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一直是哲学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人学,对自己而言是成就自身的人格;进而求知他人;再向外通出去,便是建国。虽然马克思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两者在人学方面的思想是声气相同的。今天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的共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土壤中根治、壮大。对于我们构建全人类和中国人的解放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的人;实践;群体性
“人之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研究分析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意蕴的共同性,促使马克思理论的真实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性相接,这一相接便接上了智慧之路。这一智慧是我们维持我们的国脉,发扬我们民族文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现实的人是二者共同的基础
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都是以探寻万物的本源,从而为人的存在提供安身立命之感。应该讲西方传统哲学从古希腊至今都侧重于研究自然本体,但“一切都成为科学知识以后,我们的生命即将完全抽空。在此,知识本身便有了一个危机。”“精神感觉敏锐的人,必将感到无边的空虚彷徨,必需在科学知识以外,另有一套学问而后可”。而中国哲学则侧重于以天地一体的价值取向,注重“社会人”的研究,“讲人文的则是‘质’的”。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概念,但有“知人则哲”的表述,“以人为终极关怀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六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基本上都是以探讨人安生立命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中国哲学更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促使中国哲学对于自然的关注并不是多,虽然中国以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儒学思想一直是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思想也被称为“人学”思想。因为它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人的日常生活、人的品行修养和道德教化、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上,提出了一套以“仁”核心内容的关于人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主旨的真正的回归。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这个人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也不是黑格尔的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从事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近代由于科学理性的大面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促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加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遗迹仍然存在,这就促使反思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了近代西方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在西方世界产生“哲学就是人学”的观念以后,西方学者才发现,原来由中国的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里已经包涵了丰富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空精神的精华,为全人类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深刻扫描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异化的现实存在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回归。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而中国哲学从孔子到谭嗣同都试图从人自身说明世界的合理性和统一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然和社会都是从人出发的,自然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社会就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由此强调人的历史主体性。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研究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实践性是二者人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
在西方哲学体系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工具理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家不为知识而知识”。旧的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目标就是为了说明世界,而不是在于改造世界,这就会促使哲学失去其现实意义。中国哲学“重人生而不重知论”,例如《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道与践行的精神始终为中国哲学家所推崇。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不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表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人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人必需向自然界谋求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对象,另一方面在谋求这种生活对象的过程中必需寻求与他人合作。这意味着“实践”本身就有一种超越自身局限性的社会属性,它使人摆脱了如动物事的生命活动方式,使人获得了自由自觉的特性。虽然中国哲学对于实践的表述不同,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表达方式中不存在与马克思的语言所传达的普遍精神。
三、群体性是二者处理个人和社会
关系的基本原则
西方由于自然哲学的思维模式的限制,其所研究的人是个体的人。人就是指的单个的个人,忽略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就是只注重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讲这是一种思维的短视。这是为什么个人主义是西方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必然会引发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国一直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和谐合作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基调。中国哲学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确立人的本质的。就是要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稳定和谐。
马克思的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可以理解为“生活的人”或者是“人的生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和儒家对于人际关系的强调不谋而合,只不过是儒家强调的是以血缘、统治和伦理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强调的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可见,从“关系”出发来把握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而非仅仅是自然属性或精神属性,是二者的共性也别于传统西方哲学的重要方面之一。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特质。而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认为“国”之本在于“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石,“国”和“家”是层层依托和拓展的关系。《荀子·王制》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群居,而动物则不能群。换言之,人与动物相比,其优势不是在于自然生理方面的特征,而是其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社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谐与合作是优先于分歧与竞争,维护秩序和追求和谐是核心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
“创立科学的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最多的就是他所关注的那些当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无产阶级。而对于底层人的存在方式的探讨又是从无产阶级的社会关系中阐述的。认为资产主义的个人主义必然会被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所取代。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是气息相通的。当然,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的建立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了目前被统治的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上有许多的相互融通之处。虽然它们所处的时空不同,但二者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这都有利于将马克思的理论整合到中国文化的的框架中。“建国的事业需要科学知识,但建国的精神不在科学里面。对中国而言,建设国家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甚为重要,但首先必须是建国的精神”。 应努力使马克思科学的人学理念在中国的土壤中植根和壮大。
参考文献:
①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人文讲习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②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03.01
