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中写道:“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不难看出,中国丝绸在唐代就已备受人们宠爱。长久以来,人们将丝绸视为幸福和吉利的象征。在盛大的宴会、隆重的婚礼等场合,丝绸的身影无处不在。悠悠中华五千年,无论在历代皇宫.还是在寻常百姓家庭,抑或唐诗、宋词中,丝绸的声名显赫。而在当下社会,各大品牌的设计师也依然将丝绸作为引领潮流的首选之物。
带有高贵气息的中国丝绸,使服装变得异常璀璨、耀眼。在上海丝绸领域辛勤耕耘了整整45年的朱忠浩,对此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吧。
朱忠浩是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前辈,2006年被评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能够获得这项殊荣的,全国一共才55位,上海只有朱忠浩1人。面对荣誉,面对记者的访谈,朱忠浩微微笑了笑,点上了一支烟。
香烟缭绕,慢慢扩散,岁月在沉淀,朱忠浩的思绪被激活了……
我与丝绸结下的
不解之缘
1964年,我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丝织专业。毕业后,我进入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在工程师办公室(后改为商品研究室)从事全国绸缎商品的研发工作,织造、印染都属于我们的工作范围。
当时,外贸局把对外絲绸贸易视为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全国的丝绸出口集中在上海,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承担着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指导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安庆等地的丝绸试样厂的新品开发。
经理室对我们这个部门极其重视,因为只有我们把产品研发出来了,外销员才能去推销,出口才有希望。就如时下的服装商店,只有款式多、样式新颖,才能吸引消费者。营业员再会做生意,若没有好的产品也是不行的。
从这时起,我与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1979年前的外贸行业是计划经济,属于简单操作。企业做外贸、做出口,只是为国家创外汇,大家都奔着这个目标而为。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目的就是为了多接单子,多创外汇。我们公司属于中央在沪企业,大家丝毫没有经济概念,反正盈亏都是国家的。1979年后,公司开始发展服装,以前出口主要是丝和绸两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最大的变化是各口岸自行出口。我记得很清楚,60年代的时候出口1亿美金,丝出口占了绝大部分,全国提供货源。改革开放后,很多地方先后开始自行出口,先是浙江,再后来是江苏,四川、江西、安徽等。
我们公司在丝绸行业是领先一步的,有很多联营厂为我们提供货源。当别人还在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原料性生产出口时,我们已经在做服装出口了。虽然,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效益比较好。当很多外贸公司以出口绸缎、蚕丝为主时,我们就以服装出口为主,同时兼顾绸缎及蚕丝了,总体效益在行业中遥遥领先,特别是贸易上的盈利。因为第一步迈得早,所以到目前为止仍领先于全国。
一路走来,我体会到要做好外贸,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很难体现出产品重要性的,更难体现出技术与搞好外贸的关联性,市场经济时期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了,真正优秀的外贸先锋必须要有雄厚的生产知识和商品知识作为依托,再加上良好的英语基础,这样才能做好出口。像服装出口,各环节,以及工艺、面料都要懂,只有这样,才能去开发新的款式,才会有不断的创新。另外,还要懂得价格核算。如果没有这些作为依托,单单外语好是没有用的。
