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传统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思考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忧思之作。该书以刘东教授为联合国《世界文化报告》“中国部分”主持撰写的讨论提纲为基础,剖析了传统文化在申遗、语言、建筑、电影、体育、通识、家庭等方面所受到的冲击,对中国在当今世界所遭遇的态势和承担的命运,以及相应的应对之策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思考。
  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作为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刘东教授认为文化全球化虽为大势所趋,却尚在过程中,世界格局远未定型,我们不应将自家传统视作奄奄一息的死物。只有参验当今时代的学识、眼界与体悟,重新为传统贯注精神内容和思想活力,政治合法性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危机才能获得和解,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才能熬成新的传统。全书篇幅精练,又立意高远,堪称当下最具全球眼光的中国文化宣言。
  《再造传统》:全球化的发生与焦虑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说,地球越变越狭小逼仄的同时,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日益压缩,心情和感受随之趋于紧张,因为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突发事件,都可以即时传播到耳朵里,全体人类共担风险,从而构成心悸和失眠的理由。西方资本主义以一张无形之网架设的“全球场”跨越着时间的藩篱,抹杀了疆域的边界,杂糅身份与文化等多种元素,无意识地吞噬着被其视为民族主义的“异化”。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必然也正在经历着“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数千年以来沿袭的文化被西方视角所“解构”,打破了传统的包浆,再生的文化究竟是“融合的升华”,还是跌落为“不可逆的糟粕”?寻求“文化间性”的渗透和嫁接是契机,还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
  在《再造传统》中,刘东以敞开的视角梳理“全球化”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全球文化的进程,立足当下现有研究,钩沉历史,细化勾勒出当中国传统遭遇全球化时,对语言、建筑、电影、家庭等文化与社会诸多领域所造成的认知冲撞,审视在全球化中漂移的中国性、危与机并存的复杂态势以及自我殖民还是中体西用,审时度势发挥文化主体性,激活本土文化的原创力。《再造传统》的副标题是“带着警觉加入全球”,这似乎给出了一种暗示,即当跨文化发生时,参照系的紊乱致使民族本土文化脱离原有轨迹的发展,在盲目追随西方文明的路途中陷入迷茫而无所适从,敞开的视野赋予了多种选择,恐慌也正是源于此,特别是在“逻各斯中心主义”挥之不去的阴影下,第三世界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程度日益提升,在众声喧哗中,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避免在全球化中被扼杀?反思精神的本质就是以理性的思辨,敢于对一切的产物进行批判,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勇敢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在这里,理性是警觉的延伸。
  另一方面,刘东所强调的“加入全球”,即是将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事实公之于众:“加入”就意味着曾经的“不在场”,西方人打乱东方的秩序,又将其纳入西方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偏见。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电影作品之所以能在海外屡获殊荣,一方面来自对传统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沉思引发国内受众的关注,另一方面,他们的电影满足了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想象:原始、落后、边缘。90年代之后,好莱坞电影商业制作热潮席卷中国电影界,《英雄》《无极》等一系列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大片”的诞生使中国电影界陷入了“全球化”的泥沼,“中国观众也在银幕或电影屏幕上重温着被灌输的西方形象”。中国人只接受西方给予东方的价值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这即是中国文化模式停滞不前的原因。
  文艺复兴与当下文化复兴的共同特点即是思想的去魅。从启蒙时代出发,建立在对理性体系的反思有积极亦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性在于以理性的眼光看历史与宗教,消极性则在于把理性之外的东西通通视为一种异样:疯狂。文化复兴也是如此,全球化带来了一体化的视角,但却像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潜移默化地诱导着众人享受光鲜之下的其乐融融,像浸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受到步步近逼却不自知。当下,为了让文化景观纳入国际视野,打上西方烙印,在“申遗”途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英语的广泛传播威胁着语言的多样化,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岁月沉淀的怀旧情结灰飞烟灭……如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所说:“……全球化也使致命疾病、破坏性想法和行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偏执狂、毒品和武器得以扩散。通过即时通信和旅行,我们彼此之间变得更近;但它不断提醒我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机会上的不同,这些会持续分裂我们,可能会比之前更痛苦。”
