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数学为“理性”学科,具备鲜明的工具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则赋予了数学“感性”的色彩,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還能够在思想上受到指引、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以数学导思、以数学育人”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62-01
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实施,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和道德熏陶,通过全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途径与渗透策略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语言、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活动等途径,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语言,渗透德育
数学是一门以“严谨”著称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往往具备简洁、严肃、刻板的特点。事实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德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语言,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也体会到数学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果教师直接给出概念,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不利于德育的渗透。此时,教师可以对于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在知识讲解中融入情感因素,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情感感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接受德育。比如,在介绍“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表述:“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做‘减法’。比如,我们压力太大的时候要给自己减减压、体重太重的时候要给自己减减肥、车开太快的时候要赶紧减减速……所以,大家体会到生活中‘减’的艺术了吗?那么在数学中,是否也有‘减’的艺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通过上面的表述,不仅引发学生对于“减”的思考,为他们理解“减法”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铺垫,也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减法艺术”的思考,使学生学会通过做“减法”来保持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态、安全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借助教学语言的艺术,实现德育的渗透。
二、讲述数学故事,渗透德育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中的知识和方法,也体会数学中的思想和智慧。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讲述数学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情感上的教育,实现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欧拉圈羊圈”的故事:欧拉小时候一边读书一边帮父亲放羊。一天,爸爸要圈一个最少600平方米的羊圈。他选择了一块长40米,宽15米的长方形土地。然后,他只有100米的篱笆,并不能够把羊圈围起来。正当父亲决定放弃的时候,欧拉想出来一个好主意。他把40米长的边缩短了,变成25米,把15米长的边延长了,也变成25米。这样一来,不仅羊圈的面积变大了,100米的篱笆竟然也刚好够用。教师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也使学生认识到,无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应该善于动脑、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实现德育的渗透。
三、开展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学生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死读书”的学习模式,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促进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于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实现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于“时、分、秒”各自代表的时间长短以及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有更为直观而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分秒必争”的课堂游戏:首先,以秒为单位,组织“冰冻60秒”活动。让学生一动不动静坐60秒,在“静默”中感受60秒的长度;其次,以分为单位,组织“加减法速算”活动。让学生以3分钟为时间界限,进行加减法速算,在“匆忙”中感受3分钟的长度;再次,以时为单位,组织“时间想象”活动。让学生结合前两轮的游戏感受,思考一下1小时是多少分,而自己可以利用1小时时间完成多少事;最后,开展“分秒必争”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总结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尝试说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说一说自己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认识。教师通过组织“分秒必争”的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于“时、分、秒”的基础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品质,做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管齐下”。
综上所述,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具备工具性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人文性的功能。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语言、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活动”等途径,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琳琳.巧妙融合,综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华夏教师,2018(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62-01
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实施,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和道德熏陶,通过全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途径与渗透策略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语言、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活动等途径,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语言,渗透德育
数学是一门以“严谨”著称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往往具备简洁、严肃、刻板的特点。事实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德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语言,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也体会到数学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果教师直接给出概念,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不利于德育的渗透。此时,教师可以对于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在知识讲解中融入情感因素,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情感感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接受德育。比如,在介绍“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表述:“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做‘减法’。比如,我们压力太大的时候要给自己减减压、体重太重的时候要给自己减减肥、车开太快的时候要赶紧减减速……所以,大家体会到生活中‘减’的艺术了吗?那么在数学中,是否也有‘减’的艺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通过上面的表述,不仅引发学生对于“减”的思考,为他们理解“减法”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铺垫,也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减法艺术”的思考,使学生学会通过做“减法”来保持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态、安全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借助教学语言的艺术,实现德育的渗透。
二、讲述数学故事,渗透德育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中的知识和方法,也体会数学中的思想和智慧。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讲述数学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情感上的教育,实现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欧拉圈羊圈”的故事:欧拉小时候一边读书一边帮父亲放羊。一天,爸爸要圈一个最少600平方米的羊圈。他选择了一块长40米,宽15米的长方形土地。然后,他只有100米的篱笆,并不能够把羊圈围起来。正当父亲决定放弃的时候,欧拉想出来一个好主意。他把40米长的边缩短了,变成25米,把15米长的边延长了,也变成25米。这样一来,不仅羊圈的面积变大了,100米的篱笆竟然也刚好够用。教师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也使学生认识到,无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应该善于动脑、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实现德育的渗透。
三、开展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学生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死读书”的学习模式,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促进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于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实现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于“时、分、秒”各自代表的时间长短以及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有更为直观而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分秒必争”的课堂游戏:首先,以秒为单位,组织“冰冻60秒”活动。让学生一动不动静坐60秒,在“静默”中感受60秒的长度;其次,以分为单位,组织“加减法速算”活动。让学生以3分钟为时间界限,进行加减法速算,在“匆忙”中感受3分钟的长度;再次,以时为单位,组织“时间想象”活动。让学生结合前两轮的游戏感受,思考一下1小时是多少分,而自己可以利用1小时时间完成多少事;最后,开展“分秒必争”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总结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尝试说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说一说自己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认识。教师通过组织“分秒必争”的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于“时、分、秒”的基础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品质,做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管齐下”。
综上所述,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具备工具性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人文性的功能。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语言、讲述数学故事、开展数学活动”等途径,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琳琳.巧妙融合,综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华夏教师,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