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旦金融分业政策解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流模式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模式看来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在中国,虽然光大、中信早已在口碑流传之间,形成了金融控股雏形,但更具实质意义的举动却悄悄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老牌的“四大行”——工农中建在不经意间已朝这个目标越走越近。
虽然银行业,尤其是占到国有金融资产的80%的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处在金融业改革的漩涡中,但是,随着2001年以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却被人们忽略了。
然而,如美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和90年代发生的巨变类似,正是在这非常时期,中国银行业却在发生着悄悄的巨大变化——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混业模式的雏形形成,中国未来金融业的整体模式已经若隐若现。
工行扩张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0349.HK)有意洽购香港富通银行持有的太平人寿认股权的消息已在坊间不胫而走。
工银亚洲有机会成为持有内地保险公司股权的外资金融机构,仅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业界关注。而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工银亚洲的绝对控股大股东(控股其75%),将间接成为太平人寿的股东。
这意味着,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工行实际上已涉足保险业。
《今日东方》在调查中发现,工行涉足保险业在去年就已出现了。当时的手法与此次简直是“异曲同工”。2002年的3月26日,工行也是假工银亚洲之手,投资1.8675亿港元收购了中保国际(0966.HK)旗下太平保险24.9%的股份。当时,工银亚洲行政总裁朱琦还“高调”表示,工银亚洲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增持太平保险的股份至49%,并希望能再次入股中保国际旗下的太平人寿。
他果然没有“虚言”。只不过这一次,工银亚洲不再充当策略投资者。显然,这种收购不是工银亚洲的“一意孤行”。“工银亚洲是工行在海外的旗舰,投资都是依据工行的发展大计考虑的,并不是简单的参股。” 朱琦表示。
由此不难而知,工行进入保险业的种种举动,无疑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只是囿于内地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限制,而不得不取道海外,这也成为其绕过管制的“捷径”。当然,它之所以屡次得手,是与工银亚洲和中保国际早已结下的“血缘关系”密不可分的——2001年11月工银亚洲就以总价4.75亿港元入股中保国际,拥有其9.9%的股份。
入股中保国际,是工行在混业上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增持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工行将这一步进行得更为彻底了。
然而,这和工行的“金融控股梦”还有距离。它取道海外的扩张手法也不止这一种而已。
频频活动的工银亚洲,是工行海外“扩张棋局”上一枚重要的棋子。这从它的诞生就能看出端倪——2000年工行以1.8亿港元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将工行香港分行130亿港元总资产,以及客户存贷款、投资、证券及贸易融资等业务注入其中,改建为工银亚洲。它不仅开展存贷汇、结算、出入口押汇等商业银行业务,还将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业务揽入怀中。
和工银亚洲“同门”还有一位师兄——工商东亚。1998年工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共同收购国民西敏银行下属的西敏证券,组建其为“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工行握有6成股权。目前,工商东亚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业务已涵盖了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股票配售与供股、资产合并及收购等多个领域。而且,利用工行在国内的庞大网络和丰厚资源,工商东亚正步步深入内地投行市场。
为完善其战略布局,工行的其他扩张行动一直是马不停蹄。今年5月16日,工银亚洲发布公告称,有意收购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全资拥有的香港浙江第一银行。此前在2月份,工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史其禄也透露,计划收购印尼一家银行。发起这种并购战役的背后,工行看中的是,上述银行直接拥有的营业网点和运作经验,更重要的是进入当地股市、保险、银行业的“混业牌照”,它能满足工行内资问题境外解决的曲线投资要求。
四大行齐步走
尽管从未宣扬过“金融控股梦”,但从发展趋势看,工行在海外扩张实践中已经开始显山露水。而这也并非只是工行的独家“算盘”。
事实上,在中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形成之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放弃过为未来的混业经营“时刻准备”的想法——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但不包括各家在海外投资注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取道海外、暗渡陈仓早已是它们共用的路径。香港正是这样的一个绝佳通道。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早在1996年建行就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合作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直接将业务拓展到投资银行领域。在香港,建行则收购了上市银行——大新银行,建立了全资子机构——建新银行。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是走得最远的一个。2000年刘明康执掌中国银行帅印之初,就将其定位在“全能化”之列,还决意将中国银行打造为中国的“花旗银行”。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将香港中银集团的12家成员合并成为中银香港,这家上市的零售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占据香港第二位,仅次于汇丰。中国银行全资拥有的中银国际则经过近5年摸爬滚动,成为了一家知名投资银行,在股票发行、收购合并、银团重组、证券包销及代客理财等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中国银行还在香港开设了保险机构,其中中银保险、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业务排名始终位于香港保险业前列。
当然,这两家银行最得心应手的,还是利用在港机构把“混业经营”的触角伸向内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目前已取得在国内A股的承销资格。这意味着,建行和中国银行在国内也拥有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块业务。而背靠国有商业银行这棵大树,中金和中银何愁没有大客户?
