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长存不灭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擂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1年7月2日,杭州一处住宅小区内,一个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刹那间,刚好路过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徒手接住女孩,女孩得救了,但她的左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吴菊萍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妈妈”。
  2011年8月17日,苏州市发生一起车祸,一名伤者倒在血泊中,一名乘车路过的女医生,跪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对嘴中还在冒血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实施抢救……她因此被公众称为“最美天使”。
  2011年8月18日,一位冒雨为残疾乞丐撑伞的苏州女孩,被人们称为“最美仙女”。
  在我们身边,总有许许多多事情令我们心生感动,他们用无私与善举,向公众传递着人性的温暖,折射出最美的光辉。请你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烛火映光辉
  黄 柯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在祝融放肆的笑声下,一栋大楼霎时变成一片火狱,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化作滚滚浓烟消逝而去,不知又为这人世增添了多少悲痛与哀愁!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放的,那栋大楼不远的路面上竟多了几株洁白的菊花,在焦黑的大楼下显得安静而又自然。
  第三天,几位路人停驻旁观,然后,放下手中的几株菊花,默默离去。
  ……
  11月21日,“头七”,在这次失火的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大楼前,数千上海市民自发从各地赶到事故现场,献上自己带来的花束,有序地悼念遇难者。还有许多在火海中逃生的幸存者也来到这里,向亡灵表达思念。人群安静而平和,胶州路上已铺满了菊花,望眼皆白,在沉默的鲜花和点点烛火之上,有一种安静、沉默,却令人惊恐的力量在空气里散布,衬托着焦黑的死楼,弥漫在即将下雨的天空。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在入口处演奏,旋律轻柔优美的《圣母颂》在天空中飘荡,曲调中自有一股令人安宁的力量。它似充斥于天地,又似溢满于心田;似对死者的度化,又似对人性的颂扬——它让人的灵魂得到真正的净化和提升。此时此刻,无论贫与富,善与恶,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停驻的身影,化为对死者的哀悼,亦化为对生命的敬畏。在那点点烛火之上,看到烛光反衬的面庞,庄重、温暖而又协调。
  或许,人只有在面对死亡,面对这每个人的最终宿命之时,才会显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人性本善,生活为人们披上了不同的外衣,不见其本心,但“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总会时不时地显露出其光辉。唯有超越于世俗的羁绊,直接看到生命的最终站台,才会庄重,才会不分你我,才会发自内心。
  人性本善,其光辉一直在这痛苦的人世间感染,如烛火,虽小却长存不灭,虽少却直达千万人心,唯有真情流露之时,方可瞥见那光芒,如流水,如爱抚。
  人性的光辉,就在烛光映照面庞的那一刻,显得分外夺目。
  
  
  请给他一个完整的梦吧
  王雅琪
  教室里的我们正安静地做作业,我悄悄地瞥了一眼前方,班主任正把头靠在讲台边上,闭着眼,手托着腮“偷偷”睡觉呢!可是,我却没有一丝鄙夷的感觉,我是多么希望,他就这样美美地、好好地、饱饱地睡上一觉……
  他太累了。
  早在高二时,就听闻咱们班主任的鼎鼎大名,说他教的班有多么优秀,学生成绩有多么好,总之,一切“甜言蜜语”尽归于他了。高三很幸运,在如此重要的一年,我成了他的学生。开学第一天,我便算是见识到他的“强悍”了。早晨6:10,他便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我们进教室。早读,他坐在讲台前陪我们朗读。午休时间,他愣是待到13:45才带着倦意离开教室。晚上,当其他没有课程安排的班主任早已回家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最后一节晚自习,他又来到教室陪我们,直到我们下课。本来应该抓紧时间的是我们,可是,他却似乎比我们更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赖”在教室,一直“赖”到我们晚自习下课,仍觉得不够似的。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天天基本如此,早出晚归,晚睡早起。
