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专攻乳腺病25年精益求精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张建生,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在从事乳腺科外科25年临床工作,擅长乳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尤其是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巨乳症的缩乳术,以及采用中西医治疗难治性慢性乳腺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曾获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乳房,是体现女人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赋予了女性独特的美丽和性感的同时,也带给了女性焦虑与忧伤。据统计,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而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4%的增长率急剧上升,城市乳腺癌更是以每年7.5%的速度上升,死亡率则平均每年上升6.9%,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记者近日走访了乳腺外科张建生主任。
  经历了3次重要的抉择
  能成为专家,都与他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
  张建生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他一贯坚持基础与临床并重,从事乳腺外科25年临床工作,擅长乳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尤其是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巨乳症的缩乳术以及采用中西医治疗难治性慢性乳腺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谈起当年自己为何选择这些病症为专攻,且不断地向着一个又一个难题进发,其背后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建生主任最初踏入医疗界并非偶然。当年,他从北京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他干了6年。“由于环境的影响。当时我们驻地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疗难。我的一位战友患急性阑尾炎,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发展成为阑尾穿孔、腹膜炎,差点丢掉性命。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那时,我就发誓,以后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学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回城后,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进入到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从此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张建生主任一直在外科工作。35岁那年,在医院的外科病房,张主任接诊了一位阑尾病患者。在患者动手术之前,有位专家提议先用中药治疗,没想到4天后,病人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也不用手术了。“中药治疗很传奇,我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到才信服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确实太有优势了,再加上当时大力提倡要中西医治疗结合,因此也改变了我的主攻方向。也就是在那一年,我被派去北京中医医院进修了两年半,师从著名中医外科教授王玉章。王教授为国家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北京地区)。他擅长诊治中医外科诘症,在乳腺疾病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疗法,尤其是他研制的消癖糖浆等系列内服外用药,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受到中医药同仁的好评。”
  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老师的建议下,张建生开始专攻乳腺外科,一干就是25年。张主任成长为乳腺良恶性肿瘤外科学专家,这条道路上的每个脚印,都与他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
  采访问答摘选
  8个问题,16分钟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谈到乳腺增生的时候,张主任总是慨叹于这种疾病的发病趋势不容乐观。而记者提到了以下8个问题,张建生主任在16分钟内就给予了解答。
  一问:有人说妇女乳腺病发病非常普遍,无需治疗,您是怎么看的?
  张主任介绍,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发病率节节攀升,乳腺增生的发病率的确很高,有数字说已超过50%,患者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但是不能因此就对它毫不在意。因为乳腺增生是一种癌前病,有20%的乳腺癌合并乳腺增生,有3-5%的乳腺增生有癌变可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子宫癌和宫颈癌,威胁着患病妇女的生命,所以大家都应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重视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和复查。
  二问:如何早期发现乳腺增生?
  面对乳腺增生,也不用恐慌,在诊断上有参考。一般临床上将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女性乳腺在月经前出现周期性的轻度疼痛,那些疼痛仅出现在月经前2天以内者,程度较轻,而在月经过后又能迅速缓解,大多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改变。不能单纯作出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只有在月经前出现较剧烈的乳房疼痛,月经后又不能获得明显的缓解,并且在乳房内出现的小结节和“肿块”,月经过后无明显的缩小软化等情况,这种属于病理性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才能成立。
  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平卧,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分象限依次检查。检查顺序为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下象限,然后检查乳晕乳头。右手同样检查左乳房。最后检查腋下,看是否有硬块和疼痛点,再检查乳头看是否有不正常的分泌物,一旦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单个发生的肿块,更应注意,如肿块无痛感,质地硬、分界不清,癌变可能较高。30岁以上的妇女建议每半年到医院体检一次。
  三问:就诊的首要目的是确诊是否癌变吗?
  当然,只有确诊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乳腺癌病人手术后的五年存活率高达6070%,早期乳腺癌切除后大多都能根治。所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四问:什么人易患乳腺癌呢?
  张主任说,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内分泌紊乱。情志内伤、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是导致乳腺增生的重要诱因。如果有月经初潮过早、终身未婚、未育、生育未哺乳、有家族癌病史的人乳腺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母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人群比正常人群腺癌发生率高2-8倍,胸部接受过量的放射线也是致癌因素,所以妇女不应经常做不必要的胸部透视。
  五问:怎样鉴别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呢?
  第一步通过望诊、触摸进行检查,如有需要患者可做彩超、钼靶x光透照等检查。钼靶x光透照因放射量极小且成像清晰成为医生诊断有利工具,被各医院普遍采用。患者还可做针析细胞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六问:在中医治疗方面有哪些优势?
