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我校八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有个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也为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一次如何进行这个课题探索的机会和难得的实践尝试。听完课后,我深深地反思了现今我校的古诗词教学,我觉得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1、课堂一味灌输式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教一首古诗,要讲两三节课,写了满满的几黑板,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得了,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不但没能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教师自己却先累倒了。
2、课堂一直提问式的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是其忽略了古诗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教学过程不停机械式的提问,把学生变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忽略其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受能力,导致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支离破碎。
3、课堂一贯演讲式的老师习惯把学生当成听众,把自己想象成是百家讲坛里的主讲人,眼睛看着房顶,口若悬河地表演着,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强加给学生,全然不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脑海里只留下了老师手舞足蹈的影子,对于古诗词的知识点却是一脸的茫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呢?
策略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好之”“乐之”。同时要做好“三个比较”(1)对相同时代的诗人的比较。(2)对于相同题材的诗词比较。让学生通过对相同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对古诗的内容、写作方法、作者的情感进行比较,对古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3)对不同社会背景下同一诗人的思想比较。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写出来的古诗也寄寓了自身不同的遭遇和情感。
策略二:提高层次 读出韵律
著名学者周汝昌认为格律诗是按照一定的声律格式写出来的诗,其“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格律诗的音乐美,进而引导学生读出“无与伦比”的美。
1、读出节奏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语节,总结节奏的一般规律。如教学《山行》时,可引导学生划出语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着,归纳出七言诗一般可以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四个语节。最后告诉学生朗读时各语节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停顿。
2、读出韵律美。韵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韵脚。如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学生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好听。我告诉他们“好听”的秘密就在每行最后一字的读音上。学生很快发现三个句末字的韵母都是“i”。我随机点拨:“古诗中二、四两句(有时包括第一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或相似,这就是押韵。押韵的那个字叫韵脚。”接着,我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韵脚的作用。然后,我又指出韵脚要读得响亮些,拖得长些;为了形成对比,第三行句末字要读得短些、弱些。最后,学生按照要求诵读起来,陶醉在古诗优美的韵律之中。
3、读出抑扬美。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强调每个字的平仄,无疑太繁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抓住重点,基本读出格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就可以了。古人对平仄规律早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概括。七言的二四六字(五言的二四字)是“平仄平”或“仄平仄”,如此平仄相间后就有了“升降升”或“降升降”的节奏起伏。因此,我们着重关注二四六字的平仄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研究每个字的平仄。另外,句末字是韵脚,我们可以根据押韵规则诵读它。
在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文阅读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格律诗的声律美,读出存封在诗句里回环流畅、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这不仅能让古诗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策略三 大胆想象,读写互彰
艾青说:“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往往以简练精确的语言,创造出深邃无穷的意境。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出诗中的一切情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诵好诗歌。特别是朗诵格律诗,更需要从意境着眼,因境抒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它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奠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年景,家家户户杀鸡宰猪,热情款待客人,反映了田园生活的喜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山水环绕,使人误以为是没有路可走了,突然眼前又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村落,怎不令人惊喜啊!
经过分析、想象,把朗诵者也化人诗的画面中去——淳朴的农家生活,优美而热闹的农村景象。朗诵起来就能自如地运用语调的变化,绘声绘色地传达出该诗的诗情画意。
心旷神怡,我们漫步古诗苑;平仄探幽,我们流连忘返。在文化快餐、网络作品、大众传媒、极速消费等作为关键词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还会有心情与精力去品读古典诗词,感受一点古典,沾染一丝衣袂飘飞,远离红尘的宁静,诗意且优雅地活着,或许正是我们这群行走在思想的圣坛、捍卫母语文化尊严的语文教师们的一大任务吧!
1、课堂一味灌输式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教一首古诗,要讲两三节课,写了满满的几黑板,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得了,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不但没能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教师自己却先累倒了。
2、课堂一直提问式的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是其忽略了古诗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教学过程不停机械式的提问,把学生变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忽略其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受能力,导致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支离破碎。
3、课堂一贯演讲式的老师习惯把学生当成听众,把自己想象成是百家讲坛里的主讲人,眼睛看着房顶,口若悬河地表演着,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强加给学生,全然不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脑海里只留下了老师手舞足蹈的影子,对于古诗词的知识点却是一脸的茫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呢?
策略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好之”“乐之”。同时要做好“三个比较”(1)对相同时代的诗人的比较。(2)对于相同题材的诗词比较。让学生通过对相同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对古诗的内容、写作方法、作者的情感进行比较,对古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3)对不同社会背景下同一诗人的思想比较。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写出来的古诗也寄寓了自身不同的遭遇和情感。
策略二:提高层次 读出韵律
著名学者周汝昌认为格律诗是按照一定的声律格式写出来的诗,其“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格律诗的音乐美,进而引导学生读出“无与伦比”的美。
1、读出节奏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语节,总结节奏的一般规律。如教学《山行》时,可引导学生划出语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着,归纳出七言诗一般可以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四个语节。最后告诉学生朗读时各语节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停顿。
2、读出韵律美。韵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韵脚。如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学生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好听。我告诉他们“好听”的秘密就在每行最后一字的读音上。学生很快发现三个句末字的韵母都是“i”。我随机点拨:“古诗中二、四两句(有时包括第一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或相似,这就是押韵。押韵的那个字叫韵脚。”接着,我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韵脚的作用。然后,我又指出韵脚要读得响亮些,拖得长些;为了形成对比,第三行句末字要读得短些、弱些。最后,学生按照要求诵读起来,陶醉在古诗优美的韵律之中。
3、读出抑扬美。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强调每个字的平仄,无疑太繁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抓住重点,基本读出格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就可以了。古人对平仄规律早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概括。七言的二四六字(五言的二四字)是“平仄平”或“仄平仄”,如此平仄相间后就有了“升降升”或“降升降”的节奏起伏。因此,我们着重关注二四六字的平仄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研究每个字的平仄。另外,句末字是韵脚,我们可以根据押韵规则诵读它。
在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文阅读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格律诗的声律美,读出存封在诗句里回环流畅、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这不仅能让古诗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策略三 大胆想象,读写互彰
艾青说:“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往往以简练精确的语言,创造出深邃无穷的意境。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出诗中的一切情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诵好诗歌。特别是朗诵格律诗,更需要从意境着眼,因境抒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它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奠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年景,家家户户杀鸡宰猪,热情款待客人,反映了田园生活的喜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山水环绕,使人误以为是没有路可走了,突然眼前又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村落,怎不令人惊喜啊!
经过分析、想象,把朗诵者也化人诗的画面中去——淳朴的农家生活,优美而热闹的农村景象。朗诵起来就能自如地运用语调的变化,绘声绘色地传达出该诗的诗情画意。
心旷神怡,我们漫步古诗苑;平仄探幽,我们流连忘返。在文化快餐、网络作品、大众传媒、极速消费等作为关键词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还会有心情与精力去品读古典诗词,感受一点古典,沾染一丝衣袂飘飞,远离红尘的宁静,诗意且优雅地活着,或许正是我们这群行走在思想的圣坛、捍卫母语文化尊严的语文教师们的一大任务吧!