  记得他曾经跟我们说过:“我曾经为了减肥,连续几个月步行到学校,不吃荤菜,结果我减了三十斤。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管什么事,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得到。我会继续坚持,我要让你们从我身上学到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抓紧时间。”真的,他做到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坐在教室里陪我们学习,他还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座位,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可以不吃饭,不回家,不照顾他生病的女儿,可是,他却始终放心不下他心爱的学生们。他整日皱着眉头,不是因为心烦,而是在给他的学生们想主意,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想办法。
  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天生的“无敌金刚”,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要感化我们,引导我们,让我们能更有把握地面对高考。
  所以,他宁愿牺牲自己。
  可能是因为真的太累了,这天晚上,他竟在全班面前打起了盹,我们都相视一笑,教室里却变得更加安静了。
  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我斗志昂扬,心中充满了力量。我看到了教师的伟大,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对我们的好,比对他的孩子还要多。在人心逐渐变得冷漠的时候,他却无私地将他的爱、他的温暖给了我们。
  就在那一刻,我默默地祈求上苍,给他一个完完整整的梦;就在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让人性之花绽放
  周 倩
  在充斥着郭美美“炫富”、陈光标“暴力慈善”等负面新闻的今天,在人性或真或假的今天,人们麻木的心似乎不会再被轻易打动。但是,当我看到这一幕幕画面时,心中的冰雪似乎被一种光芒消融了。
  在边远大山坚守教师梦,一名教师的大爱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他是一名乡村教师,但他却不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他所在的贵州省罗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班仁乡金祥村是全县最贫穷、最偏远的村子,他既是金祥村油落小学唯一的老师,又是“校长”“后勤主任”和“炊事员”。13年如一日,他手持教鞭,站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领着每天一斤苞谷的“薪水”,给孩子们以精神粮食的文化哺育。他有时候还要为学生垫钱买课本,所以他几乎没有领到过“工资”,就连这每天一斤的苞谷,有时候也收不齐,因为有些学生家里太穷了,粮食不够吃,他就把自己的苞谷分给学生们。油落小学所在地山高坡陡,缺水,为了让学生喝上水,他每天天刚亮就要背着能装50斤水的塑料桶,去山下背水到山上给学生“解渴”。如今,30岁的他一如既往地用心照亮山村,坚守着那份刻骨铭心的誓言:我是一名教师。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坚守,金祥村的适龄儿童才无一辍学。他,就是李兹喜。13年的坚守,留给他的不只是贫寒,还有一颗老师的良心。
  大爱无言,一位父亲的选择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提起巴菲特,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人们都惊羡于他所取得的成功和拥有的财富,可让我心生敬意的,却是他对财产的分配——把大部分财产捐献给“比尔·梅琳达基金会”,只留给自己的孩子每人十万美元,而且,这十万美元还不能兑现,只能用来投资!在中国人看来,把自己所有的资产留给子辈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他却认为:“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反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深信遗产对于子女只会‘弊大于利’。巨大的财富不仅会使他们好逸恶劳,成为纨绔子弟,并且不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2006年,巴菲特将37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比尔·梅琳达基金会”,并宣布将来的遗嘱:“在我去世之后,请把我99%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以战死疆场为荣,以苟且偷生为耻,一名战士的忠诚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条约、洋洋得意的奸佞小人、卖国求荣的叛徒实在太多,让人都不忍心去回望那一段时光,可这名战士,却让我忍不住去思索一番。他叫邓世昌,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犹记得“致远”舰沉没时他的悲愤与绝望,犹记得他将爱狗按入水中一同溺死的画面,那悲壮的一幕让我既心痛又感到骄傲。我悲痛这样一位爱国志士的悲惨结局,我骄傲中华民族还有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壮士。“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呼声似乎仍萦绕在耳畔,邓世昌对祖国的忠诚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一幕幕的感动,只因那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点评】这是一篇材料丰富、层次分明的议论性散文。