作为老外贸,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搞好外贸出口,每个外销员根基一定要好,特别是生产知识和商品知识,这样才能应付国外客户的需求。就像学数学一样,只要原理公式掌握好,任何题目都可迎刃而解。要学会引导客户,将好的东西推荐给客户。现在有许多原先不做丝绸的外贸公司,只会按照工厂报的价格,加上成本,算一下汇率,然后就立即报给客户,他们根本不知道工厂报出的价格是如何核算出的,这怎么行?要做好一笔生意,我觉得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还应将类似的产品,或者更新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让客户有更宽的选择面,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这方面,有些年轻的外销员做得还不够,他们只是疲于应付,师傅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的道理懵懵懂懂。就像去工厂下车间,一般人都是到了机器旁,才知道机器在做什么,而我只要远远地观望织机的运动情况,便知道机器在做什么品种了。说起来,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只不过都是岁月给予我的经验而已。
有一件事我一直
觉得很开心
我在成本核算方面是比较内行的。只要知道产品的重量和蚕丝的价格,我就可以推算出产品用了多少原料,并且推算产品的出厂价,然后推算出它的出口价格,如果再加上运费和涉及的佣金,这个产品的成本我基本上能够了然于心。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给给年轻的同志上课了,教他们如何核算成本。我们公司有一些副总经理也都听过我的课。我觉得,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看家本领,不然,客户给我们看样品,价格不能马上报出来,要去询问工厂,这样会很浪费时间,甚至会失去一笔生意。
如果工厂报出的价格,同我们核算的价格八九不离十,那就放心地去做。如果乱报价格,我们也不会轻易被“宰”,因为我们懂行。我觉得,这是吃饭和生存的“工具”。现在,我们公司有不少年轻的同志都已经将成本核算原理掌握得相当娴熟,我只需把把关,绸缎出口有了接班人,不会断层了。
一笔生意如何才算成功了呢?一般人认为,工厂交货,我们把货运出去,然后收到货款,这笔生意就算成功了。要说对也对,要说没错也没错,但我认为不够完全。还有一点相当重要,还应当关心卖给客户的产品,他们是否全部销售出去了?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常常所说的“售后服务”。如果发现有问题,应该替他们妥善解决。一笔买卖,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其实,当中还是蕴藏了许多学问的。虽然,外贸出口的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但只有客户将货物销售得好了,下面的单子才能源源不断。否则,生意不能算真正成功。
有一件事我一直记着,因为这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开心。80年代初,丝绸相当好销,生意好得不得了。江苏、浙江等地自行出口,上海有十几家工厂去交易会接订单。上海的“提花绸”做得不多,产品以素的为主,也就是双皱,电力纺等,但“提花绸”在市场上最紧俏。上海没有好的品种,因为提花机比较少。有一位香港客人急于要“提花绸”,我们就给他看了厂里生产的样品。他一眼就看中了几个样品,但厂里提供的数量很少,而且还正在试产,他要的数量却出奇的大,为此他感到非常着急。后来,我陪他去了丝织一厂,工厂正好在做内销被面。听了我们的来意,厂里的领导对香港客户说,要做可以,但工厂的损失由你方承担,否则得等 我们将这批货做好后才能做你方的单子,时间大概要等上半个月左右。这位香港客户考虑了一下,同意了我的意见,并且承诺工人的加班费用他可以现付一些。为了多创外汇,我和工厂商量后,决定把轴头剪断,接下了香港客户的订单。机台很快从2台发展到4台、8台、16台,一年最多时出口100万米。
日本客户和中国
香港客户的故事
我觉得和客户谈判应当争取主动,客户的要求应当尽力做到、做好,但也有利有弊,客户的无理要求不能答应,不能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适当地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些困难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客户和我们都能获利,工厂更是开心,因为等这批货做完后,他们仍然可以将原先的那批货继续做。
贸易谈判,应有理有据,该争取应争取。另外,做生意要有淡判技巧,但谈判技巧要有基础,要结合商品知识,这样才能双盈,才能吸引客户,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我以前经常参加华交会、广交会,还有一些世界性的博览会,这些展览会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市场信息,如最新的印花花样、颜色和市场流行趋势。回来后,我们结合市场流行,指导工厂生产,然后推销给客户。那时,我们自己创新的花样,客户的选中率很高,达70-80%。
