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贴膜非正常更换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调查静脉留置针贴膜的非正常更换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QC成员设计的调查表对耳鼻咽喉科住院部的128例留置针贴膜更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穿刺部位在手臂的比穿刺部位在手背的贴膜更换间期长,穿刺部位在手背的比穿刺部位在手腕的贴膜更换间期长。用有缺口的贴膜贴直型留置针较用无缺口的贴膜更换间期长,而用无缺口的贴膜贴BD安全型留置针比用有缺口的贴膜更换间期长。贴膜上方及外围无纸胶布的比有纸胶布的贴膜更换间期长。无张力贴法比有张力贴法的贴膜更换间期长。消毒后待干再贴贴膜比没待干就贴贴膜的贴膜更换间期长。结论: 护士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更换留置针贴膜前应该接受相应的正规培训,使静脉留置针在患者身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点。
  关键词: 贴膜;静脉留置针;非正常更换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留置针贴膜在留置针的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使留置针更好的发挥作用,就要降低留置针贴摸的非正常更换率。为此,我科通过QC活动分析了留置针贴膜非正常更换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自2012年5月23日至6月12日更换的留置针贴膜均列为调查对象,共128例,其中非正常更换贴膜有32例。
  1.2方法
  1.2.2 一般资料 由QC各成员讨论设计,包括姓名、年龄、穿刺部位、留置针类型、贴膜类型、贴贴膜方法、穿刺时间、更换贴膜时间及原因。
  1.2.2 调查方法 由QC成员对操作者解读一般资料,由操作者填写调查表,最后由QC相应负责人统计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穿刺部位:手臂31例,占24%,手腕35例,占27%,手背及足背62例,占49%。留置针类型:BD直型(图1)20例,占16%,BD安全型(图2)30例,占23%,贝朗直型(图1)78例,占61%。贴膜类型:3M有缺口81例,占63%,3M无缺口47例,占37%。贴贴膜方法:贴膜外围有纸胶布16例,占12%,无纸胶布112例,占88%;有张力20例,占16%,无张力108例,占84%;消毒后没待干就贴贴膜17例,占13%,待干后才贴贴膜111例,占87%。平均更换贴膜间期为76小时。非正常更换贴膜的原因:卷边松脱[1]占56%,渗血渗液[2]占25%,出汗多松脱[1,3]占13%,其他原因占6%。
  2.2穿刺部位在手臂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9.49±7.28)h,穿刺部位在手背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6.38±8.29)h,穿刺部位在手腕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4.31±6.27)h,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 P=0.022)。
  2.3 用3M有缺口的贴膜贴直型留置针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8.35±9.31)h,用3M无缺口的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4.26±9.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 P=0.018);用3M无缺口的贴膜贴BD安全型留置针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7.28±8.27)h,用有缺口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4.22±8.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 P=0.043)。
  2.4 贴膜上方及外围无纸胶布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9.31±8.26)h,有纸胶布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5.26±7.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 P=0.042)。
  2.5 无张力贴法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8.33±10.28)h,有张力贴法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3.25±10.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1 P=0.044);消毒后待干再贴贴膜的贴膜更换间期为(80.31±10.28)h,消毒后没待干就贴贴膜的贴膜更换间期为(74.24±10.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9 P=0.025)。
  3讨论
  3.1穿刺部位不同贴膜更换间期不同,与不同部位的活动度有关。手臂上的活动度最小,腕关节的活动度最大,手背或足背的活动度介于手臂与手腕之间。活动度越大,留置针活动过多,从而造成渗血渗液,贴膜松脱[2]。
  3.2 直型留置针的末端结构突出皮肤较高,若用无缺口的贴膜,贴膜则无法用与皮肤紧密贴合,贴膜不会将固定翼贴的很牢[4]。在缺口的贴贴膜后再将其附带的一块用于标记日期的一小块纸胶布贴住留置针外露部分,就可以贴牢留置针同时避免了污染。BD安全型的固定翼较平较大,若用有缺口的贴膜,贴膜与固定翼接触面积太小则无法将其贴牢,而用一块无缺口的贴膜可以弥补此缺点。
  3.3由于3M贴膜的粘性及与皮肤的亲和力较纸胶布好[1],贴膜上方或外围有纸胶布结果是贴在皮肤上的纸胶布很容易卷边松脱,贴在贴膜上的纸胶布却没有松脱,最终贴在皮肤上的贴膜很快就跟着松脱的纸胶布一起松脱。
  3.4无张力贴法可使贴膜与留置针外露部分及皮肤紧密粘合;有张力的贴法会使贴膜与皮肤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使贴膜的粘性降低[4]。消毒水未完全干降低贴膜与皮肤的粘性[5],导致贴膜更换间期短。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贴膜的非正常更换的相关因素较多。护士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更换留置针贴膜前应该接受相应的正规培训,使静脉留置针在患者身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罗琦.3M透明敷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4(31):61.
