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礼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周代六礼中“嘉礼”的一种。嘉者,美也,善也,婚礼仪式所蕴含着人类对生活的美好企盼。而现代婚礼样式逐渐向集体的“狂欢化”方向转型。本文以李安电影《喜宴》为例,结合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解读现代民俗文化的转向与社会发展模式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婚嫁;民俗;狂欢化;巴赫金;李安;喜宴
一、华中地区婚嫁民俗的现状
(一)、婚礼的历史起源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保障后代有序繁衍和财产合理分配的重要方式。婚姻的开始通常以婚礼作为标志,当今社会随着法律法规逐步规范,登记结婚成了具有可靠保障的婚姻起点,但婚礼的习俗依旧传承延续。
婚礼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周代五禮中“嘉礼”的一种。嘉者,美也,善也。可见婚礼仪式所蕴含的是人类对生活的美好企盼。
既为仪式,就必然与古代宗教、巫术相关联。原始仪式即为原始宗教或巫术的呈现方式。宗教和巫术的产生源于外部世界之于早期人类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渴望得到力量和好运的心理期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天”“神”“灵”等的崇拜观念被逐渐打破,但这种思维方式却未完全消失,现代婚礼中的许多环节都明显可见巫术的特征,所以不妨将现代婚礼称为“巫术的现代存留式样”。
(二)、婚嫁仪式的现代式样
根据民族和宗教的划分,婚庆的典礼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华中地区的婚礼有其独特的方式。汉文化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就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极度注重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关系,对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十分重视。中国古代,完整的婚礼习俗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程序。而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中国各地的婚嫁流程也有了各自不同的演变,直到当代,仍然保留着提亲、定亲、迎亲这三个基本步骤。
提亲阶段男方家庭需向女方家庭下聘礼,即彩礼。中国古代男权、父权社会的性质造成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事实,聘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金”的作用。这种“买卖婚姻”形式下的礼节直至今日仍旧在为大多数家庭所延用。据社会学调查统计,现今为数不少的男女方家庭因彩礼的问题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导致婚姻缔结失败。
提亲和定亲两个环节是两方家庭在私下完成的,而“迎亲”或者说“娶亲”这一环节却是由亲朋好友等大众进行参与的,其实质是一种社会行为,而这一环节也最常发生事端。“娶亲”又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接亲—典礼—闹洞房。这三个过程对于参与的大众来讲一方面是祝福新人,一方面在于“闹”。
(三)、闹婚礼
婚礼当天男方通常需要带足人手提前来到女方家里,女方亲友便开始进行“拦门”。在这个环节中女方亲友可使用多种手段“考验”男方,索要红包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同时常伴有各种含着性意味的语言类题目考核。历经重重“磨难”接到新娘向着典礼现场去的过程则又是一重关卡。城市婚礼多由一个车队直接送达酒店,而在乡村人们多数延用传统,使用轿子抬新娘,在这途中男方便经常会被闹婚礼的亲友扒光外衣仅着内衣,再在其身上添加各种搞怪的装扮,此类图片在互联网数据库内有大量存储。典礼现场更加热闹非凡,城市的典礼基本采用聘请婚庆公司的方式。然而,大部分婚庆公司的所使用的套路大同小异,司仪的台词也基本雷同,其中免不了让一对新人做些能够亲密接触的小游戏,此时台下的观众便会格外亢奋,仿佛这些画面刺激到他们的快感神经。此外,伴娘和伴郎也是被“闹”的重点对象,新闻报道经常出现“闹婚群众非礼伴娘”类题材的新闻,如2016年3月轰动全国的“明星巴厘岛婚礼女星伴娘被非礼”事件。典礼结束后,大部分客人离场,只剩下与新人较为亲近的好友,这就到了“闹洞房”的环节,亦是更为棘手的一个关卡。李安“伦理三部曲”之一的《喜宴》便使用了现实主义手法鞭辟入里地呈现了“闹婚”这一社会现象。
