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魅力课堂其本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在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上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增长经验和见识。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行为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形象、生动、活泼有序开展教学,让高中生在疲惫的学习中收获更多来源于知识和文字的快乐,既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底蕴,又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魅力;教育魅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打造有魅力的高中语文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兴趣,自愿从知识中汲取营养,也从学习知识中带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素养的不断追求,在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挖掘知识与生活之间联系中实现对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结构的优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仍存在教学魅力缺失、课堂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氛围较为压抑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高中语文课堂缺失魅力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
高中阶段学生直面升大学的考试压力,并需要实现各学科知识积累、技能的有效锻炼,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更难以分出精神去感受课堂魅力,能做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牢牢记住已然不易;而教师又受制于升学率的考核指标,在教学中更突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利用课上知识讲授、大量的习题和课后作业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打造丰富语文课堂、提升语言教学魅力的意识和能动性。
(二)师生互动不足
教学本是学生和教师就信息和知识进行循环的过程,但受制于高中的升学压力,导致教师认为和学生的大量共同沟通、学习以外的沟通都是在浪费时间,占用了本就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和内容存在局限性,学生仅被看作储备知识、输出知识的储存器,而非生动学习知识的社会个体[1] 。
二、打造高中語文魅力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高中语文教师应适当融合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自己擅长的、传统的知识讲授方法,共同打造丰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多样的知识展示形式中觉得眼前一亮,放松了身心,调动了学习思维,激活了学习意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将有一定抽象概念或意象情境的内容直观展示出来,多彩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和学生脑海中对于文本情境的想象或描绘相一致,更加刺激了学生多感官的学习能动性,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更有魅力。
例如,用多媒体视频清晰的展示荷塘的曲径小路、荷塘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打造路上阴森的环境,再通过路途的尽头转折,豁然开朗地呈现荷叶舞动、白花点缀、清香缕缕的画面,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跟着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让学生从听力、视觉,、想象中有更丰沛的情感体验,让高中生产生“原来高中语文也可以这样教”的感觉,对接下来的语文学习都有强烈的期待和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减压降负,快乐学习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转换为多样形式的课上作业和课上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巩固知识、复习知识、锻炼能力,综合提高素养。也可以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或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解拓宽知识视野,打开想象空间,使高中语文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实际意义,更有吸引人的魅力[2]。
例如,请学生以3-4人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诗经《采薇》一篇文章的解读,找到生字的正确读音、含义,通过整篇理解为其进行自我注释,最好可以在通读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改写甚至绘画,鼓励学生先通过字典、词典自行解释,再结合教辅材料完成丰富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实现了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又通过多角度解读诗篇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提问形式和学生之间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或讨论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锻炼自我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评价用语向学生传达自己的关切,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为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找到方向。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课堂练习、复习、总结的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适当的点拨和帮助,通过创新交流内容、交流模式,实现信息的自主互换,课堂魅力的提升[3]。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请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谈一谈对同样写作过赤壁相关内容的曹操的理解或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和学生就开放性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升本课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表达自我观点,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素养和知识力量。
三、结束语
有魅力的高中语文课堂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养和人文涵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实现对其综合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唤醒,体现语文知识培养人与人、促进人、提高人的教育宗旨。
参考文献
[1] 李万兰. 针对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1):146-146.
[2] 王科.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J]. 2021(2014-11):35-35.
[3] 张金泉.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0).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魅力;教育魅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打造有魅力的高中语文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兴趣,自愿从知识中汲取营养,也从学习知识中带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素养的不断追求,在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挖掘知识与生活之间联系中实现对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结构的优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仍存在教学魅力缺失、课堂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氛围较为压抑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高中语文课堂缺失魅力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
高中阶段学生直面升大学的考试压力,并需要实现各学科知识积累、技能的有效锻炼,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更难以分出精神去感受课堂魅力,能做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牢牢记住已然不易;而教师又受制于升学率的考核指标,在教学中更突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利用课上知识讲授、大量的习题和课后作业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打造丰富语文课堂、提升语言教学魅力的意识和能动性。
(二)师生互动不足
教学本是学生和教师就信息和知识进行循环的过程,但受制于高中的升学压力,导致教师认为和学生的大量共同沟通、学习以外的沟通都是在浪费时间,占用了本就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和内容存在局限性,学生仅被看作储备知识、输出知识的储存器,而非生动学习知识的社会个体[1] 。
二、打造高中語文魅力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高中语文教师应适当融合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自己擅长的、传统的知识讲授方法,共同打造丰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多样的知识展示形式中觉得眼前一亮,放松了身心,调动了学习思维,激活了学习意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将有一定抽象概念或意象情境的内容直观展示出来,多彩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和学生脑海中对于文本情境的想象或描绘相一致,更加刺激了学生多感官的学习能动性,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更有魅力。
例如,用多媒体视频清晰的展示荷塘的曲径小路、荷塘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打造路上阴森的环境,再通过路途的尽头转折,豁然开朗地呈现荷叶舞动、白花点缀、清香缕缕的画面,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跟着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让学生从听力、视觉,、想象中有更丰沛的情感体验,让高中生产生“原来高中语文也可以这样教”的感觉,对接下来的语文学习都有强烈的期待和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减压降负,快乐学习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转换为多样形式的课上作业和课上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巩固知识、复习知识、锻炼能力,综合提高素养。也可以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或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解拓宽知识视野,打开想象空间,使高中语文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实际意义,更有吸引人的魅力[2]。
例如,请学生以3-4人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诗经《采薇》一篇文章的解读,找到生字的正确读音、含义,通过整篇理解为其进行自我注释,最好可以在通读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改写甚至绘画,鼓励学生先通过字典、词典自行解释,再结合教辅材料完成丰富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实现了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又通过多角度解读诗篇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提问形式和学生之间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或讨论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锻炼自我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评价用语向学生传达自己的关切,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为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找到方向。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课堂练习、复习、总结的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适当的点拨和帮助,通过创新交流内容、交流模式,实现信息的自主互换,课堂魅力的提升[3]。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请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谈一谈对同样写作过赤壁相关内容的曹操的理解或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和学生就开放性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升本课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表达自我观点,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素养和知识力量。
三、结束语
有魅力的高中语文课堂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养和人文涵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实现对其综合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唤醒,体现语文知识培养人与人、促进人、提高人的教育宗旨。
参考文献
[1] 李万兰. 针对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1):146-146.
[2] 王科.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J]. 2021(2014-11):35-35.
[3] 张金泉.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