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创新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高中音乐作品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体,包含着作曲者丰富的经历、情感和联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上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和努力,争取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我尝试把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舞蹈的美。
  关键词:创新式 高中音乐 舞蹈 律动 音乐的美
  高中音乐教学大纲要求:“音乐教学要围绕着审美教学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情趣和爱好为基础,把音乐知识传播给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思维和见解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倡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音乐创造能力等。”想要顺利地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艺术修养能力,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如何让美好的音乐作品继续发扬并得到创新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呢?我认为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和完善,让学生在自由、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和形成创造性思维,陶冶自己的音乐情操,结合各种舞蹈的律动或是舞蹈知识来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会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能力,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乐在其中。从美育来说,舞蹈可以使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做,如何利用舞蹈的律动来提高音乐鉴赏课程的效果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舞蹈和音乐的知识,总结归纳了一些教学方式,下面对此浅谈我的观点。
  一、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快乐舞动
  音乐的律动,是指身体对音乐最基本的反应。我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透过身体的韵律,通过想象、创造来培养音乐感,律动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方法之一。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审美是无处不在的,既是我们生活必要的环节,也是发展必须具有的素质和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教师要通过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学习和感受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高尚的审美情操。音乐作品虽然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但是却拥有较高的抽象性和联想性,在欣赏和审美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然而在音乐欣赏中引入舞蹈的律动,让学生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自由的舞动,便会顺利地将抽象性的知识更加直观得呈现出来,有益于学生深入全面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以及掌握音乐。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当我们听到一首歌曲时,肢体就会不由自由地进行舞动,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肢体反应,也更加能够说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效利用这种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在舞蹈的律动中欣赏音乐,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
  二、注重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视听能力
  我们教师要把舞蹈作为音乐的一种审美载体,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欢快、自由地舞动来引导学生把握和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自由地舞动起来,结合欣赏音乐的旋律、节奏发挥出自己的舞蹈天赋,把自己对音乐的作品的理解通过舞蹈这种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在自由舞动的过程中,脑子便会不停地去理解、分析音乐的节奏、节拍、情感以及速度等的变化和特点,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例如在讲述非洲音乐时,为了引导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启发学生大胆参与模仿歌舞动作,我教授学生跳他们所熟悉的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的舞蹈主题动作,使全班的学生都能用肢体体会到非洲歌舞欢快、热烈的情绪并且感受到了非洲歌舞的风格特点,使课堂再一次进入高潮。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搭建舞蹈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大胆地将自己的体会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结合舞蹈再去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从而促进自身视听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自由舞动,在尽兴的舞动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让学生愿意“舞动”起来,需要做一系列的铺垫工作
  为了在音乐课堂中结合舞蹈知识来提高欣赏效率,我做了一系列的铺垫工作。
  (一)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座位上
  在我的课堂里,学生的座位是围成半圆形或直接围成一个圆圈,中间就是表演区域,我感觉这样师生关系会更加贴近,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也更清晰。在讲述藏族民歌时,我与学生围成圆圈一起跳踢踏舞,让学生感受到藏族歌舞热情的特点。
  (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适宜的欣赏音乐与跳舞的氛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或是参与的动力,课堂中浓厚的、适宜的学习氛围会直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欣赏和探索,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三)善于发掘电视及网络中所流行的舞蹈作品作为新教材,让学生感觉跳舞是很酷的事情,增加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了解流行的趋势,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掘一些好的音乐舞蹈作品,例如选择最近热播的《中国好舞蹈》里面的舞蹈视频作为教材。这些优秀的作品也值得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积极的推广。这样不但会达到音乐舞蹈的欣赏教学目的,还会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欲望,有利于学生对舞蹈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四)用鼓励的方式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跳舞是很难的事情,又害怕自己跳得不好看,所以我都会从简单的舞蹈律动开始,只要学生愿意动起来就及时给予鼓励,并让他们知道课堂上我只需要他们在舞蹈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尽情享受这种美,让他们在美妙的旋律中自由地舞动,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更加全面地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更加突出表现出独特的音乐天赋,从而促进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深入研究。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涵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师,我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分析和探究教材,通过不断创新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实际教学的效率;更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形式和元素来改善现有的教学形式,引入新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们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一定要重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联系,利用舞蹈因素来提高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舞蹈,在热情的舞蹈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使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在语文课堂上,传统阅读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依然明显。课堂上,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略加思索,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性化的阅读分析法已抑制了学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是教学的引导者。能否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活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传统的空洞的说教,照本宣读,一味地单向灌输,使得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出现教师讲得起劲,学生睡倒一片的现象。“体验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求真、向善、爱美,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课 “体验式教学”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期刊
前不久,学校组织的汇课比赛中,一位教师的识字课让我深有感触。这位教师讲授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把屏幕中出示的汉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同桌读一读。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比赛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认读,纠正读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是怎么组成的。学生顺利说出如“日加月组成明”等汉字加法。之后的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游戏:先是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
期刊
摘要:小学生大多用感性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学习时形象观察多于抽象演义,情感体验多于理性把握,直觉感悟多于逻辑分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本文从反复诵读、推敲品味、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感的培养作了阐述。  关键词:诵读 品味 情境 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德育手段与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这个平台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德育效果。比如,利用视频来渗透德育意识,利用网站来强化德育意志,利用QQ进行交流,利用邮箱单独辅导,利用通讯来沟通家校,这些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实施德育的策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巧用 科技 提升 德育 效果  社会的发展,网络与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
期刊
现行的语文教材,很多课文文质兼美,但仅仅让学生阅读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盲目地给学生增加阅读量,也不能达不到阅读的预期效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所谓扩展阅读,是指以课文内容为阅读基点,围绕课文有关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追踪、扩散,寻根究底,从而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犹如在阅读枝头缀满繁花,吸引着学生积极地撷取。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
期刊
《大山的儿子》是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根据本市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庚的事迹创作演出的。(编剧:李兴庚,石润生,导演:魏爱国)讲的是共产党员李家庚,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毅然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乡亲们搞养殖,扣大棚,引泉水,修公路。把一个燕山深处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山绿水甜,公路通的小康文明村。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批示:“李家庚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他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的优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寻求教学的新策略、新途径、新方式,使学生从厌倦写作文,也使自己从厌倦改作文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创设习作情境,挖掘学生内心;二是注重语言积累,应对言语匮乏;三是练笔不拘形式,培养习作兴趣;四是改变评价方式,变批改为交流。  关键词:情境积累 兴趣评价  “记流水账,语言干瘪苍白,情感迟钝虚假……”这些一直是农村小学生习作的通
期刊
摘要:“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是鸿篇巨作的一个单词,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欣赏细节、关注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精彩的化学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与处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关注细节就是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要素是否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注意科学的教学观是否融合到每一个教学行为中
期刊
摘要:作文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教材编排没有序列,多数教师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写作,导致写作没有序列、没有梯度。作文评改作为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涉及作文的讲评指导,对学生习作做出评价与修改,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也依然基本沿袭着习惯的做法。本文尝试分析初中生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探究作文评改的方法与对策,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作文评改 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