  [2]王丹,冯丽芳.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97-1998.
  [3] 曾柳芳,何海燕,梁凤.3M透明敷料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24):5854.
  [4]王绍霞,张晓锐,张际恂.3M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术后体外引流管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28(11B):52.
  [5]赵翠萍,陶庆云.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44(15):6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B超应用于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疑似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进行B超检查,对幽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门管长径以及直径、幽门肌厚度进行测量,与手术结果相对比分析。结果:对患儿各经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均符合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对比手术前的B超检查结果以及手术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肥厚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胆囊息肉患者时使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胆囊息肉患者共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有2例为腺瘤性息肉,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余38例患者通过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将58枚息肉一次性切除,息肉的直径为5mm-12mm,包括单发息肉和多发息肉,分别为24例和16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和胆瘘,住院时间为4.2天-8.6天。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干化学法对尿液红细胞(RBC)以及包细胞(WBC)筛查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85份尿液,采用显微镜以及干化学法分别对其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5份尿液经RBC干化学法检测后,102份为阳性,随后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查,其结果为36份阳性,66份阴性;RBC通过干化学法进行检测后,183份为阴性,经显微镜检测后阴性为161份,其阳性符合率为35.29%,阴性符合率为
期刊
摘要:本处方是出自长期从事中医妇科疾病治疗的临床专家,治疗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专用复方药物。处方剂量较大,为减少服用量,保证药物疗效,应将混有淀粉、粘液质等杂质的水煎液进行纯化处理。结合药厂生产条件选用醇沉法来除杂,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考察。  关键词:宁宫止血胶囊;正交试验;醇沉;分离纯化  Abstract: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dose po., The e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及相关的促神经元再生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成年C57BL/6雄性小鼠,和成年Wistar 雄性大鼠进行行为学研究。分别以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制作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CUS),检测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新环境进食抑制试验(NSF), 检测芍药甙有无抗抑郁作用。并制作脑片检测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芍药甙能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并进而在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取CT与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检出异常46例、正常34例,检出率为57.50%,磁共振诊断则检出异常78例、正常2例,检出率为97.50%,磁共振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磁共振检出病脑、结脑等也明显高于CT诊
期刊
摘要: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存在协同作用,因此,控制H型高血压对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卒中;冠心病  近年研究表明[1-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每升高5mol/ L,脑卒中发生率将增加60%以上,H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期刊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危重症,目前整体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决定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多方面,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时间对于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本文对近年我院处理的重型颅脑损伤在“急救绿色通道”耗费的时间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在抢救过程中争取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46例,均为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
期刊
摘要: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展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疾病,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异常反应有关[1]。全球范围内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WHO在2000年预计2020年COPD将成为第三位致死因素。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40岁以上居民中COPD患病率达到10%,每年超过100万人因COPD死亡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大叶型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58例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儿童病例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5-10mg/kg·d)或红霉素加三代头孢抗生素进行治疗2周;实验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2mg/(kg·d),后改成口服泼尼松2mg/(kg·d)。每天使用的总剂量不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