非但如此,工行率先涉足保险业也让中国银行不甘人后,它们早盯上了寻求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平安保险。最近传出的消息是,驻扎平安8年之久的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可能借平安上市之际退出,而中国银行有可能利用其在香港的机构成为上市平安的战略投资者。
中国银行已经不愿再等待了。业内人士分析,这实际上标志着银行业与保险业紧密型联盟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较之下,中国农业银行取道海外的策略似乎没有发挥多大效应。从1995设立香港分行至今,10年过去了,农业银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依然很小——只有香港分行一个网点,还不是持牌银行,更没有上市银行。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农业银行走上金融控股之路。记者多方调查得知,农业银行在实施集团化改造的过程中,将设立经营优良资产的农业银行和经营不良资产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两个子公司都是全资形式;还将以合资形式成立证券代理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农业银行高层认为,这是成本最少、阵痛最小的一种变革方案,也是农行尽快变身的可行之道。
金融控股的“主流模式”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努力,不是盲目的。“一旦内地金融分业政策解禁,以它们为主的由银行集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模式,将成为国内金融控股的主流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如此评价。
显然,钟伟对国有银行用心良苦营造的“未来前景”很看好。毕竟,四大银行海外布局已显现出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而在欧美等地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这种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也正大行其道。
美国的花旗便是典范。在花旗公司网页上,任何人都会看到这样一行话:“The one-stop solution for all your financial needs”,意思是“一站式的服务会解决你所有金融需求”。这种一站式的服务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于一身,是花旗多元化经营思路的展示,也是造就它世界金融业翘首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花旗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正是在美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时期由商业银行逐步发展而来。目前,在中国,虽然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努力的机构众多,模式也纷繁复杂(见附文),但毫无疑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实力最为强大。包括业务网点、资产和资本金规模都是国内其他各种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四大银行之上可先成立单一的银行控股金融公司,然后以此为平台,收购或新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全能化金融控股集团。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香港和内地的经营实践尚显稚嫩,但已开始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最终实现积累经验,并为其他机构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提供有益借鉴。
国内金融控股集团的其他几种构建模式
在探索金融控股集团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的过程中,除了四大行跃跃欲试外,其他各路人马也正摩拳擦掌:
——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最明显的是光大集团,旗下直接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同时参股申万证券、南方证券,控股3家香港上市公司,并与外资合资成立两家人寿保险公司,各种金融服务完备,金融控股模式成型;另外还有中信和民生,中信集团架构与光大差别不大,组建的中信控股公司已经获批,虽然名字中没有“金融”二字,但金融资产占到集团80%以上。
——以政府背景深厚的大型国企为主。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北京首创集团成立了首创国际证融投资公司,其主要任务就是整合首创旗下所有金融业务。在上海,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改制而成的上海国际集团,其成立本身就是为了发展成一个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另一个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和市府海外窗口公司——上海实业,目前正着力构建创投基金、证券基金和投资银行三个平台,筹建上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此外,海尔、宝钢、鲁能集团、中远集团等也已加入了金融控股的“大合唱”中,纷纷介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默默打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金融控股集团架构。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主。新锐代表是德隆,其“金融帝国”正逐渐成型:控股两家信托投资公司、两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参股3家证券公司和深圳发展银行,并计划发起组建保险公司。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模式看来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在中国,虽然光大、中信早已在口碑流传之间,形成了金融控股雏形,但更具实质意义的举动却悄悄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老牌的“四大行”——工农中建在不经意间已朝这个目标越走越近。
虽然银行业,尤其是占到国有金融资产的80%的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处在金融业改革的漩涡中,但是,随着2001年以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却被人们忽略了。
