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的诗人中,郑千山是一位内心平静、沉默、稳重而成熟的诗人,他平时极少在一些诗歌聚啸的“江湖”场合出现,却独自而隐性地保持热情的写作状态,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不都去纠缠是非。应该说,郑千山在云南是一个冷静思考和难得的优秀青年诗人之一。直到如今,郑千山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激情坚持写作。
当然,郑千山的诗歌无论在语言技巧和材质意义等构造上,都超越了很多诗人,他不但创作经验丰富,而且在韵味与语感上有种寻找“希望的语言”的架势,能将不同的诗歌元素完美地综合利用,这极大地成就了诗人郑千山今天的写作与快速成长。
尽管今天的诗人郑千山在诗歌写作中似乎有些退居于随笔、时评。但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郑千山始终是一个明智而头脑清醒的诗人,他在诗歌、时评、随笔等等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几者间的关系,在写作与生活中协调处理现实社会矛盾,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机会抓紧时间创作,努力趋向心中的“禅境”。
20年前,郑千山弃医从文,在春城晚报副刊部从事文学工作至今,其大部分作品反映乡村生活、农事、医学等,真实地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欢乐与幸福。他的作品不仅是对新诗语言的尝试,也是对过去生活、旧语言与口语诗话的打磨提炼,打破了新体诗歌创作文本与“框框套套”的界限,在“新”和“变”二字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为现代新诗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
从郑千山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的大气、现代而鲜活的语言,其已达到了一个既定目标,从生命与事物的思考抵达了一个哲理境界。同时,郑千山的诗歌短小精炼,突破了诗歌话语“简约”第一义的诗美元素,在“自由”“简约”之根性上,是对诗歌语言的的高度浓缩,有种特殊的亲和力与号召感,意象丰富而紧密,色泽层叠浓淡入微,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处。
诗人冷静沉默而自强不息
我对诗人郑千山产生印象,应该说是他1993年、1997年出版的个人诗集《悠长的尾音》《千山之上》(此两部诗集已由美国作家王克难译成英文出版),那些诗歌语言意境优美、意象贴切,诗语简洁、通透、厚重,具有一种奔放而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诗人郑千山冷静、沉默、内敛和自强不息的个性。
在日常生活中,郑千山的诗有浓郁的地方性特点,其诗歌语言富有时代气息和浓烈的诗风特色,在语言材质意义的组合应用上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
同时,郑千山的诗话语隐喻新奇而贴切,具备了一个诗人得天独厚的大气,创作的勇气和霸气,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追求者,诗生活中的佼佼者。
在诗人郑千山的诗歌中,有部分诗作节奏较快,这顺应了昆明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律,更符合郑千山在快节奏中把脉昆明的心脏,感受一个城市的心跳和速度的快慢。
而在郑千山的另外一部分诗作中,作品节奏舒徐而缓慢,这是诗人郑千山语言表达的一种乐观方式,或其独有的表现能力,给他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一种生活在快乐与现实中,他以缓慢、深沉和含蓄的方式,将抽象哲理蕴涵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除此之外,也许是诗人在对东方文化理解上的优势与具有的深厚佛学功底的缘故,郑千山的诗歌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独特的深度、高度与厚度。
而且,客观事实印证了郑千山的诗,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云南高原特有的本土色彩,反映了郑千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点关注社会生活和身边的人与事,在人类社会现实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语言突出了现代和历史性
