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森斯坦是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教育家、电影艺术理论家。在这些众多的角色中笔者认为他更重要的角色是电影理论家。他的电影理论成就在继承先人和启迪后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直至今天,他的理论和思维仍然指引着我们的电影实践。本文就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的一些论点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爱森斯坦;蒙太奇;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30-02
之所以强调爱森斯坦电影理论家的身份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的那个时代新的电影理论对那个时代电影发展的重大影响,最让人为之敬佩的是,他的电影理论的思维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向新的高度拔起,向更理性、更合理、更系统的方向迈进,从形式向思维领域的跃进,并不是停留在某个阶段或满足于某个新领域的发现。从杂耍蒙太奇到理性蒙太奇再到思维蒙太奇的发展,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步都是一個新的高度。
《蒙太奇在1938》是爱森斯坦早期在电影理论方面的研究。虽然今天关于蒙太奇的电影理论在各位大师的经营下已经比那个年代发展的更为完善、健全,但《蒙太奇在1938》作为最初的发展脚本,作为早期的电影理论探究发现,就算现在重新读起,依旧让人喟叹作者的独到见解和远见卓识。
读罢《蒙太奇在1938》,关于这部巨作对当下电影理论实践的意义,笔者主要分为三部分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1+1>2理论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所谓的1+1>2的理论正是他所提到的: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队列在一起,他们就必然会联结成一种从这个队列中作为一种新的质而产生出来一种新的表象。两个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队列的结果在质上不是简单独立元素相加,而是在队列中产生更多的元素。由于人们对于每个镜头都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和惯性的理解,所以当两个镜头粘合(队列)在一起时人们就惯性的用已有的认知来理解所要传达的画面语言。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关于库里肖夫的那个著名的实验,当把一张同样的没有表情的脸同一碗汤、一个小孩、一个老妇的遗体粘合在一起时,人们认为那张脸上分别有饥饿、慈祥、悲伤的情绪。普多夫金的实验把一把枪和一张哭泣的脸和一张高兴的脸分别以不同的顺序队列时,观众仍然认为不同的顺序中有不同的情绪渲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1+1>2的一个概念理解。不同的是,爱森斯坦不仅关注镜头的队列,也关注镜头本身的分析。他认为只有两个镜头在内容上统一,在表现主题上有明显的主题特征,这样的镜头队列才能更有力的展现主题形象。
最有力表现爱森斯坦理论的影片莫过于他自己拍摄的最成功那部《战舰波将金号》中的经典段落“敖德萨阶梯”。镜头从不同方位组接,以多角度反复出现的延续动作使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效果。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硬盘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代,1+1>2的理论依然被我们广泛应用着。
例如在王家卫的影片《花样年华》中,在5分45秒到6分24秒之间只用了两个镜头,让人称奇的是在主人公陈太太和先生的对话中,先生根本没露面。第一个镜头是屋内陈太太在为出门准备。画面的左面是空的床和两瓶油,右面几乎被陈太太的两条美腿占据,脚边隐约看见行李箱和先生的鞋。下一个画面就是屋子外的走廊,画面的一半是在对话的陈太太,另一半是被虚焦的走廊。之后陈太太进屋拿了包,出来就走了,机位丝毫没有动,由人物自己移动,出画、入画。一般来说画面是不应该对半分开的,对话也一般是通过正反打来实现,这样独到的处理却使主人公陈太太显得更加寂寥,以及揭示出与先生之间不像夫妻的夫妻关系。两个简单的镜头队列,在主题上达到了远大于2的效果。
在9分30秒的周先生还钱和12分25秒的陈太太借书到13分37秒的还书这几个镜头画面构图相似尤其是后两个镜头直接相接,并且机位不动,唯一变化的是陈太太的旗袍,以旗袍为过渡省略中间无关主题的情节,这种斩头去尾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借与被借,还与被还中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13分41秒到13分52秒之间在书架背后拍摄的长空镜头及13分57秒之后同样角度拍摄的周先生用简单的对话表现夫妻之间的谎言,不信任和关系的破裂。这样的例子在本部影片中还有很多。
这些镜头组合中都充分的运用了1+1>2的镜头组合效果。镜头在队列中不仅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而且升华了影片主题,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导演的思想。
