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择偶的标准和观念也一直在变,本文主要论述当代中国青年择偶观念的变化及其成因。作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择偶标准和方式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揭示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现代化程度。
关键词:择偶;标准;变化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解释,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而择偶是婚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同时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的环节。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青年关于婚姻对象选择标准的变化,即择偶观念的变化。
一、择偶理论
择偶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现象,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择偶标准和方式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揭示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现代化程度。西方与家庭社会学有关的择偶理论主要有个人主义解释和社会文化解释。
(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
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是西方社会亲属及其他社团对择偶过程的影响的控制弱化,婚姻中的爱情和个人需要的满足收到充分的考虑。个人主义的解释依据生物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广泛的经验研究对婚姻的选择进行阐述。
生物学的解释指出,婚姻的选择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心理学的解释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质性理论、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男性由于其“恋母情结”会选择具有其母亲个性品质的女子作为他的恋爱对象,而女性则会选择具有其父亲个性品质的男子作为她的恋爱对象。他的这种心理分析理论,过分强调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强调先天的性意识对个性发展的意义,认为在择偶行为中生理、心理需要的因素大于社会选择的因素。
同质性理论强调同类匹配,“同类匹配”即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这一理论与我国传统社会择偶中的“门当户对”原则相耦合。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在择偶时要相互考虑对方家庭财产的多寡和门第的高低与自己是否相当,以及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是否适合等等,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就是门当户对。
温奇的“互补需要”理论认为,虽然择偶同诸多因素如年龄、种族、血统、住宅的邻近、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或先前的婚姻地位等相一致,但是当择偶表现为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时,他势必是互补而非同一的。它强调在择偶时人们的主要考虑是各种需要的相辅相成,例如支配欲强的男性往往选择依赖性强的女性为偶。
(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
这一理论注重讨论影响婚姻过程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以此来解释择偶的互动过程。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交换理论、、历史前例理论和择偶梯度理论等。
交换理论。该理论在择偶领域的解释是,人们为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其所能提供的资源决定的,假如某一资源不足,可以更多的提供另一种资源作为补偿,如在包办婚姻中,劳动力、彩礼和新娘的价格是最常见的交换。
历史前例理论认为,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着由父母包办或由父母决定的择偶方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两个理想类型的划分。现实生活总是这两大模式的混合。而恋爱关系情况能否得到父母或朋友的支持,对恋爱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即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就是婚姻配对的“男高女低”模式。尽管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肤色、长相、体型、相对年龄以及持家能力等,这使一些女性可以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或向上流动的潜力。
此外还有很多诸如角色理论、序列理论等等。关于婚姻基础和择偶标准的广泛的理论解释,是随着择偶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择偶标准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既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外在社会条件。
二、当代中国青年择偶标准和观念的变化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我们的择偶观也在变。在以往社会,婚姻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近现代社会更多的则是由个人的意志和喜好来决定。然而近几年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重新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值得我们深思。我个人认为,当代青年择偶标准和观念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到1966年,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这一时期,择偶条件中最关键的是本人成份、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出身等。那是一个价值单一的时代,人们在择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政治上是否要求上进,在工作上是不是模范,组建“革命家庭”是当时的主流。
第二阶段1966~1976,文革十年,政治决定一切的择偶观。在政治席卷一切的年代,男女青年择偶的关注点只有政治面貌与家庭出身。青年人在择偶时,出身的好坏甚为重要,贫下中农、几代红之类的出身是一个颇有份量的条件,它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政治背景,以保证在飘乎不定的政治风云中不会使家庭出现大的动荡。而出身不好的地主、资本家、富农的后代在择偶时较为困难,他们只能找相同或者相似境遇者。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2000年,由于市场机制运作中的利益获取和财富拥有已经不再依赖于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外在条件,而更多的与学历、职业、能力、胆识等个人素质条件相联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婚姻开始追求质量的提高,在择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人本”精神,越来越多注重人的情感、品质及能力。
第四阶段是从进入新世纪到现在,随着女性的解放,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资源,这些女性通常有着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她们往往更多地强调人格尊严、自由和独立,女性的择偶观念从“三高”到“三低”(“三高”人士:指“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三低”人士:指“低风险、低束缚、低调门”),不少女白领的择偶目标也纷纷从“金龟婿”变到了“经济适用型男”。同时,新的门当户对的观念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现在的门当户对已经不再拘泥于门第家世,而更多的是讲究配偶双方的匹配,包括年龄、受教育情况、工作、收入等各方面的匹配。
三、当代中国择偶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人们有能力去追求温饱以外的精神享受,婚姻不再是简单的社会生产的单位,更是情感交流的场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是择偶观念发生变化的基础性因素。
(二)社会原因
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使原本属于家庭的功能社会化了,家庭原有的功能减弱,人们的择偶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认识的人也增多,增加了配偶的选择性。
(三)文化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青年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对配偶的选择也更加注重情感要素,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受教育的女性也越来越多,过去包办婚姻的现象已不复见,现在更多的是自由恋爱的模式,从而促成择偶观念的变化。
四、结语
虽然中国青年的择偶观念一直在变化,但有一条基本原则还是贯穿于整个历史过程的,那就是“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虽然新时代对门第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从择偶观念的变化,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择偶,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重大因素。
参考文献:
[1]家庭论.加里·斯坦利·贝尔.商务印书馆.2005.
