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启示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协同创新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课题以研究协同创新的一般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特殊含义;梳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应用型;民办本科;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69-03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unning a college and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takes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s breakthrough point,analyzes the special meaning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pr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ir choice of path of innovation synergy,providing a useful reference for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the pr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lightenment
  一、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一)协同创新的一般内涵
  一般认为,“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主体,通过协调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创新”有别于“创造”和“发明”,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创新可以理解为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或物化。正是由于创新理解的多元性,协同创新的定义亦未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不同的组织机构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出发对协同创新进行界定。这里“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二)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特殊含义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协同创新不同于研究型公办高校的协同创新,前者瞄准的是“实用”,后者瞄准的是“大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协同创新是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导,以有关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为核心要素,以协同创新、互利共赢为价值追求,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突破不同主体间的壁垒,将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的优质资源整合重组,从而使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多出高水平的应用型成果,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协同创新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协同创新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首要任务。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除了民办高校外,地方政府、公办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源掌握在不同主体手中,必须依靠其他主体的支持,借助协同效应才能达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协同创新是构建“教(人才培养)、研(科技研发)、产(加工生产)、销(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协同创新是提升科研层次和整体水平的必然选择
  應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不同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985”,“211”工程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瞄准的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而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科研突出“应用性”,在确定科研主攻方向时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教育教学研究、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等方面。并通过不同主体的协同创新,提升科研层次和水平,从而实现科研领域新的突破。可以说,协同创新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提升科研层次和整体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协同创新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建设和发展的应有之意。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必须尊重两大基本规律,一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二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借助协同创新提高自身能力,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一)学科专业优势
  目前,青岛工学院作为胶州市唯一一所地方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强化专业设置对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及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力度。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和文学3个学科门类,共有29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18个,占比62%。形成了工学为主,文学和管理学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需求,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具备实施协同创新的学科专业优势。
  (二)人才资源优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民办高校高职称、高学历、高学位人才资源集中,且专业类别齐全,协同创新人才资源优势明显。以青岛工学院为例,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截至2015年,学校有专任教师424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0.66%,博士、硕士占68.16%,具备融入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条件,具有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打通先进技术转移、应用、扩散的路径,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对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制机制优势
  灵活的体制机制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最大的优势。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主动作为,发挥学科专业相对集中的优势,突破高校内外部固有的资源分配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协同创新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以青岛工学院为例,学校出台《青岛工学院科技型实体管理办法(试行)》,鼓励所属单位挖掘潜力,通过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对外科技咨询与服务等方式,推进协同创新。此外,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还可以借助出色的人才战略、卓有成效的人才吸引和保留计划、积极的员工发展和培养计划、富有前瞻性的绩效和薪酬制度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为协同创新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四、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应用型民办高校实施协同创新,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不同主体间“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从而实现内部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要发掘自身资源优势,促进学科交叉、专业以及科研与教学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内部“割据”,从而实现内部协同创新。
  (一)校地协同创新
  加强校地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是民办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以青岛工学院为例,学校驻地胶州市正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着力打造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和人才聚集的洼地。伴随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际物流港“两大引擎”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常态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临空经济、现代服务等新兴业态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地方经济飞速发展会对人才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形成了校地合作的内在动力,为校地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的人才科研优势与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相结合,借助协同创新一方面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办学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校校协同创新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开展校校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增强自身实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影响力。以青岛工学院为例,学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高水平公办高校的对接与合作。2015年11月,青岛工学院与青岛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教学点签约及揭牌仪式顺利举行,这标志着校校合作协同创新迈出重要步伐。通过校际合作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教学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而且有利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为深度合作产出高水平应用型成果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借助校校协同创新,跨越了公办与民办的“鸿沟”,拉近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与高水平公办大学间的距离。
  (三)校企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校企合作,其内涵要比校企合作更丰富。新形势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坚持开放办学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使学校专业优势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实现多角度互利共赢。以青岛工学院为例,继“顺丰班”之后,2015年暑假期间,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青岛宇创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宇创凡”电子商务暑期培训班。宇创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专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淘宝综合运营培训,增强学生的電子商务实战能力,提升企业的实际业务绩效,达到校企协同创新的预期目标。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实用型项目共同科研攻关等方面协同创新的空间也相当可观。
  (四)校院协同创新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校院协同创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对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凝练科研团队具有重要价值。2015年10月,青岛工学院教师主持的课题《地温变化梯度对土壤环境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2015年度科研平台开放课题立项,并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国家级科研平台——农业部商丘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批准,资助科研经费6万元。青岛工学院作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科研攻关,协同创新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五)校内协同创新
  校内协同创新主要是指高校内部资源以及内部组织围绕创新进行的相互协同。以科研工作为例,实施内部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以协同创新为目标,以应用型研究为导向,紧密围绕重点领域,聚焦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研究方向,建设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科研团队,进而为培育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成果创造条件。此外,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具有扎实前期研究积累、符合学校优势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跨学科、跨部门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团队在承担重要课题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高层次课题申报、高级别论文发表、高档次奖励获取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总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创新发展,既要注重取长补短,又要发挥潜在优势。可以说,协同创新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适应转型发展的新要求,突破自身资源“瓶颈”的约束,多出高水平应用型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颜廷兰.新建本科高校科研方向与选题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2(23):52-55.
  [2]石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3]郑鸣皋.民办高校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管理观察,2014(12):158-159.
  [4]张宝秀.应用型大学的科学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20(1):10-14.
  [5]刘印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思考[J].新西部,2014(14):144-145.
  [6]何根海.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思考及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2(16):21-23.
  [7]潘懋元,罗先锋.民办高校机制优势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5):9-16.
其他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微信作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工具,利用微信这个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途径是新形势下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党建微信平台进行SWOT分析,在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党建微信平台基础上,从团队建设、模块设置、制度规范和载体合力四个方面对“知行青春”微信平台党
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科学技术处,辽宁 阜新 123000)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和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
期刊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摘 要: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层面和学校管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
期刊
摘 要:微博的产生又一次革新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无处不在的触动了人们传统的行为模式,也引起对教育影响的关注,随着微博引入教学的讨论和尝试,大学“微博课堂”也逐渐兴起。然而在微博进入课堂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微博教学、传统教育及其关系进行反思,正确的定位和利用微博,“微博课堂”对如何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及其与传统教育的协同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博课堂;Intern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方面的研讨,拟在鼓励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增强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成长成为“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合格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基本素养;社会责任感;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 要:创新基地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基地的建设,介绍和分析行业特色高校——北京印刷学院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管理模式和建设成果,针对创业教育的需要,行业特色高校为学生构建创新训练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行业特色;创新基地;印刷包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
期刊
摘 要: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合格工程师,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的工程教育八项原则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土木工程施工》校地合作课程引入企业导师进行施工现场教学及实践指导,重视过程考核及应用能力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工程教育八项原则,为应用型人
期刊
摘 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我们应积极探索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通过开展模拟审判、组织法律辩论、创新实习制度、注重案例教学、鼓励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极大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其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文章以“西农生命科学学院”微信平台为例,探究新时代下高校微信平台的运营及管理。  关键词:新媒体;团队建设;模块设置;运营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67-02  Abstract: In new media age, t
期刊
摘 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英语学习存在模式固化等弊端,易造成学习者学习兴趣不足、口语水平差等问题。英语情境模拟模式通过构造真实、纯粹的英语语言氛围,创造纯正的跨文化环境,让学习者依靠现有案例感受类似的真实场景,尽快投入实战状态。情境模拟有利于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英语情境模拟;英语学习;英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