二、李安电影《喜宴》中反映的大众心理
《喜宴》是李安执导的一部同性题材电影,与他的《饮食男女》和《推手》合并被誉为中国“家庭伦理三部曲”。这三部影片都讲述了中国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情感纠葛,其主题无一例外地围绕着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进行展开。《喜宴》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移民美国的男同性恋者高伟同被其父母多次逼婚,遂与其伴侣Simon商榷后制定一计:与非法居留美国的女画家顾葳葳“假结婚”,一方面可以帮顾葳葳合法移民,另一方面则可以圆了父母盼望自己结婚成家的愿望。经过“热闹非凡”的结婚典礼,一众亲友开始了闹洞房的环节,在他们三分开玩笑七分强迫之下,高伟同和顾葳葳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脸红心跳的举动。在最后一刻,众人要求两人钻进被窝,将身上衣物除下后扔出床外才肯作罢离开。谁想顾葳葳其实一直以来便不甘心于仅仅跟高伟同“假结婚”,她早已向他暗示过自己的真情实意,此时籍着酒醉以及喧闹的气氛与他发生了男女关系。不久之后,高伟同和Simon这对苦命鸳鸯预想中的安稳生活并没有到来,反而被顾葳葳怀孕的“喜讯”震惊当场,两人当着高家父母的面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真相败露后,这对同性恋人主张打掉孩子,而高母却极力想将儿子拉回“正道”,安安稳稳地过“正常人”的生活。顾葳葳经过反复挣扎最终也未将孩子打掉。极具喜剧效果的是,在影片的结尾,顾葳葳从医院出来,见高伟同和Simon相拥着站在一起,三人达成一致,留下这个“三人共有的”孩子,随即相视而笑了起来。
这部影片在情节上直截了当地讽刺了传统的“传宗接代”繁殖观念对性取向小众群体的伤害。再者,李安导演用细部刻画的方式将“闹婚”的看客种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精确而完整地引起了观赏者的同情。首先,在结婚典礼的现场。因着高父的身份地位,前来参加婚礼的人数众多,而这些群众的构成成分也不甚明了,在新郎、新娘、伴郎各自心里揣着小九九而兴致缺缺的情况下莫名奇妙地就闹将起来:不知在谁的带领下全场所有的人突然间都拿起手中的筷子勺子疯狂地击打面前的碗碟,口里还伴随着各种声调的呼号,为的是让新郎和新娘当众“亲一个”。在“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众人以及父母期许的注视下,周伟同咬着牙完成了众人的要求,此时Simon脸上的表情如同打翻了七十二色调色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时一个高伟同很久以前的同学“小罗”突然跳将出来,扮演起了类似于当今模版式婚礼中嘉宾的角色——折腾新人。只见其手拿一根绳子,绳子底下吊着一块食物,这块食物是给新郎新娘同时吃的。新郎新娘尴尬之际只见小罗高喊起来:“有种娶没种吃啊!”此时高家父母与众人一同乐得哈哈大笑。高、顾两人只得按着要求做出众人期许的动作,小罗在两人快要接触到食物的瞬间飞速将绳子提起,周围的客人哄笑得更开心了。 在这场戏中,我们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某个侧面:趁着他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事故变动或集体节日来彻底地放纵自我,肆意渲泄自己平日以来忙忙碌碌、小心翼翼、戴着面具生活的种种憋闷。更甚的是,这类人群常常会把该的不该的、能的不能的场合强行改造成自己的“狂欢地”。
三、民俗文化的“狂欢化”转向
電影《喜宴》通过大段的婚礼场面刻画了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群众,而这类人群之于现实世界,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样式繁多:官方纪念型节日、传承类群体节日、私人庆典等,这些大小节日的呈现方式也在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发生着变化。
中国自百家争鸣时代后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格局,几千年来汉民族基本保持了儒家思想的基调。儒家正统思想要求人们形成“中庸”“克己复礼”“温柔敦厚”的价值观,儒家学派对于喜怒哀乐等人类情感的表达更有着“发而中节”的尺度要求。在此环境下,人的肉身欲望始终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在日常工作以及人际交往时对欲望的过度压抑,导致人们迫切地需要寻求发泄的窗口,于是,别人的婚礼甚至葬礼就成为了一处机不可失的“欢闹天堂”。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许多刻意生造的节日诞生了:舶来之物如情人节、万圣节;网络电商制造的“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等。更加神奇的是后来者居上,淘宝“双十一”购物节几乎成为了全民自发进行的全国性节日,据新闻报道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11日全天的交易额就达到了900亿人民币。