二、绘画和文学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电影是一门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7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绘画与电影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画面和形象来做一些理解。《蒙太奇在1938》中关于形象和画面理解爱森斯坦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数字表盘和钟表的关系。当我们做一个表盘的时候我们只能说它是表的画面,当这个表盘有了白昼和晚上的时间形象的时候,我们说那是一个钟表。个别的画面通过整体,整体通过形象而进入人的意识和情感之中,这正是绘画和电影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于人物性格形象的确立中,爱森斯坦认为要使人物鲜活的活在观众的心中,就要通过画面形象累积为立体形象,让观众参与到创作中。人物之间关系的确立也可以通过类似绘画的手法来确立。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读过《蒙太奇在1938》后笔者想到常见的文学改编成电影后呈现出的三种模式:戏剧式、小说式、真实记录式。
1.戏剧模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模式我们以《十二怒汉》为例。戏剧最重要的特点是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的完整统一。时间要在24小时之内,地点不变,情节只能围绕一个事件进行。《十二怒汉》基本恪守了这一原则是典型的戏剧模式电影。时间在一天内发生、结束,地点就是那个不大的带有卫生间的陪审员会议室,情节非常单一,就是12位陪审员对一个男孩究竟有罪无罪进行戏剧性的讨论。模式非常独特、严谨,故事的单一性使情节的推动发展基本靠对话,看似没有戏剧性,其实每次的投票和休息都是对紧张局面的舒缓,每一次投票的结果都是戏剧性的直接表现。 2.小说模式
小说是最主要的改编电影的题材和模式。最近着实火了一把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系列》就早年被张艺谋看中成功的改编成了电影并受到人们的好评。而改编的最有小说意味的笔者觉得首屈一指的是希区柯克的《蝴蝶梦》。小说最动人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只有文字,画面要由我们自己去想象,故事的内容讲到哪里我们就想到哪里,看不见才觉得更美。《蝴蝶梦》成功的在可视性非常强的电影中做到了这一点。Rebac似乎牵引着所有的一切,一切都由她引起,一切都与她有关,人们时刻提到她,拿她做对比,甚至到处都有她的名字,她活在每个人周围,却从没出现在镜头前。观众不同的想象不仅使人物更美,更有吸引力而且更显神秘莫测,这就成功的奠定了影片的格調。
《蒙太奇在1938》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也是关于一部小说是莫泊桑的《漂亮的朋友》。男主人公等女主人公准备在午夜十二点私奔的时候,这个过程中采用了让多座钟声从不同地方响起,并且让这个声音延续到一刻、三刻……让观众身临其境,并一起感觉那份紧张。这里的钟声不仅本身有形象,时间是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重复则是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这与文学的排比强调异曲同工之妙。
3.电影与半纪录式
半纪录片半故事片的最佳的代表是《贝儿斯图狐狸》和《子熊的故事》。就像报告式文学,主角是动物,不像人类,没有接受过表演培训,让人觉得是非常真实的存在,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了蒙太奇剪辑加工和处理使影片在记录的基础上更生动更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三、演员表演技巧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蒙太奇笔法的运用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有着独特效果。电影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动作性。表现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在《蒙太奇在1938》中,这种具有表现力的演员表演被叫做内部蒙太奇。例如在《公民凯恩》中用7组镜头只通过吃早餐来表现夫妻婚姻由甜蜜到崩溃的全过程。两分多钟的蒙太奇,在时间上跨越了整整9年的长度,每一次吃早餐,都将时间往后推移几年,时间变化的过程则完全由服装、化妆和人物表演来体现。每一次看似简单平常的谈话内容也有充分的表演因素和剧情需要。从最开始的亲密交谈到最后的相视无话,象征着他们的婚姻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走到了尽头,中间的几次谈话内容,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剧情,还给后面的剧情安排做了铺垫,使前后剧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分钟里,看似简单平常的一段,也有自己的结构,不仅首尾呼应(首尾两个镜头都是双人镜头,其他镜头都是单人镜头),而且内在逻辑清晰,情节稳步推进,这种内部蒙太奇的手法深入浅出,画面非常简单,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形象鲜活生动。画面不仅不死板,而且非常有力度,有生命力。
爱森斯坦作为电影理论界的一位集大成者,虽然在探索过程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有过一些过激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说其理论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理论叙述《蒙太奇在1938》中提出的看法和理论直到今日依然被我们广泛应用。但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电影风格,当然这不是说爱森斯坦的理论不适应现在的电影实践了,只是后人在他理论的基础上对蒙太奇理论做了更为完善的论述。
不管时代要怎么发展下去,笔者都坚信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对电影实践的指导意义不会停留在1938,而是历久弥香。
参考文献:
[1] (俄)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2] (俄)多林斯基.普多夫金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3] 付秋思.简论蒙太奇电影美学学派的核心理论对电影发展的贡献[J].中国商界,2010(2).