  在内容方面,作者从“人性的光辉”出发,联系最近的热点事件——“郭美美炫富”“暴力慈善”,运用对比和叙议结合的手法,从三个不同人物再现了“人性的光辉”,扣住了让人性之花绽放的主题,叙议结合,意蕴深厚。文章主体部分有机融入李兹喜、巴菲特、邓世昌的人物材料,很好地充实了内容,丰富了内涵。文末照应开头,点明主旨。在表达方面,文章多处运用排比句、长短句等句式,既扣住了主题,又增强了文势,大量引用人物材料,显示出个人丰富的阅读视野。在发展方面,角度独特,有一定创新意识。比较明显的不足是倒数第二自然段叙述得有些急促,用语上有所欠妥。
  根据评分细则,模拟评分如下:内容21分+表达21分+发展8分=50分。
  
  
  人性的光辉
  龚小雪
  “这算什么生活!”她把笔一掷,抛开了一切安逸和享受,徒步考察中国古建筑,勾勒出中国的浮雕设计样板图。她就是林徽因,中国近代第一才女。当她掷地有声地说出“我这一生都在追求梦想”时,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确,人的高贵仅在于思想,在于灵魂的高度,在于人性的光辉。
  当简光洲为了万千儿童健康直击毒奶粉事件时;当白芳礼为了孩子们的希望而蹬三轮车直至终年时;当武汉大学生赵小婷在支教时奉献出年仅20岁的生命时……人性的光辉在那一刻是那么耀眼。
  我时常感叹,这个世界始终缺乏正义与公平,时常想用“黑暗”来形容当今的社会,甚至认为人的道德底线已取得了“人性”这个函数的最小值,而这个最小值似乎是负无穷吧!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当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涌现时,我知道人的灵魂依旧高不可攀,人性的光辉依旧耀人眼球!
  突然想起了不久前与世长辞的艾·伯帝娜。她被称为“南非之母”,有人说她是上帝送给南非的礼物。在她的葬礼上,南非所有的政府高官包括非洲其他国家的元首都前来哀悼。只因为她一直致力于消除种族隔离,捍卫妇女、老人和儿童的权利。哪怕被监禁、被流放、被恐吓,她始终坚持着她的信仰。她用责任和奉献忠诚回报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灵魂的高度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足以让所有人折服。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矢志不渝,我看到了她对国家、对人民的巨大奉献。
  是什么让霍去病发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呐喊?是什么让孙东林兄弟坚守“信义不让步”,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什么让代课老师李兹喜心甘情愿地在大山中待了一辈子……是责任、是信义、是坚守、是无私,他们将最好的东西回馈给了社会,生命的意义在这一刻得到升华,人生就应该这么活!有责任、有无畏、有果敢、有追求,有对自己的永不言弃,更有对社会的一份坚守与责任!
  当人性之花绽放时,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点评】这篇文章切入角度准确,观点鲜明集中,条理清晰,结构圆和。在内容方面,思路开阔,论述集中。全文围绕“人性的光辉”立意,开篇即从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一句话入题,引出人性的主题,然后援引帕斯卡尔的名言,结合当今典型人物展开论述,点出人性的光辉就是奉献、坚持、无私、矢志不渝,材料丰富,论述有力。最后用一组排比句收尾,增强了气势,升华了主题。在表达方面,文章融议论、抒情于一体,情辞恳切,启人深思。在发展等级方面,文章意蕴深刻,论证有力。
  
  擂王总评
  这四篇文章可以算是考场中的佳作,它们有如下的亮点:
  一是关注生活,注重真情。比如周倩同学关注社会热点,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王雅琪同学亦能从高三生活出发,写自己的班主任的点滴人性,很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动。
  二是场景具体,手法多样。这几篇文章都注重场景的布置、环境的渲染,都将“人性”置于“典型的环境”“特别的人物”中加以体现和审查,将“人的本性”和“特定的处境”的反差拉大。
  当然,这四篇文章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个别素材略有些陈旧,缺少必要的细节刻画,现场感不足,文章字数略有些单薄,内容还要完善。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的广佛五金城,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面包车随即逃逸,随后开过的另一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开了过去。随后7分钟内,从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冷眼漠视,未施援手。几天后,小悦悦不幸去世。此事引发网友热议。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言论:  “苍天啊,正义和善良已经全面溃败了吗?”(作家)  “如果对倒地老人是扶还是不扶都已成为一
期刊