  张主任表示,疗效较好的是中西医结合疗法。乳腺增生较轻时可单纯服用一些中成药,患者反映也不错,如果病情较严重时可加服西药三苯氧胺类药,治疗效果更好。在治疗用药方面,西药以减轻疼痛为主,解决乳腺局部问题,中药除了能减轻疼痛之外还作用于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标本兼治。中医将此病称为“乳癖”。一般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造成,因此通过舒肝理气、调畅气机、活血化淤,疏通乳络、化痰软坚,消肿散结进行辨治。   按照乳腺增生症又可分为肝郁气滞型、阴虚火旺型、冲任不调型和痰淤凝滞型四种;按乳腺的增生程度临床上可分为四度:1度患者——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或消失。2度患者——可触到明显结节,部分结节出现触痛感,疼痛不随月经的改变而改变;3度患者——可触及坚硬而又分布广泛的结节,大小不等,肿块大小不随月经的周期改变而改变,4度患者——结节数量多,分布广,质地硬、病程长,此时通过医疗检查,上皮细胞增生继续发展就成为非典型增生,则乳腺癌变的可能性就较大了。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乳腺增生的不同程度,不同病情,不同年龄,及个体差异,通过充分辨证,中西医相结合,针对每个人拟定出确实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七问:乳腺增生会癌变吗?
  谈癌色变,每个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为此张主任指出,其实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有一种“多阶段发展模式”的说法:即“正常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发展模式,对于正常增生发展到非典型增生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的,但是如果由非典型增生发展成为癌细胞的阶段是不可逆的,因此张主任特别指出,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如果乳腺出现肿块,建议都采用手术治疗。术中通过对肿块组织样本的活检检查,筛查非典型增生的病例,做到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
  除此之外,从乳腺癌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看出,乳腺癌的防治应该将乳腺增生的治疗提升到重要位置,应积极开展干预治疗乳腺增生,进一步研究延缓、阻断及逆转乳腺增生病向乳腺癌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八问:我们知道乳腺癌一般都需要手术。乳腺增生需要吗?又有哪些特色,
  “一般不需要,但我建议单发性且长期不愈的乳腺增生患者最好手术切除,以免后患。”在谈到手术治疗时,张主任例举了一个手术案例:患者李红(化名),28岁,2011年断奶前后出现双侧乳房胀痛,未予重视。6月份自觉右侧乳房胀痛不适加重,并发现右乳外有2、3个包块,大的约3.5cm×2.5cm大小,小的约1.5cm×2cm大小,时感疼痛,无明显规律,有红肿及波动表现。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乳腺炎,先后两次在当地医院进行引流治疗,但未见好转。今年6月,患者到我院就诊,门诊当日以“右乳肿块待查”收住院。经过相关详细检查,考虑慢性乳腺炎可能性大,于6月21日静脉+局麻下行右乳区段切除术加病灶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右乳)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予抗感染治疗及服用中药,伤口愈合良好,伤口甲级愈合,于7月4日出院。
  张主任介绍,一般此类手术,肿块切除后敞开换药,伤口不进行缝合,让其自然闭合,或等伤口清洁后再做二次手术。张建生主任一般会采用一期做缝合,在肿块切除干净后,经过特殊方法处理,缝合伤口,这样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者伤口愈合疼痛时间,减轻痛苦,降低费用。目前,东城中医医院乳腺外科已拥有一站式的服务体系,从门诊治疗,手术治疗,到病房住院管理已经非常完善。手术已开展了针对乳腺增生症、乳腺肿块、乳腺炎、乳腺单纯性切除术、乳腺导管炎、导管内乳头状瘤、副乳等乳腺疾病手术项目,解决了很多乳腺疾病患者的疾苦。
  一切为了患者
  术后,我们更要关注病者的心理疏导
  张主任说,乳腺增生与情志、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少食油炸、辛辣刺激食物;适时婚育、哺乳;生活有规律等都是预防和缓解乳腺增生的重要途径。另外,张主任建议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应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的辅助检查,如彩超、乳腺钼靶等,年龄在45-59岁间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多年来,张建生主伍臣过自己一系列的特色治疗方法,相临床上治愈的病人已达数千例。在张主任的心里,患者是第一位的。年已61岁的他,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患者的就诊需求。除门诊以外,每天一早,他还是提前半小时到病房查房。他对患者的责任心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乳腺外科专家,他那双手给予了病人一个又一个希望。许多患者都是慕名前来就医。记者采访张主任那天的下午,得知他一直在手术室给一位从甘肃慕名而来的21岁病人做手术,整整两个小时。他说,这位患者得的是由青春期导管炎发展成为的慢性乳腺炎。她已在好几个大医院治疗而没能得到根治。半年内,她就在大医院动手术切了四个口子,因此她经历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次给她做的手术很成功,一般这种情况的患者一周后或10天再用中药治疗,基本会痊愈。当然,术后,我们更要关注病者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获得了极大的生活信心,如何正确对待疾病、如何正确对待治疗等。病人能够摆脱痛苦就是我们当医生的最大的幸福。”他这样告诉记者,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
