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无论在自主学习还是在合作交流中都应做到提升自己。那么,为了达到目标,教师就应该做到树立“五为主”的思想,同时也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指导思想 教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219-01
一、以“四为主”为主导思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应该做个思想者,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们要让课堂带领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教师是整个思想的缔造者。那么,教师就需要拥有强大的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五为主”展开详细的安排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而他们又都是个体的主体,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应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效地进行观察、探索、思考、归纳,掌握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自求理解,并整理出符合自己,也能适应相应学生群体的学习资料,自致其知,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完成师和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引入新课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要充分地阅读课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由此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整体学习与感知中是多么重要。阅读是学生自学的开始,通过阅读不止可以让学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同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教师为主导
“导”包括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方向标,是天边的启明星,有了教师,学生就拥有了一架导航机。指引前进的道路,绘制方向,架起梦想;指导你学习的重心,去糟粕,取精华;劝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导性,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朗读先朗读整篇课文,教师将班级划分为合理的分组,由学生自由交流探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在熟知了整篇课文的大体思路后,让学生先讲解一下文章脉络,由几件事情组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演故事情节,在表演过程情节时,学生会离课文更近,教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以教材为主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也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学生了解新知最主要的凭借,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以及对于教材上提供的课内练习的解答都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重视。教材体现了语文这一科的整体教学目標,在每一单元都有相关的主题,通过对教材上提供的文章的阅读以指导写作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另一个原因。
(四)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教材中选读的课文,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主观上来讲,没去过万里长城的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出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必免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线。在课文的基础上,去安排符合学生阶段学习要求的小的知识百科,并在此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思考总结,能是实地考察的最是完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找到生活。
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注重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一节课的顺利完成,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得到很多改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融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更是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一切,是实现情感交融的基础。师生人格的平等关键在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并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真诚的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造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气氛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向我们证实了,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在当今社会,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社会实践,抑或是未来的求职都要注重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让我们集思广益,做到开拓创新。
(三)创设引发思维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
在对文章的赏析体验作者情感的环节之前,教师会让学生先理解字词句。对于字词句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相配应的图画与视频。如《海底世界》这一篇课文,可以先带领学生走进海底世界,观看海底世界视频。之后安排一系列的知识相链接的环节,掌握各种海滩、浅海、海底相关的科普知识,让学生真正走入海底,了解海底奇异缤纷的景色,以及丰富的资源。
总之,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完全开放的课堂教学,它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授课制已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课堂教学”已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张瑜.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品牌,2010(10).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素质教育 指导思想 教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219-01
一、以“四为主”为主导思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应该做个思想者,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们要让课堂带领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教师是整个思想的缔造者。那么,教师就需要拥有强大的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五为主”展开详细的安排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而他们又都是个体的主体,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应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效地进行观察、探索、思考、归纳,掌握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自求理解,并整理出符合自己,也能适应相应学生群体的学习资料,自致其知,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完成师和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引入新课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要充分地阅读课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由此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整体学习与感知中是多么重要。阅读是学生自学的开始,通过阅读不止可以让学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同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教师为主导
“导”包括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方向标,是天边的启明星,有了教师,学生就拥有了一架导航机。指引前进的道路,绘制方向,架起梦想;指导你学习的重心,去糟粕,取精华;劝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导性,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朗读先朗读整篇课文,教师将班级划分为合理的分组,由学生自由交流探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在熟知了整篇课文的大体思路后,让学生先讲解一下文章脉络,由几件事情组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演故事情节,在表演过程情节时,学生会离课文更近,教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以教材为主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也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学生了解新知最主要的凭借,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以及对于教材上提供的课内练习的解答都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重视。教材体现了语文这一科的整体教学目標,在每一单元都有相关的主题,通过对教材上提供的文章的阅读以指导写作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另一个原因。
(四)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教材中选读的课文,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主观上来讲,没去过万里长城的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出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必免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线。在课文的基础上,去安排符合学生阶段学习要求的小的知识百科,并在此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思考总结,能是实地考察的最是完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找到生活。
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注重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一节课的顺利完成,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得到很多改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融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更是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一切,是实现情感交融的基础。师生人格的平等关键在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并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真诚的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造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气氛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向我们证实了,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在当今社会,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社会实践,抑或是未来的求职都要注重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让我们集思广益,做到开拓创新。
(三)创设引发思维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
在对文章的赏析体验作者情感的环节之前,教师会让学生先理解字词句。对于字词句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相配应的图画与视频。如《海底世界》这一篇课文,可以先带领学生走进海底世界,观看海底世界视频。之后安排一系列的知识相链接的环节,掌握各种海滩、浅海、海底相关的科普知识,让学生真正走入海底,了解海底奇异缤纷的景色,以及丰富的资源。
总之,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完全开放的课堂教学,它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授课制已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课堂教学”已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张瑜.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品牌,2010(10).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