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经济日报.2014-09-25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⑤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J].史政研究.2014(5)
【关键词】马克思;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的人;实践;群体性
“人之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研究分析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意蕴的共同性,促使马克思理论的真实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性相接,这一相接便接上了智慧之路。这一智慧是我们维持我们的国脉,发扬我们民族文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现实的人是二者共同的基础
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都是以探寻万物的本源,从而为人的存在提供安身立命之感。应该讲西方传统哲学从古希腊至今都侧重于研究自然本体,但“一切都成为科学知识以后,我们的生命即将完全抽空。在此,知识本身便有了一个危机。”“精神感觉敏锐的人,必将感到无边的空虚彷徨,必需在科学知识以外,另有一套学问而后可”。而中国哲学则侧重于以天地一体的价值取向,注重“社会人”的研究,“讲人文的则是‘质’的”。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概念,但有“知人则哲”的表述,“以人为终极关怀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六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基本上都是以探讨人安生立命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中国哲学更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促使中国哲学对于自然的关注并不是多,虽然中国以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儒学思想一直是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思想也被称为“人学”思想。因为它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人的日常生活、人的品行修养和道德教化、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上,提出了一套以“仁”核心内容的关于人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主旨的真正的回归。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这个人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也不是黑格尔的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从事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近代由于科学理性的大面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促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加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遗迹仍然存在,这就促使反思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了近代西方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在西方世界产生“哲学就是人学”的观念以后,西方学者才发现,原来由中国的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里已经包涵了丰富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空精神的精华,为全人类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深刻扫描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异化的现实存在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回归。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而中国哲学从孔子到谭嗣同都试图从人自身说明世界的合理性和统一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然和社会都是从人出发的,自然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社会就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由此强调人的历史主体性。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研究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实践性是二者人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
在西方哲学体系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工具理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家不为知识而知识”。旧的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目标就是为了说明世界,而不是在于改造世界,这就会促使哲学失去其现实意义。中国哲学“重人生而不重知论”,例如《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道与践行的精神始终为中国哲学家所推崇。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不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表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人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人必需向自然界谋求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对象,另一方面在谋求这种生活对象的过程中必需寻求与他人合作。这意味着“实践”本身就有一种超越自身局限性的社会属性,它使人摆脱了如动物事的生命活动方式,使人获得了自由自觉的特性。虽然中国哲学对于实践的表述不同,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表达方式中不存在与马克思的语言所传达的普遍精神。
三、群体性是二者处理个人和社会
关系的基本原则
西方由于自然哲学的思维模式的限制,其所研究的人是个体的人。人就是指的单个的个人,忽略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就是只注重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讲这是一种思维的短视。这是为什么个人主义是西方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必然会引发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国一直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和谐合作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基调。中国哲学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确立人的本质的。就是要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稳定和谐。
马克思的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可以理解为“生活的人”或者是“人的生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和儒家对于人际关系的强调不谋而合,只不过是儒家强调的是以血缘、统治和伦理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强调的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可见,从“关系”出发来把握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而非仅仅是自然属性或精神属性,是二者的共性也别于传统西方哲学的重要方面之一。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特质。而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认为“国”之本在于“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石,“国”和“家”是层层依托和拓展的关系。《荀子·王制》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群居,而动物则不能群。换言之,人与动物相比,其优势不是在于自然生理方面的特征,而是其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社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谐与合作是优先于分歧与竞争,维护秩序和追求和谐是核心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
“创立科学的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最多的就是他所关注的那些当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无产阶级。而对于底层人的存在方式的探讨又是从无产阶级的社会关系中阐述的。认为资产主义的个人主义必然会被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所取代。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是气息相通的。当然,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的建立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了目前被统治的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上有许多的相互融通之处。虽然它们所处的时空不同,但二者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这都有利于将马克思的理论整合到中国文化的的框架中。“建国的事业需要科学知识,但建国的精神不在科学里面。对中国而言,建设国家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甚为重要,但首先必须是建国的精神”。 应努力使马克思科学的人学理念在中国的土壤中植根和壮大。
参考文献:
①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人文讲习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②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03.01
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经济日报.2014-09-25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⑤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J].史政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