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是激活思维的钥匙,而在课堂中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启发引导都离不开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问题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引导;课堂教学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作为一个凝聚了大量知识的综合体,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探寻这些知识的诞生与形成,进而获得科学探究的思维意识与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
一、精心设计问题
(一)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的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大胆假设和猜想,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对于自身认知经验的灵活调用。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素材来思考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来进行实验,其他植蔬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选择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必须要是0.3g/mL,如果换做1.0g/mL,实验结果会有怎样的不同?换做是1.0mol/L的醋酸又会如何等等。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其思维得到发散,进而认识到生物实验过程中精确选材的重要意义。
(二)阶梯性
问题设计体现出层次性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始终保持延续,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深入思考,最终把握核心概念。一般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学习过的旧知与新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入手,这样既能确保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且最终可以形成一个系统且扎实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教师可以通过连续性的问题来让学生理解这一转化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如ATP在水解时哪一个高能磷酸键会发生断裂?断裂后释放的能量去了什么地方?一个正常人的身体中ATP的总量很少,大约只有50.7g,那么为什么一个成年人在身体静止状态下水解的ATP需求量却比较多?合成ATP的能量供应来源是什么?等等。
(三)发散性
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疑惑性和诱导性使得教学可以更加具有探索性质,学生也可在思考、分析和求证等过程中去牢牢把握核心知识。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条件的设置要在A瓶酵母菌培养液前连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其他溶液是否可以替代?无氧条件下的B瓶为什么要封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等等。
二、灵活处理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质疑是常见的情况,这也正体现了师生在交流互动和思维碰撞,加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提前设计好的,所以也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悉心为其解答,亦或是通过启发点拨来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所得到的答案或知识便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学生在书写氨基酸结构通式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审视一遍,看看是否完全正确,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该知识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再如,有学生认为氨基酸通式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以人来作比较,氨基和羧基就是人的左臂和右臂,氢则是两条腿,碳为心脏,侧链基团是大脑,而每个人的大脑思维由是不同的,所以侧链基团也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学生有时也会提出不合理的问题,教师对此也应该予以正面对待,通过具有说服力的阐释来让学生明白前因后果,养成一种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细胞的增值”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同一种生物的各细胞遗传物质既然是相同的,其形态大小也应该是相同的。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到接下来“细胞的分化”一课中探寻究竟。
三、培养问题意识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代表了一个人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也要灌输一些科学的提问技巧。例如,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健康饮食和科学减肥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如,在“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思考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过程是否也经历了渗透作用,如果是的话,那细胞中的哪一种物质扮演了半透膜的角色?通过问题来让学生类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从而得出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的結论。
综上,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建构知识的有效过程,期间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激活和发散其思维的同时,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坚实的科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英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式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06):9-10.
[2]邢志兵.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06):35-36.
[3]张英莲.“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02):65-66.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引导;课堂教学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作为一个凝聚了大量知识的综合体,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探寻这些知识的诞生与形成,进而获得科学探究的思维意识与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
一、精心设计问题
(一)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的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大胆假设和猜想,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对于自身认知经验的灵活调用。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素材来思考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来进行实验,其他植蔬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选择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必须要是0.3g/mL,如果换做1.0g/mL,实验结果会有怎样的不同?换做是1.0mol/L的醋酸又会如何等等。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其思维得到发散,进而认识到生物实验过程中精确选材的重要意义。
(二)阶梯性
问题设计体现出层次性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始终保持延续,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深入思考,最终把握核心概念。一般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学习过的旧知与新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入手,这样既能确保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且最终可以形成一个系统且扎实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教师可以通过连续性的问题来让学生理解这一转化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如ATP在水解时哪一个高能磷酸键会发生断裂?断裂后释放的能量去了什么地方?一个正常人的身体中ATP的总量很少,大约只有50.7g,那么为什么一个成年人在身体静止状态下水解的ATP需求量却比较多?合成ATP的能量供应来源是什么?等等。
(三)发散性
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疑惑性和诱导性使得教学可以更加具有探索性质,学生也可在思考、分析和求证等过程中去牢牢把握核心知识。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条件的设置要在A瓶酵母菌培养液前连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其他溶液是否可以替代?无氧条件下的B瓶为什么要封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等等。
二、灵活处理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质疑是常见的情况,这也正体现了师生在交流互动和思维碰撞,加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提前设计好的,所以也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悉心为其解答,亦或是通过启发点拨来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所得到的答案或知识便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学生在书写氨基酸结构通式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审视一遍,看看是否完全正确,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该知识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再如,有学生认为氨基酸通式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以人来作比较,氨基和羧基就是人的左臂和右臂,氢则是两条腿,碳为心脏,侧链基团是大脑,而每个人的大脑思维由是不同的,所以侧链基团也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学生有时也会提出不合理的问题,教师对此也应该予以正面对待,通过具有说服力的阐释来让学生明白前因后果,养成一种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细胞的增值”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同一种生物的各细胞遗传物质既然是相同的,其形态大小也应该是相同的。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到接下来“细胞的分化”一课中探寻究竟。
三、培养问题意识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代表了一个人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也要灌输一些科学的提问技巧。例如,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健康饮食和科学减肥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如,在“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思考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过程是否也经历了渗透作用,如果是的话,那细胞中的哪一种物质扮演了半透膜的角色?通过问题来让学生类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从而得出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的結论。
综上,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建构知识的有效过程,期间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激活和发散其思维的同时,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坚实的科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英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式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06):9-10.
[2]邢志兵.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06):35-36.
[3]张英莲.“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