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基于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本文从“利用多媒体,增強教学趣味性”“加强体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开展合作教学,转变学习方式”“课后作业创新化,促使学生积极完成”这四个方面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33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要切实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在促使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得以良好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将其作为一门副科而消极对待,这也导致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其道德与法治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兴趣不足、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照本宣科,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多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作为一门副科,在教学中的态度十分消极,缺乏一定的创新,更别说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去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了。而热情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低下,影响了小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和成长。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利用新的教育资源如多媒体,去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节课的时候,为了促使学生对烟酒的危害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或者解说视频,加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在课堂上促使学生加深认识。在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小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丰富的趣味性,这就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又如,在教学“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热点,如扶贫活动的开展,来进行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生活闭塞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再展示如今山区道路平整、人们生活更为便利的图片或视频,促使小学生在对比中真正对中国复兴的认识有所加强,同时也意识到每个人都要为复兴中华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加强体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理论生硬的问题较为多见,课堂互动不足。教师需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小学生真正在认识的基础上做出良好的、积极的行为。一方面,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不能充分针对一些社会行为和思想观念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即使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也难以保证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加强体验式教学,真正让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运用,这比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教学“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小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体验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公交车让座、模拟公共场合个人文明礼貌保持等情境,选取若干学生作为“老人”、“残疾人”、“孕妇”等,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做出恰当的行为,即主动让出座位。或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公共图书馆的情境,不同学生分别作为“读者”、“管理人员”等,模拟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打闹等不当行为,再由小学生指正。在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中,小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公共生活中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真正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
三、开展合作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转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并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素养进行培养,从而能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以此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能够较好地完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小组学生在课前查阅与孔子有关的资料,并让小组的学生代表在课堂当中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能够让学生做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总结,并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能够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维,突破了固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四、课后作业创新化,促使学生积极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对于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发现学习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课后作业去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注意到,小学生对于完成传统的书面作业兴趣不大。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结合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对道德与法治作业进行创新,促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积极思考,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总结自己所理解的生活中的公共秩序,发现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以便学生对“公共秩序”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在生活的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遵守这些秩序,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思维导向。又如,在教学“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班级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此作为课后作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加强思考,加以创新,充分促使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煜姗,高德胜.见真,见善,见美——谈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J].中小学德育,2017(08):5-7.
[2]吴恒.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思考[J].华夏教师,2017(21):84.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33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要切实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在促使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得以良好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将其作为一门副科而消极对待,这也导致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其道德与法治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兴趣不足、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照本宣科,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多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作为一门副科,在教学中的态度十分消极,缺乏一定的创新,更别说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去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了。而热情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低下,影响了小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和成长。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利用新的教育资源如多媒体,去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节课的时候,为了促使学生对烟酒的危害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或者解说视频,加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在课堂上促使学生加深认识。在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小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丰富的趣味性,这就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又如,在教学“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热点,如扶贫活动的开展,来进行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生活闭塞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再展示如今山区道路平整、人们生活更为便利的图片或视频,促使小学生在对比中真正对中国复兴的认识有所加强,同时也意识到每个人都要为复兴中华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加强体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理论生硬的问题较为多见,课堂互动不足。教师需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小学生真正在认识的基础上做出良好的、积极的行为。一方面,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不能充分针对一些社会行为和思想观念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即使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也难以保证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加强体验式教学,真正让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运用,这比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教学“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小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体验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公交车让座、模拟公共场合个人文明礼貌保持等情境,选取若干学生作为“老人”、“残疾人”、“孕妇”等,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做出恰当的行为,即主动让出座位。或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公共图书馆的情境,不同学生分别作为“读者”、“管理人员”等,模拟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打闹等不当行为,再由小学生指正。在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中,小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公共生活中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真正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
三、开展合作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转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并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素养进行培养,从而能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以此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能够较好地完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小组学生在课前查阅与孔子有关的资料,并让小组的学生代表在课堂当中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能够让学生做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总结,并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能够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合作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维,突破了固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四、课后作业创新化,促使学生积极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对于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发现学习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课后作业去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注意到,小学生对于完成传统的书面作业兴趣不大。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结合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对道德与法治作业进行创新,促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积极思考,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总结自己所理解的生活中的公共秩序,发现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以便学生对“公共秩序”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在生活的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遵守这些秩序,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思维导向。又如,在教学“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班级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此作为课后作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加强思考,加以创新,充分促使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煜姗,高德胜.见真,见善,见美——谈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J].中小学德育,2017(08):5-7.
[2]吴恒.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思考[J].华夏教师,2017(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