[4] (俄)爱森斯坦.富澜译.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艾涓]
关键词:爱森斯坦;蒙太奇;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30-02
之所以强调爱森斯坦电影理论家的身份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的那个时代新的电影理论对那个时代电影发展的重大影响,最让人为之敬佩的是,他的电影理论的思维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向新的高度拔起,向更理性、更合理、更系统的方向迈进,从形式向思维领域的跃进,并不是停留在某个阶段或满足于某个新领域的发现。从杂耍蒙太奇到理性蒙太奇再到思维蒙太奇的发展,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步都是一個新的高度。
《蒙太奇在1938》是爱森斯坦早期在电影理论方面的研究。虽然今天关于蒙太奇的电影理论在各位大师的经营下已经比那个年代发展的更为完善、健全,但《蒙太奇在1938》作为最初的发展脚本,作为早期的电影理论探究发现,就算现在重新读起,依旧让人喟叹作者的独到见解和远见卓识。
读罢《蒙太奇在1938》,关于这部巨作对当下电影理论实践的意义,笔者主要分为三部分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1+1>2理论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所谓的1+1>2的理论正是他所提到的: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队列在一起,他们就必然会联结成一种从这个队列中作为一种新的质而产生出来一种新的表象。两个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队列的结果在质上不是简单独立元素相加,而是在队列中产生更多的元素。由于人们对于每个镜头都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和惯性的理解,所以当两个镜头粘合(队列)在一起时人们就惯性的用已有的认知来理解所要传达的画面语言。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关于库里肖夫的那个著名的实验,当把一张同样的没有表情的脸同一碗汤、一个小孩、一个老妇的遗体粘合在一起时,人们认为那张脸上分别有饥饿、慈祥、悲伤的情绪。普多夫金的实验把一把枪和一张哭泣的脸和一张高兴的脸分别以不同的顺序队列时,观众仍然认为不同的顺序中有不同的情绪渲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1+1>2的一个概念理解。不同的是,爱森斯坦不仅关注镜头的队列,也关注镜头本身的分析。他认为只有两个镜头在内容上统一,在表现主题上有明显的主题特征,这样的镜头队列才能更有力的展现主题形象。
最有力表现爱森斯坦理论的影片莫过于他自己拍摄的最成功那部《战舰波将金号》中的经典段落“敖德萨阶梯”。镜头从不同方位组接,以多角度反复出现的延续动作使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效果。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硬盘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代,1+1>2的理论依然被我们广泛应用着。
例如在王家卫的影片《花样年华》中,在5分45秒到6分24秒之间只用了两个镜头,让人称奇的是在主人公陈太太和先生的对话中,先生根本没露面。第一个镜头是屋内陈太太在为出门准备。画面的左面是空的床和两瓶油,右面几乎被陈太太的两条美腿占据,脚边隐约看见行李箱和先生的鞋。下一个画面就是屋子外的走廊,画面的一半是在对话的陈太太,另一半是被虚焦的走廊。之后陈太太进屋拿了包,出来就走了,机位丝毫没有动,由人物自己移动,出画、入画。一般来说画面是不应该对半分开的,对话也一般是通过正反打来实现,这样独到的处理却使主人公陈太太显得更加寂寥,以及揭示出与先生之间不像夫妻的夫妻关系。两个简单的镜头队列,在主题上达到了远大于2的效果。
在9分30秒的周先生还钱和12分25秒的陈太太借书到13分37秒的还书这几个镜头画面构图相似尤其是后两个镜头直接相接,并且机位不动,唯一变化的是陈太太的旗袍,以旗袍为过渡省略中间无关主题的情节,这种斩头去尾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借与被借,还与被还中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13分41秒到13分52秒之间在书架背后拍摄的长空镜头及13分57秒之后同样角度拍摄的周先生用简单的对话表现夫妻之间的谎言,不信任和关系的破裂。这样的例子在本部影片中还有很多。
这些镜头组合中都充分的运用了1+1>2的镜头组合效果。镜头在队列中不仅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而且升华了影片主题,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导演的思想。
二、绘画和文学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电影是一门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7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绘画与电影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画面和形象来做一些理解。《蒙太奇在1938》中关于形象和画面理解爱森斯坦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数字表盘和钟表的关系。当我们做一个表盘的时候我们只能说它是表的画面,当这个表盘有了白昼和晚上的时间形象的时候,我们说那是一个钟表。个别的画面通过整体,整体通过形象而进入人的意识和情感之中,这正是绘画和电影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于人物性格形象的确立中,爱森斯坦认为要使人物鲜活的活在观众的心中,就要通过画面形象累积为立体形象,让观众参与到创作中。人物之间关系的确立也可以通过类似绘画的手法来确立。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读过《蒙太奇在1938》后笔者想到常见的文学改编成电影后呈现出的三种模式:戏剧式、小说式、真实记录式。
