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整合·整理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热词。如何在阅读时间少、任务重的背景下,真正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意义重大的课题。着眼整体,顶层设计;巧妙整合,智慧推进;学会整理,提高质量。这三者无疑是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序列化和实效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整体;整合;整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3-0031-02
  【作者简介】陈芳,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伴随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整本书阅读”也成了一个热词。读经典、名著等整本书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已是共识。那么,如何在阅读时间少、阅读任务重的背景下,真正落实整本书阅读,也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笔者拟结合个人的生态化语文教育研究的实践,谈谈个人的想法与做法。
  一、着眼整体,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基本考量
  整本书阅读的阅读量是巨大的,一本书的阅读量往往超过一学期一本语文教材的文字总量。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阅读推荐来看,学生需要完成一学期6本、整个初中阶段36本课外名著阅读的任务,这还不包括个人自由、自主选择的课外名著的阅读。以七年级为例,七年级学生需要阅读的名著如表1所示。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上每单元的选文阅读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而整本书阅读大部分是要靠初中学生自己去完成。再加上阅读时间的无法保证和考试等活动的影响,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实际出发,从学生必须完成的语文学习的总任务量出发,从整体上做好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顶层设计”,既包括课内外时间的统筹兼顾、每本书的阅读任务、阅读进度以及阅读情况的反馈,还要包括阅读方式方法的选择、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让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位一体”,让整本书阅读有时空、有指导、有合力、有方法、有平台、有保障,这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育目标。
  学校也要把整本书阅读列入整个课程体系,给予阅读时间、场地和图书提供的保证。语文学科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挤出时间来安排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研讨交流、成果展示与汇报。我们的做法是:每周2节课用于教材课文的阅读教学,2节课用于写作和其他的语文活动,在国家规定的每周5节语文课中挤出1节课,学校再在总课时中安排1节课,保证每周有2节课来落实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专题探究和交流展示;周一至五每天要求学生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整本书阅读;双休日和暑寒假,提倡学生每天保底阅读时间30分钟。有了这样的课堂指导和课后阅读时间的保证,每个学期的6本名著的阅读任务,才能基本落实。
  二、巧妙整合,整本书阅读序列化的重要策略
  1.巧妙整合环境。从生态教育环境与生命体活动之间的协调共振的立场出发,必须整合好“阅读环境”这一最大的资源。学校书香校園、班级读书角、家庭读书屋、社区阅读广场等阅读环境的建设,全民阅读、同城阅读等强大的阅读场的构建,无不对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发生着巨大的影响。例如,我校发起了“青年教师读写训练营”活动倡议,设立生态读书节、名著阅读大讲堂,各科教师都以读书为荣,都讲读书故事,这样的读书氛围对推动整本书阅读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语文组趁机提出开展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读书营”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活动之中,很快在全校产生了强烈反响,“捧着一本书阅读”,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2.巧妙整合内容。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把这篇作品当作“教读”课文来处理,更把它纳入名著《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的系列之中,将其作为精彩选篇和《五猖会》《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等一起,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欲望,进而对学生进行“如何走进《朝花夕拾》”的阅读方法指导,开展阅读活动,并以教材“名著导读”所列出的三个专题探究题为抓手,带动整本书阅读的有序推进。在完成《朝花夕拾》的阅读后,我们还把写作单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整合进来,融读书笔记撰写和教材“写作实践”的作文训练为一体。
  3.巧妙整合跨媒介资源。比如《西游记》的阅读,我们将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电视剧《西游记》以及百度百科中关于《西游记》的评论等不同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相应章节的文本之后,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辨析。我们还充分整合学校的“东渡语文”微信公众号,不断推送学生的名著阅读成果,包括“亲子共读”的音频视频成果、读书感言和心得体会方面的文章等等。我们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合力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落地生根。
  4.巧妙整合阅读方法。读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因其短小,常常以精读、诵读为主。而读整本书,因其篇幅之巨、内容之丰,我们常常采用略读、浏览、跳读和边读边画等方法。我们围绕整本书的阅读,巧妙整合作者谈创作的文章、评论家的作品评论、普通读者的读后感等,开展亲子阅读、读写结合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学会整理,整本书阅读实效化的主要路径
  “好记性,不及烂笔头。”实践证明,只有阅读,没有整理,这样的阅读效果不会好。对整本书的阅读来说,学生更需要学会对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分门别类,梳理归纳,比较辨析,概括提炼,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卡片和随笔感言。
  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的整理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关于常识整理。主要包括书名、作者简介、译者名、出版社、封面印象、内容概要等。
  2.关于内容整理。主要包括:①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整理;②人物关系图谱;③关键事件或重大场景或环境;④精彩语言和重要细节;⑤如果是学术类的经典,则要梳理出重要的观点、思想,关键的材料与事件等。
