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实现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進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学科强调情感,注重提高学生情感观念的养成,教师要运用情感教学来进行教学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学生自我情感认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真正地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注重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情感教育其实就是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在考虑到学生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情感来带领学生进入到教学氛围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地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出小学语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1.具有审美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会感受美、领略美的初始阶段。由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于美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确切的审美对象,从而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懂得如何发现美、欣赏美。
2.具有调控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而且普遍好动,缺乏一定的耐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合理地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倾听学生内心的情感,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情感状况来进行有效的调控,培养他们的主观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3.具有熏陶作用。小学语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字的科目,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让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的基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而情感教育的目的,则是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情感因素的文章,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学生学会体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地领悟课本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课文当中的第6段来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充分地感受雪后的景色,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好地使学生成长和拓展,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认同感。
(二)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围绕这个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情感教育,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情感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与父亲平时相处的事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父亲为了创造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进而能够意识到父子之间的情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三)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么就要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人格,将自己丰富的情感与热情传递给每位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注重一言一行,而且还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要具备良好的气质与性格,要规范个人的语言与动作,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当中[3]。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形象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来促进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真诚地关心每位学生,教师要多于学生交流与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与生活态度。
三、结语
总之,将情感教育合理地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认知与理解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得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祖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润平.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J].学周刊,2020(03):101.
[2] 马明琪.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7-88.
[3] 王旭.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49.
[4] 舍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09.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学科强调情感,注重提高学生情感观念的养成,教师要运用情感教学来进行教学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学生自我情感认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真正地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注重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情感教育其实就是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在考虑到学生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情感来带领学生进入到教学氛围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地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出小学语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1.具有审美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会感受美、领略美的初始阶段。由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于美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确切的审美对象,从而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懂得如何发现美、欣赏美。
2.具有调控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而且普遍好动,缺乏一定的耐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合理地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倾听学生内心的情感,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情感状况来进行有效的调控,培养他们的主观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3.具有熏陶作用。小学语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字的科目,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让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的基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而情感教育的目的,则是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情感因素的文章,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学生学会体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地领悟课本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课文当中的第6段来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充分地感受雪后的景色,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好地使学生成长和拓展,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认同感。
(二)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围绕这个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情感教育,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情感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与父亲平时相处的事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父亲为了创造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进而能够意识到父子之间的情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三)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么就要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人格,将自己丰富的情感与热情传递给每位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注重一言一行,而且还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要具备良好的气质与性格,要规范个人的语言与动作,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当中[3]。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形象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来促进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真诚地关心每位学生,教师要多于学生交流与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与生活态度。
三、结语
总之,将情感教育合理地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认知与理解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得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祖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润平.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J].学周刊,2020(03):101.
[2] 马明琪.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7-88.
[3] 王旭.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49.
[4] 舍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