1.戏剧模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模式我们以《十二怒汉》为例。戏剧最重要的特点是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的完整统一。时间要在24小时之内,地点不变,情节只能围绕一个事件进行。《十二怒汉》基本恪守了这一原则是典型的戏剧模式电影。时间在一天内发生、结束,地点就是那个不大的带有卫生间的陪审员会议室,情节非常单一,就是12位陪审员对一个男孩究竟有罪无罪进行戏剧性的讨论。模式非常独特、严谨,故事的单一性使情节的推动发展基本靠对话,看似没有戏剧性,其实每次的投票和休息都是对紧张局面的舒缓,每一次投票的结果都是戏剧性的直接表现。 2.小说模式
小说是最主要的改编电影的题材和模式。最近着实火了一把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系列》就早年被张艺谋看中成功的改编成了电影并受到人们的好评。而改编的最有小说意味的笔者觉得首屈一指的是希区柯克的《蝴蝶梦》。小说最动人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只有文字,画面要由我们自己去想象,故事的内容讲到哪里我们就想到哪里,看不见才觉得更美。《蝴蝶梦》成功的在可视性非常强的电影中做到了这一点。Rebac似乎牵引着所有的一切,一切都由她引起,一切都与她有关,人们时刻提到她,拿她做对比,甚至到处都有她的名字,她活在每个人周围,却从没出现在镜头前。观众不同的想象不仅使人物更美,更有吸引力而且更显神秘莫测,这就成功的奠定了影片的格調。
《蒙太奇在1938》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也是关于一部小说是莫泊桑的《漂亮的朋友》。男主人公等女主人公准备在午夜十二点私奔的时候,这个过程中采用了让多座钟声从不同地方响起,并且让这个声音延续到一刻、三刻……让观众身临其境,并一起感觉那份紧张。这里的钟声不仅本身有形象,时间是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重复则是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这与文学的排比强调异曲同工之妙。
3.电影与半纪录式
半纪录片半故事片的最佳的代表是《贝儿斯图狐狸》和《子熊的故事》。就像报告式文学,主角是动物,不像人类,没有接受过表演培训,让人觉得是非常真实的存在,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了蒙太奇剪辑加工和处理使影片在记录的基础上更生动更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三、演员表演技巧在电影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蒙太奇笔法的运用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有着独特效果。电影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动作性。表现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在《蒙太奇在1938》中,这种具有表现力的演员表演被叫做内部蒙太奇。例如在《公民凯恩》中用7组镜头只通过吃早餐来表现夫妻婚姻由甜蜜到崩溃的全过程。两分多钟的蒙太奇,在时间上跨越了整整9年的长度,每一次吃早餐,都将时间往后推移几年,时间变化的过程则完全由服装、化妆和人物表演来体现。每一次看似简单平常的谈话内容也有充分的表演因素和剧情需要。从最开始的亲密交谈到最后的相视无话,象征着他们的婚姻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走到了尽头,中间的几次谈话内容,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剧情,还给后面的剧情安排做了铺垫,使前后剧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分钟里,看似简单平常的一段,也有自己的结构,不仅首尾呼应(首尾两个镜头都是双人镜头,其他镜头都是单人镜头),而且内在逻辑清晰,情节稳步推进,这种内部蒙太奇的手法深入浅出,画面非常简单,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形象鲜活生动。画面不仅不死板,而且非常有力度,有生命力。
爱森斯坦作为电影理论界的一位集大成者,虽然在探索过程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有过一些过激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说其理论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理论叙述《蒙太奇在1938》中提出的看法和理论直到今日依然被我们广泛应用。但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电影风格,当然这不是说爱森斯坦的理论不适应现在的电影实践了,只是后人在他理论的基础上对蒙太奇理论做了更为完善的论述。
不管时代要怎么发展下去,笔者都坚信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对电影实践的指导意义不会停留在1938,而是历久弥香。
参考文献:
[1] (俄)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2] (俄)多林斯基.普多夫金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3] 付秋思.简论蒙太奇电影美学学派的核心理论对电影发展的贡献[J].中国商界,2010(2).
[4] (俄)爱森斯坦.富澜译.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