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文本的局限性,认为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间的信息转换,而是一种复杂的由权力话语操控的产物。本文从权利话语对翻译文本的选择、译文对原文的忠诚度、翻译策略的选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权利话语;翻译;文本;策略
  纵观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早已从一般语言文字层面提升到了文化、历史、哲学等的层面。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利话语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权力话语制约作用下的产物,翻译研究绝不可以只局限于作者、文本、译者之间,而应置于大的文化视野中去。本文从翻译文本的选择、译作对原作的忠诚度以及策略的选取三方面论证权力话语对翻译全过程的制约作用,认为从权力话语的理论视角研究翻译才能使人们从宏观的、大的文化视野去剖析这一活动的社会性质。
  1.权利话语理论
  权力话语理论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Michel Foucault提出来的。他指出,“权力”是指一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支配力和控制力的东西,包括有形的权力及无形的权力,前者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等,后者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与习俗以及政治制度等。(宋华,2009)
  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的深层逻辑,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也是一种制约的语言应用,且体现意识形态的语义,是一种政治语义学范畴。每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其特定的话语,控制和驾驭着成员们的思维和行动。权利的大小和有无最终取决于那些支配它或抵制它的人们,而语言正是被用来服务于社会中权利关系和权利斗争的产物。
  福柯将权利与话语结合起来,认为“权利”与“话语”密不可分。“话语”一方面受到权利的制约和操控,另一方面又是“权利”的表现形式,扮演着权利施展的工具。本质上来说,“权利”就是“话语”的权利。无论哪一个社会或哪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特定话语,而每一种文化也有着标示自己文化身份的话语。这些话语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控制和驾驭所有成员思维和行动的网。
  2.权利话语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不会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还必须考虑历史、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由于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权力话语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作为译者,在其译制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对译著材料的筛选和衡量也会受到政治的影响和权力话语的制约。原文的产生自然会带有当时特定历史阶段权力话语的烙印,而在翻译过程中译文也会对原文有选择性地进行操控。
  通过观察与分析翻译研究中各种权力话语角逐,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翻译的本质:“翻译并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行为;更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字活动,一种文本间话语符号的转换和替代,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环境里的改造、变形或再创作。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翻译中的某些现象去分析和透视另一种文化,另一个社会或另一种意识形态。”(吕俊,2001:100)因此,在对原语文本的选择,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翻译策略的制定等过程中,译者都处于某一特定话语权利操控之下。
  3.权利话语与翻译活动
  3.1 权利话语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文本的选择。翻译文本的选择受到权力话语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历史、文化及政治意识形态。比如我国的五四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主义的深渊,急需吸取一种新的、进步的文化来引导人民大众的思想。于是将视野指向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最典型的是对于俄国作品的翻译,这是因为俄苏作品反映的世纪俄国历史最黑暗、阴郁的时期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情况非常相似,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对她无比向往。虽然当时中国懂俄语的人少之又少,但这并不影响文艺界对于俄语作品的翻译热情。由此可见,权利话语尤其是译语意识形态的要求影响着翻译文本的选择。
  3.2 权利话语影响着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
  传统的翻译标准,在本质上都是围绕如何忠实地再现原语文本而展开,都没有脱离文本中心主义。权利话语理论把翻译活动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方面来考察,脱离开文本中心的翻译标准。翻译活动介于原语意识形态与译语意识形态之间,译者往往会采取以译语文化为中心的策略,来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来维护译语的意识形态。
  在二战期间, 美国翻译家Even King曾翻譯过老舍的《骆驼祥子》。由于当时美国民族矛盾激烈,个体精神颓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的悲剧性结尾改成了祥子救出小福子、喜结良缘的喜剧性结局。此举令老舍先生极为不满,老舍先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是更改后的《骆驼祥子》一经发行,便成了美国社会时尚的畅销书。译者为何要“随意”篡改原作?为何要剥夺原作者的话语权力? 这是美国当时社会权力话语干预的结果。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在欢娱中得到满足,以此来掩饰现实中的痛苦与矛盾。这说明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所形的强大权力话语在不自觉中操控和支配着翻译者。为了使其译作畅销,为了取悦于读者,为了迎合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剥夺作者话语权力的同时,对原作施以暴力。这种对翻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而不只浮于语言层面和艺术形象层面,让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翻译。
  3.3 权力话语对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
  翻译策略的选取受译者头脑中的一些隐形权力话语的影响,如他的教育传统、文化习俗、知识结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甚至翻译目的等等的控制。这些内容会在他心中形成一些“准则”,这些准则实际就是社会、文化等对它形成的权力话语的具体体现。如涉及意识形态的冲突、文化传统与习俗出现差异和矛盾,应如何处理,是直接译介,还是删除或改换。换言之,是选取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都涉及这样一些隐形权力话语的制约。
  严复译《天演论》,“无论在引进西学还是在翻译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它是严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本着特殊的目的以特殊方法译出来的”(王克非,1997:117)。当时中国处于甲午战败、列强瓜分中国的时期,严复想通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使中国意识到国难当头的危机感。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首先,为了使读者接受西方思想,严复采用适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阅读习惯的古雅文体,使译作音调锵锵、文采斐然。其次,严复有选择、有取舍、有改造地摄取原文,在中国传播被他融合的达尔文进化思想。《天演论》的译出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启发了当时的中国人,使人们认识到当时的危机感,为后来人们的彻底觉醒打下了基础。