诗人郑千山的诗歌能够走到今天,而且受许多读者所喜欢和热爱,应该说得缘于他的诗歌作品力求现代、超前以及跨越现实和意识,包括现代审美意识的趋向性思考,突出了“现代性”与“生活性”,又不失去“历史性”,具有抒情婉转,诗歌语言厚重富有张力,诗语中夹杂着一种意趣、语趣、情趣、理趣以及时代地域性,诗歌语言材质充满了时代气息与活力,既有当今时代意义的精神与力量。
严格地说,郑千山是云之南边陲的一个“忠诚卫士”,时刻“保卫”和“坚守”故乡的一片安宁。或许,郑千山就是昆明植物园那藤上的一颗葡萄,默默地挂在那里,天生的与众不同,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他都能控制和笑对人生,接受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幸福。
从郑千山的作品《我对你说》《黄昏》《怀念》《我的老朋友们》《爱你》《高原城》《母亲.儿子》《多年以后》《走进春天》《面对一块石头》《光的运动》《二月》《走进森林》《绿色之窗》《石林》《情歌》《乡村生活场景(四首)》《话语》《送别》《大山先生的日子(二首)》《还是那个房间》《千山之上》等等优秀而难得的诗作,诗人集中笔墨,写出了各种场景对生活的怀念,对云南红土高原的难忘之情与依依不舍,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情诗包围着我们,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看来,云南这块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拥有特殊而神秘的地域资源,造就了诗人郑千山今天有如此显赫的创作成就和名气。
因此,云南让诗人郑千山抵达了太阳的深处,就像他曾经工作过的手术室一样,在云南的腹中探索内心独有的秘密,反映出了郑千山灵魂中的感情与真实的一面。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郑千山的诗歌似乎又有种超越云南本土,有种跨越地域层面,从语言字面意义上飞到国外,抑或太平洋上空的影子。这种势不可挡的架势,犹如流星雨一样划出了光亮,在天空留下了一串串思念。
化景为情思再现语言艺术
“燕啊燕/飞过天……//金黄色的田野/那一片歌声//如同熟透了的石榴/咧嘴大笑/是谁吹着号子/迸裂乡情的语言//田脊因快乐而悸动/山水谣弹着动人的簧片/“咿哟哎”/六岁的小娟子/做她的女王/在鱼鸭鸟虫之间//野莓子翻身滚落/土屋顶照常又升起炊烟/炊烟,炊烟/多么熟稔的脸//年逾古稀的母亲累了/一晃就是七十多年/父辈们在地底说/听,那一片歌声//扁担驮起的山头/忽扇忽扇//山笛声悠然翩翩/久去的日子灰了/含韵的乡音在最间回甜//只有旱烟筒般的忧郁/嗞嗞作响,欲罢又粘//燕啊燕/飞过天……(《燕啊燕》)。
说实话,诗人郑千山写的这首《燕啊燕》,是我最为喜欢的一首。这首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久久难忘。诗人采用化景为情思,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的特殊再现,读来回味无穷,更是此诗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所在。
标题“燕啊燕”取自诗歌的第一句,具有点名主旨的作用,能够在语言形态上与正文保持材质上的一致,在惊讶和感叹声中看见燕子飞过天,在庄稼成熟的田野上,留给诗人和我们的是了一串串思念以及燕子鸣叫的歌声。
诗歌中的“田野”和“乡情”构成材质意义上的联系,“歌声”与“号子”、“语言”和“动人的簧片”又巧妙地勾勒出燕子飞过天的一曲曲乐声,“咿哟哎”把六岁小孩做女王的内心世界与美好场景一一勾画出来,这是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的精妙之处,一般人是无法抵达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郑千山又巧妙地将“炊烟”、“脸”、“古稀的母亲”和“七十多年”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诗歌语言质感意义的融合。“嗞嗞作响”的“旱烟筒”,有力地让诗人联想到父辈们在生活中的忧郁感。光阴一晃而过,岁月真是不饶人!同时诗歌前后重复“燕啊燕/飞过天”,更加增加和提高了诗歌的气氛与厚重,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醇香。
诗人郑千山有如此高超的创作技艺,非具有非凡的悟性和智性,一般的诗人当然难以企及。但是,他的诗歌似乎有些像他的生活一样,被一些人所“刻意”遗忘,我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更是这一代人的遗憾与困惑。
诗歌充满了朝气和魅力
郑千山写的《重筑西昌路》一诗,如果我在这里不提他诗歌的“出生”,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这首诗歌的“年龄”。
这首一直伴随诗人郑千山走过20多个春秋的诗,在这些发黄的日子中,我们今天能再次读到,算是一种荣幸和享受。郑千山这首富有时代气息的诗歌,可以说充满了朝气与魅力,诗歌语感较好,语言简洁清秀,有种向往积极、健康的东西在里面。
