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因其节奏规整,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们喜爱。特别是古诗词,平仄分明,对仗工整,意蕴悠长。小学阶段古诗文的朗读要求重在诵读,在诵读中循序渐进地体验情感、品味内容。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不求甚解,读准字音
在《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阅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便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论什么文体,读正确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古诗,更是如此,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楚。特别是在一些古诗中,为了押韵需要,还出现了一些古音,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乡音未改鬓毛衰”中的“衰”字,不读“shuāi”,读“cuī”,这些特殊的读音,要让学生读准。至于为什么这么读,到了高年级可适当补充说明。
二、把握规律,读出节奏
小学阶段接触的古诗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这些诗在朗读停顿方面有一个基本规律,五言诗一般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与停顿,但不要拖腔。停顿也要有长短变化,如果朗读的时候节奏整齐划一,没有变化,很容易让人和僧人念经联系在一起。一般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的停顿要稍长一些,而最后一个字,特别是全诗的最后一个字要拖长或重读。吟诵诗歌的停顿,需要根据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从而准确表情达意。在掌握了基本节奏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文表达的情感,把握朗读的节奏。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咏鹅》和《悯农》在节奏和感情基调上肯定是不同的。
三、掌握技巧,读出感情
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感情要饱满真切,其感情基调往往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因此,读出“感情”一定是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然,不是说只要理解得深刻,读出来就一定耐人寻味。其实感情朗读,就是将一些朗读技巧,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的个性化处理。所以,在诗歌感情基调有了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引导同学们学习了解基本的朗诵技巧,从音量到音高,从快慢到强弱,逐渐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在诵读时,控制好自己的声音,做到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起有伏,通过声音的合理变化,提升朗诵的质量,让诗歌诵读呈现出乐章的美感。具体策略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创设情境、讲解引导等方式。笔者对诗歌朗诵技巧有两点建议:
第一,关注重音。重音的处理,对于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高音响亮,表示兴奋、激动、喜悦的情感;低音幽沉,表示肃穆、沉静、悲伤的情感。如读孟浩然的《春晓》,前两句主要写诗人清晨醒来的所见所闻,朗诵时要尽量舒缓、柔和,音量过大或声音太重显然不合适。“闻啼鸟”三个字的尾音可逐渐上扬,意在表现诗人欣赏鸟语花香,感受明媚春光时的喜悦心情。后两个句子是写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想,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也不知道园子里的花凋零了多少。在诵读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时,“花落”两字可以相对重读,读到“知多少”时,可以逐渐减缓力度,降低音量,更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对花落的惋惜之情。
第二,关注语调。语调,是指说话的腔调,在诵读中,往往指句子诵读的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变化与搭配。例如,在诵读陆游的《示儿》时,“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陆游至死未能见到祖国统一的悲痛,表现出了他的无奈与遗憾。因此,读的时候语调要平缓,甚至下降以表达他的无可奈何。而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语意突转,写出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虽然悲痛,但是却坚定。因此,在读的时候语调要上升,表现出作者临终前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四、适当补充,读出意境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然而,它在时空上,却和我们生活的时代相隔千年,不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学生很难深入了解作品,无法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更不可能领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情思。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做适当的背景补充,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打破作者与学生的时空界限尤为重要。补白是常用的有效策略之一,补白诗歌中留下的空间,从而让朗读技巧内化于心,自然流露。
如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如果教师不进行一定的铺垫,学生很难感受杜甫的“痛快”。当“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形象地感知在唐玄宗骄奢,奸臣当道,黎民百姓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下,作者在乱世中不得已携家眷逃亡到今四川成都后,终于盼来了战事结束,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这时,同学们就会理解“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深刻含义,也就明白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所表现出的作者急切回家的心情,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
再如诵读《小儿垂钓》,可以这样引领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从古诗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一个小孩儿,虽然不修边幅也隐藏不住他的机灵。他坐在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就在路人远远走来问询时,他当机立断,遥遥摆手,止住了路人的问询声,生怕有一点动静吓跑了他心心念念的小鱼儿。教师适时呈现相应的图画,借形象的图画进一步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展开深入地学习。教师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资料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诗歌意蕴与内涵的深入感知。有了想象與深入感知,学生在诵读时就不会拿腔拿调,而是真实情感地自然流露。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小学)