  福柯提出,要反思一个时代的认知型是如何产生的。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理性、批判和反思的时代。笛卡儿提出以理性为核心构建的主体和自我。尼采从基督教到反基督教,批判意识逐渐颠覆传统权威。康德受卢梭影响,他所认为的启蒙是人们摆脱不成熟的状态,在服从与不服从之间的判断并不是自身缺乏理性,而是缺乏运用理性的决心和勇气。这个“建立—颠覆”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一边力不从心地为恢复传统文化振臂高呼,一边默认既定历史事实,刻意迎合“全球化”,来自多方的噪声干扰着价值的取向和定位,21世纪跨文化时代的认知型,仅有理性远远不足以支撑起民族对未来的选择。全球化似乎永远没有终结,中国是否能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场中,整合被同化、濒临断裂的文化因子,所有传统的、民族的,与其将这些放在真空文化装置中束之高阁,不如将其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同当代艺术展开一番博弈,从中脱颖而出的,才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底色。
  (刘晗/文)
  用新拿来主义再造传统
  中国文化独自创发,自成自受,以其强烈的个性赋予中国屹立于世界的精神特质。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可能。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带着承继传统文化特质和提高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警觉,在《再造传统:带着警觉加入全球》中对如何塑造中国文化现代形态进行了探讨。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跳出了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整理国故”的传统命题。无论胡适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还是章太炎的《国故论衡》,都是从比较学的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再认识,以引进外来文化或者西方知识体系为总目标。而《再造传统》着眼于全球化过程本身,跳出了中西文化比较的传统思路。因此,本书所开示的如何看待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文化,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全球文化冲击等观点具有普适性。   当然,本书的立足点在传统文化的未来。作者的初衷在于提醒中国最广大的知识分子,警惕全球化本身的不确定性,以防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丧失中国特质。全球化是一个过程,贴有西方化、国际化、世界化、普遍化、全球化,甚至星球化等标签,无论是将这些概念叠加限制还是分类铺陈,都表明全球化还介乎方生方成中;而归根结底,这一过程是人类社会的总体趋势,势必由社会的主体人类来完成。这两方面构成了全球化过程的不确定性。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就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封闭发展路径,拒绝主体选择,把全球化的未来看死了。二是唯利是图,取消了我们的文化特质,把传统文化推向衰亡。因此,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过程必须是开放性和探索性并存的。
  作者并不主张把传统文化“当作气息奄奄的、只配受到保护和进行展览的熊猫,而要让它跟生猛的当代文化去厮混,去摸爬滚打,以获得跟世界并长争高的生命力”。因为只有通过活跃的、直接的、交互的对接渗透,才可能杂糅和嫁接出作为“文化间性”的新型文化。然而,全球化不是高速行驶穿行各国的列车,而是存在多种变异可能的病原菌。尽管作者对结果持乐观态度,也不能断定其结果是表现为压制和灭绝,还是表现为融合与跃升,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旦你抛向空中,只有时间才能给你答案。
  传统文化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化变迁中,是极其脆弱的,脆弱到一如自然遗迹,在持续的外来压力下,会像电光石火一样稍纵即逝,变成未来考古意义上的文物或死物。因此,“带着警觉加入全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断提升去粗取精、趋利避害的能力;第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要以坚持中国特质为核心;第三,要避免过程中的功利主义。这些观点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及近代知识分子的“中体西用”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不妨称之为“新拿来主义”。
  (马俊杰/文)
  在传统中寻找应对全球化弊端的药方
  ——读《再造传统:带着警觉加入全球》
  2007年年底始于西方的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一起拖入泥潭。这样的情境,让原本就备受争议的全球化进程,再度成为众矢之的。全球化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是西方价值观的崩溃,在这里,反思全球化的思潮就与反思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合流了。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全球化的失败,或许也意味着西方以外的价值体系的机会,其中或许就包括中国。
  事实上,在20世纪末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显然是过去15年里,受到全球化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一进程更是再次将中国传统与西方“普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推到了前台。于是,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全球化这对矛盾成为刘东聚焦的主题。
  刘东发现,“各国学者围绕着‘全球化’的问题,几乎对每件事都没有共识”。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指出的那样,对某些人而言,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对另一些人来说,全球化则是悲惨的祸根。这样混乱的知识状态,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全球化尚在过程中。这意味着,一方面,全球化的过程给人类知识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含义仍是“各种不同义项的叠加”。而与西方学者将“全球化”定义为西方化、国家化和世界化的同义词不同,刘东则将全球化看作是普遍化和星球化。他认为,唯有星球化这一义项,才强调了人类横跨星球的某种空前联系,并构成了某种新型的知识范式。
  也正是基于此,与其他批判全球化的学者不同,刘东将全球化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宿命”。所以,刘东表示,既然已经认识到铺天盖地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已经不能放过任何人,而要表现为对全人类的无情宿命,那么就只有以昂扬的姿态和积极的行动,去承担无可规避的命运。