我们可以慢慢品读,不难发现其中有些惊人而突破某种陈规的东西值得欣赏。“西昌路是昆明的‘瓶颈口’/马车、行人和轮子/缓缓移动,像挤出的牙膏/城市的嘴满是泡沫/粘乎乎,食物的残渣和分泌物/需要干净的水来冲刷//这可使群众们备受折磨/行路难/——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善/政府公告说:为了群众/四个月/要改造出一条/花园式的新路//叮当声,有节律,很响/在遥远的地方变成了/悦耳的琴声/这是建设:摧毁和重建/在尘土、机械和橡皮管中交换/动作与动作的交替/语言与语言的协调//我看见杠铁锹的人/我看见接水管的人/他们的手上都布好了既定的线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计划有步骤地掘进//这只是本市目前/所发生的一个故事/如蚂蚁群汇集要搬走某块食物/食物大到必须运用/‘集体’/蚁群就会无声地行动/重建设:每一份档案都隔绝在/‘修路’以外/聚集在这里的/是西昌路光明的未来……”
诗人郑千山将昆明的西昌路比喻成一个瓶口,让许多过往的人乃至车马,小心翼翼地穿过那里,“瓶颈口”一样的路面,“马车、行人和轮子”“缓缓移动,像挤出的牙膏”,而“城市的嘴满是泡沫”又与“牙膏”形成词语材质上的组合关系,从而消除了语言在诗歌中的指示性。
这首诗经过诗人大胆而巧妙的推断后,人们在修筑的道路上穿梭着,似乎又像早晚人们洗漱时的牙膏一样,从那些坑洼不平的泥土与沙石中,一切又被诗人当成洗漱时嘴里的遗留的残渣,这些场景需要建筑者像诗人一样冲洗和修理。
接下来,诗人又将诗歌的声音转移到了路难行,于是出现了政府部门的公告,承诺四个月修出一条花园式的道路来。但在建筑者的劳动中,诗人郑千山没有把修路的噪杂声,看成一个城市的厌烦和伤疤,而是将这些各种声音当成了远处传来的动听的钢琴声,从西昌路上传出来……
可想而知,诗人郑千山向往美好和追求完美的积极心态,从远到近、从耳朵到内心的呼唤,乃至诗人走进西昌路上,看见扛铁锹的工人,扛水管与电缆线的建设者,在西昌路上有计划地挖掘昆明的未来。
同时,诗人把西昌路上的建设者看成密密麻麻的蚂蚁,在建筑中有时候是一个人搬运泥土沙石,有时又是一群民工集体出动,在昆明的西昌路上搬运着昆明人的身体……这是对劳动的颂歌,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整合性思考。
当然,诗人郑千山的诗歌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隐秘的东西在他所设置的意象里面,诗人以高超的文本价值和艺术手段,留下更多的是思考和悬念,这种独特的语言中,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作者:彭美元,诗人、诗评家,现供职于云南信息报社)
当然,郑千山的诗歌无论在语言技巧和材质意义等构造上,都超越了很多诗人,他不但创作经验丰富,而且在韵味与语感上有种寻找“希望的语言”的架势,能将不同的诗歌元素完美地综合利用,这极大地成就了诗人郑千山今天的写作与快速成长。
尽管今天的诗人郑千山在诗歌写作中似乎有些退居于随笔、时评。但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郑千山始终是一个明智而头脑清醒的诗人,他在诗歌、时评、随笔等等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几者间的关系,在写作与生活中协调处理现实社会矛盾,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机会抓紧时间创作,努力趋向心中的“禅境”。
20年前,郑千山弃医从文,在春城晚报副刊部从事文学工作至今,其大部分作品反映乡村生活、农事、医学等,真实地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欢乐与幸福。他的作品不仅是对新诗语言的尝试,也是对过去生活、旧语言与口语诗话的打磨提炼,打破了新体诗歌创作文本与“框框套套”的界限,在“新”和“变”二字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为现代新诗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
从郑千山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的大气、现代而鲜活的语言,其已达到了一个既定目标,从生命与事物的思考抵达了一个哲理境界。同时,郑千山的诗歌短小精炼,突破了诗歌话语“简约”第一义的诗美元素,在“自由”“简约”之根性上,是对诗歌语言的的高度浓缩,有种特殊的亲和力与号召感,意象丰富而紧密,色泽层叠浓淡入微,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处。
诗人冷静沉默而自强不息
我对诗人郑千山产生印象,应该说是他1993年、1997年出版的个人诗集《悠长的尾音》《千山之上》(此两部诗集已由美国作家王克难译成英文出版),那些诗歌语言意境优美、意象贴切,诗语简洁、通透、厚重,具有一种奔放而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诗人郑千山冷静、沉默、内敛和自强不息的个性。