  3.关于形式整理。主要指创作风格、手法,全书的架构,逻辑体系,语言特色等。
  4.关于专题整理。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名著的阅读要求,结合导读提示,抓住“专题探究”的几个大问题进行整理。比如,八年级上册名著《昆虫记》的阅读,则可以要求学生:以作者为中心,进行三个方面的问题整理。一是“跟法布尔学观察”,二是“跟法布尔学探究”,三是“跟法布尔学写作”,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去整理阅读所得。
  我们把这四种整理称之为“读书笔记”或“阅读卡片”中必做的项目。另外,还有语言整理、素材整理、读书方法整理等等,这些可因人而异,让学生自由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整理”并不是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结果,更应该是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整理,让学生对阅读的收获进行再次强化,并在强化与整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让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地扩大和增量,让作者高尚的人格、人文的情怀、审美的品质、表达的风格对学生产生宏大而深邃的影响。“整理”之后,我们会定期举行读写训练营活动,把读名著和写作文有机结合起来;举行读书报告会,这样的报告会有深度有内涵;以学习小组或班级或年级或学校为不同层级的单位汇编整本书阅读的成果,不但质量高,而且能够作为进一步阅读和下一届学生阅读的重要资源。
  一本完整的书,就是一个全息且完整的生命体,作者、作品、读者一起漫步,一起倾听,一起喜怒哀乐;整本书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生活,并在整本书阅读的享受中向真、向善、向美,成为精神明亮且完整的人。
其他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7-0073-02  【作者简介】聂黎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教师,二级教师,曾获2018年度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技能竞赛(小学组)一等奖、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小学组)一等奖、第七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可以借助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分享中提升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互融共生。情境探究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学习情境;思政复习课;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
【摘 要】德育总目标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统摄了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了保证这一总目标的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依次确立了各学段的德育目标,从而将德育总目标序列化、层次化、细目化,形成了学校德育多层次、多方位的目标系统。就小学低年级的德育目标来说,其遵循了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了儿童品德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科学性、完整性、生活化、基础性等特点。  【关键词】德育;德育目标;
【摘 要】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社会文化属性论述着手,结合援疆支教时高三的一节英语词汇复习课,阐述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力避“英本主义”的必要性及具体做法。  【关键词】“英本主义”;新疆区域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47-03  【作者简介】刘炜,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教师
【摘要】通过本次调研,语文学科组认为,江苏高中语文学科教师普遍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学科责任意识,拥有高品质的学科素养和极强的学科荣誉感,也有大局观念和宏观的课程意识,在集体备课、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课标学习与理解等方面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江苏高中语文学科教师整体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转型。  【关键词】课标理念;教学设计;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摘 要】《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教学中,通过尝试将“双环学习理论”迁移至高中思政课教学,实现了“知识背后”“所以然”与“教学预期”“应然”的两相匹配,并由此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思政课;双环学习;化隐为显;化识为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50-03  【作者简介】孙杰,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
【摘 要】“青春语文”倡导者王君设计、执教的“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是主题型文本教学,侧重于文学教育,它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课堂教学聚焦学生的精神成长,将“语用资源”和“精神资源”进行双向开掘,并建立起以“有效沟通”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课堂,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进行的是文言文的诵读式学习,是文言文的“连滚带爬式”“略读”学习,是用文言文训练学生说
【摘 要】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构建学科活动型课程的过程中议题的选择、开发和实施决定着课堂教学构建能否成功,更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从优化议题设计的角度就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议题设计;政治认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0-0047-0
【摘 要】研学旅行热背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学旅行缺少系统设计,研学旅行的学习特质没有得到体现,研学旅行的组织没有形成机制,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彰显。教师需要充分挖掘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生命境界,涵育学生家国情怀。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7-0010-0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5-0023-02  【作者简介】顾蕊,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00)教师,讲师。  一、教育背景   大部分職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平台,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