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en34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发展越文明,以人为本的意识就越浓厚。学校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场所,也是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做好人文关怀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方法,也是实现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共创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德育;人文关怀;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德育的全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关心每位学生的前途命运,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是德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的情感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素质,发掘潜能,体现价值,最终实现中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十七大以后,我们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关怀存在眼高手低
  目前所有中学都有严谨规范的管理风格,其前提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精神,但是德育的人文关怀大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
  1.形式主义较突出
  《意见》在“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课外生活,举行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但在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只是完任务,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偶尔参加”,说明学校组织公益活动并没有动员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只是留有形式。
  2.轻视人文关怀的效果
  德育中人文关怀重视其实施过程,而忽视了实际的效果。面对升学压力,德育往往只限于课堂的思品课程,或是机械的增加进几次形式化、程序化的校园活动。“只有在学生以同情和尊重之情关注别人的思想感情并受到刺激时”,[1]这样才达到了的德育的人文关怀的效果。
  (二)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重视
  “人性的种子只有在富有人性的环境里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在非人性的环境里孕育的一定是非人性的东西。”[2]在中学区分人性与非人性的标准是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现在,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学生施加压力,一味追求高分数,缺少了“个性关爱“的人情味。就像弹簧一样,过度的对它施加拉力或压力,它的性能就被摧毁。附属中学仍存在这种现象的痕迹,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更注重“成绩”,这种“重知识轻兴趣”的现象在毕业班的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师生交流方式单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丰富与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发方便,QQ、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但是很多老师生怕学生打扰,都不愿为学生留联系方式,学生仍然只能去办公室与老师谈心,这种单一的交流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审视目前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乐观面对。人文关怀已经变为德育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造成人文关怀低靡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教育取向功利性
  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正在逐步蔓延到学校,使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都蒙上了很浓的功利色彩。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人性冷漠、人文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多数老师把德育知识化、应试化,把德育变为纯粹得到知识来迎接考试。”[3]思品课程始终就逃不出“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怪圈,这种生硬僵化又极富有功利色彩的课程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势必影响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行业的风范,而学校只要求教师“学高”,忽视了教师的“德高”。目前,大部分老师在上课过程基本能以身作则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但仍然存在封建传统的“棍棒教育”的落后观念,缺少对学生的心里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新疆很多学校都是民汉合校,德育民汉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德育效果相应的会受其制约。
  (三)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
  在授课中应该遵循“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基本的原则,而实际现实中,学生认为上思品课是老师的“独角戏”,是关于国家的大事。教师只能揣摩和推测学生的心声和想法,教师也很难了解到所教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认同。
  三、解决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而不是教化,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融入人文关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显示出人性的光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新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地域特色、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因素的影响,大都具有自我个性强,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欠缺,理想信念淡薄,宗教信仰惑等问题。所以要创造性的扎实开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工作,探索和创新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的对策,为提高新疆中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一)创新德育理念,转变德育方式
  中学的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最基本的理念和追求是发现学生的爱心,酝酿学生的善心,塑造学生的良心,让学生的人性不断丰富饱满,从严格管理中学生到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使所有的德育活动变为人文关怀的教育。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从情感深处体验,使整个德育过程充满愉悦和轻松的享受,摒弃传统的“教化”。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丰富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出生背景、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状况等等。正真做到德育教育生活化、高效化、实际化。
  (二)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性格倾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扮演主要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他们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他们的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德育中人文关怀教育方式。教师用关心服务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加深他们对德育人文关怀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进步和成熟。在民汉合校的情况下,教师要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实际情况,使德育工作融入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新疆人文关怀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满足其合理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实现和谐校园。
  (三)加强关心服务,解决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心理健康问体往往被忽视。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德育课中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积极发挥德育工作的优势,通过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家人、朋友、同学的理解和关心,心理卫生的广泛宣传,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释放压力,缓解矛盾,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2]吕朝龑.教育伦理微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3]朱晓留.中学德育中人文关怀缺失[J].考试周刊,2010(38).
  [4]黄正泉,王建.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拓展Dynan模型,并用中国2002-201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居民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储蓄行为基本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而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Dyn
期刊
摘要: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仍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从而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发表《国家竞争优势》,并系统的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理清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在联系,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和措施的制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启
期刊
摘要:笔者基于在贵州省境内各地的实地走访调查,对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其存在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问题;对策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安顺、凯里等多地多名农民工妇女有关其社会支持网络相关问题的访谈调查,笔者获取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对贵州省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进行数
期刊
摘要: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也不应只是注重物质的帮助,要重视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与谋生技能。教育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充满爱心,教育者应该从斯托夫人教育观中学习爱的价值,这对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有启发性作用。  关键词:斯托夫人;爱;谋生技能;教育观  一、背景简介与问题的提出  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曾经做过教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
期刊
摘要: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制度离不开证据制度,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这就需要人民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本文结合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现状,从民事举证时限、事实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角度分析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体现方式以及探讨如何行使和完善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女性教育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女性的教育回报,其中宏观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分析;微观层面则是从其对家庭的影响上进行阐述,并与男性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即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主要是其在社会效益以及个体家庭的贡献上远高于男性。  关键词:女性;教育回报;人力资本;性别差异  引言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有一个典型矛盾,就
期刊
摘要: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则,该条法律在允许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法律赋予其他股东同意权、异议股东购买权及优先购买权,由于司法实践中日趋复杂的案件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法律从业者。本文着眼于理论和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股权
期刊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本位文化在高等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缺失原因,反思英语教学母语缺失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通过丰富本位文化的教学实践来凸显本位文化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以求促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二语习得理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  一、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母语的作用从轻视和排斥逐步走向了客观评价,认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实质上是“调
期刊
摘要: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相关文献中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整理,按宣传教育法、座位管理系统、收费制、习惯权利、博弈理论、个案研究等进行分析,基于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进行评估,并以此对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治理方案  一、问卷调查研究及原因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同学反映“占而不坐”的情况,引起其他有切
期刊
摘要: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如大学英语的课文中就有诸多的隐喻句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和提示学生运用隐喻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文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课文中的隐喻为例,阐述分析在阅读中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隐喻;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