在日常生活中,郑千山的诗有浓郁的地方性特点,其诗歌语言富有时代气息和浓烈的诗风特色,在语言材质意义的组合应用上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
同时,郑千山的诗话语隐喻新奇而贴切,具备了一个诗人得天独厚的大气,创作的勇气和霸气,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追求者,诗生活中的佼佼者。
在诗人郑千山的诗歌中,有部分诗作节奏较快,这顺应了昆明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律,更符合郑千山在快节奏中把脉昆明的心脏,感受一个城市的心跳和速度的快慢。
而在郑千山的另外一部分诗作中,作品节奏舒徐而缓慢,这是诗人郑千山语言表达的一种乐观方式,或其独有的表现能力,给他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一种生活在快乐与现实中,他以缓慢、深沉和含蓄的方式,将抽象哲理蕴涵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除此之外,也许是诗人在对东方文化理解上的优势与具有的深厚佛学功底的缘故,郑千山的诗歌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独特的深度、高度与厚度。
而且,客观事实印证了郑千山的诗,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云南高原特有的本土色彩,反映了郑千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点关注社会生活和身边的人与事,在人类社会现实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语言突出了现代和历史性
诗人郑千山的诗歌能够走到今天,而且受许多读者所喜欢和热爱,应该说得缘于他的诗歌作品力求现代、超前以及跨越现实和意识,包括现代审美意识的趋向性思考,突出了“现代性”与“生活性”,又不失去“历史性”,具有抒情婉转,诗歌语言厚重富有张力,诗语中夹杂着一种意趣、语趣、情趣、理趣以及时代地域性,诗歌语言材质充满了时代气息与活力,既有当今时代意义的精神与力量。
严格地说,郑千山是云之南边陲的一个“忠诚卫士”,时刻“保卫”和“坚守”故乡的一片安宁。或许,郑千山就是昆明植物园那藤上的一颗葡萄,默默地挂在那里,天生的与众不同,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他都能控制和笑对人生,接受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幸福。
从郑千山的作品《我对你说》《黄昏》《怀念》《我的老朋友们》《爱你》《高原城》《母亲.儿子》《多年以后》《走进春天》《面对一块石头》《光的运动》《二月》《走进森林》《绿色之窗》《石林》《情歌》《乡村生活场景(四首)》《话语》《送别》《大山先生的日子(二首)》《还是那个房间》《千山之上》等等优秀而难得的诗作,诗人集中笔墨,写出了各种场景对生活的怀念,对云南红土高原的难忘之情与依依不舍,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情诗包围着我们,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看来,云南这块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拥有特殊而神秘的地域资源,造就了诗人郑千山今天有如此显赫的创作成就和名气。
因此,云南让诗人郑千山抵达了太阳的深处,就像他曾经工作过的手术室一样,在云南的腹中探索内心独有的秘密,反映出了郑千山灵魂中的感情与真实的一面。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郑千山的诗歌似乎又有种超越云南本土,有种跨越地域层面,从语言字面意义上飞到国外,抑或太平洋上空的影子。这种势不可挡的架势,犹如流星雨一样划出了光亮,在天空留下了一串串思念。
化景为情思再现语言艺术
“燕啊燕/飞过天……//金黄色的田野/那一片歌声//如同熟透了的石榴/咧嘴大笑/是谁吹着号子/迸裂乡情的语言//田脊因快乐而悸动/山水谣弹着动人的簧片/“咿哟哎”/六岁的小娟子/做她的女王/在鱼鸭鸟虫之间//野莓子翻身滚落/土屋顶照常又升起炊烟/炊烟,炊烟/多么熟稔的脸//年逾古稀的母亲累了/一晃就是七十多年/父辈们在地底说/听,那一片歌声//扁担驮起的山头/忽扇忽扇//山笛声悠然翩翩/久去的日子灰了/含韵的乡音在最间回甜//只有旱烟筒般的忧郁/嗞嗞作响,欲罢又粘//燕啊燕/飞过天……(《燕啊燕》)。
说实话,诗人郑千山写的这首《燕啊燕》,是我最为喜欢的一首。这首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久久难忘。诗人采用化景为情思,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的特殊再现,读来回味无穷,更是此诗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所在。
