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学的融合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一直是哲学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人学,对自己而言是成就自身的人格;进而求知他人;再向外通出去,便是建国。虽然马克思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两者在人学方面的思想是声气相同的。今天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的共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土壤中根治、壮大。对于我们构建全人类和中国人的解放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的人;实践;群体性
  “人之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研究分析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意蕴的共同性,促使马克思理论的真实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性相接,这一相接便接上了智慧之路。这一智慧是我们维持我们的国脉,发扬我们民族文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现实的人是二者共同的基础
  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都是以探寻万物的本源,从而为人的存在提供安身立命之感。应该讲西方传统哲学从古希腊至今都侧重于研究自然本体,但“一切都成为科学知识以后,我们的生命即将完全抽空。在此,知识本身便有了一个危机。”“精神感觉敏锐的人,必将感到无边的空虚彷徨,必需在科学知识以外,另有一套学问而后可”。而中国哲学则侧重于以天地一体的价值取向,注重“社会人”的研究,“讲人文的则是‘质’的”。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概念,但有“知人则哲”的表述,“以人为终极关怀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六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基本上都是以探讨人安生立命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中国哲学更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促使中国哲学对于自然的关注并不是多,虽然中国以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儒学思想一直是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思想也被称为“人学”思想。因为它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人的日常生活、人的品行修养和道德教化、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上,提出了一套以“仁”核心内容的关于人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主旨的真正的回归。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这个人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也不是黑格尔的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从事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近代由于科学理性的大面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促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加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遗迹仍然存在,这就促使反思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了近代西方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在西方世界产生“哲学就是人学”的观念以后,西方学者才发现,原来由中国的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里已经包涵了丰富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空精神的精华,为全人类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深刻扫描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异化的现实存在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回归。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而中国哲学从孔子到谭嗣同都试图从人自身说明世界的合理性和统一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然和社会都是从人出发的,自然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社会就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由此强调人的历史主体性。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研究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实践性是二者人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
  在西方哲学体系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工具理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家不为知识而知识”。旧的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目标就是为了说明世界,而不是在于改造世界,这就会促使哲学失去其现实意义。中国哲学“重人生而不重知论”,例如《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道与践行的精神始终为中国哲学家所推崇。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不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表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人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人必需向自然界谋求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对象,另一方面在谋求这种生活对象的过程中必需寻求与他人合作。这意味着“实践”本身就有一种超越自身局限性的社会属性,它使人摆脱了如动物事的生命活动方式,使人获得了自由自觉的特性。虽然中国哲学对于实践的表述不同,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表达方式中不存在与马克思的语言所传达的普遍精神。
  三、群体性是二者处理个人和社会
  关系的基本原则
  西方由于自然哲学的思维模式的限制,其所研究的人是个体的人。人就是指的单个的个人,忽略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就是只注重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讲这是一种思维的短视。这是为什么个人主义是西方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必然会引发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国一直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和谐合作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基调。中国哲学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确立人的本质的。就是要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稳定和谐。
  马克思的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可以理解为“生活的人”或者是“人的生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和儒家对于人际关系的强调不谋而合,只不过是儒家强调的是以血缘、统治和伦理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强调的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可见,从“关系”出发来把握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而非仅仅是自然属性或精神属性,是二者的共性也别于传统西方哲学的重要方面之一。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特质。而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认为“国”之本在于“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石,“国”和“家”是层层依托和拓展的关系。《荀子·王制》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群居,而动物则不能群。换言之,人与动物相比,其优势不是在于自然生理方面的特征,而是其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社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谐与合作是优先于分歧与竞争,维护秩序和追求和谐是核心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
  “创立科学的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最多的就是他所关注的那些当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无产阶级。而对于底层人的存在方式的探讨又是从无产阶级的社会关系中阐述的。认为资产主义的个人主义必然会被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所取代。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是气息相通的。当然,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的建立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了目前被统治的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理论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上有许多的相互融通之处。虽然它们所处的时空不同,但二者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这都有利于将马克思的理论整合到中国文化的的框架中。“建国的事业需要科学知识,但建国的精神不在科学里面。对中国而言,建设国家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甚为重要,但首先必须是建国的精神”。 应努力使马克思科学的人学理念在中国的土壤中植根和壮大。
  参考文献:
  ①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人文讲习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②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03.01
  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经济日报.2014-09-25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⑤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J].史政研究.2014(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热闹、灿烂、美好,现代科技在给少年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分析了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例举了新科技、新经济、新生活给少年儿童文化生活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少儿文化工作针对提升少儿文化生活的欠缺与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少儿文
期刊
【摘 要】从1896年4月24日美国的《纽约时报》刊登的第一篇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开始,影视批评历经多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的文本也由原本的纸质媒介载体演变成为视、听、说、熔聚一炉的多媒体形态共时存在。而日益发展的多媒体形态对影视批评主体和影视批评活动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本文从多媒体时代对其的影响进行评述。  【关键词】多媒体;影视批评主体;一般构成;专业构成;文本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期刊
【摘 要】“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三类“花儿”中唯独“陇中花儿”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陇中花儿”的传唱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的特点,搜集抢救有诸多困难,因而“花儿”研究者对“陇中花儿”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也开辟了新的路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见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路径提供了几点建议,从而不断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路径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科学,它是人文艺术学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舞蹈即兴的类型角度出发,提出即兴的条件、层次、结构性三种理论类型观点,进一步以三种即兴类型探讨了舞蹈即兴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训练价值构成及体现。  【关键词】即兴;条件;层次;结构;训练价值  “即兴”作为当代舞蹈编创的一种常规技法,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随着对“即兴”的认知,目前舞蹈即兴训练已经成为舞蹈编导课程中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那么舞蹈编导课程中的即兴训练的概念是什么?一般情况
期刊
【摘 要】拉筹伯大学的设计教育在澳大利亚的院校中知名度高,设计教育也一直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设立,并随着市场发展而不断改变。其毕业生的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将该校作为一个澳大利亚设计教育课程设置的代表案例,通过文献整理、官网调查、数据检索用以分析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优势,希望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设置;平面设计;设计工作室  一、澳大利亚高校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在明晰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三个层次阐述了音乐课堂上如何开展“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课堂;生命教育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吸毒、自杀、性危机等行为屡屡出现,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生命教育”这一教育思想,
期刊
周韶华,中国画家、理论家。1929年生于山东荣成市。1941年参加八路军,并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8所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水彩画作品有《茶山之歌》;水墨画作品《渤海湾的晨光》及《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小图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作为依托,分析了在此时代背景下,触觉设计引入视觉形态化中的可能性,以及优越性。举例已出现的各种新兴的设计作品,进一步论述了在“小图”背景下视觉与触觉双通道建立的可行性。设计师通过对视觉与触觉语言的准确把握,是能够跨越图片尺寸大小的障碍而同样使受众得到满意的审美要求与情感共鸣。在这一系列的激发过程中,始终是以受众的心理情感作为设计的重点与核心。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鄂伦春族始终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其生产工具通常是手工制品,桦皮和兽皮成为了他们制作器皿、服饰的原材料。本文对鄂伦春族桦皮制品和兽皮制品两种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分析,力求增加人们对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的认识。  【关键词】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桦皮;兽皮  一、引言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鄂伦春族人民的生活状态。鄂伦春族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