然而,如美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和90年代发生的巨变类似,正是在这非常时期,中国银行业却在发生着悄悄的巨大变化——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混业模式的雏形形成,中国未来金融业的整体模式已经若隐若现。
工行扩张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0349.HK)有意洽购香港富通银行持有的太平人寿认股权的消息已在坊间不胫而走。
工银亚洲有机会成为持有内地保险公司股权的外资金融机构,仅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业界关注。而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工银亚洲的绝对控股大股东(控股其75%),将间接成为太平人寿的股东。
这意味着,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工行实际上已涉足保险业。
《今日东方》在调查中发现,工行涉足保险业在去年就已出现了。当时的手法与此次简直是“异曲同工”。2002年的3月26日,工行也是假工银亚洲之手,投资1.8675亿港元收购了中保国际(0966.HK)旗下太平保险24.9%的股份。当时,工银亚洲行政总裁朱琦还“高调”表示,工银亚洲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增持太平保险的股份至49%,并希望能再次入股中保国际旗下的太平人寿。
他果然没有“虚言”。只不过这一次,工银亚洲不再充当策略投资者。显然,这种收购不是工银亚洲的“一意孤行”。“工银亚洲是工行在海外的旗舰,投资都是依据工行的发展大计考虑的,并不是简单的参股。” 朱琦表示。
由此不难而知,工行进入保险业的种种举动,无疑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只是囿于内地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限制,而不得不取道海外,这也成为其绕过管制的“捷径”。当然,它之所以屡次得手,是与工银亚洲和中保国际早已结下的“血缘关系”密不可分的——2001年11月工银亚洲就以总价4.75亿港元入股中保国际,拥有其9.9%的股份。
入股中保国际,是工行在混业上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增持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工行将这一步进行得更为彻底了。
然而,这和工行的“金融控股梦”还有距离。它取道海外的扩张手法也不止这一种而已。
频频活动的工银亚洲,是工行海外“扩张棋局”上一枚重要的棋子。这从它的诞生就能看出端倪——2000年工行以1.8亿港元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将工行香港分行130亿港元总资产,以及客户存贷款、投资、证券及贸易融资等业务注入其中,改建为工银亚洲。它不仅开展存贷汇、结算、出入口押汇等商业银行业务,还将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业务揽入怀中。
和工银亚洲“同门”还有一位师兄——工商东亚。1998年工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共同收购国民西敏银行下属的西敏证券,组建其为“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工行握有6成股权。目前,工商东亚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业务已涵盖了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股票配售与供股、资产合并及收购等多个领域。而且,利用工行在国内的庞大网络和丰厚资源,工商东亚正步步深入内地投行市场。
为完善其战略布局,工行的其他扩张行动一直是马不停蹄。今年5月16日,工银亚洲发布公告称,有意收购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全资拥有的香港浙江第一银行。此前在2月份,工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史其禄也透露,计划收购印尼一家银行。发起这种并购战役的背后,工行看中的是,上述银行直接拥有的营业网点和运作经验,更重要的是进入当地股市、保险、银行业的“混业牌照”,它能满足工行内资问题境外解决的曲线投资要求。
四大行齐步走
尽管从未宣扬过“金融控股梦”,但从发展趋势看,工行在海外扩张实践中已经开始显山露水。而这也并非只是工行的独家“算盘”。
事实上,在中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形成之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放弃过为未来的混业经营“时刻准备”的想法——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但不包括各家在海外投资注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取道海外、暗渡陈仓早已是它们共用的路径。香港正是这样的一个绝佳通道。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早在1996年建行就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合作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直接将业务拓展到投资银行领域。在香港,建行则收购了上市银行——大新银行,建立了全资子机构——建新银行。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是走得最远的一个。2000年刘明康执掌中国银行帅印之初,就将其定位在“全能化”之列,还决意将中国银行打造为中国的“花旗银行”。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将香港中银集团的12家成员合并成为中银香港,这家上市的零售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占据香港第二位,仅次于汇丰。中国银行全资拥有的中银国际则经过近5年摸爬滚动,成为了一家知名投资银行,在股票发行、收购合并、银团重组、证券包销及代客理财等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中国银行还在香港开设了保险机构,其中中银保险、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业务排名始终位于香港保险业前列。
当然,这两家银行最得心应手的,还是利用在港机构把“混业经营”的触角伸向内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目前已取得在国内A股的承销资格。这意味着,建行和中国银行在国内也拥有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块业务。而背靠国有商业银行这棵大树,中金和中银何愁没有大客户?