客户提供的提花绸花样是否好做,是衡量基本功的重要标尺。如果没有基本的生产知识,必须去问工厂,问清楚后再告訴客户可不可以做,但客户往往等不了很长时间,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外销员要掌握,要熟悉工厂的生产能力。老外贸只要知道客户需要的产品,花位重量与门幅大小,就可以知道适合哪家工厂生产,在哪类机器上生产。
有一个香港客户经常飞来上海,提花绸的花样经常变化。他的花样,源自他的客户。他将花样拿到上海,问我可不可以做。他每次来上海,几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看了他的图样,我认为有的需要修改后才能生产,有的则不需要修改就可以生产。他每个月飞来上海两次,蛮辛苦的,又浪费时间。他说能否教会他这套方法,如果这样,他在香港和客户洽谈时就可以知道什么花样可以做,什么花样不可做了。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做生意。我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根据我们的设备,可以做几朵花,花位多少距离等。刚开始几次,他搞不清楚,因为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后来边学习边实践,慢慢搞懂了。原先,他一个月要来上海2—3次,后来逐步减少到每月来一次,再后来二个月来一次、三个月来一次,最后干脆不来了,他完全掌握了。如此一来,他只要给我来个电话,或者发个传真,将花型告诉我就可以了。
有一个日本客户要求我们做的产品,批量小得不得了。那么小的批量,工厂根本不肯做。外销员也说,这么小的批量,做不下来。我听后,觉得不,可以做。他们就邀我一同去和日本客户谈判。在谈判桌上,我告诉日本客户,你们要求的批量,我们可以做,但成本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原先如果说做2千米、3千米,现在你要做200米也可以。怎么做呢?很简单,将所有的成本摊到200米中去,工厂得到了好处,我们也得到了好处,你也解决了自己的需要。
像这样的生意,接下来并不难,核算核算成本也就可以了。其实做10匹的成本和做1匹的成本相差不多。如果外销员说不能做这样的生意,那么这笔生意当然就逃掉了。
有的外销员怕客户不接受,怕得罪客户。但始料不及的是,虽然加了几倍的价格,结果客户还是答应了。有的外销员看见客户害怕,客户怎么说就怎么做,这不行,我觉得面对客户应该不卑不亢,只要是合理要求,就应该向客户提出来。
采访,接近了尾声,聆听着一位老外贸的经历,生活的画面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切,如同刚刚发生,又如同在瞬息中完成。为了中国的丝绸事业,为了丝绸企业的发展,朱忠浩走了整整43年“丝绸之路”、但是他还没有走完这条路。中国的“丝绸之路”是闪亮的,也是永恒的。
带有高贵气息的中国丝绸,使服装变得异常璀璨、耀眼。在上海丝绸领域辛勤耕耘了整整45年的朱忠浩,对此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吧。
朱忠浩是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前辈,2006年被评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能够获得这项殊荣的,全国一共才55位,上海只有朱忠浩1人。面对荣誉,面对记者的访谈,朱忠浩微微笑了笑,点上了一支烟。
香烟缭绕,慢慢扩散,岁月在沉淀,朱忠浩的思绪被激活了……
我与丝绸结下的
不解之缘
1964年,我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丝织专业。毕业后,我进入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在工程师办公室(后改为商品研究室)从事全国绸缎商品的研发工作,织造、印染都属于我们的工作范围。
当时,外贸局把对外絲绸贸易视为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全国的丝绸出口集中在上海,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承担着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指导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安庆等地的丝绸试样厂的新品开发。
经理室对我们这个部门极其重视,因为只有我们把产品研发出来了,外销员才能去推销,出口才有希望。就如时下的服装商店,只有款式多、样式新颖,才能吸引消费者。营业员再会做生意,若没有好的产品也是不行的。