  正因此,在刘东那里,全球化也同样成为一种契机。它给予我们机会,去重新审视传统在现代背景下的价值。它激发了地方独特意识的提高,实际上是地方特色的重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既大胆又谨慎的文化权衡!这种文化权衡,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再造传统”。(严杰夫/文)
其他文献
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德]赫尔曼·鲍辛格著,吴秀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随着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现代和后现代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带给思想界的多次淘洗,“日常生活”成为思想文化领域里备受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作为被批判的乌合之众,还是作为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大众及其日常生活都是思想领域中极具生产力的土壤。在德语国家,  西美尔、本雅明等思想家倾向于将大众当作受到
期刊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似乎一直是主流的传统,国际政治问题也只有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才能得到解释。学者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国际问题,往往是探讨如何为国家制定最佳战略,进而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国际政治领域似乎被理解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场合,遵循着丛林法则,国际政治研究则变成了一种“权谋术”。这么说也许歪曲了现实主义的真正意涵。当然,现实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它就是国际关系中一种重要的
期刊
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与唐人的诗文创作相伴而生,也同时经历着流传、散佚与重辑的过程,唐代的很多文学现象,都可以从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中窥见端倪。因而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也受到了后人层出不穷的关注。最近,卢燕新先生的《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的问世,使我们在反思长期以来学术史固定格局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学术研究趋向有了一定的思考。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总论,从文化理论层面
期刊
2014年的长篇小说,一如往年一样花团锦簇般繁荣着——在中国文学杂志上,在大大小小旨趣各异的出版社里,长篇小说像流水一样被生产着。然而,这繁华里,却有几分荒凉。也许很难统计长篇小说(我指的是纯文学领域)的读者究竟有多少,但是,写作者本人的那份疲惫却是真真切切游荡于字里行间。他们努力地写着,但似乎也清楚地知道,写下来的字很快就会被湮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份物质的繁华与人心的荒凉对峙,或许就是今天的
期刊
《蟠虺》围绕春秋战国时代一尊神秘精美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展开,作者刘醒龙大胆借鉴类型小说的各种元素,为读者讲述一个惊心动魄又不乏历史反思与文化底蕴的现实故事。小说情节分设五条线索齐头并进,气度开阔一如那尊贯穿首尾的青铜礼器,针砭“学术腐败”催人反思,探讨文化良知使人警醒,全书也因此具备了一种历史反思价值与现实警醒意义。  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醒龙的最新作品,《蟠虺》既有历史宏阔雄壮的气度,
期刊
一   历史哲学在本雅明哲学思想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在他生命中专注于研究巴黎拱廊街的最后几年。后来整理出版的笔记《拱廊街工程》(Das PassagenWerk)表明,他试图在现代性框架中提供一种新型的时间体验和历史观念。虽然这部著作最终没有完成,但是从许多痕迹上来看,本雅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主义上台前夜,世界历史的危机正在迅速聚集的时
期刊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哲学书,由陈先达教授与学生散步时“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所成,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大话题下做小文章,小话题则从小见大,不是掉书袋,也不是玩弄概念,而是文本、历史、思想、生活浑然天成,韵味横溢。阅读本书仿佛行走在路上
期刊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活里的蔬菜知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了新的了解。  全书内容视角新颖,将生活和自然植物知识的普及联系起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蔬菜,讲解植物的逸闻趣事、人文典故,考证精良,知
期刊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1956—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后世影响的研究。作者通过本书提供了一种迷人的、有洞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从对贵格会运动到马基雅维利,以及在法国大革命和德国哲学中的渊源。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的境况》到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再到《共产主义宣言》一一进行了考察,
期刊
作为一个在争议声中逐渐壮大的前沿学术,文化研究的发展动态总是备受瞩目。从2014年的文化研究成果来看,其在继承既有传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型。一方面,文化研究基础理论、“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媒介文化”等依旧是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另一方面,相较于往年,本年度专门研究某种现象或事件的个案分析类著述明显增多。这既证明了文化研究一直宣称的“不关心束之高阁的经典,不聚焦高雅的文化,而是关注最普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