标题“燕啊燕”取自诗歌的第一句,具有点名主旨的作用,能够在语言形态上与正文保持材质上的一致,在惊讶和感叹声中看见燕子飞过天,在庄稼成熟的田野上,留给诗人和我们的是了一串串思念以及燕子鸣叫的歌声。
诗歌中的“田野”和“乡情”构成材质意义上的联系,“歌声”与“号子”、“语言”和“动人的簧片”又巧妙地勾勒出燕子飞过天的一曲曲乐声,“咿哟哎”把六岁小孩做女王的内心世界与美好场景一一勾画出来,这是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的精妙之处,一般人是无法抵达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郑千山又巧妙地将“炊烟”、“脸”、“古稀的母亲”和“七十多年”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诗歌语言质感意义的融合。“嗞嗞作响”的“旱烟筒”,有力地让诗人联想到父辈们在生活中的忧郁感。光阴一晃而过,岁月真是不饶人!同时诗歌前后重复“燕啊燕/飞过天”,更加增加和提高了诗歌的气氛与厚重,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醇香。
诗人郑千山有如此高超的创作技艺,非具有非凡的悟性和智性,一般的诗人当然难以企及。但是,他的诗歌似乎有些像他的生活一样,被一些人所“刻意”遗忘,我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更是这一代人的遗憾与困惑。
诗歌充满了朝气和魅力
郑千山写的《重筑西昌路》一诗,如果我在这里不提他诗歌的“出生”,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这首诗歌的“年龄”。
这首一直伴随诗人郑千山走过20多个春秋的诗,在这些发黄的日子中,我们今天能再次读到,算是一种荣幸和享受。郑千山这首富有时代气息的诗歌,可以说充满了朝气与魅力,诗歌语感较好,语言简洁清秀,有种向往积极、健康的东西在里面。
我们可以慢慢品读,不难发现其中有些惊人而突破某种陈规的东西值得欣赏。“西昌路是昆明的‘瓶颈口’/马车、行人和轮子/缓缓移动,像挤出的牙膏/城市的嘴满是泡沫/粘乎乎,食物的残渣和分泌物/需要干净的水来冲刷//这可使群众们备受折磨/行路难/——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善/政府公告说:为了群众/四个月/要改造出一条/花园式的新路//叮当声,有节律,很响/在遥远的地方变成了/悦耳的琴声/这是建设:摧毁和重建/在尘土、机械和橡皮管中交换/动作与动作的交替/语言与语言的协调//我看见杠铁锹的人/我看见接水管的人/他们的手上都布好了既定的线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计划有步骤地掘进//这只是本市目前/所发生的一个故事/如蚂蚁群汇集要搬走某块食物/食物大到必须运用/‘集体’/蚁群就会无声地行动/重建设:每一份档案都隔绝在/‘修路’以外/聚集在这里的/是西昌路光明的未来……”
诗人郑千山将昆明的西昌路比喻成一个瓶口,让许多过往的人乃至车马,小心翼翼地穿过那里,“瓶颈口”一样的路面,“马车、行人和轮子”“缓缓移动,像挤出的牙膏”,而“城市的嘴满是泡沫”又与“牙膏”形成词语材质上的组合关系,从而消除了语言在诗歌中的指示性。
这首诗经过诗人大胆而巧妙的推断后,人们在修筑的道路上穿梭着,似乎又像早晚人们洗漱时的牙膏一样,从那些坑洼不平的泥土与沙石中,一切又被诗人当成洗漱时嘴里的遗留的残渣,这些场景需要建筑者像诗人一样冲洗和修理。
接下来,诗人又将诗歌的声音转移到了路难行,于是出现了政府部门的公告,承诺四个月修出一条花园式的道路来。但在建筑者的劳动中,诗人郑千山没有把修路的噪杂声,看成一个城市的厌烦和伤疤,而是将这些各种声音当成了远处传来的动听的钢琴声,从西昌路上传出来……
可想而知,诗人郑千山向往美好和追求完美的积极心态,从远到近、从耳朵到内心的呼唤,乃至诗人走进西昌路上,看见扛铁锹的工人,扛水管与电缆线的建设者,在西昌路上有计划地挖掘昆明的未来。
同时,诗人把西昌路上的建设者看成密密麻麻的蚂蚁,在建筑中有时候是一个人搬运泥土沙石,有时又是一群民工集体出动,在昆明的西昌路上搬运着昆明人的身体……这是对劳动的颂歌,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整合性思考。
当然,诗人郑千山的诗歌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隐秘的东西在他所设置的意象里面,诗人以高超的文本价值和艺术手段,留下更多的是思考和悬念,这种独特的语言中,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作者:彭美元,诗人、诗评家,现供职于云南信息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