从这时起,我与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1979年前的外贸行业是计划经济,属于简单操作。企业做外贸、做出口,只是为国家创外汇,大家都奔着这个目标而为。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目的就是为了多接单子,多创外汇。我们公司属于中央在沪企业,大家丝毫没有经济概念,反正盈亏都是国家的。1979年后,公司开始发展服装,以前出口主要是丝和绸两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最大的变化是各口岸自行出口。我记得很清楚,60年代的时候出口1亿美金,丝出口占了绝大部分,全国提供货源。改革开放后,很多地方先后开始自行出口,先是浙江,再后来是江苏,四川、江西、安徽等。
我们公司在丝绸行业是领先一步的,有很多联营厂为我们提供货源。当别人还在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原料性生产出口时,我们已经在做服装出口了。虽然,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效益比较好。当很多外贸公司以出口绸缎、蚕丝为主时,我们就以服装出口为主,同时兼顾绸缎及蚕丝了,总体效益在行业中遥遥领先,特别是贸易上的盈利。因为第一步迈得早,所以到目前为止仍领先于全国。
一路走来,我体会到要做好外贸,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很难体现出产品重要性的,更难体现出技术与搞好外贸的关联性,市场经济时期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了,真正优秀的外贸先锋必须要有雄厚的生产知识和商品知识作为依托,再加上良好的英语基础,这样才能做好出口。像服装出口,各环节,以及工艺、面料都要懂,只有这样,才能去开发新的款式,才会有不断的创新。另外,还要懂得价格核算。如果没有这些作为依托,单单外语好是没有用的。
作为老外贸,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搞好外贸出口,每个外销员根基一定要好,特别是生产知识和商品知识,这样才能应付国外客户的需求。就像学数学一样,只要原理公式掌握好,任何题目都可迎刃而解。要学会引导客户,将好的东西推荐给客户。现在有许多原先不做丝绸的外贸公司,只会按照工厂报的价格,加上成本,算一下汇率,然后就立即报给客户,他们根本不知道工厂报出的价格是如何核算出的,这怎么行?要做好一笔生意,我觉得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还应将类似的产品,或者更新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让客户有更宽的选择面,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这方面,有些年轻的外销员做得还不够,他们只是疲于应付,师傅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的道理懵懵懂懂。就像去工厂下车间,一般人都是到了机器旁,才知道机器在做什么,而我只要远远地观望织机的运动情况,便知道机器在做什么品种了。说起来,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只不过都是岁月给予我的经验而已。
有一件事我一直
觉得很开心
我在成本核算方面是比较内行的。只要知道产品的重量和蚕丝的价格,我就可以推算出产品用了多少原料,并且推算产品的出厂价,然后推算出它的出口价格,如果再加上运费和涉及的佣金,这个产品的成本我基本上能够了然于心。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给给年轻的同志上课了,教他们如何核算成本。我们公司有一些副总经理也都听过我的课。我觉得,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看家本领,不然,客户给我们看样品,价格不能马上报出来,要去询问工厂,这样会很浪费时间,甚至会失去一笔生意。
如果工厂报出的价格,同我们核算的价格八九不离十,那就放心地去做。如果乱报价格,我们也不会轻易被“宰”,因为我们懂行。我觉得,这是吃饭和生存的“工具”。现在,我们公司有不少年轻的同志都已经将成本核算原理掌握得相当娴熟,我只需把把关,绸缎出口有了接班人,不会断层了。
一笔生意如何才算成功了呢?一般人认为,工厂交货,我们把货运出去,然后收到货款,这笔生意就算成功了。要说对也对,要说没错也没错,但我认为不够完全。还有一点相当重要,还应当关心卖给客户的产品,他们是否全部销售出去了?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常常所说的“售后服务”。如果发现有问题,应该替他们妥善解决。一笔买卖,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其实,当中还是蕴藏了许多学问的。虽然,外贸出口的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但只有客户将货物销售得好了,下面的单子才能源源不断。否则,生意不能算真正成功。