《不下带编》是清代浙江山阴文人金埴记录自身见闻的一部书,其卷一曾如此记载张清恪:“仪封张清恪公孝先伯行,贞操亮节,宇内首推。其抚吴也,使院萧然,即一几一榻,禁向民间借办。虽屡乏所需,而安之若素。”一几一榻而安之若素,这当然是张清恪为官的清廉,但更深沉的则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淡泊、泰然,优雅从容到无以复加。从此,世人便以“安之若素”来形容在艰难或反常境遇中的安然人格。  欲者不多,与者忘少  
期刊
常常有同学这样问:老师,写议论文时举例子为何非要对例子进行分析?  因为“举例论证”也是一种说理方式。这涉及“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写议论类文章时只是罗列事例,把需要论证的观点当成了无需论证的结论而仅在现象层面去说明“观点就是观点”,从而无法让读者明白“为何观点是正确的”,使文章的说服力变弱。  我们经常说“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事实与道理应该是有机的联合的。把事实摆出来,表明
期刊
作者简介:邹颖,1996年2月出生于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曾获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一等奖、平果县新安初中“尊师杯”作文竞赛一等奖、百色祈福高中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承载着悠悠五千年文明历练的精华,身披着星月光华装点的旗袍风采,你从远方走来,你从云间飘落,高贵典雅得好似坠落凡间的仙子,没有谁不为你的美丽所折服,没有谁不为你的高贵而倾倒!  你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中华文化!你如此深沉,如此端
期刊
【主题导入】  2010年6月24日,万众瞩目的第4代iPhone正式在几个欧美国家开售。一如以前,“苹果迷”纷纷排长队抢购。创办35年来,苹果公司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电子商业圈的奇迹,这一切都离不开前CEO乔布斯不屈不挠的执著精神。“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被认为是乔布斯最执著的人生忠告,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题目即是“找到并执著于自己喜爱的事情”。以iPhone为例,当乔布斯在董事会上宣布
期刊
【主题导入】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
期刊
在距江西省吉安县永丰县城70公里的沙溪泷冈,西阳宫孤独地站立在磨盘山的山坡上,至今已近千年。西阳宫右侧是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公祠旁有被历代文史学家称誉为与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清袁枚的《祭妹文》同被称为“千古至文”的《泷冈阡表》碑亭。有一个没有名字的郑姓妇女安葬在此,她的面容早已在历史的河流中模糊。  这个没有名字的郑姓女人,是欧阳修的母亲。《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安葬好母亲后开始写作的
期刊
染指岁月,白驹过隙,2012年遽然过半。“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评选候选人物的展示,也会在本期告一段落。2011年,有寒冷、有难过、有无奈、有泪水,但更多的还是阳光般的温暖。回转2011年的时间轴,你会发现那一颗颗充满爱的心,早已把满满感动在人间传递。    1月重庆。  2011年1月1日,寒风扑面,而挑夫郑定祥却用他坚守的赤诚,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  故事发生在新年第一天, 58
期刊
2012年1月26日,《南方周末》刊登易中天先生的《“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认为“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终‘存异’;文明的趋向却是‘求同’”。文化与文明,是历年来高考作文的重要话题之一。因此,聚焦于“文化”这个话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必须的;至少,关注文化话题,并为着今年的高考有备而来,也是必要的。  所谓“文化”与“文明”,涉及有关它们的表现、创造、行动、记忆、情感、反思,更涉及
期刊
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集体,忽视个人。的确,“公而忘私”和“国而忘家”等集体主义精神,造就了一批批光照日月、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但在社会发展转型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要求的相互冲突下,我们在更多地强调个人义务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从而导致道德信仰的迷失。    文化原因  “重礼治、重道德、讲信义”的传统文化,使得人们缺少契约观念和法制意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及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