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世说新语》精彩文段的赏析中,可以形象具体地领略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的行为与风格,即鲁迅先生所说的“魏晋风度”。
【关键词】魏晋风度;超人雅量;聪慧大方;舍生取义;以身作则;自由洒脱;放诞不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本书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遗闻轶事。根据内容,《世说新语》分类叙事,内容丰富,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卷36门,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故事。本书对魏晋名士的活动、性格、追求、嗜好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广泛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放诞不羁、清俊通脱、纵情山水、孤傲自赏的行为风格。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形势密不可分。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皇帝成了傀儡,统治黑暗。又经过党锢之祸、军阀割据、黄巾起义,继之而起的三国鼎立,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统治者对曹魏旧臣又大开杀戒。西晋王朝土崩瓦解之后,中国又陷入分裂状态。连绵的战乱和无情的打击使当时的读书人、名士、士大夫们纷纷为求自保而追求道家的自由无为。同时,门阀制度的形成,又使得士族上层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名人辈出。纵观《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社会风气。
一、《小儿破贼》—谢安:喜怒不形于色的超人雅量
【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忽然(他的侄子)谢玄从(淝水之战的)战场前线寄来家信。谢安看完信,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慢慢凑近棋局(准备继续下)。客人问他战争打得怎么样了?谢安只说:“小孩子们打败了敌军。”神态举止都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雅量》。故事涉及当时发生在我国的一件大事——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并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先锋,率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双方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淝水之战关乎晋朝的生死存亡,战争取胜,晋朝得以存续,这么大的事,要换作别人早就欢呼雀跃了,而谢安却“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气度恢宏,神情淡定。强压内心喜悦而不形于色,这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据理反击,聪慧大方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 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先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先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在中午,(您)中午还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为当时的名士。陈元方是陈寔的长子,当时才七岁。父亲的友人当着面辱骂自己的父亲,陈元方没有默默忍受,也没有破口对骂,而是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方式,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驳斥得对方哑口无言,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本文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守信”“明礼”的重要性,当然,对友人的知错能改也应持肯定的态度。
三、《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舍生取义的大丈夫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要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坏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胡人来了问他:“我们大军来到这里,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下?”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愿用我自己的生命来替换朋友的性命。”胡人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进入了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退兵了。全城百姓都得以保全。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德行》。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对患病友人不离不弃;在生死关头,主动以身代友,不但救了朋友一个人的命,还拯救了全城百姓的命。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明白“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的这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行为,也是需要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四、《常自教儿》—谢安: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译文】谢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问太傅:“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谢安回答道:“我总是用身教来教育孩子。”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德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将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进行今昔对比,感慨世事变化之大。诗中的“王谢”指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为首的两大名门望族。谢家代表人物就是谢安,他的哥哥谢弈,弟弟谢万、谢石,侄儿谢玄等都是高官。文学史上有名的“大谢”(东晋谢灵运)、“小谢”(南朝齐谢眺)也出自谢氏世家。谢家能出这么多名人,都与谢安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五、《坦腹东床》—王羲之:自由洒脱
【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雅量》。逸少,是书圣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是东晋琅玡临沂人,出身名门,为王旷之子、王导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因书法超群而显名于世,人称“书圣”。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郗太傅赏识王羲之就是因为他不拘礼节、洒脱异于常人。故后世以“逸少”泛指美少年。
六、《曝裈当屋》—刘伶:蔑视礼教,放诞不羁
【原文】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子,把屋子当作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任诞指任性放纵、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甚至狂放不羁,这些人以刘伶为代表。刘伶终日与酒为伴,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其实,以刘伶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中大部分是因为朝廷黑暗,为了避免自己被统治者杀戮,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表现。
七、《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随心所欲,任性率真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雪夜乘船去拜访朋友戴安道,兴起而行,兴尽而归,表现了王子猷随心所欲、潇洒率真的精神风貌。
八、《七步成诗》——曹植:出口成章,以诗谏兄
【原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弟弟东阿王曹植在起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做不成的话,就要施行死刑。曹植应声就作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露出深深的惭愧之情。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在我國文学史上,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与后世的“三苏”(宋朝苏洵、苏轼、苏辙)齐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谢灵运曾称赞曹植才高八斗,从七步之内即成诗这件事上,可见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长子曹丕即王位。是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即魏文帝。曹植屡遭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在本则故事中,曹植以豆和萁作比,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残,贴切恰当,委婉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使得曹丕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世说新语》各篇长则数行,短则三言两语,语言简约,极富表现力。本书善于用白描、对比、夸张等写作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明·胡应麟语)书中涉及人物众多,魏晋时期的许多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隐士僧侣,都有记载,鲁迅先生称它是“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可以说,《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参考文献
[1]王状.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精神内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