其他文献
曾由全军轰动全中国“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政治运动既给他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也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创伤,最后成为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人物,于1981年11月30日,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那么,当时这位号称是“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最近,笔者专程采访了曾任廖初江同志连长的陈云先同志。请听陈老记忆中的廖初江吧。  反复通读毛选四卷  廖初江学毛著,是
期刊
小柯是个地地道道的音乐人,他为奥运写歌,为世博写歌,为亚运会写歌,为明星艺人创作。小柯生活简单,他坚持每天看书、弹钢琴,坚持慢跑和游泳。  小柯是个地地道道的音乐人,他为奥运写歌,为世博写歌,为亚运会写歌,为明星艺人创作。小柯生活简单,他坚持每天看书、弹钢琴,坚持慢跑和游泳。  工作放松没压力  身处国内音乐圈的人没有压力的还真找不着几个,小柯算是一个。他曾写过一首歌《你说我容易吗》。但是小柯却表
期刊
他称肩章将星为“芝麻酱辣椒酱”  陈赓大将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而他五个孩子里面,三位是将军,即使在以经济建设为主的今天,这个家族仍然守护着保家卫国的英雄梦,大将的孙子正在祖父创建的军事院校里续写着家族的理想。  陈知建坐在堪称简陋的居室里跟我们说话,大大咧咧的神情如同将军接见士兵。陈知建已经退休,说什么都有点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说到军事、战争时就会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他那大将的凛凛气度,从骨子里丝
期刊
从丽江市副市长,到红基会副理事长,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四年三跳”的王志,一直低调行事  从丽江市副市长,到红基会副理事长,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四年三跳”的王志,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一直低调行事。日前,记者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独家与王志面对面。在对话中,尽管王志明确表示不希望记者采访自己,但面对记者的不断追问,他始终笑脸相对。对于是否会开课任教,王志谦虚地表示:“我刚回母校
期刊
表现川军抗战的大戏《正者无敌》收视率一路走高,该剧的一大看点是陈宝国与儿子陈月末的联手演出。其实,与很多“星二代”不同,陈月末踏进演艺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和父亲的对抗中  从小耳濡目染,“星二代”偏爱演戏  陈宝国,1956年3月9日出生在北京。1974年,他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曾在著名话剧《报童》、《保尔·柯察金》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982年,他在自己的
期刊
启功的母亲和姑姑将启功拉扯成人,舐犊情深,却从不溺爱,管束十分严厉。当年甚至对已年过四旬,身为副教授的启功,稍有不悦,抄起掸子就打。而启功则毕恭毕敬地说:“奶奶,等儿子把眼镜摘了,静等受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原本寻常而因某些机缘忽然一夜成名、一步登天或一夜暴富的人们,一下子“抖”了起来!有些人在面对寻常百姓时,会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的威严,又稍带几分温柔的怜悯;又有些人看
期刊
梁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中最为另类的一位,同时也是那一代电影人中生活历程转变最多的一位。  梁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和张艺谋、顾长卫是同班同学。1982年,刚刚毕业的梁明担任电影《路》的摄影,作品问世轰动一时,影片获得了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候选和金鸡奖特别奖。与张艺谋、顾长卫等人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梁明转变身份出任导演,但他却没有像第五代其他导演追逐艺术片的探索,
期刊
她征服过无数的高山。已两次目睹队友遇难的她,还拍摄了一部独一无二的登山电影——《巅峰记忆》,以此勉励自己和其他登山人: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任何一个看到李兰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么纤弱的一个女子,竟然是一个职业登山人。在她多年的登山生涯中,她征服过无数的高山。已两次目睹队友遇难的她,还拍摄了一部独一无二的登山电影——《巅峰记忆》,以此勉励自己和其他登山人: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挑战极限
期刊
不久前,有消息称前体操奥运冠军刘璇和王弢终于结束了他们长达11年的爱情长跑,在美国携手跨入了婚姻的殿堂。  人们最早知道他们的恋情,应该是在2006年,而那时,他们都已经相恋5年了。  他们为什么相恋5年,才公开爱情?这事儿还得从刘璇一次到湖南卫视做节目说起。当时,刘璇应邀参加了湖南卫视一档名叫《名声大震》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她与朴树合作,表演了一段热情奔放的舞蹈。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就传出他们两人
期刊
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近日公之于世。84封信札,内容涉及张爱玲在美国找工作、搬家、收集资料等许多方面,令人再一次关注张爱玲赴美后的生活状况……  逃避“虫患”天天忙搬家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