[2]李银河说性.李银河.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3]家庭社会学导论.邓伟志,徐新.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4]家庭社会学.杨善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管雷. 2007.
关键词:择偶;标准;变化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解释,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而择偶是婚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同时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的环节。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青年关于婚姻对象选择标准的变化,即择偶观念的变化。
一、择偶理论
择偶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现象,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择偶标准和方式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揭示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现代化程度。西方与家庭社会学有关的择偶理论主要有个人主义解释和社会文化解释。
(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
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是西方社会亲属及其他社团对择偶过程的影响的控制弱化,婚姻中的爱情和个人需要的满足收到充分的考虑。个人主义的解释依据生物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广泛的经验研究对婚姻的选择进行阐述。
生物学的解释指出,婚姻的选择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心理学的解释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质性理论、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男性由于其“恋母情结”会选择具有其母亲个性品质的女子作为他的恋爱对象,而女性则会选择具有其父亲个性品质的男子作为她的恋爱对象。他的这种心理分析理论,过分强调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强调先天的性意识对个性发展的意义,认为在择偶行为中生理、心理需要的因素大于社会选择的因素。
同质性理论强调同类匹配,“同类匹配”即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这一理论与我国传统社会择偶中的“门当户对”原则相耦合。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在择偶时要相互考虑对方家庭财产的多寡和门第的高低与自己是否相当,以及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是否适合等等,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就是门当户对。
温奇的“互补需要”理论认为,虽然择偶同诸多因素如年龄、种族、血统、住宅的邻近、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或先前的婚姻地位等相一致,但是当择偶表现为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时,他势必是互补而非同一的。它强调在择偶时人们的主要考虑是各种需要的相辅相成,例如支配欲强的男性往往选择依赖性强的女性为偶。
(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
这一理论注重讨论影响婚姻过程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以此来解释择偶的互动过程。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交换理论、、历史前例理论和择偶梯度理论等。
交换理论。该理论在择偶领域的解释是,人们为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其所能提供的资源决定的,假如某一资源不足,可以更多的提供另一种资源作为补偿,如在包办婚姻中,劳动力、彩礼和新娘的价格是最常见的交换。
历史前例理论认为,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着由父母包办或由父母决定的择偶方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两个理想类型的划分。现实生活总是这两大模式的混合。而恋爱关系情况能否得到父母或朋友的支持,对恋爱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即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就是婚姻配对的“男高女低”模式。尽管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肤色、长相、体型、相对年龄以及持家能力等,这使一些女性可以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或向上流动的潜力。
此外还有很多诸如角色理论、序列理论等等。关于婚姻基础和择偶标准的广泛的理论解释,是随着择偶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择偶标准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既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外在社会条件。
二、当代中国青年择偶标准和观念的变化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我们的择偶观也在变。在以往社会,婚姻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近现代社会更多的则是由个人的意志和喜好来决定。然而近几年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重新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值得我们深思。我个人认为,当代青年择偶标准和观念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到1966年,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这一时期,择偶条件中最关键的是本人成份、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出身等。那是一个价值单一的时代,人们在择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政治上是否要求上进,在工作上是不是模范,组建“革命家庭”是当时的主流。
第二阶段1966~1976,文革十年,政治决定一切的择偶观。在政治席卷一切的年代,男女青年择偶的关注点只有政治面貌与家庭出身。青年人在择偶时,出身的好坏甚为重要,贫下中农、几代红之类的出身是一个颇有份量的条件,它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政治背景,以保证在飘乎不定的政治风云中不会使家庭出现大的动荡。而出身不好的地主、资本家、富农的后代在择偶时较为困难,他们只能找相同或者相似境遇者。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2000年,由于市场机制运作中的利益获取和财富拥有已经不再依赖于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外在条件,而更多的与学历、职业、能力、胆识等个人素质条件相联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婚姻开始追求质量的提高,在择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人本”精神,越来越多注重人的情感、品质及能力。
第四阶段是从进入新世纪到现在,随着女性的解放,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资源,这些女性通常有着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她们往往更多地强调人格尊严、自由和独立,女性的择偶观念从“三高”到“三低”(“三高”人士:指“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三低”人士:指“低风险、低束缚、低调门”),不少女白领的择偶目标也纷纷从“金龟婿”变到了“经济适用型男”。同时,新的门当户对的观念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现在的门当户对已经不再拘泥于门第家世,而更多的是讲究配偶双方的匹配,包括年龄、受教育情况、工作、收入等各方面的匹配。
三、当代中国择偶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人们有能力去追求温饱以外的精神享受,婚姻不再是简单的社会生产的单位,更是情感交流的场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是择偶观念发生变化的基础性因素。
(二)社会原因
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使原本属于家庭的功能社会化了,家庭原有的功能减弱,人们的择偶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认识的人也增多,增加了配偶的选择性。
(三)文化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青年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对配偶的选择也更加注重情感要素,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受教育的女性也越来越多,过去包办婚姻的现象已不复见,现在更多的是自由恋爱的模式,从而促成择偶观念的变化。
四、结语
虽然中国青年的择偶观念一直在变化,但有一条基本原则还是贯穿于整个历史过程的,那就是“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虽然新时代对门第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从择偶观念的变化,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择偶,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重大因素。
参考文献:
[1]家庭论.加里·斯坦利·贝尔.商务印书馆.2005.
[2]李银河说性.李银河.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3]家庭社会学导论.邓伟志,徐新.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4]家庭社会学.杨善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管雷.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