[2]许明征.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编辑:陈岑)
【关键词】魏晋风度;超人雅量;聪慧大方;舍生取义;以身作则;自由洒脱;放诞不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本书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遗闻轶事。根据内容,《世说新语》分类叙事,内容丰富,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卷36门,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故事。本书对魏晋名士的活动、性格、追求、嗜好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广泛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放诞不羁、清俊通脱、纵情山水、孤傲自赏的行为风格。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形势密不可分。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皇帝成了傀儡,统治黑暗。又经过党锢之祸、军阀割据、黄巾起义,继之而起的三国鼎立,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统治者对曹魏旧臣又大开杀戒。西晋王朝土崩瓦解之后,中国又陷入分裂状态。连绵的战乱和无情的打击使当时的读书人、名士、士大夫们纷纷为求自保而追求道家的自由无为。同时,门阀制度的形成,又使得士族上层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名人辈出。纵观《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社会风气。
一、《小儿破贼》—谢安:喜怒不形于色的超人雅量
【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忽然(他的侄子)谢玄从(淝水之战的)战场前线寄来家信。谢安看完信,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慢慢凑近棋局(准备继续下)。客人问他战争打得怎么样了?谢安只说:“小孩子们打败了敌军。”神态举止都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雅量》。故事涉及当时发生在我国的一件大事——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并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先锋,率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双方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淝水之战关乎晋朝的生死存亡,战争取胜,晋朝得以存续,这么大的事,要换作别人早就欢呼雀跃了,而谢安却“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气度恢宏,神情淡定。强压内心喜悦而不形于色,这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据理反击,聪慧大方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 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先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先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在中午,(您)中午还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为当时的名士。陈元方是陈寔的长子,当时才七岁。父亲的友人当着面辱骂自己的父亲,陈元方没有默默忍受,也没有破口对骂,而是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方式,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驳斥得对方哑口无言,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本文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守信”“明礼”的重要性,当然,对友人的知错能改也应持肯定的态度。
三、《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舍生取义的大丈夫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要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坏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胡人来了问他:“我们大军来到这里,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下?”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愿用我自己的生命来替换朋友的性命。”胡人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进入了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退兵了。全城百姓都得以保全。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德行》。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对患病友人不离不弃;在生死关头,主动以身代友,不但救了朋友一个人的命,还拯救了全城百姓的命。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明白“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的这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行为,也是需要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四、《常自教儿》—谢安: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译文】谢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问太傅:“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谢安回答道:“我总是用身教来教育孩子。”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德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将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进行今昔对比,感慨世事变化之大。诗中的“王谢”指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为首的两大名门望族。谢家代表人物就是谢安,他的哥哥谢弈,弟弟谢万、谢石,侄儿谢玄等都是高官。文学史上有名的“大谢”(东晋谢灵运)、“小谢”(南朝齐谢眺)也出自谢氏世家。谢家能出这么多名人,都与谢安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五、《坦腹东床》—王羲之:自由洒脱
【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雅量》。逸少,是书圣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是东晋琅玡临沂人,出身名门,为王旷之子、王导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因书法超群而显名于世,人称“书圣”。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郗太傅赏识王羲之就是因为他不拘礼节、洒脱异于常人。故后世以“逸少”泛指美少年。
六、《曝裈当屋》—刘伶:蔑视礼教,放诞不羁
【原文】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子,把屋子当作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任诞指任性放纵、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甚至狂放不羁,这些人以刘伶为代表。刘伶终日与酒为伴,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其实,以刘伶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中大部分是因为朝廷黑暗,为了避免自己被统治者杀戮,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表现。
七、《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随心所欲,任性率真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雪夜乘船去拜访朋友戴安道,兴起而行,兴尽而归,表现了王子猷随心所欲、潇洒率真的精神风貌。
八、《七步成诗》——曹植:出口成章,以诗谏兄
【原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弟弟东阿王曹植在起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做不成的话,就要施行死刑。曹植应声就作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露出深深的惭愧之情。
【简析】这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在我國文学史上,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与后世的“三苏”(宋朝苏洵、苏轼、苏辙)齐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谢灵运曾称赞曹植才高八斗,从七步之内即成诗这件事上,可见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长子曹丕即王位。是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即魏文帝。曹植屡遭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在本则故事中,曹植以豆和萁作比,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残,贴切恰当,委婉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使得曹丕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世说新语》各篇长则数行,短则三言两语,语言简约,极富表现力。本书善于用白描、对比、夸张等写作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明·胡应麟语)书中涉及人物众多,魏晋时期的许多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隐士僧侣,都有记载,鲁迅先生称它是“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可以说,《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参考文献
[1]王状.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精神内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
[2]许明征.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