“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文学家巴赫金提出的美学命题。巴赫金在其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这两部著作中谈到了狂欢化的问题。“所谓‘狂欢化’,指的是狂欢节式的庆贺活动的总和,一种混合的游艺形式。在狂欢中,所有的人都过着狂欢式的生活。”【1】常规的生活模式被颠破了,一切的约束和禁令被消解,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隔阂也荡然无存。正由于此,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相处模式,高贵神圣以及肃穆玄远不复存在,“而粗鄙,即狂欢式的冒渎不敬,一套降低格调的作法,与生殖器相关的不洁秽语,对神圣文字的摹仿,则始终与之相伴。”【2】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旨在将狂欢节的特征运用于文本创作,用“狂欢”的思维方式颠覆传统理性的思维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而诙谐的文学效果。现实世界与艺术的世界往往是双向引导、双向作用的,当今民俗礼仪正向着“狂欢化”的模式演变,人们在狂欢中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和压抑,消解了个体之间的阶级差异,以求得一种无所禁忌、无差别的短暂状态。这种宣泄的举动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纾解情绪的作用,但其最终的得失总和却很有可能是一个与期望相反的值。另一方面,“狂欢化”源自西方中世纪的狂欢节本身,而婚嫁仪式可否归为狂欢节一类是需要谨慎行事的。因此,民俗文化怎样传承和发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注释:
【1】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516页
【2】同上
参考文献:
[1]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4](德)克里斯蒂安·迈耶.自由的文化:古希腊与欧洲的起源【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关键词:婚嫁;民俗;狂欢化;巴赫金;李安;喜宴
一、华中地区婚嫁民俗的现状
(一)、婚礼的历史起源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保障后代有序繁衍和财产合理分配的重要方式。婚姻的开始通常以婚礼作为标志,当今社会随着法律法规逐步规范,登记结婚成了具有可靠保障的婚姻起点,但婚礼的习俗依旧传承延续。
婚礼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周代五禮中“嘉礼”的一种。嘉者,美也,善也。可见婚礼仪式所蕴含的是人类对生活的美好企盼。
既为仪式,就必然与古代宗教、巫术相关联。原始仪式即为原始宗教或巫术的呈现方式。宗教和巫术的产生源于外部世界之于早期人类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渴望得到力量和好运的心理期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天”“神”“灵”等的崇拜观念被逐渐打破,但这种思维方式却未完全消失,现代婚礼中的许多环节都明显可见巫术的特征,所以不妨将现代婚礼称为“巫术的现代存留式样”。
(二)、婚嫁仪式的现代式样
根据民族和宗教的划分,婚庆的典礼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华中地区的婚礼有其独特的方式。汉文化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就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极度注重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关系,对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十分重视。中国古代,完整的婚礼习俗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程序。而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中国各地的婚嫁流程也有了各自不同的演变,直到当代,仍然保留着提亲、定亲、迎亲这三个基本步骤。