  4. 结语
  权力话语因素影响着翻译文本的选择、译文的忠实程度以及策略的选取。事实上,翻译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被权力话语所操纵、制约和控制的活动。翻译活动决不是文人雅士们的敝字游戏,而是受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观所制约着的活动。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活动作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因此,在考察译者翻译行为时,应从其所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中来进行研究,注入“权力话语”、“思维习惯”等概念,这将会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0-84,109.
  [2] 郝吉环.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理论和实践[J]. 语言与翻译(汉文),2004,(2).
其他文献
文化是时下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化往往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如我们常常所说的“文化入侵”、“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承”等,都是对文化的深层次思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都面临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外来文化入侵的问题,如何构建与发展文化是文化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传承与吸收中实现文化的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对文化的研究方面,《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重要的影响。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就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语际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译出语和译入语文化的影响,从而会加大翻译的难度,本文从新闻英语翻译和跨文化意识的角度进行探讨,对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力求能够使得新闻英语翻译者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培
期刊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类别之一,在后工业时代来临后愈发彰显出城镇文化记忆的符号价值,并成为时代变迁中珍贵的怀旧地标。在城镇化与现代化急速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主要采用旧址修复和移址重建两种手段,实现街区空间保护性建设与商业化再造。本文以武汉市吉庆街为例,基于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理论视域,详实分析吉庆街的场所精神表征,揭示吉庆民俗街的发展现状,并从民俗文化重塑、街区建筑空间复原与政府
期刊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而衍生出来的艺术设计新形态,它的出现标识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媒体作为一项与人们视觉传播、信息传播、网络、虚拟环境等多种产品相关的艺术设计新形态,它的出现改变了并将更加深刻地对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基于此,文章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概述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要点展开探讨,以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选取山东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牟氏庄园进行研究,阐述了居住者的地理位置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文化对其建筑环境、空间格局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居;传统;建筑;空间  民居,作为人类最早、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揭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活、伦理、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
期刊
【摘要】: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后现代性”,即艺术家置身当代语境,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漠视或敌视个性和风格,艺术与工业机械结合,艺术要平民化,广泛使用大众传媒手段。  【关键词】:当代艺术;现代性  在西方国家,艺术史学者习惯于把“二战”结束看作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时间划分点,以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为空间分水岭,然后以文化取向和美学
期刊
【摘要】:利用博物馆有用的资源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为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极速发展为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了便利的外部条件。博物馆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是文化活动的根基所在。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兴的群众文化形态,不仅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特征,更是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对广场舞现象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值得我们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以便于为我国未来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本特性;广场舞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不断深化,群众文
期刊
【摘要】:色彩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这种“赋予生命与灵魂的语言”,具有说明问题、再现事物情景的功能,是沟通心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色彩随着社会人文的发展、人类心理意象的形成及时代变化,被赋予了除物理表现功能以外的心理表意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有效运用来表达人们的心理情感和人文意义,使艺术作品达到在最大程度上感染观众、传递感受的表意效果。  【关键词】:动画;色彩语言;表意  动画影片
期刊
【摘要】:“读史使人明智”,陶瓷文化史亦然。从原始陶到唐三彩,从青花瓷到珐琅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陶瓷器型造型样式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独特的经典器型式样,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开始,中国的器皿造型样式即已初显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之上,历经上万年的发展,中国古代器型样式独树一帜,构成了一脉相承的发展谱系。从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