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点关注。尤其是面对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学生,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求,对其开展个性化教学,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数学学习,之后再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由概念、定义、原理、公式等知识组成的,具有较强思维与逻辑性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但学困生难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化学困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才能够实现的。为此,教师应保持信心,将转化学困生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推动教学的进度。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极性、上课状态以及成绩普遍不好的学生,如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愿参与任何学习活动,甚至是放弃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生主要就是由于在学习中没有找对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不断下降,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放弃了自己,进而成为典型的“学习困难户”。还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很难跟上课堂进度,缺乏与老师的互动,加之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从而产生厌学情况。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原因
小学生本该处于一个对未知事物有着无限好奇心的阶段,对于认识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这种性格特征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体现,在最开始学习数学的时期,学生往往会因为源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而对数学学习有着强烈的欲望。但是受到传统数学教育理念以及方法的影响,数学课堂变得单调沉闷,再加上教师偏向于使用大量做题的练习方式,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数学学困生,无法投入热情进行学习。如果没有兴趣作为驱动力,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
(二)学校原因
大部分的学校过于重视自身的升学率,而未重视对学生教学上的师资配比,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师不足的情况。然而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加之教师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就导致一些本就对数学学习吃力的学生,其成绩不断下降,而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欲望,甚至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在此环境下,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习成绩,并未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体验不到数学这门课程的乐趣,久而久之产生抵触心理,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
(三)家庭方面原因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其主要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而父母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面对数学学困生,很多父母没有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而是为其报更多的补习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同时还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与发展的权利。这样会加重孩子对数学学科的排斥,同时还会挤压孩子完成学校作业的时间,导致孩子难以掌握和消化知识点内容。
三、转化方法
(一)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想要帮助学困生转化为良好的学习状况,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其看到自己具备可以学习好的潜力,不断引导他们走入数学的知识海洋,从中可以收获到学习的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课堂上尽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并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及耐心的指导,用微笑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强化其对数学探究的欲望,从而逐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方向,进而不断提升自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学科跟其他学科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探究,而不是依赖教师讲例题和知识点,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才能保障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能考得高分、走得更远,小学数学高年级出现学困生就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更没有构建良好的学习观念,教师要重视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角度为学生做好学习安排,在解数学题时,也要根据教师所讲过的知识点完成一题多解,找到新的解题思路。
(三)团队结盟,同伴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喜欢单干、不善合作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合作才有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融入集体会使个人的力量倍增,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团队结盟,同伴互助,是转化学困生的捷径。教师可以把学困生与学优生结盟,组建成学习共同体,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引領价值,让他们做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一个个“小先生”,一个学困生可以配上几个“师傅”,众人帮一人,使学困生博采众长,很快获得进步。学生教学生,往往是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困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比老师的讲解效果还要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数学学困生,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理解、尊重和鼓励学困生,并采用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遵蓉.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07):33.
[2]王先贵.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1):270.
[3]童鑫.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J].新课程(上),2018(09):241.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由概念、定义、原理、公式等知识组成的,具有较强思维与逻辑性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但学困生难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化学困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才能够实现的。为此,教师应保持信心,将转化学困生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推动教学的进度。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极性、上课状态以及成绩普遍不好的学生,如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愿参与任何学习活动,甚至是放弃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生主要就是由于在学习中没有找对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不断下降,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放弃了自己,进而成为典型的“学习困难户”。还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很难跟上课堂进度,缺乏与老师的互动,加之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从而产生厌学情况。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原因
小学生本该处于一个对未知事物有着无限好奇心的阶段,对于认识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这种性格特征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体现,在最开始学习数学的时期,学生往往会因为源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而对数学学习有着强烈的欲望。但是受到传统数学教育理念以及方法的影响,数学课堂变得单调沉闷,再加上教师偏向于使用大量做题的练习方式,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数学学困生,无法投入热情进行学习。如果没有兴趣作为驱动力,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
(二)学校原因
大部分的学校过于重视自身的升学率,而未重视对学生教学上的师资配比,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师不足的情况。然而在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加之教师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就导致一些本就对数学学习吃力的学生,其成绩不断下降,而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欲望,甚至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在此环境下,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习成绩,并未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体验不到数学这门课程的乐趣,久而久之产生抵触心理,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
(三)家庭方面原因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其主要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而父母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面对数学学困生,很多父母没有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而是为其报更多的补习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同时还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与发展的权利。这样会加重孩子对数学学科的排斥,同时还会挤压孩子完成学校作业的时间,导致孩子难以掌握和消化知识点内容。
三、转化方法
(一)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想要帮助学困生转化为良好的学习状况,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其看到自己具备可以学习好的潜力,不断引导他们走入数学的知识海洋,从中可以收获到学习的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课堂上尽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并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及耐心的指导,用微笑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强化其对数学探究的欲望,从而逐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方向,进而不断提升自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学科跟其他学科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探究,而不是依赖教师讲例题和知识点,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才能保障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能考得高分、走得更远,小学数学高年级出现学困生就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更没有构建良好的学习观念,教师要重视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角度为学生做好学习安排,在解数学题时,也要根据教师所讲过的知识点完成一题多解,找到新的解题思路。
(三)团队结盟,同伴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喜欢单干、不善合作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合作才有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融入集体会使个人的力量倍增,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团队结盟,同伴互助,是转化学困生的捷径。教师可以把学困生与学优生结盟,组建成学习共同体,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引領价值,让他们做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一个个“小先生”,一个学困生可以配上几个“师傅”,众人帮一人,使学困生博采众长,很快获得进步。学生教学生,往往是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困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比老师的讲解效果还要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数学学困生,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理解、尊重和鼓励学困生,并采用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遵蓉.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07):33.
[2]王先贵.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1):270.
[3]童鑫.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J].新课程(上),2018(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