一、不求甚解,读准字音
在《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阅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便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论什么文体,读正确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古诗,更是如此,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楚。特别是在一些古诗中,为了押韵需要,还出现了一些古音,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乡音未改鬓毛衰”中的“衰”字,不读“shuāi”,读“cuī”,这些特殊的读音,要让学生读准。至于为什么这么读,到了高年级可适当补充说明。
二、把握规律,读出节奏
小学阶段接触的古诗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这些诗在朗读停顿方面有一个基本规律,五言诗一般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与停顿,但不要拖腔。停顿也要有长短变化,如果朗读的时候节奏整齐划一,没有变化,很容易让人和僧人念经联系在一起。一般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的停顿要稍长一些,而最后一个字,特别是全诗的最后一个字要拖长或重读。吟诵诗歌的停顿,需要根据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从而准确表情达意。在掌握了基本节奏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文表达的情感,把握朗读的节奏。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咏鹅》和《悯农》在节奏和感情基调上肯定是不同的。
三、掌握技巧,读出感情
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感情要饱满真切,其感情基调往往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因此,读出“感情”一定是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然,不是说只要理解得深刻,读出来就一定耐人寻味。其实感情朗读,就是将一些朗读技巧,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的个性化处理。所以,在诗歌感情基调有了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引导同学们学习了解基本的朗诵技巧,从音量到音高,从快慢到强弱,逐渐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在诵读时,控制好自己的声音,做到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起有伏,通过声音的合理变化,提升朗诵的质量,让诗歌诵读呈现出乐章的美感。具体策略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创设情境、讲解引导等方式。笔者对诗歌朗诵技巧有两点建议:
第一,关注重音。重音的处理,对于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高音响亮,表示兴奋、激动、喜悦的情感;低音幽沉,表示肃穆、沉静、悲伤的情感。如读孟浩然的《春晓》,前两句主要写诗人清晨醒来的所见所闻,朗诵时要尽量舒缓、柔和,音量过大或声音太重显然不合适。“闻啼鸟”三个字的尾音可逐渐上扬,意在表现诗人欣赏鸟语花香,感受明媚春光时的喜悦心情。后两个句子是写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想,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也不知道园子里的花凋零了多少。在诵读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时,“花落”两字可以相对重读,读到“知多少”时,可以逐渐减缓力度,降低音量,更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对花落的惋惜之情。
第二,关注语调。语调,是指说话的腔调,在诵读中,往往指句子诵读的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变化与搭配。例如,在诵读陆游的《示儿》时,“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陆游至死未能见到祖国统一的悲痛,表现出了他的无奈与遗憾。因此,读的时候语调要平缓,甚至下降以表达他的无可奈何。而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语意突转,写出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虽然悲痛,但是却坚定。因此,在读的时候语调要上升,表现出作者临终前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四、适当补充,读出意境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然而,它在时空上,却和我们生活的时代相隔千年,不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学生很难深入了解作品,无法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更不可能领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情思。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做适当的背景补充,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打破作者与学生的时空界限尤为重要。补白是常用的有效策略之一,补白诗歌中留下的空间,从而让朗读技巧内化于心,自然流露。
如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如果教师不进行一定的铺垫,学生很难感受杜甫的“痛快”。当“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形象地感知在唐玄宗骄奢,奸臣当道,黎民百姓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下,作者在乱世中不得已携家眷逃亡到今四川成都后,终于盼来了战事结束,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这时,同学们就会理解“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深刻含义,也就明白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所表现出的作者急切回家的心情,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
再如诵读《小儿垂钓》,可以这样引领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从古诗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一个小孩儿,虽然不修边幅也隐藏不住他的机灵。他坐在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就在路人远远走来问询时,他当机立断,遥遥摆手,止住了路人的问询声,生怕有一点动静吓跑了他心心念念的小鱼儿。教师适时呈现相应的图画,借形象的图画进一步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展开深入地学习。教师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资料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诗歌意蕴与内涵的深入感知。有了想象與深入感知,学生在诵读时就不会拿腔拿调,而是真实情感地自然流露。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