提亲阶段男方家庭需向女方家庭下聘礼,即彩礼。中国古代男权、父权社会的性质造成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事实,聘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金”的作用。这种“买卖婚姻”形式下的礼节直至今日仍旧在为大多数家庭所延用。据社会学调查统计,现今为数不少的男女方家庭因彩礼的问题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导致婚姻缔结失败。
提亲和定亲两个环节是两方家庭在私下完成的,而“迎亲”或者说“娶亲”这一环节却是由亲朋好友等大众进行参与的,其实质是一种社会行为,而这一环节也最常发生事端。“娶亲”又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接亲—典礼—闹洞房。这三个过程对于参与的大众来讲一方面是祝福新人,一方面在于“闹”。
(三)、闹婚礼
婚礼当天男方通常需要带足人手提前来到女方家里,女方亲友便开始进行“拦门”。在这个环节中女方亲友可使用多种手段“考验”男方,索要红包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同时常伴有各种含着性意味的语言类题目考核。历经重重“磨难”接到新娘向着典礼现场去的过程则又是一重关卡。城市婚礼多由一个车队直接送达酒店,而在乡村人们多数延用传统,使用轿子抬新娘,在这途中男方便经常会被闹婚礼的亲友扒光外衣仅着内衣,再在其身上添加各种搞怪的装扮,此类图片在互联网数据库内有大量存储。典礼现场更加热闹非凡,城市的典礼基本采用聘请婚庆公司的方式。然而,大部分婚庆公司的所使用的套路大同小异,司仪的台词也基本雷同,其中免不了让一对新人做些能够亲密接触的小游戏,此时台下的观众便会格外亢奋,仿佛这些画面刺激到他们的快感神经。此外,伴娘和伴郎也是被“闹”的重点对象,新闻报道经常出现“闹婚群众非礼伴娘”类题材的新闻,如2016年3月轰动全国的“明星巴厘岛婚礼女星伴娘被非礼”事件。典礼结束后,大部分客人离场,只剩下与新人较为亲近的好友,这就到了“闹洞房”的环节,亦是更为棘手的一个关卡。李安“伦理三部曲”之一的《喜宴》便使用了现实主义手法鞭辟入里地呈现了“闹婚”这一社会现象。
二、李安电影《喜宴》中反映的大众心理
《喜宴》是李安执导的一部同性题材电影,与他的《饮食男女》和《推手》合并被誉为中国“家庭伦理三部曲”。这三部影片都讲述了中国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情感纠葛,其主题无一例外地围绕着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进行展开。《喜宴》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移民美国的男同性恋者高伟同被其父母多次逼婚,遂与其伴侣Simon商榷后制定一计:与非法居留美国的女画家顾葳葳“假结婚”,一方面可以帮顾葳葳合法移民,另一方面则可以圆了父母盼望自己结婚成家的愿望。经过“热闹非凡”的结婚典礼,一众亲友开始了闹洞房的环节,在他们三分开玩笑七分强迫之下,高伟同和顾葳葳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脸红心跳的举动。在最后一刻,众人要求两人钻进被窝,将身上衣物除下后扔出床外才肯作罢离开。谁想顾葳葳其实一直以来便不甘心于仅仅跟高伟同“假结婚”,她早已向他暗示过自己的真情实意,此时籍着酒醉以及喧闹的气氛与他发生了男女关系。不久之后,高伟同和Simon这对苦命鸳鸯预想中的安稳生活并没有到来,反而被顾葳葳怀孕的“喜讯”震惊当场,两人当着高家父母的面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真相败露后,这对同性恋人主张打掉孩子,而高母却极力想将儿子拉回“正道”,安安稳稳地过“正常人”的生活。顾葳葳经过反复挣扎最终也未将孩子打掉。极具喜剧效果的是,在影片的结尾,顾葳葳从医院出来,见高伟同和Simon相拥着站在一起,三人达成一致,留下这个“三人共有的”孩子,随即相视而笑了起来。
这部影片在情节上直截了当地讽刺了传统的“传宗接代”繁殖观念对性取向小众群体的伤害。再者,李安导演用细部刻画的方式将“闹婚”的看客种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精确而完整地引起了观赏者的同情。首先,在结婚典礼的现场。因着高父的身份地位,前来参加婚礼的人数众多,而这些群众的构成成分也不甚明了,在新郎、新娘、伴郎各自心里揣着小九九而兴致缺缺的情况下莫名奇妙地就闹将起来:不知在谁的带领下全场所有的人突然间都拿起手中的筷子勺子疯狂地击打面前的碗碟,口里还伴随着各种声调的呼号,为的是让新郎和新娘当众“亲一个”。在“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众人以及父母期许的注视下,周伟同咬着牙完成了众人的要求,此时Simon脸上的表情如同打翻了七十二色调色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时一个高伟同很久以前的同学“小罗”突然跳将出来,扮演起了类似于当今模版式婚礼中嘉宾的角色——折腾新人。