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宋超美主编.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一、教师素质是教学组织的先决条件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众多活泼好动的孩子,既要传授运动技术,又要组织管理好他们的各种活动,实践证明光靠教师一人组织教学显然非常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要建立一支由班级体育骨干组成的队伍,充当自己的助手,在班级组织教学和分组组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组织有效地进行,顺利达成课程目标。然而,这些过程离不开教师平时投入心血,留意培养学生骨干;也离不开教师平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教态、扎实的体育基本功、组织能力以及广博的体育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体育课教学组织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是教学组织的必要保证
通常小学1—6年级可采用按行政班上课的形式,这样便于组织教学;到了初中7—9年级,改用男、女生分班上课的形式,以利于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活跃课堂气氛;进入高中学段,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可按年级分专项班进行上课,为了便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可采用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运动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进行分组)、异质分组(以运动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进行分组),也可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实际水平层次进行分组等形式,都可以酌情选用。
三、利用教材特点降低组织难度
体育课程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人数等有较高或特殊的要求,如器械体操、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还有一些内容对体育场地、器材、人数等没有太高要求,如徒手操(韵律操)、舞蹈、武术、快速跑、接力跑、各种活动性游戏等项目。教学中应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兴趣,科学合理地选择那些便于开展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那些便于集中练习、场地才能保障、学生兴趣度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合理设计各种练习方法,并有效利用场地器材,让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弱化班级生数多给教学带来的弊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五个具体目标选择符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组织的保障。实践证明,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教材和场地的改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减轻教学组织过程中因场地器材的限制和练习形式的单一带来的压力。
四、和谐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助力器”
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动力。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得到加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转变、心态的变化和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转变观念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尊重学生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柱。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思想活跃,每个学生有天赋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等各不相同,就好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立足于学生的所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把条件有序运转,巧妙组合,并施以时代特色的形式,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慢慢建立起来。当我们体育课堂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后,我们的课堂将会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乐园,同时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宋超美主编.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