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贸易中,货款的收付是买卖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收付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资金周转融通与其所面对的各类金融风险和费用的负担。这是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收付方式主要有信用证、汇付、托收等,选择不同结算方式需要考虑其利弊优劣等诸多因素,其中在这些因素里安全是第一要素,其次是占用资金时间的长短。至于办理手续的繁简,银行费用的多少也应给予适当的注意。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使用信用证进行交易时,由银行提供付款保证,解决了进出口商互不信任的矛盾,同时还未进出口方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同时信用证作为支付方式中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风险最小的一种被很多贸易商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如何防范规避是值得研究的。
一、信用证的简介
(一)信用证的定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出版物(UCP600)第二条对信用证的定义为:意指一项约定,无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约定不可撤销并因此构成开证行对于相符交单予以兑付的确定承诺。简单的说,信用证就是指开证行对受益人所提交的单据相符时的付款承诺。
(二)信用证的特点。
1.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开证行向受益人的付款承诺,承担首要或者独立的付款责任,具有银行信用。即使开证申请人作为合同中的进口商失去偿付能力,或者拒绝付款,只要受益人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开证行就有义务付款。
2.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信用证根据买卖合同开立的,一经开立就独立于合同之外,信用证的相关当事人要完全按照信用证的条款为依据,不受合同约束。
3.信用证处理的是单据。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凭单付款的原则。开证行处理信用证业务时,只凭单据,不问货物,如果受益人所交单据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开证行就有义务付款。
(三)信用证的当事人。
信用证的当事人和权利与责任如下:
开证申请人:交易的买方,申请开立信用证;付款赎单。
开证行:进口地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指示,开立信用证;第一付款责任,并收取质押和开证手续费。
受益人:交易的卖方,是信用证的受益人;按时交货,提供信用证规定的单据,索取货款。
通知行:出口地銀行,审证的义务;将审核无误的信用证转递给受益人的银行。
议付行:严格审单,并贴现受益人的票据;有权不议付,如遭拒付可想受益人追索垫款。
付款行:开证行的付款代理,无权向受益人追索。
偿付行:为开证行偿还议付行垫款的第三个银行。
保兑行:加具保兑的银行,与开证行付同等付款责任的银行。
转让行:应受益人的委托,转让信用证的银行。
二、信用证流转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来自于进口商的风险。
1.为规避市场风险,面对市场价格变化等负责因素,从个身利益考虑,进口商故意不开证。没有开证申请人的请求,银行不会向受益人开出信用证,支付货款。所以信用证能否开立不是银行决定的,而是进口商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以及进口商本身的资信状况决定的。
2.进口商故意伪造或冒用银行名义开立假信用证骗取出口货物,如不能及时识破,将给出口商带来极大危害。
3.所谓"软条款"信用证,是指非善意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在开立信用证时,故意设置若干隐蔽性的陷阱条款,导致受益人在不犯错误的情况下也不能顺利议付货款。
(二)来自于出口商的风险。来自出口商的风险即受益人欺诈,是指受益人以受益人名义进行伪造信用证、伪造单据。发假货等欺诈行为,来欺骗银行和开证申请人,以此诈骗货款。
1.信用证受益人通过伪造单据欺诈本身货物不存在或货物与信用证上规定不符的货款,利用了信用证方式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特点,用伪造的方式欺诈开证行、通知行和开证申请人。该欺诈是信用证诈骗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信用证支付是一种纯单据买卖,银行只关心单据的完整和表面的真伪,只要出口商提供了完整、准确的单据,且做到"单单一致,单证相符"银行就履行付款义务。
(三)银行的风险。开证行审单不慎会造成损失,信用证处理的业务是单据,如果银行再单据的审核过程中有所失误,为此就要承担相应的议付货款的风险。
三、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是信用证的最终付款人,其作为进口商面临的最大欺诈是付款后收到残、次货物甚至收不到货物,因此进口商要慎重订立合同,对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做严格要求,让受益人不易伪造单据和信用证。
(二)出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出口商在缮制或收集单据时必须十分谨慎,要严格审核信用证和合同,并按照信用证的规定制作发票和从相关部门取得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检验证书、海关发票、领事发票、产地证明书等,务必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和整洁。
