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部编版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为例,分析了执教者唯有宏观把握教材文本,吃透教材立意,方能指导、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174-01
對于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来说,“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本框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探讨怎么做之前,教材第20页第一目‘创新强国’上来第一段就从两个大层次阐述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首先,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紧接着分两个小层次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国情:一是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或优势;二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这是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形势或挑战。当然,这层意思才是本段课文所要突出的重点,亦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
一般来说,执教者往往都会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创新国情:①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从整体来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课文P.14第二课前言第二段)
到这个地方,有人就会产生疑问,关于“为什么”的问题,在本课第一框题《创新改变生活》第二目‘创新引擎’里不是已经探讨过了吗?不错!但此“为什么”并不同于彼“为什么”。怎么回事呢?
本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第一目‘感受创新’描述了生活与创新的关系,从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情说起,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回答了生活离不开创新,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使学生对创新有一个近距离的感性认识。课文第二目“创新引擎”,在学生通过第一目的学习,对创新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另几个比较高的层面上进一步探讨创新的意义和作用:①是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是放眼世界,时代发展呼唤创新;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最后,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入手,分析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激活创新。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对创新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在逻辑上,本框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这么一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的作用、意义,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里的“为什么”,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探讨的。具体来说,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竞争,再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改革开放的需要,分析创新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为什么要坚持创新?”不难看出,这里的着眼点“面大、切口宽”,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创新。而对于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切口范围上来说,其切入点就要小得多。该问题是本课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中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铺垫。
正如前文所述,本课共设两框。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设两目:“感受创新”“创新引擎”,回答了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意义、作用,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设有“创新强国”“万众创新”,其核心立意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探讨“怎么做”之前,两个层次分别都有前延性铺垫,即原因的分析。(详见下图《创新驱动发展》思维导图)
需要指出的是,执教者要适时提醒学生学会从全课出发,整体把握,明确本框立意,抓住“怎么做”这个重点。
《创新驱动发展》思维导图
尽管新教材注重过程性、实践性,突出思想性、人文性,不再强调知识体系,但教师在引领学生探讨某一环节的过程中,应明确告诉学生,要学会运用一个学习方法,即“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某一单个环节的把握,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知识背景当中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顺其前后知识联系,捋清思路,指导学生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和基本理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3):33.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174-01
對于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来说,“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本框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探讨怎么做之前,教材第20页第一目‘创新强国’上来第一段就从两个大层次阐述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首先,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紧接着分两个小层次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国情:一是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或优势;二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这是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形势或挑战。当然,这层意思才是本段课文所要突出的重点,亦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
一般来说,执教者往往都会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创新国情:①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从整体来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课文P.14第二课前言第二段)
到这个地方,有人就会产生疑问,关于“为什么”的问题,在本课第一框题《创新改变生活》第二目‘创新引擎’里不是已经探讨过了吗?不错!但此“为什么”并不同于彼“为什么”。怎么回事呢?
本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第一目‘感受创新’描述了生活与创新的关系,从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情说起,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回答了生活离不开创新,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使学生对创新有一个近距离的感性认识。课文第二目“创新引擎”,在学生通过第一目的学习,对创新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另几个比较高的层面上进一步探讨创新的意义和作用:①是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是放眼世界,时代发展呼唤创新;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最后,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入手,分析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激活创新。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对创新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在逻辑上,本框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这么一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的作用、意义,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里的“为什么”,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探讨的。具体来说,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竞争,再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改革开放的需要,分析创新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为什么要坚持创新?”不难看出,这里的着眼点“面大、切口宽”,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创新。而对于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切口范围上来说,其切入点就要小得多。该问题是本课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中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铺垫。
正如前文所述,本课共设两框。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设两目:“感受创新”“创新引擎”,回答了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意义、作用,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设有“创新强国”“万众创新”,其核心立意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探讨“怎么做”之前,两个层次分别都有前延性铺垫,即原因的分析。(详见下图《创新驱动发展》思维导图)
需要指出的是,执教者要适时提醒学生学会从全课出发,整体把握,明确本框立意,抓住“怎么做”这个重点。
《创新驱动发展》思维导图
尽管新教材注重过程性、实践性,突出思想性、人文性,不再强调知识体系,但教师在引领学生探讨某一环节的过程中,应明确告诉学生,要学会运用一个学习方法,即“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某一单个环节的把握,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知识背景当中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顺其前后知识联系,捋清思路,指导学生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和基本理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