有一件事我一直记着,因为这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开心。80年代初,丝绸相当好销,生意好得不得了。江苏、浙江等地自行出口,上海有十几家工厂去交易会接订单。上海的“提花绸”做得不多,产品以素的为主,也就是双皱,电力纺等,但“提花绸”在市场上最紧俏。上海没有好的品种,因为提花机比较少。有一位香港客人急于要“提花绸”,我们就给他看了厂里生产的样品。他一眼就看中了几个样品,但厂里提供的数量很少,而且还正在试产,他要的数量却出奇的大,为此他感到非常着急。后来,我陪他去了丝织一厂,工厂正好在做内销被面。听了我们的来意,厂里的领导对香港客户说,要做可以,但工厂的损失由你方承担,否则得等 我们将这批货做好后才能做你方的单子,时间大概要等上半个月左右。这位香港客户考虑了一下,同意了我的意见,并且承诺工人的加班费用他可以现付一些。为了多创外汇,我和工厂商量后,决定把轴头剪断,接下了香港客户的订单。机台很快从2台发展到4台、8台、16台,一年最多时出口100万米。
日本客户和中国
香港客户的故事
我觉得和客户谈判应当争取主动,客户的要求应当尽力做到、做好,但也有利有弊,客户的无理要求不能答应,不能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适当地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些困难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客户和我们都能获利,工厂更是开心,因为等这批货做完后,他们仍然可以将原先的那批货继续做。
贸易谈判,应有理有据,该争取应争取。另外,做生意要有淡判技巧,但谈判技巧要有基础,要结合商品知识,这样才能双盈,才能吸引客户,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我以前经常参加华交会、广交会,还有一些世界性的博览会,这些展览会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市场信息,如最新的印花花样、颜色和市场流行趋势。回来后,我们结合市场流行,指导工厂生产,然后推销给客户。那时,我们自己创新的花样,客户的选中率很高,达70-80%。
客户提供的提花绸花样是否好做,是衡量基本功的重要标尺。如果没有基本的生产知识,必须去问工厂,问清楚后再告訴客户可不可以做,但客户往往等不了很长时间,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外销员要掌握,要熟悉工厂的生产能力。老外贸只要知道客户需要的产品,花位重量与门幅大小,就可以知道适合哪家工厂生产,在哪类机器上生产。
有一个香港客户经常飞来上海,提花绸的花样经常变化。他的花样,源自他的客户。他将花样拿到上海,问我可不可以做。他每次来上海,几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看了他的图样,我认为有的需要修改后才能生产,有的则不需要修改就可以生产。他每个月飞来上海两次,蛮辛苦的,又浪费时间。他说能否教会他这套方法,如果这样,他在香港和客户洽谈时就可以知道什么花样可以做,什么花样不可做了。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做生意。我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根据我们的设备,可以做几朵花,花位多少距离等。刚开始几次,他搞不清楚,因为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后来边学习边实践,慢慢搞懂了。原先,他一个月要来上海2—3次,后来逐步减少到每月来一次,再后来二个月来一次、三个月来一次,最后干脆不来了,他完全掌握了。如此一来,他只要给我来个电话,或者发个传真,将花型告诉我就可以了。
有一个日本客户要求我们做的产品,批量小得不得了。那么小的批量,工厂根本不肯做。外销员也说,这么小的批量,做不下来。我听后,觉得不,可以做。他们就邀我一同去和日本客户谈判。在谈判桌上,我告诉日本客户,你们要求的批量,我们可以做,但成本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原先如果说做2千米、3千米,现在你要做200米也可以。怎么做呢?很简单,将所有的成本摊到200米中去,工厂得到了好处,我们也得到了好处,你也解决了自己的需要。
像这样的生意,接下来并不难,核算核算成本也就可以了。其实做10匹的成本和做1匹的成本相差不多。如果外销员说不能做这样的生意,那么这笔生意当然就逃掉了。
有的外销员怕客户不接受,怕得罪客户。但始料不及的是,虽然加了几倍的价格,结果客户还是答应了。有的外销员看见客户害怕,客户怎么说就怎么做,这不行,我觉得面对客户应该不卑不亢,只要是合理要求,就应该向客户提出来。
采访,接近了尾声,聆听着一位老外贸的经历,生活的画面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切,如同刚刚发生,又如同在瞬息中完成。为了中国的丝绸事业,为了丝绸企业的发展,朱忠浩走了整整43年“丝绸之路”、但是他还没有走完这条路。中国的“丝绸之路”是闪亮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