(三)银行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作为信用证的开证行,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客户提供有效、周到的服务。尤其是开证行应当树立起第一性的付款责任的风险意识,通知行在收到信用证之后必须核对签字或密押,确定真假无疑、杜绝假冒信用证。尽可能对开证申请人申请开立的信用证提供担保和抵押。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作为业务伙伴,同时加强银行间的国际合作业务水平。(作者单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信用证的简介
(一)信用证的定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出版物(UCP600)第二条对信用证的定义为:意指一项约定,无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约定不可撤销并因此构成开证行对于相符交单予以兑付的确定承诺。简单的说,信用证就是指开证行对受益人所提交的单据相符时的付款承诺。
(二)信用证的特点。
1.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开证行向受益人的付款承诺,承担首要或者独立的付款责任,具有银行信用。即使开证申请人作为合同中的进口商失去偿付能力,或者拒绝付款,只要受益人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开证行就有义务付款。
2.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信用证根据买卖合同开立的,一经开立就独立于合同之外,信用证的相关当事人要完全按照信用证的条款为依据,不受合同约束。
3.信用证处理的是单据。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凭单付款的原则。开证行处理信用证业务时,只凭单据,不问货物,如果受益人所交单据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开证行就有义务付款。
(三)信用证的当事人。
信用证的当事人和权利与责任如下:
开证申请人:交易的买方,申请开立信用证;付款赎单。
开证行:进口地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指示,开立信用证;第一付款责任,并收取质押和开证手续费。
受益人:交易的卖方,是信用证的受益人;按时交货,提供信用证规定的单据,索取货款。
通知行:出口地銀行,审证的义务;将审核无误的信用证转递给受益人的银行。
议付行:严格审单,并贴现受益人的票据;有权不议付,如遭拒付可想受益人追索垫款。
付款行:开证行的付款代理,无权向受益人追索。
偿付行:为开证行偿还议付行垫款的第三个银行。
保兑行:加具保兑的银行,与开证行付同等付款责任的银行。
转让行:应受益人的委托,转让信用证的银行。
二、信用证流转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来自于进口商的风险。
1.为规避市场风险,面对市场价格变化等负责因素,从个身利益考虑,进口商故意不开证。没有开证申请人的请求,银行不会向受益人开出信用证,支付货款。所以信用证能否开立不是银行决定的,而是进口商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以及进口商本身的资信状况决定的。
2.进口商故意伪造或冒用银行名义开立假信用证骗取出口货物,如不能及时识破,将给出口商带来极大危害。
3.所谓"软条款"信用证,是指非善意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在开立信用证时,故意设置若干隐蔽性的陷阱条款,导致受益人在不犯错误的情况下也不能顺利议付货款。
(二)来自于出口商的风险。来自出口商的风险即受益人欺诈,是指受益人以受益人名义进行伪造信用证、伪造单据。发假货等欺诈行为,来欺骗银行和开证申请人,以此诈骗货款。
1.信用证受益人通过伪造单据欺诈本身货物不存在或货物与信用证上规定不符的货款,利用了信用证方式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特点,用伪造的方式欺诈开证行、通知行和开证申请人。该欺诈是信用证诈骗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信用证支付是一种纯单据买卖,银行只关心单据的完整和表面的真伪,只要出口商提供了完整、准确的单据,且做到"单单一致,单证相符"银行就履行付款义务。
(三)银行的风险。开证行审单不慎会造成损失,信用证处理的业务是单据,如果银行再单据的审核过程中有所失误,为此就要承担相应的议付货款的风险。
三、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是信用证的最终付款人,其作为进口商面临的最大欺诈是付款后收到残、次货物甚至收不到货物,因此进口商要慎重订立合同,对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做严格要求,让受益人不易伪造单据和信用证。
(二)出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出口商在缮制或收集单据时必须十分谨慎,要严格审核信用证和合同,并按照信用证的规定制作发票和从相关部门取得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检验证书、海关发票、领事发票、产地证明书等,务必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和整洁。
(三)银行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作为信用证的开证行,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客户提供有效、周到的服务。尤其是开证行应当树立起第一性的付款责任的风险意识,通知行在收到信用证之后必须核对签字或密押,确定真假无疑、杜绝假冒信用证。尽可能对开证申请人申请开立的信用证提供担保和抵押。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作为业务伙伴,同时加强银行间的国际合作业务水平。(作者单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