只见其手拿一根绳子,绳子底下吊着一块食物,这块食物是给新郎新娘同时吃的。新郎新娘尴尬之际只见小罗高喊起来:“有种娶没种吃啊!”此时高家父母与众人一同乐得哈哈大笑。高、顾两人只得按着要求做出众人期许的动作,小罗在两人快要接触到食物的瞬间飞速将绳子提起,周围的客人哄笑得更开心了。 在这场戏中,我们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某个侧面:趁着他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事故变动或集体节日来彻底地放纵自我,肆意渲泄自己平日以来忙忙碌碌、小心翼翼、戴着面具生活的种种憋闷。更甚的是,这类人群常常会把该的不该的、能的不能的场合强行改造成自己的“狂欢地”。
三、民俗文化的“狂欢化”转向
電影《喜宴》通过大段的婚礼场面刻画了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群众,而这类人群之于现实世界,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样式繁多:官方纪念型节日、传承类群体节日、私人庆典等,这些大小节日的呈现方式也在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发生着变化。
中国自百家争鸣时代后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格局,几千年来汉民族基本保持了儒家思想的基调。儒家正统思想要求人们形成“中庸”“克己复礼”“温柔敦厚”的价值观,儒家学派对于喜怒哀乐等人类情感的表达更有着“发而中节”的尺度要求。在此环境下,人的肉身欲望始终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在日常工作以及人际交往时对欲望的过度压抑,导致人们迫切地需要寻求发泄的窗口,于是,别人的婚礼甚至葬礼就成为了一处机不可失的“欢闹天堂”。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许多刻意生造的节日诞生了:舶来之物如情人节、万圣节;网络电商制造的“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等。更加神奇的是后来者居上,淘宝“双十一”购物节几乎成为了全民自发进行的全国性节日,据新闻报道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11日全天的交易额就达到了900亿人民币。
“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文学家巴赫金提出的美学命题。巴赫金在其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这两部著作中谈到了狂欢化的问题。“所谓‘狂欢化’,指的是狂欢节式的庆贺活动的总和,一种混合的游艺形式。在狂欢中,所有的人都过着狂欢式的生活。”【1】常规的生活模式被颠破了,一切的约束和禁令被消解,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隔阂也荡然无存。正由于此,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相处模式,高贵神圣以及肃穆玄远不复存在,“而粗鄙,即狂欢式的冒渎不敬,一套降低格调的作法,与生殖器相关的不洁秽语,对神圣文字的摹仿,则始终与之相伴。”【2】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旨在将狂欢节的特征运用于文本创作,用“狂欢”的思维方式颠覆传统理性的思维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而诙谐的文学效果。现实世界与艺术的世界往往是双向引导、双向作用的,当今民俗礼仪正向着“狂欢化”的模式演变,人们在狂欢中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和压抑,消解了个体之间的阶级差异,以求得一种无所禁忌、无差别的短暂状态。这种宣泄的举动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纾解情绪的作用,但其最终的得失总和却很有可能是一个与期望相反的值。另一方面,“狂欢化”源自西方中世纪的狂欢节本身,而婚嫁仪式可否归为狂欢节一类是需要谨慎行事的。因此,民俗文化怎样传承和发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注释:
【1】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516页
【2】同上
参考文献:
[1]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4](德)克里斯蒂安·迈耶.自由的文化:古希腊与欧洲的起源【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