非但如此,工行率先涉足保险业也让中国银行不甘人后,它们早盯上了寻求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平安保险。最近传出的消息是,驻扎平安8年之久的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可能借平安上市之际退出,而中国银行有可能利用其在香港的机构成为上市平安的战略投资者。
中国银行已经不愿再等待了。业内人士分析,这实际上标志着银行业与保险业紧密型联盟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较之下,中国农业银行取道海外的策略似乎没有发挥多大效应。从1995设立香港分行至今,10年过去了,农业银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依然很小——只有香港分行一个网点,还不是持牌银行,更没有上市银行。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农业银行走上金融控股之路。记者多方调查得知,农业银行在实施集团化改造的过程中,将设立经营优良资产的农业银行和经营不良资产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两个子公司都是全资形式;还将以合资形式成立证券代理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农业银行高层认为,这是成本最少、阵痛最小的一种变革方案,也是农行尽快变身的可行之道。
金融控股的“主流模式”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努力,不是盲目的。“一旦内地金融分业政策解禁,以它们为主的由银行集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模式,将成为国内金融控股的主流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如此评价。
显然,钟伟对国有银行用心良苦营造的“未来前景”很看好。毕竟,四大银行海外布局已显现出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而在欧美等地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这种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也正大行其道。
美国的花旗便是典范。在花旗公司网页上,任何人都会看到这样一行话:“The one-stop solution for all your financial needs”,意思是“一站式的服务会解决你所有金融需求”。这种一站式的服务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于一身,是花旗多元化经营思路的展示,也是造就它世界金融业翘首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花旗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正是在美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时期由商业银行逐步发展而来。目前,在中国,虽然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努力的机构众多,模式也纷繁复杂(见附文),但毫无疑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实力最为强大。包括业务网点、资产和资本金规模都是国内其他各种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四大银行之上可先成立单一的银行控股金融公司,然后以此为平台,收购或新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全能化金融控股集团。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香港和内地的经营实践尚显稚嫩,但已开始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最终实现积累经验,并为其他机构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提供有益借鉴。
国内金融控股集团的其他几种构建模式
在探索金融控股集团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的过程中,除了四大行跃跃欲试外,其他各路人马也正摩拳擦掌:
——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最明显的是光大集团,旗下直接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同时参股申万证券、南方证券,控股3家香港上市公司,并与外资合资成立两家人寿保险公司,各种金融服务完备,金融控股模式成型;另外还有中信和民生,中信集团架构与光大差别不大,组建的中信控股公司已经获批,虽然名字中没有“金融”二字,但金融资产占到集团80%以上。
——以政府背景深厚的大型国企为主。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北京首创集团成立了首创国际证融投资公司,其主要任务就是整合首创旗下所有金融业务。在上海,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改制而成的上海国际集团,其成立本身就是为了发展成一个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另一个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和市府海外窗口公司——上海实业,目前正着力构建创投基金、证券基金和投资银行三个平台,筹建上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此外,海尔、宝钢、鲁能集团、中远集团等也已加入了金融控股的“大合唱”中,纷纷介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默默打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金融控股集团架构。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主。新锐代表是德隆,其“金融帝国”正逐渐成型:控股两家信托投资公司、两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参股3家证券公司和深圳发展银行,并计划发起组建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